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400000007

第7章 海外流散文学研究在印度(1)

引言

如果说诺贝尔文学奖偏好欧洲作家的话,重要的英语文学奖如英国的布克奖和美国的普利策奖均青睐属于流散一族的印度海外作家。到2010年为止,已有五位印度(或印度裔)作家获得布克奖。他们是:1971年的奈保尔(V.S. Naipaul)、1981年的拉什迪(Salman Rushdie)、1997年的阿伦达蒂?罗易(Arundhati Roy)、2006年的基兰?德赛(Kiran Desai)和2008年的阿拉温德?阿迪迦(Aravind Adiga)。如加上有德国血统、后嫁给印度人并定居印度、再后来自动放逐英国的R.P.贾布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就是六位,因为她的长篇小说《炎热与尘土》获得1975年布克奖。至今已有十本左右与印度题材有关的作品获得布克奖。维克拉姆?赛特以1400多页的长篇小说《如意郎君》获得1993年布克奖提名。裘帕?拉希里(Jhumpa Lahiri)获得了美国的普利策奖。安妮塔?德赛(Anita Desai)、芭拉蒂?穆克吉(Bharati Mukherjee)、罗辛顿?米斯特利(Rohinton Mistry)、维克拉姆?赛特(Vikram Seth)等人也获得过西方的文学奖项。随着奈保尔、拉什迪、安妮塔?德赛、贾布瓦拉、维克拉姆?赛特、芭拉蒂?穆克吉、卡玛拉?玛康达雅(Kamala Markandaya)、基兰?德赛和裘帕?拉希里等一大批印度裔流散作家在西方文学界名声鹊起,印度学界开始关注他们的流散创作,有的学者还以更加包容的心态评价这些海外流散作家。1996年12月,拉贾斯坦大学举办了题为“Expatriate Writing: Theory and Practice”(流散写作: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结集出版,这就是J.贾延主编的大量涉及印裔流散文学的《印度流散作家:理论与实践》。近年来,包括博士候选人在内的印度学者越来越把目光投向印裔流散文学,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年来,印度比较文学会议也把印裔流散文学列为重点探讨对象。由于印度实行双重国籍制,芭拉蒂?穆克吉、拉什迪、维克拉姆?赛特和罗辛顿?米斯特利等印裔流散作家均具有印度与美国、英国或加拿大国籍。这和华裔美国作家或华裔加拿大作家只有居住国国籍的情况显然不同。印度学者往往视芭拉蒂?穆克吉和拉什迪等人为印度英语作家。关注海外印度流散作家是世纪之交印度英语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印裔流散作家在印度学界受到重视与华裔英美作家在中国学界走红互相呼应。

本章拟对印度学者关于印裔流散作家的研究进行简介。先对相关的研究著作分类择要说明,并对其研究特点进行概括。对于印度学者关于印度海外作家研究的介绍,将是我们进入印度海外作家的文学世界之前必备的一把钥匙。

$第一节 个案研究

八十年代以来,散见于《贾达瓦普尔比较文学学报》等各种刊物的、涉及印度海外散文学研究的单篇论文不计其数,限于篇幅,此处不予归纳。在笔者所见范围内,就研究单个印裔流散作家而言,值得一提的是下边这些著作(包括论文集):

关于奈保尔的研究著作有:C.B.乔西的《V.S.奈保尔的流亡之声》、M.K.雷主编的《关于V.S.奈保尔论文集》、P.潘沃尔主编的《新评V. S. 奈保尔论文选》、V. S. 巴特尔的《论V. S. 奈保尔笔下的印度》等。

C.D.乔西的著作在1994年出版,七年后即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引言外,该书主体部分分为六章。引言和第一章“流亡的声音”主要论述奈保尔流亡意识的实质和历史文化动因。乔西联系奈保尔的流亡意识来阐释其身份认同危机。他认为,就奈保尔而言,流亡和家园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奈保尔流亡的基本动机是“寻求身份认同。他的创作便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当被一刀斩断实际的家园以后,他用语言来重建小说中的家园”。艾勒克?博埃默认为:“奈保尔在文学上真正效仿的是康拉德。”乔西也将创作过《黑暗之心》的康拉德拿来作为解释奈保尔存在主义思想的一个来源。他认为:“在‘存在的阴影’中关注自己命运这点上,奈保尔无疑是康拉德的继承人。”他认为,奈保尔还未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来就印度文明和印度教进行权威评判,但他同时承认,奈保尔对印度的某些批评是诚实的印度人不会拒绝的。作为一个“逆写帝国”的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乔西清晰地意识到:“奈保尔的近期作品(指《百万》)显示出一种关心和完全容纳印度的姿势,而这点恰恰将他与写作《中间通道》和《印度:受伤的文明》时的奈保尔拉开了距离。”第四章“从观光客到定居者:头四部小说”论述《米格尔大街》、《神秘的按摩师》、《埃尔维拉的选举权》和《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等四部小说。第五章“流亡的自由”论述《斯通先生和骑士朋友》、《岛上的旗帜》、《模仿人》和《在自由的国度》等四部小说。第六章“没有遗产可以继承之地”论述《游击队员》、《河湾》和《抵达之谜》等三部小说。第四到第六章按照奈保尔生活与创作发展的历史线索进行追溯,深入考察了其创作蕴含的后殖民文化信息。通观全书,作者着力挖掘奈保尔生活背景和时代文化对其创作的历史影响,论述有力,考证翔实,是一部研究后殖民流散作家奈保尔的力作。

V. S. 巴特尔基于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论V. S. 奈保尔笔下的印度》比之乔西的著作缩小了研究范围。他集中研究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即《黑暗地带》、《印度:受伤的文明》和《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考察奈保尔与母邦印度爱恨交加的文化互动。他的著作在2005年即奈保尔获奖后出版,该书除前言和序言外,分为九章:1、奈保尔其人其作,2、奈保尔的思想意识:三重身份,3、《黑暗地带》对印度的批判,4、《印度:受伤的文明》:奈保尔的印度文化观,5、奈保尔评价印度的一些错误,6、对印度民主的考验,7、对印度世俗主义的威胁,8、奈保尔的写作风格,9、结论。

作为奈保尔研究最新著作之一,巴特尔主要从奈保尔的印度现实观察、历史论述和文化身份认同等三方面考察印度三部曲。例如,面对奈保尔对于印度贫困问题的描述,巴特尔质问道:“奈保尔想展示什么?蔑视还是痛苦?很明显,这是一种轻蔑而非痛心。如果他对印度有同情心的话,他绝不会写出那些东西来。”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奈保尔是“通过西方眼光来评判印度”。面对奈保尔的解构主义姿态,巴特尔指出:“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任何党派或学会会赞成奈保尔的观点:食盐进军是没有任何严肃意义的象征之举……我们不能像奈保尔那样将食盐进军视为一个象征符号。它的确是对印度民族主义的一大贡献。要是甘地不将印度视为一个民族,这一成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奈保尔说:“印度缺少意识形态,这是甘地和印度的双重失败。印度人民没有国家观念。”巴特尔认为,奈保尔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不是甘地,谁又赋予印度人以国家观念?奈保尔没有意识到,他忽视了甘地的伟大业绩,从而扭曲了自己的视线。”巴特尔以还原历史的方式进行反驳。就其文化身份,巴特尔说,奈保尔可以说是“双重流亡或曰二次流亡者”,“我们可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述他的身份,如被放逐者、侨民、流亡者、移民、避难者或无家可归者”。巴特尔还认为:“奈保尔用他的笔力,将平凡男女关于殖民地的真实体验意象化。这是他对我们理解当代人困境的重大贡献。”他的评价比较中肯地揭示了奈保尔身份探索的当代意义。通观全书,和乔西的著作相比,巴特尔对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显然是取批判姿态,这多少有些影响该书某些论断的客观理性。但是,巴特尔对于奈保尔印度书写的深入考察是基于印度历史现实的,这又体现出该书的重要学术价值。总体来看,这本著作是近年来关于奈保尔印度三部曲研究很有价值的一部。

潘沃尔主编的《新评V. S. 奈保尔论文选》均在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这体现了印度学界对于奈保尔的高度重视。两书收录的论文绝大多数为印度学者所撰。其中有的文章在奈保尔获奖之前发表过。雷主编的论文集包括以下这些篇目:“奈保尔:不是印度人的印度人”、“身份问题:论奈保尔的印度游记和特立尼达游记”、“奈保尔小说:关于殖民社会祖先记忆的影响和自我分裂的故事”、“奈保尔的《半生》:两难境地中的身份探索”和“《米格尔大街》和《半生》的比较研究”等。

P.潘沃尔的论文集包括以下这些篇目:“奇怪的动机:基拉米提亚变为周游世界者”、“奈保尔和历史的负担”、“清醒地带:奈保尔和狄里帕?帕达恭卡尔对话录”、“《黑暗地带》的重新定位”、“后殖民的生存寓言:奈保尔的《岛上的旗帜》”和“为诺贝尔奖两呼”等。其中,奈保尔与印度记者对话录即“清醒地带:奈保尔和狄里帕?帕达恭卡尔对话录”发表在1993年7月18日的《印度时报》上。从上述篇目来看,印度学者对奈保尔的论述非常全面。他们主要围绕奈保尔的印度书写及其文化身份探索等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关于奈保尔的身份追问,潘沃尔在该书引言中说:“奈保尔对自我身份和周围世界的探索,如关于民族、历史、族群和文化的探索,已经形成一种广义的‘自我流亡诗学’。”格拉认为:“奈保尔提出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归纳了流散者独特的意识形态并超越了它。他是一个以主人的工具对抗主人和他自己人民的模仿人,是一个没有家园的人,一个陌生人。他在没有家园的世界里随遇而安。”

关于拉什迪的研究著作有G.R.塔勒迦和R.K.达万主编的《拉什迪的小说》、M.穆克吉主编的《拉什迪〈午夜诞生的孩子〉解读》和G.库马尔的《印度的审查制度:以〈撒旦诗篇〉和〈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为例》等。塔勒迦的论文集作者除了三位西方学者外,其余全部来自印度。他们的论文涉及拉什迪的几部小说和文论集,包括《午夜诞生的孩子》、《耻辱》、《美洲虎的微笑》、《哈伦与海的故事》和《想象的家园》等。这些论文探讨的内容包括拉什迪小说的描写主题、文学技法、历史文化信息即拉什迪风波、拉什迪的宗教态度和拉什迪受到的传统影响等等方面。整体来看,印度学者对拉什迪的评价比较客观。如有的学者认为,拉什迪与奈保尔一样,加入了解殖英语的行列。“单单研究他对解殖英语(decolonizing English)的贡献就足以形成一本著作。”拉什迪获得布克奖的《午夜诞生的孩子》浓缩了整个二十世纪印度的历史。“拉什迪证明,印度青年充满希望。如果印度是充满希望、蓬勃成长的国度、如果印度能产生一批拉什迪,它就会迎来充满希望的世纪。1978年不会成为民族死亡的日期。”就其继承的文学传统而言,R.K.达万认为,拉什迪追随着君特?格拉斯、梅尔维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乔伊斯和贝克特等西方作家的书写传统。“与其说拉什迪是印度英语文学的一部分,不如说他是世界文学主流的一部分。”拉什迪与奈保尔是当今印裔流散作家中进行印度书写者成绩最为卓著的二位。有的学者认为,他们两人在将东方世界黑暗化方面做了相同的工作。拉什迪在《耻辱》中所描叙的邪恶三姐妹住的地方尼沙普尔仿佛就是“奈保尔笔下的黑暗地带”。两人存在一定的思想差异:“与奈保尔不同,拉什迪将移居视为某种形式的再生,他还认为,作家能够按照自己纯粹的意愿来对新世界进行改写。”还有学者认为,二人的共同点在于,都加入了“解殖运动的战斗文学”阵营,因为他们都属于“第三世界的世界主义者”。

M.穆克吉主编的《拉什迪〈午夜诞生的孩子〉解读》由十二篇论文组成,其中六篇是印度学者所撰。他们对《午夜诞生的孩子》的书写主题、后现代主义技巧以及对印度女性的描写、对印度民族命运的思考等等进行了探讨。哈利西?特里维迪认为,尽管拉什迪口口声声利用英语创作征服英语,从而达到异军突起并最终能“逆写帝国”、消解帝国中心的美学旨趣的目的,但其最终效果令人担忧,这是因为:“使用主人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以主人的语气说话,会与主人妥协达成共谋。”并且,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并不清楚,拉什迪和那些与他同舟共济或追随他的人是否已经真的征服了英语,并因此在解殖英语事业中发起了重要的打击……但很明显的是,通过拉什迪对英语这样一种印度文学语言始料不及的卓越反应,英语确实又一次征服了全印!”根据拉什迪在小说中对床单的描叙,R.B.奈尔推断出其中的后现代解构意味:“这种碎片性由《午夜诞生的孩子》中那个‘穿孔的床单’(perforated sheet)的隐喻而体现出来。”拉什迪不欣赏甘地对印度未来的设计。对此,R.B.奈尔认为:“甘地在拉什迪小说中引人注目的缺席意味着拉什迪欣赏尼赫鲁所设想的世俗民族主义印度,而非甘地所期盼的那个印度。 ”

在《印度的审查制度:以〈撒旦诗篇〉和〈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为例》中,G.库马尔考察了奈保尔创作的心理动机以及《撒旦诗篇》在印度受禁的原因,他把该书和奈保尔的《黑暗地带》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库马尔认为,拉什迪思想中的西方因素是他解构东方宗教权威的一个原因:“拉什迪有一副西方的头脑,但却完全缺乏东方意识。”

关于安妮塔?德赛的研究著作有:乌莎?般德的《安妮塔?德赛小说的人物角色与冲突研究》、R.K.达万主编的《安妮塔?德赛的小说》、M.索兰吉的《安妮塔?德赛小说中的生存策略范式》和R.K.古普塔的《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安妮塔?德赛小说》等。德赛在印度、英国和美国三地进行流散写作。她创作丰富,是当代印度学者争相评述的后殖民流散作家,其代表作包括《哭泣吧,孔雀》、《城市之音》、《今年夏天我们去哪儿》、《斋戒盛宴》和《伊萨卡之旅》等长篇小说。

乌莎?般德的《安妮塔?德赛小说的人物角色与冲突研究》分为七章:1、引言,2、第三种力量和文学人物,3、进入黑暗通道,4、无边的虚幻,5、绝望的尽头,6、快乐的视野,7、从黑暗到光明。该书着意揭示德赛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和人物心理刻画等方面。作者认为:“安妮塔?德赛并非刻画对外在事物的体验,而是表达对心灵所见的客观真实的认识……为此,她把握住流动世界中人物角色的激动、情感与情绪。这就是为何她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人物都具有内在隐秘生活的独特个性。”

同类推荐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通过序曲至尾声,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热门推荐
  • 被弃小宫女:天价皇妃

    被弃小宫女:天价皇妃

    “你只能是本王的!”他看着身下哭的梨花带雨,不断颤抖的黎昕,发狠道,“他已经用一百两把你卖给本王了。”她默默的承受着他给的痛,想起那个忘恩负义的男人,嘴边咧开一个苦涩的笑意,既然他以贱价一百两把自己卖了,那么自己就要做最最高贵的女人。他日登帝,她是他捧在手心的天价皇妃,他再想要挽回,而她莞尔一笑,“本宫无价。”
  • 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

    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地狱之眼

    地狱之眼

    他却离奇失踪了,除了一枚埃及十八王朝的圣甲虫宝饰,但在木乃伊进行展出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而他的失踪也关系到一份丰厚遗嘱的归属问题,考古学家伯林汉先生准备将一具埃及的木乃伊捐献给大英博物馆,在人们试图从那具封存千年的木乃伊身上寻找伯林汉先生失踪的线索时,却发现触碰的真相将会引发出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和阴谋……
  • 玄天修仙录

    玄天修仙录

    在韩立飞升仙界无数万年之后,原本称霸小灵天的人族因为内战不断,而衰败下去,其他各异族却蠢蠢欲动。一个被逐出家族,身怀幻灵根的小修士,凭借自己的毅力跟智慧,在修仙界履历奇缘,从练气,筑基,一直到元婴期,最后凭借自己的神通,生生震慑住一干异族,重新确立了人族在此界的霸主地位,而通过韩立遗留在此界的空间通道,飞到到灵界之后。只是如今的灵界,在不负昔日的辉煌,主人公能否重镇灵界人族盛威,拭目以待。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 都市超级保镖

    都市超级保镖

    最强兵王转战都市,成为冷艳美女总裁的贴身秘书,不曾想卷入了无数的是非当中,伴随着这些是非……狡猾对手?一拳搞定。诡异高手?强势碾压。***新书《校花的修仙高手》,再启爆笑热血之路,欢迎收藏。
  • 春潮

    春潮

    她来到繁华都市广州进行打工,先后在美容院、服装厂、饭店做过,后又摆过地摊、做过保姆,面对生活残酷的压力,她没有退缩,而是一步步咬牙挺了下来。就在她生活面临绝境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郁晓晓:孤儿,商业间谍。意外穿越,成为大禹国相爷三女儿,名字也叫郁晓晓。传闻相爷三女儿软弱无才,但却嫁得天下女子都妒嫉的少陵王司马无忧,岂知大婚当天便被强人所辱,少陵王未让她进门,只给了一纸休书,她成为了大禹国的笑柄。回府后投湖自尽,两日后苏醒,便像换了一个人,醒前想以死明志做个烈女,醒后却一派不知羞耻的样子四处游玩,而且还‘故意’认错人,说错话。小公子庆生宴上,少陵王不计前嫌光临,装作不认识她,几次无事找事,要她施展才艺,都知相府三小姐有貌无才,她姐妹也出言相讥,认定她会出丑,却不知她打扮得空灵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更是巧笑嫣然,一曲《枉凝眉》伴着高难度的舞蹈艳惊全场。片段一:阳光里的南宫无忧开了口,声音柔柔的:“我来瞧你,你开不开心?”“瞧我什么?瞧我这个弃妇怎么再死一次?”郁晓晓犀利地道。片段二:白云城堡堡主令狐一白指着正吃得不亦乎的郁晓晓道:“本堡的女主人在那里。”郁晓晓扔掉鸡腿:“不关我事,我是打酱油的。”片段三:闻人允清眼底含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郁晓晓早已泪如雨下:“闻人,你不要死!”如果爱情只是一场谎言和利用,堪破后又如何驻足?看郁晓晓如何从大禹国的笑柄,华丽变身,成为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某青的其它两篇文:http://m.pgsk.com/a/226771/相公个个都难缠http://m.pgsk.com/a/190311/丑妃翻身
  • 绝宠亿万甜心妻

    绝宠亿万甜心妻

    他是GC集团的接班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是如野草般的普通女孩。好姐妹设下的一场阴谋,害她误入陷进,他善心大发救下她,却因误会,两人剑拔弩张。她以为自己贞洁不保,对他恨彻入骨。正值母亲病重,迫不得已的她在好朋友的唆使下,向他讨要补偿费,他对她表示极度的厌恶与轻蔑,为了能够治好母亲的病,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她咬牙答应。她被迫成了他的妻子,却备受冷遇。当扮演的角色结尾时,面对她的离开,他万般不舍,却不愿放下身段去挽留,一贯的强硬,让她很是反感,而她也袒露心声,另有所爱。自尊心受挫的他,强行将她留下。爱与恨的纠葛,幸福到底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