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4500000002

第2章 为什么老是有人说你少根筋(1)

当我们与别人一样的时候,我们没有不愉快感;当我们与别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有什么觉得很奇怪。这时候,我们就真正摆脱了情绪的遗产,真正长大了。

谁是情绪的主人

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忽然之间,莫名其妙、没有缘由的焦虑不安、坐卧不宁;受到一些挫折和失败之后大脑一片空白,只想离群索居,封闭自己;和别人争吵后,气得四处游走,漫无目的,甚至还会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泄愤。

这种情绪,如果偶尔出现在你身上,还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若长期盘踞不去,那么你可就要小心了。因为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为了情绪的奴隶,在感情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所以,一旦有外因冲击,你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坐立不安、酗酒滋事、手足无措、无心工作、闷头生大气等等。这样做不仅扰乱了自己的生活秩序,也干扰了别人的生活和工作,丧失了别人对你的信任,甚至也丧失了你对自己的信心。

情绪二字,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领导常常对员工说:“工作时间不要闹情绪。”妻子常常对丈夫说:“不要把情绪带回家。”情绪袭来的时候,我们都无法有效地将它控制,而且很多人更是毫无准备地面对坏情绪的来临。如果我们对情绪处理不当,轻者影响我们的工作,重者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更甚者导致疾病侵袭我们的身体。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还不是情绪的主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教授认为:一个人的成功,20%是靠IQ(智商),而80%则是靠EQ(情商)取得。如果我们能运用科学的、人性的态度和技巧去管理我们的情绪,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情绪带来的正面价值和意义来帮助我们成功,这种理念被称为EQ理念。

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人,他们懂得驾驭、协调、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利用情绪去为自己服务,所以他们不会担心自己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他们是和自己情绪感觉充分在一起的人,他们是情绪的真正主人。

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当中,最使人致病短命的因素,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糖尿病、癌症等,是被公认的心身疾病。

情绪乐观者体内产主更多的病毒抗体,可提高人的免疫力,减少疾病;不良情绪的刺激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癌症等。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当我们明白情绪对我们身体的不利影响后,我们再遇到情绪上的麻烦时,我们就应该去认识,有哪些责任应该是自己去负责的,又有哪些责任是外部因素造成的。例如,工作上出了差错,你被上司批评,心情很郁闷,那你就应该在心里问问自己:“这个差错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外部因素的原因?”如果是属于堵车之类的外部原因,那么就看开想开,完全没有必要在意这件事了。如果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或者不负责任而造成的后果,那么就需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改正即可。如果因此而学会了一项工作技能或者养成了一种好的工作习惯,那么领导的批评反而是一件好事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到外界因素上,比如,堵车是因为自己选错了时间段、路段出行,遭到领导的批评是因为他看不上自己等等,这种假想出来的不公平感会让你的情绪雪上加霜。

其实,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苦苦留恋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如果不能消除你的种种“假想”,情绪的包袱只会越来越沉重,压到你不能呼吸。比如,我们曾经真的给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设想以下问题:

1.发生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益处?

2.这件事发生之后,自己做了什么补救措施?

3.现在的状况有哪些需要改善?

4.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否能够让领导重新信任自己?

5.在结果未达成之前,哪些错误你不能再犯?

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忧惧、焦虑和不安,而我们在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思索中,我们对事情的“可控制力”就会得到增强,而负面情绪也会得到缓解。

针对如何摆脱和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减少长期的消沉情绪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所带来的影响,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兰迪,提出了七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1.针对问题找到引起消极情绪的根源。

2.全面看待问题,既看到坏的一面,也要看到好的一面。

3.提醒自己在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4.学会享受生活,善待自己,譬如去逛街、逛商场,去饭店美餐一顿,听歌赏舞。

5.思考一下,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问题。

6.学会比下,想一想还有许多人处境或成绩不如自己。

7.学会“忆苦思甜”,学会顿悟“知足常乐”。

我们早已满身“剧毒”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在演讲中曾经说起别人与他的问答:“儒家为什么不能叫儒教?”曾先生是有智慧的人,他的说法是:“凡是宗教都有他一定的教条、有戒律,孔子是没有的。”问者就继续追问:“你做人的原则是什么?”曾先生回答:“我不赞成任何事情,也不反对任何事情。”问者表示反对:“这怎么可以啊?”曾先生接着说:“因为孔子就是这样。我们对孔子有太多的误解,其实孔子是没有戒律的,他的基本主张只有五个字:无可无不可。”

很多人常常批评中华文化,说起其中的糟粕和错误,先生就很奇怪,如果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严密的教条,规定了你不能做的和能做的事情,我们根据自身的学识和经验加以评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它并没有这些约束,怎么会有对错呢?如果说真的有人做错了,那么,也只是这个人出了问题,而非我们的文化没有道理。因为这种文化,根本就没有什么主张,多少年来,很多人想要打倒孔子,但是结果呢,孔子始终屹立不倒。他根本就没有主张,你怎么打倒他?

对此,曾先生的意思是,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我们接受了太多的“毒性”教条,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扭曲了文化而不自知。

来自家庭的“毒性教条”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回忆我们的童年。小时候,妈妈经常会教导我们“孩子必须服从大人”,“成年人可以裁判孩子的对错,但小孩子不能对大人有所反驳”,“讨人喜欢、从不顶嘴、毫不自私、乖巧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自古以来,我们习惯了“父母=家长”这样一个概念。其实,“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父母”对孩子应该是影响、引导而不是控制,而“家长”是权威,对孩子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控制关系。父母、家长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有一个女同学,她自幼接受其父的理想式完美主义的教育。长大后,她在工作、生活中固守完美主义教条,头脑中充满了“应该”、“必须”等完美观念。而这些观念如同枷锁一般使她不能自由地感受、接纳真正的自我。渐渐的,她不断地自我否定,做事变得优柔寡断,内心的挣扎和冲突更是让她的情绪陷入了不稳定状态。

在成长的过程中,她接受了太多来自家庭的“毒性教条”,那些“必须”、“应该”的限制,都影响着她日后的思考规则和行事方式。所以,成年之后,她一心追求完美,不能容忍任何缺憾,不敢面对自己的欲望,表面上,她温柔贤淑、彬彬有礼,但内心中却始终天人交战,痛苦不堪。

从小到大,我们中很多人都在父母为我们设计的道路上走着,其实,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个不一样的自己,这个自己像个受伤、愤怒的孩子,他太多地被禁止表现得自恋,禁止表达对父母的不满,这些感受在我们的成长中,不自觉地被冰封掩藏起来,而这些被堵塞的情绪,也成为了我们日后面对事情所作出的情绪化或荒唐反应的根源。

来自学校的“毒性教条”

我们进入学校之后,每一科都要打分数,但是,我们是否有过怀疑:体育为什么要打分数?我为什么不及格?难道我打篮球,一分钟一定要投几个吗?难道我投10个就要进7个吗?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学画画、唱歌?我画得不好又怎么样?我不会唱歌又怎么样?59分和60分究竟有什么区别?

但是这些问题,我们没办法去问老师,因为如果你问得有道理,他会骂你,如果你问得没道理,他还会骂你。

同类推荐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以及生活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每个故事皆充满智慧,本书精心挑选了100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体现创意,给人启迪;每个故事配有精彩独到的点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挖掘故事深层的智慧,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总裁魅力演讲

    总裁魅力演讲

    当说话跃升为人类社会最具威力的战略武器时,各种版本的“演讲艺术论”也不绝于耳。本书并不专攻演讲的作用和特点,更多的是探讨如何让演讲极富感染力、震撼力和竞争力。作者凭借他近三十年的演讲与口才培训实践经验,以及十几年潜心研究,为企业总裁,企事业单位中高端人士,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演讲口才训练体系。内容丰富实用,案件真实生动,为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演讲口才,以及提升个人和企业的品牌,找到了一条科学有效之路。
  •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以前是耕耘的时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100件事不难做,就怕你不知道自己该做哪100件事。求职创业、心灵修养、工作生活、形象塑造、社会交往……是不是已经充斥着你的头脑?给你提点100件事,让你青春无悔,获得人生的大丰收!
  • 藏獒精神:企业员工忠诚度培训读本

    藏獒精神:企业员工忠诚度培训读本

    藏獒的优秀品格:自尊自敬,自强自立;善解人意,感恩为怀;精忠报主,忠诚可靠;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职场人士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指南——学习藏獒精神,领会藏獒文化,帮助职场员工克服困难、重塑自我、提升业绩、成就辉煌。
  • 职场智慧

    职场智慧

    不管你是职场菜鸟,还是职场“人精”,总会为或大或小的问题苦恼,本书模拟现实案例,用实话动人,亲手教你玩转职场潜规则。
热门推荐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妞本迷糊:撞上高富帅

    妞本迷糊:撞上高富帅

    他——高富帅,有钱有势有背景。她——迷糊女一个,无钱无势,只有背影。偶然相遇、懵懂恋爱、一场车祸、一场误会、一场错过。当迷糊女撞上高富帅,一切是命中注定,还是机缘巧合?阔别五年,他还会记得她吗?知道这世上有她们母子的存在吗?“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你,我的头就很痛,我的直觉告诉我,我们以前一定认识。”“对不起,你认错人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划过秋天的声音

    划过秋天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在雀跃。还历史以本貌,建言,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在欢笑,在悲泣,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还现实以真实。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