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500000027

第27章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上)

姜夔是南宋格律派的最重要词人,他的词很有名,可是我太不喜欢,拿王国维的话来说是“隔”,我的感觉也是“隔”。这个“隔”又不仅仅是王国维说的隔意,是姜夔所要表达的想法与我心有隔阂。倒是他的诗很得我心意,可惜被词名所掩盖。有一首小诗一直叫我心思缱绻。这首诗是: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逢路不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清新朴质,有唐人韵味。

这首诗读的叫人心意阑珊却不忍弃卷,就中因由不是说不出,而是说不清。就像我们说不清西风不知为何总在秋天吹起,瑟瑟萧萧;柳枝总在不知不觉中瘦损了衣裙,减尽了春的艳色,你到来的时间,为何总在浓秋。你到来的时候我也许已经离开,曾经住过的地方,迎接你的只有门前长柳萧萧。

你应该有感觉。我们到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去,真正感兴趣不是这个城市的街市叫中山路,复兴路的地方,而是那些街角巷尾的古名。它们的存在,像光阴的墙角盛开的白色小花,不惊动,蓦然走近却收不住留连的眼光。

赤阑桥在我们安徽合肥的故城南,八百年风雨沧桑,现在的合肥人所知道的,也不过是桐城路桥。钢筋水泥桥替去了青石板,八百年前的长柳侥幸活到现在,也会在污浊的空气,喧杂的市声中褪尽颜色,一夜老去。

赤阑桥。一个叫人遥思遐想的名字。一个有着朱红色栏杆的桥,她真实的样子已在战火中消弭。可供忆寻的,是姜夔的几阙诗词,和《淡黄柳》下面那几笔韵味隽永的小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销魂的地方都有一个销魂的名字。蓝田的蓝桥、苏州的枫桥、杭州的断桥、合肥的赤阑桥,我老家的双桥。销魂的名字后面常有一段斑驳心事。绿痕杂生的道路上,走过孑然一身的书生。他在这里遇见了两个女子,一份铭心刻骨。

南宋偏安一隅,合肥作为南宋时代的一个边城,宋金拉锯战的军事重镇,虽经过一段和平时期的恢复和建设,始终没有成为“输会之地”,也看不出一点繁华景象。所以姜夔说“与江左异”。

他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在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十年浪迹,往来江淮,游历时至少三次来过合肥,贫寒的他住不起旅店,青楼,就在城南赤阑桥边寻常百姓家租赁一间小房间,以卖字为生。他第一次来时,便爱上了赤阑桥边一位弹琵琶的歌女。这位弹琵琶的歌女还有一个弹古筝的妹妹。姐妹俩以唱歌卖艺为生。在《琵琶仙》里,姜夔曾这样写道:“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桃叶是王献之的妾,桃根她的妹妹。郑文焯《清真集校》有言:“倡家谓之曲,其选入教坊者,居处则曰坊。”古时没有“娼”字,所以那时的“倡”字就有多意,最开始是指唱歌卖艺不卖身的艺妓。而不是今人误解的做皮肉买卖的娼妓。

姜夔耗费一生追绎的恋情就发生在赤阑桥畔。

姐妹俩闲来陪他游巢湖、登姥山,又常泛舟环城河中。她们的目光,使他沉醉,像东风使他温暖让他荒芜无人问津的生活萌生绿意。世俗对待他的粗粝,不平,在女性给予的柔情和肯定中被暂时消解了。

佳人妙解音律,轻启朱唇唱雅词无疑于锦上添花,令懂音律、善谱曲的姜夔对她们迷恋钟情,又加上当时年少,对于情感的渴慕是单纯而明朗的,不若日后有心无心搀夹了种种复杂的因素,这段恋情既真且纯,足以令并不风流浪籍的姜夔铭感五内。即便小别,亦在梦中常与这对姐妹相会。似一个有才华而窘迫的男子,姜夔的一生缺乏可以倾诉的异性,因为他穷,穷就没了对寻常女人最强大的吸引力,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钱,也没人爱听你倒苦水。

这世上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的女人不是没有,可惜毕竟是极少数。以姜夔一贯不佳的运气来看怕是没机率碰上了。他的相貌也普通。不能如杜牧,柳永一样混迹青楼数十年也不被人打出去。

也因此,那仅有的艳遇,就显得弥足珍贵。我粗略地做过统计,在姜夔现有的84首词里,关乎这段往事的就有16首之多,接近总数的五分之一。

姜夔还有一首《古乐府》,深得民歌雅致,言辞清淡而感情深入幽微,像青草蓬勃,令人爱不释手。

裁衣赠所欢,曲领再三安,欢出无人试,闺中自着看。

这样的诗远比他的词更让我记忆犹新,他像扑萤一样将恋爱中女子的心思握在手中,装入囊中。他捕捉得如此细致到位,叫人砰然心动,不是恋爱中人不能有这样清晰的体验,这首古乐府透露了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某个细节。她为他裁衣,在弯曲的衣领位置再三妥帖安置,务求做到十全十美,做好了才想起他此时出门在外,找不到人来试衣衫大小,只好在闺房中对着镜子,自己穿上揣摩情人的体形,连他的样貌也浮现在眼前。他像振保一样,偶然回来瞥见娇蕊穿着他的大衣,抽他抽过的烟,看见陡然呈现眼前鲜明的爱,心神摇荡,不能自持。

相传后来合肥城为金兀术所破,待合肥收复,姜夔回到赤阑桥时已桥毁楼空,两姐妹亦不知所终。肥水渐逝,伊人已去,西风门巷惟柳色依然。

与两姐妹离散后,姜夔心意消沉,加上景遇窘迫,一直未有嫁娶之念,直至三十余岁的时候,在湖南结识了千岩老人萧德藻。萧极爱其才,认为“四十年作诗始得此友”,于是妻之以侄女。姜夔倒插门在女家住了近十年,不过这段感情显然只可以用“平淡将就”来概括,若有一点惊动心澜之处,以姜夔的才华和重情,何以在他现存的80余首词里,找不到一篇是咏叹夫妻情深的呢?

即使是对相识不久又没有相处多久的歌姬小红,他也写了一首《过垂虹》,诗云:“自做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金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愉悦满足之心溢于言表。

他一生的爱,似乎都与桥有关。

(下)

喜欢的男子,始终不是姜夔这一型的。也落魄,却不风流,也才高,却终身沉沦下僚,沦为清客。沦为清客也不要紧,却少了一点潇洒的味道。所以才子固然是才子,“风流”二字却与他无关。想起他,总不免想起“布衣”这个词,比“青衫”少了磊落,多了窘迫。

姜夔一切的落寞,在开头那首小诗中已显露无疑了。既然是邻里相逢路不遥,来客却是秋半才至。除却种种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生病战乱离散等,总免不了门生暗苔无人来之嫌。俗语云:“贫在闹市无人顾,富在深山有远亲。”虽然刻薄,理却不差。

这男子身上有一种孤硬的气质,使得他寒苦不堪。这种寒苦显现在词里,读起来让人心里发梗,显在生活就使他这个人逼仄,终身抱负施展不开。虽说大丈夫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最好还是不要受太深的苦。人生总要花开四季,寒暑大体相当,拥有的才能才有余地施展。一旦孤寒的气质沁入骨髓,这个人就像被腌渍过了头,换了再好的水也泡不开了。

中国的文人中不乏倒霉的,委屈的,但倒霉到姜夔这个层次还真是不多,所谓否极泰来的老话,似乎没有在他身上应验。姜夔才华横绝,也不是个没有耐力,沽名钓誉的人,他正直而有思想,清醒而有气节,偏偏老天一生不许他仕途光明,一生只教他寄人篱下,做那个华堂筵下吃冷饭的人。我读纳兰词见容若动辄显出满腹委屈就又好气又好笑,心道你算什么委屈啊?姜夔才是真的委屈呢。他面对的是一扇开开阖阖不休的大门,多少不如他的人昂首阔步走了进去,里面莺歌燕舞高声谈笑,而他却始终走不进去,那鄙夷的俗世富贵门却是终生也攀附不进的世界,只能叹一口气,拢一拢寒肩,继续缩身,走在黑暗里。

设若以功名事业作为评价标准,姜夔可算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杰出的才华未曾给他带来一官半职,正直的为人也只能让他衣食无着。而像他这样一个落魄者,却还要说什么“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沉灭”,就更令人心寒。他不是苏轼,几度宦海浮沉,好歹居过庙堂。苏轼说“一蓑风雨任平生”,那是潇洒,立刻有人击掌而赞;赞其洒脱。而他说“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只能换得讽刺与冷笑。而他也确实不曾吃到过葡萄,面对酸葡萄这样的质问,除了长叹外,他又还能说什么呢?

姜夔喜欢以唐朝隐居江湖的诗人陆龟蒙自比,不过他可不是什么隐士,而是长期寄身于名公世卿等豪富人家的清客,清客这词听起来挺雅,实际上过的却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再说的刻薄点,不过是依附豪富人家混口饭吃。《梦梁录》卷十九将这类人列入“闲人”一栏,认为其主要功能是陪着有钱又有闲的主人“讲古论今,吟诗和曲,围棋抚琴,投壶打马,撇兰写竹。”清客虽然被人轻视,要当好一个清客却绝非易事。清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卷七中有这样的描述:“都下清客最多,然亦需才品稍兼者方能自立。”时人更将清客必须具备的本领或言素质编成十二字令: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钓(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

诗词、书画、骈文、音乐无所不精,姜夔是个当清客的好材料,但上天给了他这样的才华又怎忍他只做一个清客呢?他的词音调谐婉,格调清幽,有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对他以后的词人影响极大。就像曹雪芹,生前穷至食粥果腹,死后却源源不绝养活很多无能之辈,也是功德无量。

姜夔在《自叙》中写道:“嗟呼!四海之内,知己者不为少矣,而未有能振之于窭困无聊之地者。”他是委屈抱怨的,一生四海奔走,却没有一个功名。生活中的他定然是处处碰壁的,所以,晚年的他才会哀叹:“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曾经他是有机会摆脱寄人篱下的尴尬身份的,但他放弃了。他曾依傍的张鉴是南宋大将张俊的诸孙,曾想出钱为他买个顶戴,被他拒绝。姜夔当然不是清高到无意于功名富贵,他先是屡试不第,43岁时向朝廷上《大乐议》、《琴瑟古今谈》,想要另辟蹊径,讨个饭碗,不料没人理他,45岁时又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可惜得到进士考试的机会却又名落孙山。可见,他不是不渴望戴上乌纱帽的,之所以拒绝张鉴的一腔好意,无非是计较矜持着入仕程序的正式吧。

在儒道为宗中国,科举上仕是每个读书人获得尊严的唯一选择。无论哪个朝代,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都看不起那些投机取巧者。所谓大丈夫功名富贵,“只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也许姜夔是想我一无所有,之所以能俯仰无愧地立于天地间,唯一可以自诩的就是满腹的才学,为人正直。可是这样的人往往是吃亏的。他想不明白,一旦你有朝一日当了大官,谁又敢轻易指摘你呢,连那小小的出身的瑕疵也有人忙不迭地粉饰了。歌颂强者,粉饰胜者,这就是官场乃至整个历史的真相。

后来张鉴又想割让锡山给姜夔,如果这事成了,姜夔的际遇应有改善,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没有成功。姜夔喟叹道:“惜乎平甫(张鉴的字)下世,今惘惘然若有所失。人生百年有几,宾主如某与平甫者复有几,抚事感慨,不能为怀。”这里的“失”,除了感慨子期不再外,多少许还有一点是因为那失之交臂的锡山罢?张鉴死后,姜夔贫无所依,浪迹于浙东、嘉兴、金陵,大约1221年死于杭州,贫不能殡,在吴潜等人的资助下,才得葬于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外。如他这种一生以布衣始,以布衣终的文人,历史上还是罕见的。

君若到时秋已半。世事人情往往就是这样两不凑巧。也许等你到了故人门巷,你再看见的也许再不是曾经的笑魇,门上已有微尘。只剩门前萧萧长柳,似泣非泣地对你说,机缘错过。

参考书目、篇目:

佚名《姜夔研究》

吴金华《姜夔与赤阑桥文化》

同类推荐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走进历史深处

    走进历史深处

    本书突出记载了笔者走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历史深处”时留下的思考和感悟。
热门推荐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恐怖谷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恐怖谷

    《恐怖谷》为长篇小说,是系列第七部。叙述的是伯尔斯通庄园主人道格拉斯不幸惨遭杀害,尸体旁边留有卡片,上面潦草地写着用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样。道格拉斯临终前和妻子提起一个叫“恐怖谷”的地方,说自己身陷“恐怖谷”,无法逃避这场灾难。福尔摩斯解开了密码,却也卷入一场杀人案中,几经波折,福尔摩斯最终抓获了隐藏在黑暗中掌握众人命运的黑手。小说中所写的平克顿侦探卧底的斗争方法,后来很多惊险作品都有借鉴模仿,即所谓“打入敌人心脏”的战法。
  • 我的鬼胎老公

    我的鬼胎老公

    在我很小的时候,被村里人喂下了鬼胎血,我成了那鬼胎的娃娃亲。不过令我高兴的是,那鬼胎男从七岁被一个老先生接走之后就没出现过。不过高兴的事情总是不长久的,我实习的时候,他回来了。一出现就是一双血瞳,在我梦中,在镜子里,他的身体穿透我的衣服,肌肤贴着肌肤,汲取我的气息。我怕急了,却挣扎不了。他再一次设计我喝下他的血,坐在那空荡荡的房子里,丢着手中一张张装修效果图,对我说“选一张吧!你以后就跟我住一起。”“我才不要跟你住呢!我是成年人,我有我自己做出选择的权利。”“对,你提醒我了,你是成年人,可以做...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学会选择,学会放下,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看待得与失。学会选择,学会放下,放下也许是一种痛苦,但也许是另一种幸福。珍惜你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不要浪费自己放下的权利,在选择与放下之中成长,你的人生就会越发明媚灿烂。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爱河之源(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爱河之源(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最早可能成为一名北大的学生,该在1966年。那年我高中毕业。我读中学的太原三中是省内重点中学,我是学校的高材生。我在全省统考曾获总分第二名;我认为自己考取中国任何一所名牌学府都易如反掌;我的首选目标是北大。我在毕业前夕已填好了报考志愿表;我的第一志愿以及第二志愿都是北大;我选了天体物理系以及飞行器系。考北京大学,要讲北京话怎么办?从高一起,我就学了一口太原“京腔”;袜子破了又怎么办?从高二起我开始学习做针线、打补丁。连补袜子这样的细节都考虑过了,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 不灭神魔

    不灭神魔

    当纨绔叶凡从猴子手中偷掉一个桃子之后,一切就都改变了。少年就此踏上了练功复仇之路。这一路有妹子同行,有强敌环伺,有好友相助,也有内奸暗算,总归是多姿多彩。俢奇功,斩大敌,神魔不灭,美女江山尽在我手,看叶凡今世如何逆天!读者群:338295592,希望大家踊跃加群,讨论剧情,提出建议,神语会继续努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