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400000020

第20章 拉什迪的后殖民诗学观(3)

拉什迪对“英联邦文学”这一术语的反感有其复杂的原因。首先,这与他强烈的政治意识有关。在他看来,迄今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语言,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大英帝国统治四分之一地球的物质殖民所致。现在英语的如日中天不单是大英帝国的一份遗产,它还来源于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超强优势。他把这第二种促使英语兴盛的因素称之为“语言新殖民主义(linguistic neocolonialism)”。事实上,与英语的兴盛相一致,英联邦文学正是站在殖民主义立场上对英联邦范围内的文学进行研究,它把英语文学建构成反对“地方”性的英联邦文学的规范,寻求一种理想的政治文化共性。这一立场使得它对背离英语文学“伟大传统”的现象非常反感。霍米?巴巴曾将研究英联邦文学和历史者指斥为古板的民族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其他批评家在英联邦文学的背后看到的是英国的新殖民文化安排。拉什迪自我解构不掉的第三世界文化背景使他对此不无警惕。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同年出版的小说《耻辱》里对巴基斯坦的独裁统治大加针砭,在此前小说《午夜诞生的孩子》中对被他称为“黑寡妇”的英?甘地总理在印度实行“紧急状态法”极力讥讽,与他对“英联邦文学”的反感有其政治思想的一致和呼应。

其次,拉什迪的反感还与他那带有强烈解构意识的世界文学观有联系。拉什迪曾经在1997年4月4日阿姆赫斯特学院授予他名誉学位的演讲中说,独立后印度的英语创作是“帝国的混血儿(Empires bastard child)”。他道出了印度文学的复杂特征之一。尽管1947年独立后的印度在英语运用上还存在争论,但至今为止印度政治和文化精英对英语的娴熟运用有目共睹。印度已经有了英语文学,确切说是英语语言文学的一个分支,但它毕竟也是印度文学。这和“英语文学”之间没有调和性。因此,英语可以视为印度的文学语言,由于泰戈尔、奥罗宾多和拉贾?拉奥等作家的努力,印度英语文学已经骄傲地独立门户。尽管英国、爱尔兰和美国的英语语言文学要比印度等国的历史悠久,但倘若将世界各地相对年轻的英语文学贯以“英联邦文学”的称呼,这只能是一个丑陋不雅的名字。在此意义上,拉什迪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英联邦文学’不过是是奉‘英语文学’为正统,或是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将英国的英语文学作为中心,使世界其他地区的英语文学边缘化。”

信奉“英联邦文学”的人们认为,文学是民族性的表达。他们幻想在帕特里克?怀特那里发现澳大利亚性,在多丽丝?莱辛那里寻觅非洲性,在奈保尔那里邂逅西印度性。拉什迪本人便常常苦恼地被人问起究竟是英国人还是印度人,人们生造出“印度出生的英国作家”来界定他的身份。他认为,试图将作家局限在护照里来认识是愚蠢的。照拉什迪看来,“民族性”也好,“身份界定”也好,其实都天真地以为世上还存在一种“本真”(Authenticity)的东西,他将此种“本真”称为带有异国情调的幼稚而陈旧的妖怪。信奉“本真”者固执地以为存在一种同质性的不变传统。但以印度为例,它的传统文化精华也是一种混合的文化,是各种古代文化如莫卧儿文化与当代美国可口可乐文化等成分的混杂体(a mélange of elements)。因此,拉什迪说,寻觅民族本真性的最荒诞之处在于:“它完全错误地以为存在一种纯粹的东西,一种可以利用的未经融合的传统。对此信以为真的只有那些宗教极端主义分子。”总之,“英联邦文学”遇到他的这番解构主义挑战,其大厦似乎已经倾斜。拉什迪高歌猛进的结论是:“到了承认中心不能维持下去的时候了。”

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是西方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最重要的部分。它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盛行于七十年代,在西方知识界反响巨大。身在欧陆的拉什迪恐难幸免它那激进思想的波及和浸染。解构主义在与结构主义比较中显出它的特点,即以无中心反中心,以文字对抗语言,以解构消解结构,以游戏抗衡严谨等。这里的“中心”指权力中心和逻各斯中心。结构主义“权力中心”论信奉金字塔一样自上而下的结构,而解构主义的权力观则是蜘蛛网式,无中心的平行组织。这一思路与拉什迪呼吁不能维持“英联邦文学”的“中心”不谋而合。逻各斯中心主义信奉语言贬低文字,坚信有一种存在于语言之外的宇宙精神,语言是其神圣载体。与解构主义者的语言观相呼应,拉什迪认为:“不能赋予语言以绝对价值……语言用于表述那些不能表达的东西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并未认识到语言的这一无能,语言就变得实在讨厌、咄咄逼人且欺人视听。”这种近似于中国“言不尽意”的思想,使拉什迪站在与解构主义并肩作战的同一战壕里,对着结构主义的语言观猛烈开火。

借重这种解构主义思想,拉什迪不光是在诗学观中消解“英联邦文学”的权力中心,还在文本创作中消解西方话语的权力中心,有时甚至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进行。这以《撒旦诗篇》为最典型。很多人认为,他在小说里用西方对先知(Muhammad)的蔑称“Mahound”来称呼先知,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径。他辩解说,《撒旦诗篇》的主要目的是移居者从对手即东道主那里收回语言表达权,借以挑战西方的话语中心权。萨拉丁头上长角是西方对于移居者妖魔化的象征。这与西方以妖魔化的Mahound来贬称先知一个道理。被妖魔化者怎么办呢?在美国,被种族主义者给予的侮辱人格的称呼“black”(黑人),却被黑人引为自豪,将它当成“美丽”的代名词。黑人们将侮辱转化成斗争的勇气和力量:“黑人们都乐意而自豪地使用别人轻蔑地赠与的名字。”拉什迪由此得到启发:“他们有表述别人的权力,我们只能屈服于他们的描画。如果移居团体被别人称为恶魔,那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就是恶魔。如果恶魔并不必然是恶魔,天使也就并不必然是天使。”由此可以明白,拉什迪是以怎样的动机和什么手段得罪了视先知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伊斯兰世界,从而招来杀身之祸。

世上存在所谓“神圣”的东西吗?拉什迪坚决予以否认。他说,观念、文本甚至人都可以人为地神化之。“敬神无异于被它所麻痹。神圣的理念在任何文化中仅是一种最保守的思想,因为它试图将变化、进步和革新等其他一些理念变成令人遗憾的东西。”这些话除了可以用来解释他对先知大胆亵渎的世俗化处理外,还可间接地说明他对西方权力话语的抨击解构。

最后再看一看拉什迪关于英语解殖问题的论述和实践。解构主义诗学观否定意义的终极性,倡导意义的游戏性。这种观念认为,索绪尔的语言中心主义淹没了文字的强劲功能,转而提倡颠倒语言和文字的历史次序和等级差别,用文字的差异性说明文学和文化的开放性、边缘性,多重性和多义性、否定结构主义的语言中心论。它强调文本是无限开放的世界,可以对文本采取“对立”、“分裂”、“拆散”等方法建构新的文本。拉什迪用他的文本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拉什迪,有人说:“单是研究他对解殖英语(decolonizing English)的贡献就足以构成一篇专题论文。”拉什迪“解殖英语”与《逆写帝国》的作者思路一致,都是一种解构“神圣”和“去中心”的姿态。阿什克罗夫特等人主张以“排拒”和“挪用”手法质疑英语(English)这个大写词语神圣而合法的中心地位,并呼吁世界文坛展现小写而多元的英语(englishes)。人称拉什迪魅力之一来自于他在文本中进行的“语言体操(gymnastics with language)”。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体操”艺术地展示了他“解殖英语”或“解构英语”的企图。先以《午夜诞生的孩子》为例说明。在小说里,拉什迪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语言体操”游戏:一、将北印度方言天衣无缝地镶嵌在英语句子里:“‘Chhi,chhi,’Padma covers her ears,‘My God such 啊dirty-filthy man ,I never knew!’”二、将方言词组放在英语句子中:“Hey bhaenchud! little sistersleeper, wher you running?” bhaenchud即为sistersleeper 之意。(第320页)三、译写印度习语:“donkey from somewhere!”(第118页)四、连用旧词表达新义:“teacupkissery”(第264页)五、生造畸形英语词:“Whatdoyoumeanhowcanyousaythat.”(第272页)“I swear Iswearonmymothershead.”(第282页)六、巧妙省略追求滑稽效果:“Sir an animal sir!”“I yelp:‘Aiee sir an animal an animal please sir aiee!’”(第277页)七、颠覆传统语法:“Who am I? Who were we? We were are shall be the gods you never had.”(第319页)再举《撒旦诗篇》为例:“Were bhaibhai!”(第438页)“think that such a fufufuck function,which is to be most ista ista ista istudded, will be good for their bibuild up cacampaign.”这里将function(功能)变为fufufuck便暗含粗俗的贬义,而将build(建构)进行解构变为面目全非的bibuild,不正契合了解构主义的美学旨趣吗?

可能因为拉什迪带有解构色彩的“语言体操”太为显眼,论者认为,他的文本重要特色是“玩弄文字游戏和拨弄句子结构,试图改变殖民者关于移民的一些偏见”,而其最终目的是:“借助这种复调音乐式的语言呈现,以乘机积极地重新建构分裂的移民身份。”这样来看,拉什迪的“语言体操”显然是大有深意的,他的语言战略起点正如斯皮瓦克指出的那样:“在我看来,语言可能是帮助我们理解自身的众多因素之一……理解自身亦即产生身份认同。”拉什迪的“语言体操”采取“复调音乐”形式,这是因为他深信,文学的长处在于它是进行对话的场所,是展现语言斗争的地方。他说:“在任何社会里,文学都是这样一个所在,我们在自己大脑的隐秘处,可以听见各种声音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谈论世间万物……世上不管哪里,文学对话的小屋一旦关闭,文学大厦之墙迟早就会坍塌下来。”他的文学对话观使他和倡导复调小说理论的巴赫金接上了思想轨道。拉什迪的作品完美地证实了巴赫金的理论。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一切都存在于同一空间,相互作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意在提倡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寻求各种文学因素的融合,如反讽、幽默、夸张等各类手法和口语、俚语、方言等各类语言的相互联系。这和解构主义有相似性,强调打破逻各斯中心主义,以狂欢化思维方式颠覆理性思维结构。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拉什迪文本的确达到了这一境界。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语言竞争的时代,在小说这一理想世界中,各种互相冲突的语言频频聚首,借助张力和对话,小说不仅把彼此水火难容的各式人物,还将互不相干的历史年代,社会状况乃至东西文明等统统汇聚一处,“展示人类生活的真实一面”。抛开某些争议因素,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拉什迪在小说中展示了人类生活真实而迷人的一面,而这又与他的“语言体操”艺术密不可分。

拉什迪自己在1988年的一次访谈中说,如果你是来自一个黑人聚居区的人,你会发现,别人描述你的气势要远远胜过你对他们的描述。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一场斗争,因为我们被人描述并被逼进死角,因此,只要可能的话,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的描述摆脱困境。他承认:“这就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之一:我在勉力进行描述的斗争。”他还承认这是一种政治性的、类似于“逆写帝国”或曰“帝国反击”的“描述反击(a description back,或译“逆向描述”)”。他的反击是成功的,至少让第一世界某些傲慢者看到了文学狂欢化所奏出的“复调音乐”。鉴于拉什迪在世界文坛的突出表演,论者认为,作为作家,拉什迪对当代文坛的影响不可低估:“他的创作已经影响了整个一代作家,正是这些人现在组成了文坛‘逆写帝国’(empire writing back)的阵容,形成崭新的英国和后殖民文学规范。”在受拉什迪影响的作家中,包括了印度海外作家维克拉姆?赛特等人。他们与拉什迪一道指引着英语后殖民文学新方向。

当然,对于拉什迪的成功,也存在质疑的声音。有人尖锐地指出,尽管拉什迪口口声声利用英语创作征服英语,从而达到异军突起并“反击帝国”的目的,但其效果令人怀疑:“使用主人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以主人的语气说话,会与主人妥协而达成共谋。”拉什迪的某些言论也给他的目的抹上了一丝暗淡色彩。他在1984年的访谈中告诉别人,他开始创作时只能使用一种语言即英语。他虽然也讲乌尔都语,但是,这种语言存在一些问题。他说:“尽管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语言,它也只能适合以我自己不能适应的方式来运用,如创作玄奥抽象和抒情浪漫的作品。它的语法,句法非常僵硬刻板,不像英语那么柔和流利。这样看来,它不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语言……在日常会话方面很难使用乌尔都语。它很适合在月亮上使用。”应该承认,拉什迪关于乌尔都语这种巴基斯坦国语(一部分印度人也使用之)的论述是有问题的。实际上,纯正的乌尔都语语调起伏很大,它柔韧并存,且婉转甜美,用这种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传世名作。如果借用美籍华人学者刘禾评价印度学者、文化翻译理论研究者妮南贾娜的话来说明拉什迪的个案,将会有一定的意义:“她无意间让欧洲语言作为主方方言(或者客方方言)享有一种决定意义的特权。如果这位后殖民批评家继续在其有关东西方语言相互作用的论述中强调欧洲语言的重要性,并且使那一历史/故事的没有说出的部分仍旧处于不可名状的状态,那么在她本人许诺的重写历史的道路上,她究竟能走多远呢?”拉什迪、妮南贾娜的困境也同样反映在霍米?巴巴身上。巴巴的重要使命是从内部摧毁西方中心主义堡垒,他的策略是从内部使其失去本真性,进而消解其权威性。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巴由于身在西方,其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所以有人批评他不知不觉间重复了那些“新帝国主义”或“新殖民主义”思维模式之于第三世界的话语霸权。再回到拉什迪身上,问题或许可以这样提出:如果他继续借重英语这一强势语言在西方文学内部“逆写帝国”,那么,他解构西方强势话语的脚步究竟能跨多远?

同类推荐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颠覆、暗杀是它的拿手好戏,通缉伊拉克总统,追杀卡斯特罗,影响世界政坛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美国最能花钱的部门之一,但往往是无功而返;击毙本·拉登一雪前耻,但反恐行动远未画上句号。这就是它—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公开、实力最雄厚的情报组织。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未解知识之谜

    未解知识之谜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 豪门之弃妻不掉价

    豪门之弃妻不掉价

    寒夜里,她满眼绝望,跌撞跑出那栋豪华的别墅。绝望是什么?是我明明爱你,爱到至深至死,却抵不住你对我的残忍!※※※※※※※※十八岁的年纪,应该是如花儿般灿烂纯真,可她却因为家庭的重担,被送上陌生人的床。那一夜,她在黑暗中,被陌生男子压在身下…※※※※※※※※“我没有推她,更没有害她流产,上官,你相信我。”医院长廊里,她怔怔立着,兀自徒劳地解释着。“闭嘴!”他英俊的面容上,泛着森冷的气息,“我此刻,不想见到你!”她强忍着眼泪,终于安静下来。转身离开,远离开他视线范围的那一刻,挺直的身影忽然痛苦地弓了起来,苍白的手紧紧地捂住狠狠绞痛着的心口,如纸般苍白的面容上,却缓缓地露出了一抹浅笑,满满的绝望…※※※她涅槃重生,努力想要遗忘过去自己爱的遍体鳞伤的那几年,他的身影却在五年后的深夜里闪过伦敦的街头…锐利的眼神,缓缓凝聚在她怀里漂亮可爱的小男孩身上。她低头,轻柔浅笑,满眼的绝望,牵住宝宝的小手,想要离开,却被他拦住去路。“韩若曦…”他猩红的眼凝视着她,嗓音暗哑,“…你还想逃去哪里?”
  • 千年后娘

    千年后娘

    她说:我不是娘,你要叫我姐姐。(她,来自异世的一个后娘)他说:我不要姐姐,我要你做我的妻。(他,女主的便宜儿子)他说:我后悔了,我要把休书拿回来。(他,大将军,被女主设计休之而不甘)他说:你为我解了毒,所以我要娶你。(他,女主的养父)他说:我要把药留下自己用,然后你就可以只给我一个人解毒了。(他,喜欢男人的毒魔,却因为女主的一句话,而改变了性向)她,他,他,他,他,且看他们将演绎出一场怎样精彩的人生大戏......请喜欢本书的朋友都来收藏,投票喔!这样果儿才有写下去的动力哟!果儿新文:《主母当家》推荐果儿的完结文:《迷你女神医》《特工傻后》《粉嫩娘亲》推荐好友的文:-黯香《侧妃罪》月生《失身为妾》好消息:本文现正半价促销,看完全文只要3元。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乱臣篡位,江山易主。本想与国家共存亡,却穿为邻国王府的寡妇。指点江山、辅佐君王,却被迫陷入阴谋和争端。——等一切尘埃落定,何处是归鸿?
  • 蓝蝶飞舞

    蓝蝶飞舞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并没有人知道,其实我是个极端孤僻的人。我冷情冷性,无情无爱,甚至冷血!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两个心愿——一,活着;二,一个人。是的,我只想一个人好好的安安静静的活在这个世上,无需朋友、亲人甚至男人!可命运为什么偏偏和我过不去呢?“蓝蝶!你这个该死的竟然背着我偷人!!”他双目充血,愤怒的像只吃人的狮子。“吵吵什么!我偷人怎么啦?你不一样也偷人!不仅如此,你还八抬大轿的把人家给娶进门来了!我蓝蝶只是有样学样而已!看不惯我这样,你就趁早休了我……”我无谓的撇撇嘴。“你做梦!这一辈子,你的男人只会是我!是我!!你生是我韦不凡的妻,死是我韦不凡的鬼!”他疯狂的摇晃着我的肩,美丽的脸庞因嫉恨而扭曲着……“小亲亲,你不乖哦!竟然敢骗我!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这个小骗子呢?”他的指腹勾划着我的脸颊,魅惑的凤眼闪着一股邪气。“我……我哪有……”“哦?那‘兰儿’二字作何解?”“啊?对啊,我姓蓝嘛!叫‘蓝儿’又有什么不对……”“小亲亲,耍着我玩很有意思是吗?你别急,我会告诉你欺骗我的代价的!”“儿啊,你不能……”“为什么不能!朕是皇帝,全天下的女人没有朕得不到的!”他面色阴鸷,半眯的鹰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占有欲。“你明明知道她是你的……”“那又如何!朕不在乎!母后,她注定是朕一个人的!是朕的!!!”“造孽啊——老天爷,你这是在惩罚哀家吗……”“蝶儿,哥好舍不得……好舍不得……”“哥哥……”“蝶儿,如果、如果有来世,你嫁给哥哥,好吗……”“哥,你……”“你做梦!蝶儿是朕的!生生世世都是朕的!!”“宇少朔,你放开我……”“你快放开蝶儿!”“午时已到!行刑——”“哥——”…………亲们,蓝蝶的视频做好了,赶快来看看哦——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
  • 重生之腹黑毒妻

    重生之腹黑毒妻

    这一世,她嗜血狠辣,绝色姿容,含恨九泉重生后。地狱重生,前世,未婚夫利用她平步青云,一世精明能干的母亲被她连累身亡。情伤后错嫁一次,丈夫夺走她的救命灵药给别的女人,让她一命呜呼,却将该下地狱之人送下去。,她再不是当初单纯无能的兰家大小姐,看她甩渣男斗渣女兴家业当女王!前世渣男再演英雄救美好戏意图夺她芳心,情敌口口声声姐妹情深情谊无限,白莲花丈夫更要她宽容大方,且看她揭破这些虚伪小人画皮。
  • 素华映月

    素华映月

    ”她另有昵称,一一。你只许有我一个。”只有你一个?你便是我的一一。“仲凯,请勿模仿,阿迟,祖父依着孙女辈的排行。--情节虚构,你让爹娘好等。穿越而来,家长里短,给她取名“素华”;父母叫她阿迟,“爹娘早就盼着有个宝贝小闺女了,爱情生活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