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车主朋友对于交通堵塞而引发的烦躁情绪深有体会,很多时候自己也控制不住这种情绪并把它带到了生活和工作中。朋友芳芳曾经无奈地给我说,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她都担心自己的寿命会不会减少很多。其实大家的遭遇与近年来国家的繁荣和社会进步有很大关系,我们生活在经济增长迅速的时期,物质生活水平比父母一辈提升得更快,自然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重点在于我们是否接受进步也有代价的现实,当代价不断提高,面对因此引起的各种焦虑、不安、烦躁时,我们用什么方式来避免这种代价。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二平说:“堵车是否会带来烦躁情绪,取决于与当时的心理情境。这和出行前司机的心理预期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遭遇特别长时间的堵车,就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称之为‘习得性无助’。”人在出行的时候会自动产生一个所需时间的预期,比如认为最多20分钟路程,结果堵车一个小时还没到,自然会产生急躁心理。特别是在大堵车的时候,这种情绪会相互传播和感染,急躁的情绪就会更加强烈。
在大城市当交通堵塞时间日渐延长的时候,一些车主朋友们会慢慢变得烦躁不安,出现“习得性无助”状态。这种状态到了极端就表现为对环境的绝望和放弃所有的自我努力。这种“无助感”是由于你的屡次努力都于事无补,导致产生沮丧和绝望心态。不仅放弃无效的抗争,可能连有效的努力都不再尝试,如果任其发展,这种心态最终的结果就是抑郁症。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可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更多的就是因为交通堵塞产生的那种烦躁情绪。其实开车出门,避免堵车或者堵车之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是有办法的。避免堵车的方法:
1.我在出发前就已经计划好路线。仅在市区的话,尽量早出晚归。如果是去外地,就多走高速和快车道。
2.我已经提前熟悉了道路。保证不要走错路,一下子扎到闹市区,结果想掉个头都困难。
3.现在,我终于有时间可以听听广播了。当你遭遇到堵车时,我们不能改变堵车的现实,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在堵车的时候找点儿事做做,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努力保持一份愉悦的心情。假如你是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不妨跟孩子聊聊天,分享一下孩子的故事,了解孩子的内心,这样不仅容易打发时间缓解堵车带来的焦虑,还是一次不错的亲子沟通。如果家长动不动就发泄心中的烦躁,甚至口出成“脏”,或者采用不文明的驾驶行为,将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你是在和朋友搭车出门的途中,相互之间聊聊天既可以有效地发泄情绪还可以增进感情。从心理学上说,如果路上车辆过多,不断地停车、减速和等候,会造成驾车者心情烦躁。长期如此则会影响驾车者的脾气性格,还容易出现心跳加速、精神紧张、忍耐力减弱等症状。
4.大家都堵在这里了,原来有这么多患难之交。看看身边也在堵的车,告诉自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家也在堵呢。
5.最近的工作太忙了,趁此机会,我可以好好放松一下。
6.终于有时间听听喜欢的音乐了。一段音乐就是一段心情,听着音乐也许会让你想起一些遗忘的美好。
7.可有一段时间没活动筋骨了。平时总是待在办公室没有时间锻炼,是不是感觉自己的肌肉都僵硬了呢。在车停稳时,可以舒展下筋骨,做做体操。如果发现自己心情烦躁不安,不妨紧握拳头,绷紧胳膊,体验上肢的紧张感觉,然后忽然把拳头放开,体验手臂的沉重、无力、放松。反复做几次,身体的放松会带动精神的放松。也可以将双手各自平伸,然后慢慢高举过头,如此重复。
除了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之外,我们更应该客观地看待交通堵塞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交通堵塞这种现代工业城市的特征必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政府要做的是增加交通建设,进行有效疏通,我们普通人要做的就是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个问题,尽量不把因为交通堵塞引起的不良情绪带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加剧,人们的心灵也越来越敏感,这时可能一个小小的摩擦就会引发心理压力的迸发,这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共同问题,所以不要让交通堵塞影响了你的好心情,带着一颗宽容的心上路,你会生活得更开心。
狗死了,我非常悲伤
这几天同事小飞看起来非常不对劲,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的,中午大伙儿在一块儿吃饭的时候,他也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作为小飞的好朋友,我非常担心,要知道我们最近正在接一项大工程,小飞是技术骨干。这关键的时候小飞要是出点儿纰漏,恐怕就得回家吃自己了。说什么我也得搞清楚原因,不能放任他继续这样下去。
周五快下班的时候,我拦住心思恍惚的小飞,请他到我们常去的酒吧喝几杯,没想到平时很有酒瘾的家伙竟然拒绝了。看来这家伙身上肯定发生什么大事了。跟着小飞到他家,还没等我开口,小飞先说话了:“皮皮没了。”没了,啥意思?我一时还没明白过来。“皮皮没了,我心里空落落的,干啥都没精神,一想到皮皮我就难受。”
我这才明白,原来是皮皮死了。皮皮是小飞养的一条狗,跟着小飞有四五年了,是条乖巧的苏格兰牧羊犬。皮皮刚来的时候,也就两个月大吧,看着瘦瘦的,没啥精神,当时我还嘲笑小飞没事给自己找活干,别还没养活狗,先把自己饿死了。
当时小飞刚大学毕业,正四处找工作,结果到处碰壁。心情不好的他没事就守在家里对着皮皮絮絮叨叨,这皮皮也乖巧,在家里对小飞亦步亦趋,整个一个跟屁虫。小飞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趴在他身边,用头蹭蹭他,舌头舔舔他,给小飞带来不少安慰。后来小飞到我们公司上班,一切安定之后,常常跟我们说皮皮是他的知音,是皮皮陪他度过了那段黑暗的日子。
小飞在我们公司一待就是四年,皮皮也跟了他四年,从一条瘦弱的小狗长成一条聪明伶俐的大苏牧。闲暇的时候小飞会带着他的爱犬去郊外撒欢儿,那个时候的皮皮和小飞看起来都很开心。每逢我们接到大工程的时候,小飞都会熬夜加班,而陪伴他的就是脚边的皮皮,而工程结束之后,小飞就会和皮皮一起庆祝,连我们公司的同事也都慢慢知道皮皮的存在了,我们还常开玩笑说皮皮是小飞的另一半,没有了皮皮,估计小飞还不得丢了魂儿。没想到一语成谶,这皮皮真没了,而且小飞看起来非常悲伤,这连着几天的工作状态就足以说明皮皮的死对他影响有多大。
听到这里,你大概也知道什么情形了,小飞就是因为皮皮的死才导致工作上的心不在焉。好在后来经过大家的开导,小飞总算是及时扭转了自己的状态,才没有在工作上出现大错。不过因为这事儿也让小飞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能把私人生活上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工作和生活还是要分开的。
情绪是把双刃剑,既能让人在亢奋中思如泉涌,带来较高的工作效率,创作出传世佳作或者生出妙招解决难题,但同时也会让人在工作中缺乏理智和镇静,出现工作失误,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人做出一些不近常理的举动。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短暂的情绪波动,如果处理得当,就会化情绪为动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能让你情绪波动的事情:
1.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而你又不在他们身边。
2.爱人单位裁员而她不幸“中标”,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3.孩子一向成绩优异,却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与大学失之交臂。
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对你是如此不公,为什么别人看起来都是那么春风得意,工作上顺风顺水、屡有进展,家庭和满幸福、父慈子孝,而自己却看起来如此失意。这个时候不要慌着给自己下定论,认真地思考一下,当你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当你在比较烦躁的时候,是不是弄错了什么。每个人都有情绪不稳或者低落的时候,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情况下,他们是否也如你一样,还是很好地处理了私人情绪与工作的关系,最终赢得了工作上的胜利。也许小飞的事只是个特例,但类似的“情绪污染”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发现,有四分之一的上班族感觉烦躁,“这些不良情绪就像小感冒,不停地出现并影响我们的工作。”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如果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的是自己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一个领导者如果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大局。有关专家分析,当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是正常人的五六倍,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不冷静以致判断失误影响工作,所以尽量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这些坏的心理情绪的存在或表现往往让人容易冲动,不能理智地处理这些坏情绪,这时就容易对客户、同事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影响人际关系,也必然影响自己的未来。成功者碰到这些问题引发的坏情绪时,总是以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情绪来适应它们。所以,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急于去做自己计划中的重要工作,而应该首先调节情绪。
无论是生气还是悲伤,都要搞清楚你不良情绪的来源是什么。有些不良情绪是短暂的,来得快,去得也快,负面效应较小,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化解。
1.今天出门的时候碰上堵车了。(逆流)
2.我养的花快死了。(逆流)
3.或许,我可以早点儿出门,避开上班高峰期,心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顺流)
4.接下来,我要多看看养花的书,跟别人请教一下养花的秘诀,将来我的花儿也会开得很灿烂。(顺流)
你看,这些问题不是很容易就解决了吗?而有些情绪则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是在长期压抑之下的情绪,因为某种原因而触发了,到了让你已经忍耐不住而不得不爆发出来的地步,这种情绪往往不容易调节。很多人建议碰到这种问题应该找个妥帖的方式把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例如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或者找个发泄软件进行发泄等等。笔者倒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不良情绪分很多种,如果这种情绪是怒气,倒是可以选择这种方法,如果是悲伤或者是压抑,这种方法只能治表而不能治根。压抑亦或悲伤往往是由某个引子引发的,找到这个引子,然后去解决它。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如果问题或情况是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来改善或解决的,那么就认真地坐下来谈一谈,把彼此心中的问题说出来,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然后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渐地去改变自己心理状态,从消极走向积极,如果事情的结局是自己无能为力的,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可以接受这样的现实,如果可以,那就赶快换一家公司,或者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地放松一下。长期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让你习惯了早上匆匆的上班步伐,傍晚疲惫的回家身影。清晨的阳光鸟语,雨后的清泉水珠,林间的静谧,山中的空灵,在这久违的生活中,你会驱散所有的愁闷,重新获得快乐。
进一步的,你可以给自己一个健康的暗示。“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天空蓝蓝的,我要开始工作了”,“同事小李又买新衣服了,看起来真不错,我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等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装出一副“好心情”,虽然初始的时候,这心情并不是真的,但当你进入状态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心情真的慢慢变好了。当同事羡慕你的好心情时,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步履轻盈地去忙你的工作。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浸入某种情绪,感受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十有八九真的会到来。所以,如果你可以,请装出一副“好心情”,并作出高兴的样子,那么你的心情就会真的如明媚的阳光一样灿烂。
如果不良的情绪严重影响到了你的工作,那么就采取一种机械化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吧。给自己设置一个情绪的刻度表,张贴在自己的床头或者办公室的抽屉里。如果你今天心情很好,就给它画一个笑脸,如果你今天被老板K了,就给它画个悲伤的表情。当你把早、中、晚,周一至周五的情绪刻度表画完之后,你可以总结一下,这周你开心了几次,悲伤了几次,你的开心是不是让你提高了工作效率,你的悲伤是不是耽误了你的工作。那么从下一周开始,把自己的情绪目标设定在比上周更多一点儿开心,比上周更少一点儿悲伤上。如此往复,你的情绪色彩会变得越来也鲜亮,而那些负面的悲观情绪也就开始退出舞台。生活似乎更加美好了,不是吗?
世界上学术声誉首屈一指的沃顿管理学教授南希·罗斯巴德说:“我对员工来公司上班时的情绪很感兴趣。就我的经验或是其他人的经验而言,人们无法完全将生活中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并进行分类。在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之间存在着外溢效应。”
生活中会发生很多事情,人们会经历种种开心不开心的事情,经历生老病死,经历聚散分离。不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但正面情绪的影响更加强烈。如果你能够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父母,子女,同事,朋友,那么积极的情绪会一直伴随着你,并使你比他人更容易走向成功。我们要在工作中学会克制,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挂在脸上,表现于行动中,带着情绪工作,你就会进入“沮丧——出错——倒霉”的情况。而且损失最大的不是公司,而是自己,因为你把自己不成熟、不负责任的负面形象印在了同事和领导的脑海中。态度决定一切,拥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你在工作中披荆斩棘。只要你愿意,你完全有能力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发现你也会创造奇迹。
钱永远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