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精忠报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岳飞(1103—1142年)。岳飞是南宋时期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相传在他出生的时候,屋顶上落下一只大鹏,大鹏发出几声响亮的鸣叫,振翅高飞,所以岳飞的父亲岳和给儿子起名“飞”,字“鹏举”。
岳飞刚出生没多久,家乡河南汤阴县岳家庄就遭了水灾,他的母亲急中生智,将他放在木盆中,岳飞才得以死里逃生。相传,岳飞的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北宋被金国灭亡的家仇国恨。岳飞自幼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年少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都是过目不忘。
金兵大举南下进攻时,岳飞参军了。在一些小型战役中,岳飞灵活的战法和勇敢得到将军宗泽的赏识,于是宗泽任命他担任东京留守司统制。从12世纪20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一道,站在了抗金的最前线。1127年,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命令,带兵赶往东京(今河南开封),解京师之围。岳飞奉命率兵,前往李固渡侦查,与金兵相遇,随即发生战斗。岳飞跟随主将刘浩大败金兵,解了东京之围。
纵有忠臣良将,也挡不住金国骑兵的铮铮铁蹄。1127年,金灭北宋,俘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以及北宋宗室皇族,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变”。同年5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皇帝,南宋建立。赵构刚刚即位,岳飞就上书,请求赵构出兵攻打金国,收复中原失地,救回被俘虏的北宋宗室皇族,并要求赵构灭奸臣,达到“清君侧”的目的。宋高宗赵构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反而罢了岳飞的官。岳飞无奈之下北上投到张所军中,张所很赏识岳飞。1127年9月,岳飞入王彦军中北上抗金。岳飞有勇有谋,数败金兵,声威大振,但是王彦保守怯战,孤立无援的岳飞再一次回到了宗泽麾下。宗泽死后,岳飞得以官复原职,和杜充一起继续抗金。可是好景不长,杜充贪生怕死,投降了金国。他手下的将领沿途抢劫百姓,唯独岳飞的军队纪律严明,从不扰民。金国大将、皇族金兀术率大军进攻临安(今浙江杭州),岳飞还击至广德境内,大获全胜,俘虏敌将王权和叛军四十余万。岳家军驻扎在钟村,军队少粮,将士们宁愿挨饿,也从未发生抢夺百姓粮食的事件。那些原本投降金国的士兵,称岳家军为“岳爷爷军”,争着来投奔岳飞。
1139年,宋金准备议和的消息传到岳飞军中,岳飞上奏宋高宗,认为金人不可靠;抨击了秦桧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得秦桧气急败坏,从此对岳飞恨之入骨。最终,议和还是进行了,宋高宗大赦天下,对文武群臣大加爵赏。岳飞三次接到诏书,都拒绝了封赏,仍旧表示反对议和。为此,宋高宗对岳飞产生了不满。
事实证明岳飞是对的,1140年,金国撕毁绍兴和议,金兀术等四路兵马浩浩荡荡攻向南宋。由于南宋完全没有防备,造成短时间内国土大面积失守,宋军节节败退。高宗眼看不妙,急命岳飞、韩世忠等出兵抗金。很快,在东西两线岳飞均取得大胜,失地尽数收回。岳飞挥师北上,锐不可当,他觉得,实现收复中原的机会终于来临了。岳飞进入中原,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7月,岳飞和金兀术大战于郾城,大破号称不败的奇兵“铁浮图”和“拐子马”。金兀术不死心,集结十万大军和岳飞再战于朱仙镇,再次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朱仙镇离金军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路了,光复中原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可就在胜利在望的时候,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班师回京。岳飞气愤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要班师回朝时,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乡亲拦道痛哭。岳飞为了保护人民,故意放话要渡河再战,吓得金兀术弃城向北逃窜。岳飞退兵之后,一个无耻的书生拦下金兀术的马,告诉他岳飞已退兵的消息,金兀术再一次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中原。
岳飞一回到临安,马上被扣押。1141年,岳飞被秦桧、张俊诬陷“拥兵谋反”,关进大理寺严刑拷打。与此同时,宋金正策划第二次议和,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害怕岳飞再度被起用,便对南宋开出条件:要议和,必杀岳飞。秦桧在岳飞身上找不到谋反的丝毫证据,韩世忠质问他时,秦桧含糊地说:“其事莫须有?(这件事难道没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除夕,岳飞被高宗赐死,他的儿子岳云更是被残忍地腰斩。抗金英雄岳飞就这样死在“莫须有”的罪名之下。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是他精忠报国的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以及爱护人民的高尚品德,使得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