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500000022

第22章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听一支轻婉的曲子,在深夜。敲下孟郊这个名字,心却忽然湿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游子吟》,已和“床前明月光”一样,几乎成了每个中国人的启蒙诗。离家久了,总会在有意无意间,想起这首诗,想起远方的母亲。

无论时空如何转变,千年前的那位母亲,至今仍缝补着我们的思念。她亦被时间泛化,宽容到不再是一个人的母亲——只要深深思念,她是全天下所有游子的母亲。

到最后,她已成为母爱一个的印记,印在每个人心上。

我总有个奇怪的联想:是不是姓孟的孩子,他的母亲都会比较善于教育孩子呢?你看孟轲的母亲——孟母,绝对是一流的儿童教育专家,要论起成就来,人家的孩子可是“亚圣”!

《三字经》上,对孟母的记载实在简单,只有十二字:“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只是一个教育的片段而已,实在无法显出孟母的伟大。其实有早资料显示,孟母不单是早期特别关注儿子的教育问题,在他长大求学时,也曾给予适合的意见,使孟轲投拜名师门下,苦心治学。到孟子成年娶妻后,她更不像那些心理扭曲的老祖宗一样作威作福,相反孟子有不满意妻子处,孟母还要从旁劝解开导,告诉儿子你还年轻,要学习夫妻相处之道,要互相尊重。这要换做焦仲卿或陆游的老母,早拄着拐杖发怒叫儿子写休书了!

人与人外貌上的差距,说到底也不会太大,不过美丑而已。然而思想境界,的确就是天渊之别了——能遇上孟母这样的母亲自然祖德不浅,若是能遇上孟母做自己的婆婆,那更是几世修来的福份了!

孟郊的婚姻生活如何,诸史无载,只说他一生窘困潦倒。也没有说过他相貌如何,想来很帅只怕不能,估计女人缘也一般。孟郊母亲对待儿媳的态度,更是无从得知。但我相信,一个可以在儿子临行前细心叮嘱,为他加固衣衫的母亲,她是慈祥的。慈祥的老人会比较通达,更懂得尊重彼此的感情。

也许是孟郊母亲的教育卓有成效,孟郊通过科举得到了一份工作——溧阳县尉,官虽小的可怜,但好歹也是国家公务员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寒窗苦读、进士及第也是积极的,起码可以改善生活,侍奉父母。当然,孟郊参加的是唐朝的科举,若是参加明朝的科举,一考到老,那《游子吟》未必就写的出,《白发吟》倒是更有可能些。

当年唐太宗开科取士,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之喜,他哪里晓得,后世的科举制度,竟会变成为多少读书人牢牢吊死的一棵畸形大树?英雄出草莽,哪里是寻章摘句的禄蠹可比?太宗这话,远不及一句“炕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来得爽利,只一刀便切中历史命脉。

当上溧阳县尉的孟郊,马上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遂写下了这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游子吟》。

这首《游子吟》,直如一幕温情的默剧,将诗作话,坦率天真——唐人写诗,就有这样的平实可爱。就连功利的官场求进,也可以道一声“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将一幅猴急嘴脸巧妙隐去。诗一旦融入社会生活的血脉,自然洒脱,后世诗歌逐渐淡出生活,转入庙堂,技巧虽更纯熟,却早与寻常人家的日子无关。

其实孟郊写的好的绝对不止《游子吟》,只是太多人浅尝辄止。不再留心他的其他。虽然我一直比较寒碜他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觉得他没啥做大官的气度。不过扪着良心说,五十岁及第如果还不许人彻底高兴一把,这也太不厚道了。何况这句话虽然透着点急切的俗,却真实的表达出后来读书人的理想和心态,让人津津乐道千百年。

读孟郊的诗是快乐的,至少比读韩愈的快乐。韩愈的诗那个艰涩枯槁啊,别说意境了,连生字都一堆。似我这样才疏学浅不好进取的,宁可去读他的散文,好歹落个平易深刻。

时人虽谓之“孟诗韩笔”,将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而且韩愈也觉得孟东野和自己是一路,赞其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可是他们到底不是一路人。韩愈居庙堂之高,士大夫的责任感,让他心心慕慕要为国家社稷做贡献;而孟郊处江湖之远,那点芥末小官,便是有力也使不上,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将心思转放在诗文上——也许是他的工作更加贴近普通百姓吧,所以诗文也显出了有别韩诗的温暖与生活。

喜欢他一些诗,离乱忧患感没有那么强,没有时代的气味和烙印,简单是一阙动人心意的诗歌,仿佛山墙上的花,谁见了都停一停——欢喜了,便折一枝插在鬓上,人人心意满满。

喜欢他的《结爱》,那么动人: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似东野这样的男人,一生也许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情经历,却能轻易就写出“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这如何不令千古红颜哑然?这样的文人还不止他一个——当时的这些男人呐,如果不是有特异功能,就是太细致,太精明了。

世上最好的情诗,绝对是男人的手笔。他们看女心纤细入微,写女情纤毫毕现。甚至不只是对女心,他们对世道人情都有非比寻常的领悟力,这番悟性要是拿到现在,怕个个是人精,搅得岁月不得太平。当时的男人是被时代限制住了,被历史用特有的圈套住了。而现在,时代进步了,一切发展了,可借助的力量越来越庞大,男人在某方面的智商却退化了,不及古人了。有一得必有一失啊!

是是是,就是这样一句话。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用一切有形的东西想要留住你,你终将离去。亲吻的双唇会分开,交缠的指尖会松开,抵死的缠绵,也有力竭褪出的时候。情意虚空,我们本就一无所有。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牵系,如果不是靠心念,那就一无所得了。

而我要你对我心心念念,我对你心心念念这样容易么!

回到与他最近的女人身上,他的母亲。也许,东野所有对感情的温暖认知,都像蜜蜂扑向鲜花一样,是在他母亲身上获得的。

他写《列女操》——“妾心如古井,波澜誓不起。”这不是在宣扬什么贞节观念,他不是个卫道士。他是在写如他母亲那样女子的忠贞。

他从小依偎在寡母身边,看得清她的坚定寂寞。他又写出这样深挚的情感: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千回结衣襟”,与“临行密密缝”是一样的动作。而这个女子,不过是他母亲的年轻化罢了。也许在母亲年轻时,她也这样结过另一个男子的衣襟,结下为他等待的心意,结下盼他早归的心意。

此后天涯路远,他带着她的叮咛珍嘱行在路上,就像随身的包袱,不曾卸下。

但也许,他再也没有回来。

而她,却一直在等待。等待他的长成,等到有一天,可以将这份感情交付出去。

那年离家时,他站在门口,阳光斜斜地掠进来。他蓦然看见她的刹那芳华,曾经的惊艳浓情,像午夜绽放的花。而今花事了,她像一株盛开过的花寂寞坚定而又饱满。

他又告别了她——在转身之际,背负她的往事离开……

同类推荐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格上寻真

    格上寻真

    在艺术上他孜孜以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五言诗古朴自然,清畅空灵,不加雕饰。而主攻方向是长短句,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格律美;追求明显的节奏、段落、行数、音节,有一定规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美;或者句式长短不一,间隔有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参差美。这种长短句比词自由,近似元人小令。修辞上注意词性组合、搭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明快,白话、俚语信手拈来,时有警句。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完结)

    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完结)

    此文原名《鸾宫:麻雀皇后》,作品宣言:以小白的方式写不小白的文!如果喜欢,请收藏!----------------------------宰相府内,某女使劲扯着嗓门吼道:“来来来,快来下注啦,再不下注就要开啦!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诶~”没错,她就是相府内那个嗜赌如命的大千金,骨牌,麻将,二十四点无所不会。又一次聚众赌博被狐狸般的老爹抓到,拿出一卷圣旨,爱情戏苦情戏悲情戏亲情戏,总之先骗入宫再说。“哎,雪儿啊,爹也是没有办法啊……”既然要当国之栋梁,那就一栋到底吧,家里的小狐狸女儿也奉献出去好了。出嫁,当今皇上广纳后宫,车辇还没进宫门,三大妃子就先在街口交汇处大打出手。不想夺宠。却无心插柳柳成阴,一曲乐曲,弹死了一个中书令,毁了一个良淑妃。他设计让她做皇后。她却一一化解。精彩片段欣赏:⑴“皇上,臣妾真不会弹琴……”她可怜兮兮的说道。“爱妃……君无戏言,你不要让朕食言嘛”“那……好吧”她敛眉遮住眼中的笑意,小手开始庄正的一挥:“嘎吱……噼里啪啦……啪哒……”“抱歉,我真的不会弹琴……”⑵“爱妃,听说,你这落雪殿出了百鸟朝凤的奇景?”“是呐,可是,鸟儿都没了……”她摆摆手无奈的说道。他的表情露出了一丝的阴沉:“嗯?爱妃,鸟儿没了?”“是啊……因为——臣妾把它们全烤了!”她笑得没心没肺的反问道:“皇上,你要尝尝那烤鸟肉吗?可香,可好吃了”⑶天气晴朗,皇宫上头万里无云。观星台上,他说:“你是我这辈子里遇上的最烂的那一朵桃花”她不乐意了,问道:“江山和美人,你选哪个?”他贪心道:“都要。”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拐个贝勒爷回现代

    拐个贝勒爷回现代

    不小心穿越了。我不要嫁给太子。也不要被当成两国交好的礼物。让我和别的女人分享一个丈夫。我才不要。我要逃婚。我干吗要顺从。顺从那不是我雪儿的个性。逃婚成功。咦。怎么多了一个人。哈哈!带了个贝勒爷回来。甩也甩不掉。喂。要死啊。告诉你不许在跟着我……
  • 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

    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

    是众多优秀销售员的智慧结晶,会教你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成功的销售员,让自己在销售中尽可能地保证成交。《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依照销售的顺序,为读者传授了各个环节的秘诀,并辅以丰富实例、名言警句和生动比喻,将哲理寓于文学之中,使读者读来轻松。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别让春天说寂寞(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别让春天说寂寞(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地球的春天应该是满眼绿色、鸟语花香,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设计,看起来似乎十分完美,但与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和粗糙。绿色日渐消失,荒漠日渐扩大,鸟儿渐远的歌唱,花香也只存在于*记忆中..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不应该因为我们自己的某种欲望而破坏我们生存家园的模样!不要让因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灾难。让*地球远离“没有鸟语花香的寂静的春天”,我们一定不要让春天说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