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300000003

第3章 前言(1)

一、选题意义

唐五代至宋既是禅宗形成、发展和分化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处于思想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思想文化演化交相辉映、纷繁复杂,表现出了一派活泼生机,并具有时代性的精神气象。禅宗发展到了“五家七宗”时期,即在禅宗发展史上被誉为“一花开五叶”的发展阶段,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机遇,出现了一幅繁荣图景。法眼宗作为禅宗“五家七宗”中的一个派别,不仅在五代时期获得较快发展,而且对禅宗的理论、禅法、教学方式等均有所总结和贡献。因此,选择法眼宗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其一,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一般认为唐末五代,中国处于政治分离时期,整个五代十国时期仅有百余年时间,故很难有璀璨的思想文化。所以,无论是文学史,还是思想史,或是哲学史,基本上是以“跳跃式”的写法一带而过,即便是以“唐五代”冠名的著作,也有“详唐而略五代”的偏好。故五代思想史的研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五代的佛教研究也是如此。因此,对法眼宗展开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五代时期的佛教研究,而且也能够丰富五代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其二,具有进一步深化禅宗研究的意义。从所掌握的现有资料来看,未有学者将法眼宗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来进行整体性考察或研究,仅有对于法眼宗思想系谱中的某一代表人物和禅学思想进行的个别性研究。譬如,关于法眼宗的渊源与流变、中绝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及和其他派别的交涉等问题均未有深度的探究。因此,对法眼宗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厘清法眼宗自身的演化线索和思想脉络,而且能够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禅宗的研究,尤其对推进五代的禅宗史、禅宗思想史和区域文化史的研究极有意义。

其三,法眼宗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无论是法眼宗之开山鼻祖清凉文益的《宗门十规论》,还是禅净思想集大成者永明延寿的《宗镜录》,都是禅宗研究的重要著作。《宗门十规论》对五代时期禅宗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和改进措施,无疑对禅宗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一百卷、近八十万字的《宗镜录》,堪称“中国佛教的百科全书”。有学者认为,“它(《宗镜录》)总结了宋以前中国佛教的得失,指出了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佛教在五代宋初演变的基本轨迹”。法眼宗一派所形成的禅学思想论著无疑是中国佛教禅学史上宝贵的思想资料和理论资源。就此而言,法眼宗之文献本身也极具研究价值。

总之,选择法眼宗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思想史和文化史意义。一是能够深化和拓展中国禅宗史、中国佛教史、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二是能够推进唐五代思想文化转型中的区域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三是有利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整体把握禅宗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思想脉络以及它在区域中的具体展开。

二、研究现状

目前,法眼宗宗派研究相对薄弱。虽然有少量的论文、专著就法眼宗的个别人物和思想进行了研究,但是将法眼宗作为一个宗派进行全面、系统和整体的研究则未见;即便是有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也牵涉到了法眼宗宗派思想与宗风等内容,但主要以片断形式散见于各论著之中。就法眼宗的宗风而言,则注重简单概述法眼一宗之宗风的大体情况,而在对禅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运用以及如何体现禅风的精神和禅法内蕴的深刻涵义方面,则缺乏细致分析和深入研究。就法眼宗的禅学思想及理论体系而论,对法眼宗的思想研究多集中在某一人物的思想研究上较多,而将法眼宗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还有不足。

1.大陆研究情况

(1)专著

大陆学者在论著中所涉及法眼宗研究的几部重要著作有:洪修平先生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修订版)》(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和《中国禅学思想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杨曾文先生的《唐五代禅宗史》(简称“唐”)(中国社会科出版社,2006年新版)、《宋元禅宗史》(简称“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杜继文、魏道儒的《中国禅宗通史》(简称“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吴立民先生主编的《禅宗宗派源流》(简称“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潘桂明的《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二卷,下)(简称“史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洪修平先生在其著第六章第二节“越祖分灯与五家宗风”就“法眼宗”的禅学思想特点、禅法特色和宗风,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概括性总结,对于全面把握法眼宗思想有重要的参照性价值,并为进一步研究法眼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杨曾文先生在其著“唐”八章“禅门五宗的形成及其早期传播”介绍了五宗法脉及禅法,并在“宋”第二章“北宋法眼宗的学僧”也详细介绍了永明延寿心性论和禅教会通的思想,对于法眼宗的研究具有启示性作用。杜继文先生的“通史”第五章“晚唐五代十国的形势与禅宗五家的分立”下第六节“法眼宗及其在南唐、吴越的发展”叙述了法眼宗的发展,重点突出介绍了延寿的思想。潘桂明的“史稿”第八章“全盛时期的五家禅思想”对文益的“宗门十规”思想有较细致介绍,而且也对文益与德韶的思想进行了论述。吴立民编著的“源流”对五家七宗有较详细的介绍,等等。此外,还有程东,薛冬编的《沩仰与法眼:历代禅师绝世奇行录之六》(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属于普及性知识读本,该书取其思想价值和娱乐价值较高的古代禅师奇闻轶事进行通俗性介绍。

上述论著对法眼宗所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法眼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具有研究的参照性价值。但是,他们对法眼宗的宗派形成、区域分布、思想流布、中绝原因以及现当代传承等问题未能进行更为广泛深入和全面系统的探究,故为进一步研究法眼宗留下了余地或空间。

(2)论文

在涉及法眼宗研究的论文方面,根据各类数据库的查询情况(不含国内外会议论文集),大陆涉及法眼宗研究的论文不足百篇,标题直接冠名有法眼宗篇名的仅有几篇,而且论文也仅是对法眼宗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关注点也主要集中在延寿上较多。如本人在CNKI(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搜寻1999—2008年近十年来的研究情况:对博士论文中关于“法眼宗”的题名、摘要和关键词,没有发现研究该宗的博士论文,而仅有200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生何文凤的硕士论文——《法眼宗延寿佛教心性论及其实践观研究》1篇,涉及了法眼宗延寿佛教心性论研究,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眼宗宗派研究;在《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询1994—2008年论文,了解十五年来研究的情况,仅有31篇论文涉及了法眼宗之关键词,但是标题中直接冠名有法眼宗篇名的仅有2篇,也仅是对法眼宗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又在维普期刊数据库1989—2008年,查询近二十年的研究情况,涉及“法眼宗”题名或关键词仅有10条;在万方数据库1997—2006年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版),没有查阅到与法眼宗相关之论文;在南京大学博硕论文库中也未发现有直接将法眼宗作为研究对象之论文,但有1篇关于永明延寿研究的学位论文;在人大报刊数据库1995—2008年,输入法眼宗查阅有关论文,出现29条(含摘要)信息涉及了法眼宗内容,但标题含有法眼宗的仅4条(含摘要2条),等等。2009年,有南开大学郭延成的博士论文《永明延寿“一心”与中观思想交涉》1篇出现。可见,学者总体上对法眼宗研究热情不高、关注较少,而且均未将法眼宗作为一宗派来进行系统研究。

同类推荐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热门推荐
  • 不灭战魔

    不灭战魔

    一代战魔动用禁忌古术,力竭而亡。当他堕入轮回,即将被轮回之盘碾碎灵魂的时候,却成功的破了魂晶的桎梏,逃出了精魂……意外重生。上一世他没有过爽,这一世,他要问鼎武道的巅峰!
  • 师父,徒儿知错了

    师父,徒儿知错了

    结局HE。一对一。【师徒】云在在:师父,唱戏的婆婆说,姑娘的身子不能随便给人看,除非那人是姑娘的相公,师父,原来你是我相公。舒卿歌:云在在,那婆子忘了告诉你,五岁的奶娃不叫姑娘。云在在:那是叫啥?舒卿歌:小屁孩子。
  • 教你学吊环·跳马·蹦床

    教你学吊环·跳马·蹦床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重生之美食帝国

    重生之美食帝国

    前一世父母失踪下落不明,在功成名就之际她惨遭未婚夫抛弃。这一世保家人得真传,八大菜系,泰国美食,日式料理,法国大餐,她踹渣男烹美食抱美男,成就一代美食女皇!
  • 日光微暖、夏微凉

    日光微暖、夏微凉

    四个女生,不同的身世,不同的家底,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爱情。却意外地生活在一起。感情深厚的他们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打击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女主的身世、伤疤一次次被揭开。五年前。黎新叫夏微凉去死。五年后。夏微凉叫黎新去死。而真正死去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胭脂木

    胭脂木

    他护着身后的女人,冷眼看着被他推下楼梯的她,跌断腿,直到离婚他再也没有出现。从此她的复仇开始了……生下她儿子的女人,逝去的小小生命,被摧毁的事业,这些都是她送他的礼物,最后的一击是五份被收藏已久的亲子鉴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诺诺以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佳成,我们能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相爱,没有束缚,这样承载了爱的飞翔便永不下坠。
  • 帝少的甜心老婆

    帝少的甜心老婆

    她是平凡的女子,只想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庭。他是站在京都上流贵族最高位置,人人敬仰的冷帝。一夜过后,以为他们再也不会有交织。“别试着逃离我,这一生你只能是我的女人。”他霸道地在她耳边说道:“安心待在我身边,我能满足你任何需求……”他用着他霸道而强势的爱来宠她,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她的回应。可面对着这样的他,她依然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