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18

第18章 浅析梁启超眼中的科学小说(2)

虽然刊登在《新小说》的创刊号上,但《海底旅行》并非梁启超所译,梁启超翻译的第一部小说是日本柴四郎(1852-1922)所作的《佳人奇遇》。这是一部政治小说,作品缺乏系统的情节,只是设计几个任务,以长篇对话来发表自己的政见或叙述事情的经过。比如第一回中幽兰、红莲和散士的对话,每个人一开口就是上千言,或叙述家世,或谈论国事,或谴责列强的殖民政策。1902年,梁启超翻译了凡尔纳的小说《十五小豪杰》,他并没有使用“科学小说”一词去称呼它,而更倾向于将其看作“政治小说”。正像白葭在《十五小豪杰?序》中所说:“读是书者,须知是书之旨趣何在,灵魂何存。曰:有独立之性质,有冒险之精神,而又有自制之能力也。不独立则不能生存,不冒险则不能进取,能独立进取而不能自治,则无意之举动,不规则之竞争,亦必终归于失败而已。”独立、冒险、自治,“是三者,皆中国民之缺点也”。梁启超翻译此书的目的就在于“吸彼欧美之灵魂,淬中国民之心志”。翻译时为了凸现“冒险”这一新题材的政治内涵,引导读者从“新民”的角度来进行阅读,梁启超还为全书增添了许多精彩的眉批和回目尾评,直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见解,如:“武杜两党抗立,借以为各国政党之影子,全书之生气活泼,实在于是。读者勿徒痛恨杜番,且看他日服从公议之处,便知文明国民尊重纪律之例;观其后来进德勇猛之处,便知血性男子克己自治之功。”诸如此类的文字在译文中随处可见,而作者的意图也昭然若揭了。梁启超自己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作品《新中国未来记》,虽有“未来”之名,但其实质也是一篇类似于《佳人奇遇》的“政治小说”,里面充满了大段的演说、论文等。由此可见,梁启超对于小说的政治功能是尤为关注的。

早在1898年,梁启超即在《清议报》第一册上发表了一篇《译印政治小说序》:“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彼美、英、德、法、奥、意、日本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政治小说”成为《清议报》的六大专栏之一。在《饮冰室自由书》中,梁启超说道:“著书之人皆一时之大政论家,寄托书中之人物,以写自己之政见,固不得专以小说目之。而其浸润于国民脑质,最有效力者,则《经国美谈》、《佳人奇遇》两书为最云。”《新小说》发刊词也明示其宗旨为“专在借小说家言,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励其爱国精神”。除《新中国未来记》之外,《新小说》上还刊登了玉瑟斋主人的“政治小说”《回天绮谈》,其实《新小说》上刊载的很多未标为“政治小说”的小说,其政治意味也很明显,如《洪水祸》叙述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东欧女豪杰》。则叙述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运动,《俄皇宫中之人鬼》描写俄皇宫中“人鬼”事,影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梁启超所关注的小说大都是有强烈政治意图的小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看梁启超所使用的“科学小说”一词,并纵观其整个使用过程会发现,刚开始的时候梁启超在《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中将“科学”与“哲学”并置一处,使用所谓“哲理科学小说”一词作为小说类型的一种就并非无意为之了。

1902年,梁启超翻译了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科学小说的《世界末日记》,他却将其标为“哲理小说”。《世界末日记》的原作为法国天文学家Camille Flammarion(1842-1925)于1891年发表的The Last Days of the Earth。小说描写的是一番末日情景:遥远的未来,太阳与地球渐渐地失去了活力,人类拥有了极其发达的科学水平,却丧失了生殖能力,面临着自身的灭亡。巴黎、伦敦、柏林等大都市早已在十万年前埋没于冰河之底。世界文明的中心转移至非洲的中部“桑达文市”,可是即便在这片土地上,也没有女性。世界上最后的男子“阿美加”(希腊语“最后”的意思),带着人类繁殖的期望,率领健康的男子乘坐飞船,去寻找新天地与配偶者。终于,他们在“锡兰岛”上发现了世界上最后的5名女子,锡兰岛曾经是母系氏族的王国。阿美加遇见了少女爱巴,在历经了15年的飞船旅途后,阿美加等人回到了故乡。不料,那里竟然也被风雪淹没,传染病蔓延。最后残留的只有阿美加和爱巴,地球越来越寒冷,二人在大雪纷飞的埃及金字塔中相拥而死。

梁启超时常在文中插入自己的感想,并在文末附上解说,借此阐发作者的意图。此外,文中设置了很多对立概念:人生—财富、享乐—生殖、智力的发达—道德的沦丧、暴力—文明、母系社会—男子颓废、临终—归乡等。这些都包含着强烈的哲学意味,在《世界末日记》译后语中,梁启超认为其“以科学上最精确之学理,与哲学上最高尚之思想,组织以成此文,实近世一大奇著也”。他将之比喻为佛说华严经,论述了精神超越物质的不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梁启超虽然提倡“科学小说”,但是在他这里的“科学小说”不单单是传播科学技术等“形而下”层面的小说,而应该包含更深层次的“形而上”的思想。

在1902年6至8月间发表的《格致学沿革考略》中,梁启超已经明确了“科学”的学科范围,将哲学、政治学、生计学、群学等归为“形而上学”,而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等格致在《格致学沿革考略》中,“科学”和“格致”同时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梁启超那里,两个词语的含义基本上是可以互换的。学归为“形而下学”,他认为“形而上学之高尚,更过于形而下学”。所以梁启超一直更注重的是小说在政治、哲学层面能够达到的效用。在其同一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梁启超说道:“凡学术思想之发达,恒与格致科学相乘,远而希腊,近而当代,有明征矣。”在这里,他已经看到了“形而上”的哲学与“形而下”的科学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两年之后,梁启超续写《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近世之学术”部分时,便对“科学精神”做出了正面阐述:“所谓科学的精神何也?善怀疑,善寻问,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一也;既治一科,则原始要终,纵说横说,务尽其条理,而备其佐证,二也;其学之发达,如一有机体,善能增高继长,前人之发明者,启其端续,虽或有未尽,而能使后人因其所启者而竟其业,三也;善用比较法,胪举多数之异说,而下正确之折衷,四也。”这段论述表明梁启超的科学观念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由“学科”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他所理解的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博学”、“创新”、“启迪”。这种上升的突破意义在于:科学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而是涵盖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整个“学术”,由此,便从根本上打通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将一般人以为的形而下的“科学”与形而上的“哲学”联系了起来。这不得不说是梁启超超越前人的创见。

梁启超作为第一个提出“科学小说”一词,并且也是第一个在其主办的杂志上使用“科学小说”一词去为小说分类的人,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前文已经分析过,梁启超虽然是最早使用“科学小说”这个词的人,但是他本人的知识背景和政治兴趣决定了他眼中的“科学小说”是一种更偏重哲理性的小说,或者说他期待看到的“科学小说”应该“专借小说以发明哲学及格致学”,应该拥有“科学上最精确之学理,与哲学上最高尚之思想”,两者是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的。在梁启超那里的科学小说中,“哲理性”不但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更具体地说,梁启超眼中的“科学小说”是偏重于探求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小说,这种小说不仅仅将“科学”局限于物质的“形而下”层面,还考虑包含于其中更深层次的“形而上”的思想。这种构想可以说发展了“科学小说”一词中“科学”更深层次的内涵,与当时大部分人以及后来者对“科学小说”的一般看法都不相同。

要翻译或者创作出这样的“科学小说”,不仅要求译者/作者本人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科学”上升到精神的层面,明白其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物质技术。而这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晚清时候的中国,科学主要与实用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处于“形而下”的层面。从科学观念的传播和影响看,相对于抽象的理论形态,“器”与“技”往往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示了科学的价值,从而更易于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虽然,随着西方科学书籍的大量翻译、科技期刊的大量创办以及科技教育进入各类新式学堂,“科学”一词已经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此时的人们对“科学”的理解仍然还停留在较为浅表的层面。就科学而言,仿效其产生的科技成果容易,理解其背后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则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梁启超所期望看到的“科学小说”在晚清基本上如凤毛麟角,只有理论倡导却缺乏实际的创作。

直到民国建立以后,随着科学传播专业化与制度化的形成,科学的全貌才逐渐为大众所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位于最高层次的科学精神,此时的科学传播运动终究也仅仅是一个启蒙而已,人们要真正理解并且具备科学精神,还需要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自维新以后,唯科学主义的思想一直在中国滋长着,1923年那场著名的“科玄论战”最后以科学派的大获全胜告终,恰恰显示出此时中国大地上大大缺乏以怀疑和批判精神为其内涵的科学精神。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梁启超提出的“哲理科学小说”,会发现梁氏本人对于科学和哲学关系的理解也可能有问题。“科学加强了他们对客观的、起决定作用的宇宙的信念,这个宇宙本身是相对地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的上帝般的威力的自然而然的源泉。”所以,他才会秉持类似于佛教的宇宙论观点。由于缺乏真正的科研经历和大量的科学实践,梁启超等人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是通过西方哲学家(如孔德)或哲人科学家(如皮尔逊)的著作间接获得的,关于科学的哲学观点并不等同于科学,因此梁启超的理解难免存在一些偏颇。除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之外,这也应该是“哲理科学小说”曲高和寡的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热门推荐
  • 魅生(涅槃卷)

    魅生(涅槃卷)

    魅生系列终于迎来大结局,熟悉的人物又将再次登场,为大家演绎一出出如梦似幻的易容戏码。万千声色,百般变化,十分手段,只此一人。他是天下最好的易容师,优雅地操着刀,焚香修改他人容颜,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由他随心妆扮。声、色、形、影、态,皆如海市蜃楼般空幻迷离;绝美的容颜和惊艳的技艺,都足以颠倒万千众生。人之于他,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可供赁香的故事;他之于人,却直如主宰命运的翻云覆雨手。
  • 宇宙真相新探索

    宇宙真相新探索

    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伴随着无数个问号,并沿着这些问号被解答的路而向前延伸的。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
  • 决定女人一生的50个好心态

    决定女人一生的50个好心态

    本书从熟女的魅力容颜、熟女的健康保养、熟女的心灵鸡汤、熟女的气质修养、熟女的完美婚姻、熟女的职场舞台、熟女的从容社交七大主题细细讲述在平日的生活中如何打造属于自己年龄的魅力。从外而内,从内而外地讲述一个女人成熟过程中需要做的功课。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你能感受到女人成熟的过程,不是美人迟暮的惋唱,而是从鲜花到果实,从浓烈的易逝到淡定的细水长流的优美篇章,将会学会怎样完美地完成从天真浪漫的女生到成熟优雅的女人的转型。
  • 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

    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

    亲爱的朋友,你快乐吗?如果你快乐,希望本书能给予你更多的快乐;如果你希望自己快乐,马银文编著的《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也将借由许多富有哲理的的小故事,唤醒你分享快乐的能力。《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总结了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书中一个个蕴含哲理的经典故事,除了能使我们了解如何从内在释放压力、克服外界所引发的负面情绪之外,同时也能让我们用更积极的视野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进而在待人接物上从容自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贤妻良母难为

    贤妻良母难为

    莫黛本以为自己盲掉的双目这辈子都不会再次发挥它们的功用了,但老天似乎有意给她一次重见光明的机会,在她28岁生日的当晚安排她穿了——她该感谢老天的,真的————感谢他让她甫一睁开眼就发现自己挂在半崖的一根树杈上,下一秒便自由落体向下坠,身体横向着陆,直挺挺砸向岩石;——感谢他让她穿到一个女养家的女尊世界中,成为一户家徒四壁穷得不能再穷的农家中的“妻主”;——感谢他让她这个前世没什么恋爱经验的大龄女青年已经有了丈夫,三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两岁,还有一个尚存在肚子里)的惊悚现实感;——感谢他让她知道她的人缘有多么微妙,亲戚不亲,邻里不睦,丈夫吧,一个貌合神离,一个胆小怯懦,还有一个压根儿就瞧她不起.人生在世总要有个奔头,重生的惊喜很快便被困窘的现实打破——她为什么而活?她要怎么活?当一声怯怯的软软的糯糯的小猫似的童音传进她的耳内——“娘.”她看着站在面前的两个瘦得皮包骨头,明显已经病态的小萝卜头,她的心尖儿颤了,虽然这具身体里的芯儿是换了,但血缘亲情却是磨灭不去的,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一刻已经认命了——丈夫神马的先忽略不计,为了孩子们她也要努力活好。她要为孩子们支撑起这个贫穷的家,她不求大富大贵,但至少要把孩子喂饱喂好。运用前世不多的经验智慧,再偶尔使用一下坑爹的异能,坚忍低调做人,不卑不亢行事,踏踏实实种田过日子,勤勤恳恳赚钱养好家。看着孩子们渐渐圆润起来的小身体,看着家人愈来愈舒展的眉眼,她从心底升起一种满足感。她希望日子会如此顺遂地过下去,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狗血的。她忽略了老天一直以来偏爱的“小言情”,从穿越后的那一刻她就努力摒弃掉的感情问题,渐渐显露出来。
  • 大唐全才

    大唐全才

    王珂,一个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在去一个新工程工地的途中因车祸来到大唐,他为了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用他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在大唐帝国扇动他那蝴蝶翅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人称他为大唐全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绝世武尊

    绝世武尊

    一个身患竭血症,无法修炼的废物,得到一面能够推衍世间一切的神奇镜子!功法、武技、炼丹、制符、布阵,对他来说,统统都变得易如反掌!他修炼最强的功法,饮最烈的美酒,泡最美的女人,灭最嚣张的敌人,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亿万神魔,匍匐脚下;无尽星空,尽在掌中!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