登陆注册
1162600000015

第15章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

生命只是一种偶然,万千景象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苏轼二十岁那年和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陪同下赴京城汴梁应举,经过渑池(今属河南)时,曾寄宿在一座寺庙中,老僧奉闲殷勤招待,兄弟俩在寺壁上题了诗。过了三年,苏轼去陕西任地方官,重又路过渑池,他和苏辙为此作诗唱和,苏轼的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成为诗史上的名作: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一种很深的感慨首先是触景而生的:不过几年时间,殷勤好客的老和尚已经死了,埋在了一座塔下。他的笑颜、他的声音好像还在眼前吧,可眼前只有一堆埋骨的土。寺庙也已经破败,看不到兄弟俩当年题在墙壁上的诗。那些诗句还记得很清晰吧,可眼前只有颓败的土墙。

人的一生很难说有什么既定目标,因为外在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不受人的意志控制;人生到处会留下一些痕迹,但那些痕迹很快都会消失掉。也许,“伟人”会留下许多供人追忆的东西,譬如他的故居,他坐过的椅子,但那也只是做纪念活动的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维持某种陈设,通过这种陈设来解释某一段历史,它和被纪念的人倒是没有多大关系。

那么,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在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

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喊。

这就是路。如今兄弟俩都考上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

差不多和苏轼同时代,有一位天衣义怀禅师说过一段上堂语(开讲时所说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意思大致是:大雁从天上飞过,影子投在清澄的水池上。但大雁并不是有意要留下自己的踪迹,水池也无意留住它的影子。雁飞影过,如此而已。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这样去做事,才能行走于万类纷繁的人间。

苏轼诗与天衣义怀的禅语有非常相近之处,有人认为诗意是演绎禅语而成的。但他们的生活年代实在是很相近,而且天衣义怀主要活动于江浙一带,苏轼那时还没有到过江南,所以很难说苏轼写诗时受到他的影响。两者的近似,更大可能是“不约而同”吧;况且,两者的视角,也还是有些差异。

天衣义怀的话,根源是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据说六祖慧能未出家时于市中贩柴为生,偶然经过一家客舍,听人诵读《金刚经》,听到这一句忽然醒悟,顿萌出家之志。

怎么叫“无所住”呢?简单说就是不执著,不受外界变化的支配。你在“异类”(各种各样的人与事)中行,有人夸你,你就兴高采烈;有人骂你,你就怒气冲冲;今天流行黄色你就一身黄,明天流行黑色你就一身黑……很快你就神魂颠倒、莫名其妙了。

如何又要“生其心”呢?佛教讲万事无常,本心清净,但并不赞成执著于空无——执著于空无也是有所“住”。南宋祖心宝觉禅师的偈诗说:“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清净的本心不仅对于外界仍然有恰当的反应,有自然的喜怒哀乐,这种反应甚至是更为自如而美妙的。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情与之谐,心与之舞,飘逸之中,欣喜自生。更有“利乐众生,慈悲为怀”,也是一种“生其心”——实际上慈悲心构成了佛教非常重要的价值基础。

有僧人问赵州老和尚:“像你这样的圣人,死后会到何处?”赵州说:“老僧在汝众人之前入地狱。”问的人感到十分震惊,说:“这如何可能?”赵州毫不迟疑地说:“我若不入地狱,谁在那里等着救度汝等众人?”这就是佛的慈悲,禅者的宏愿。

在苏轼的诗中,“飞鸿雪爪”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不像“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那样表现得洒脱。但在哲理上,它也体现着佛禅的无常观。人世无常,虽然也可以导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若是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导出超越的旷达。在这首诗里,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正像前面说过的,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于责任感的。他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城岌岌可危。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士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任杭州太守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绮丽的苏公堤。他绝不会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虚壳。

苏轼的另一首名作《题西林壁》,也可以放在这里比照着来读:

清·蒲华·山晴水明图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导出超越的旷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游庐山时题写于西林寺墙壁上的。当时陪同他游庐山的有东林寺住持常总禅师以及庐山的其他僧人,还有从黄州一起过来的老友、诗僧道潜(法号参寥),所以写诗说禅,正合当下的气氛。

作为诗来说,光是能够表现某种哲理未必就是好诗。

在这次游览过程中,苏轼还另外写了一首《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这首诗讲禅宗“无情说法”的道理,意思说自然就是佛性,溪声便在说法,一夜听来,有无限美妙的道理,只是不能告诉别人。

作为一首禅偈,这首诗也有它的好处,但从诗的艺术性来要求,因为完全是在说理,则未免显得枯燥了些。而《题西林壁》

则不同。这首诗字面上只是描写眼前景象、抒发游览的感受,并不直接说道理,让人感觉比较亲切。所以纪昀在《纪批苏文忠公诗》中说它“亦是禅偈,而不甚露禅偈气”。其实,就是从说理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比《赠东林总长老》来得深刻。因为它是启发性的,所以有更丰富的内涵。

禅本来不可说,以诗说禅,妙处在说与不说之间,说多了、说白了就不好。

庐山景象万千,移步换形,横看、竖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和低处看,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才是“庐山真面目”呢?在庐山中是看不到的,因为人的视角总是会受到当下所在地位的限制。要是你认为你看到的就是庐山,别人看到的都不对,就形成了偏执,而偏执使你无法认识庐山。

这不仅是说庐山。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世事总是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据一端,所见不同。要想见真相,需要脱出自身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

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生陷落在世俗的境遇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时空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佛法修持的一个根本之处就是破执,而破执首先是破“我执”。人心里梗着一个粗重无比的“我”,贪婪、自大、自卑,永远放不下自己,哪怕有再多的聪明,也免不了一叶障目。而一旦破除我执,潜在的真如智慧就得以显现,万象纷呈,因缘分明,心境自如,不受迷惑。

所以天衣义怀禅师说:“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毛泽东声东击西诱敌固守围而不打,蒋介石试图拉傅作义南撤,以加固长江防线。傅作义主张“固守平、津、塘依海作战”。由此为解放军创造了战机。林彪天津还未开战就坦言胜券在握,用鲜血钻穿“铜墙铁壁”活捉陈长捷……
热门推荐
  •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13年前,它只是一个概念,我开始了观察成功的女性,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质——职场女性奋斗靠巧劲。要知道,光凭直觉敏锐还不行,只有上升到洞察力,往往最先洞察人心和先机,因而他们年纪轻轻就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 论语(国学启蒙书系列)

    论语(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为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论语(国学启蒙书系列)》为该系列其中一册,丛书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国民阅读文库”之“国学启蒙书系列”由权威教育专家及国学大师联袂编撰而成,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采用了双色注音的方式;书中精美的插图帮助青少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让青少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这是一套为青少年读者倾力打造的国学启蒙经典读物。
  • 乌龙穿越:童真夫妻闹后宫

    乌龙穿越:童真夫妻闹后宫

    一场错误的枉死,一场乌龙的穿越。当IQ188的天才美女遇到腹黑霸气的君王时,如何上演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我跨越了千年的时空遇到你,只为寻找那份最初和最终的爱情```````
  • 总裁的命定天使

    总裁的命定天使

    [@言情,豪门,带点虐恋,加上复仇,还有淡淡的温馨与年少时的浪漫@]★★六岁的尹丹静被富豪汪震东领回豪门抚养,受尽了汪家母女的排斥。★★十五年后,她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了谋杀嫌疑犯的罪名,被赶出了不属于她的汪家,一时名譽扫地。但她没有被打倒,依然带着天使般的微笑,坚强的活下去。★★段氏集团总裁段祺恒,一句话改变了她的命运,也扼杀了她的爱情,将她变成一件交易的商品。“他对即将破产的汪家说,只要尹丹静嫁入段家,就可挽救整个汪家。”★★但在豪华婚礼上,新娘子却不知所踪…弃婚?逃婚?还是另有隐情?★★一场“毁婚”,将段祺恒变成了一个报复狂魔……“你是逃不掉的,你所有东西都只属于我段祺恒,别人休想染指……”专横而霸道的他将她抛上床,残忍的将她处子之身夺走……★★★她将如何面对狂风暴雨般的豪门恩怨?她的亲情,爱情该归何处?★★★PS:喜欢本书的亲们,就收藏,投票,鲜花,钻石,评论哦。呵呵。。。。新建的读者QQ群:1134581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文已完结了,谢谢一直观注本文的读者们,尤其是给凤凤送钻石与鲜花的热心读者,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推存凤凤的新文《狂野总裁潜身边》蓝月月,豪门蓝家的掌上明珠,千金大小姐。目视着荧幕上的海报,阮嘉宸的唇抿得更紧了,深眸透着一股狠戾。阮家与蓝家之间的仇恨,他要她父债女还!当蓝月月的第一间幼儿园开张之际,深受老爸器重的他,以私人保镖的身份出现在她面前,很快肆无惮忌得闯进她的芳心,当她陷入甜蜜爱情之际,一场早已策划好的阴谋浮出水面……她发现了阮嘉宸的一个可怕的身份,道貌岸然的他比恶魔还要可怕,不但将她玩弄于股掌之中,夺走她的纯洁,使她众叛亲离,四面楚歌……到底欠了他什么?让他对她开始不尽的折磨,要她一生的痛苦来祭慰与弥补他曾经失去的……亲人的误解,死党的背叛…样样悲痛将她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她却有苦不能言………
  •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儿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刚出生时的问题、孩子感冒、发烧、腹胀、呕吐、多汗、厌食、尿床等问题。
  • 鉴宝术士

    鉴宝术士

    林洛是古玩店的一个小小保养师,爷爷去世之后,留下一本彩绘笔记和玉佩。彩绘笔记记录了爷爷的职业传承,而爷爷盘了多年的玉佩却发生变异,让林洛获得鉴宝的能力!商骨周玺,秦俑汉匣,唐朝三彩,宋朝名瓷……明代书画,清朝兽首…竹、木、牙、角,文房四宝……尽在掌握!因玉佩变异,同时继承了爷爷职业传承的林洛,堪舆风水,分金定穴,感山川地理,辨气运长短,也成了他必备的技能!…………得到如此眷顾的林洛,会演绎怎样的传奇?
  • 娇俏丫环闯情关(今日大结局)

    娇俏丫环闯情关(今日大结局)

    21世纪的柳舒回到古代,啊!为什么?为什么?我成了一个丫环。我不要。我要自由,我要爱情,我要……嘿嘿,好多美男,我好喜欢,究竟要选谁。(原我不要做丫环)
  • 2012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2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精选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青春文学作品。 书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青春文学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 ,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翠色田园之第一农家女

    翠色田园之第一农家女

    荷溪,由西向东流,贯穿了刘家村,东陵村,荷溪村等好几个村子。河水来自村子西边的华松山上,流经的地势由崎岖不平缓缓变成了开阔的山间平原。河溪村,世代以农家为主,各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也会种植果树,养殖家禽,经济实力好点的,会雇佣农妇养殖桑蚕,雇佣农夫下河养鱼。惊蛰一过,屋前屋后的桃树、李子树、酸枣树陆陆续续发了芽,碧绿的嫩芽透过米酱糊上的窗户纸钻进了农家院舍。一……
  • 涩女日记

    涩女日记

    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萧伯纳)如果你知道,无论你朝哪个方向行进,这世界永远有1/20000的人在等你,你还甘心继续做涩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