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000000009

第9章 古希腊罗马人:厌恶死亡(2)

哎呀,哎呀,我完了!毁灭了!再也看不到阳光了!哎呀……

这就是英雄之死。

那么普通人的死呢?痛苦吗?如果目睹他人之死呢?如果亲手杀死他人呢?阿喀琉斯因为朋友帕特洛克罗斯被杀而伤心欲绝。可是他自己不但很快就杀死了赫克托尔,而且当众侮辱赫克托尔的尸体。太阳神阿波罗是人类理想男子的标本,可是如此俊逸的美男,却能毫不手软地剥掉敌人的皮!罗马的圆形竞技场内,成千上万酷爱自由、礼赞生命的漂亮公民们,会一致对胜利在握的角斗士大喊:“杀死他!杀死他!”他们渴望看到血,看到格斗中失败的一方被残酷地杀死,而且死得越痛苦越好!直到今天,人们仍能够从西班牙的斗牛场中,看到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或高智前卫的时髦男女们嗜血的本性。

对于古希腊罗马人的民族性格,大多数哲学家有一种共识:他们是发育健全的儿童:纯真、质朴,充满活力。这看法也许是对的。不过这儿童却有着孩子的残忍——他们会亲手撕碎一只蝴蝶,或将一只小鸟吊死。他们也许还很倔犟,一定要把伙伴摁到地上才肯罢休——这种天性被称为“勇敢”,或者更斯文的说法是“尚武”。这就是特洛伊战争能打起来的原因;这也是亚历山大能够席卷欧亚非三大洲、斯巴达人能够抗击波斯的原因……

怕死,然而好斗;珍视生命,却并不设计彼岸;爱美,但却可能作恶。希腊人也许是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民族,同时也是最早意识到人性恶的民族。关于这一点,不妨听听他们的哲学家怎么说……

当今一切被称为“现代”的文化,都跟希腊有关。因为眼下是欧风美雨的季节——西方文明在领导着全球现代化。毫无疑问的是,希腊文化是全部西方文明的母本,哲学与科学都诞育在那里。

然而在论及死亡这样沉重的课题时,得天独厚的希腊哲学家,却未必能有他们的东方同行那么从容睿智,那么高蹈空灵。希腊太自由了,哲学家太幸福了。爱琴海西岸有取用不竭的国家财富,爱琴海东岸有工蜂一样的亚细亚奴隶。神给哲学家分配的工作就是沉思、辩论、演说,以及晒太阳和用锡杯喝葡萄美酒……

安纳托尼亚沿海的米利都,就是这样一个喝酒晒太阳的好地方,因而从这个小小的城邦里产生了世界绝对一流的学者,如泰勒士、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之类精英人物。

泰勒士(Thales,前624~前547)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一哲学家,因为比他还要早的职业哲学家似乎没有见诸史册。人们容易记住泰勒士是因为两件事:他让那些嘲笑哲学无用的人亲眼看到,只要哲学家愿意,就能凭借知识赚很多钱——他根据气象观察,在橄榄油生意中狠赚了一大笔;第二是,他只用几个字就树起了一面旗帜,引来无数天才的思想家奉献出毕生智能。这几个字就是刻在科林斯神庙中那句不朽的格言——“认识自己!”泰勒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这很容易理解,对于生活在海边并且命运与航海有着密切关联的人来说,水乃是他们肉体与精神两方面的依托。在泰勒士看来,人的灵魂也是由水构成的某种具备运动能力的东西。

这样,泰勒士就提出了一个粗线条的理论框架: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终将归复为水。跟泰勒士基本上同时代的米利都另一位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前610~前546),则提出了“气本原”论,认为世界本原是气,人的灵魂由气所派生、构成。爱非斯学派的领袖人物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前540~前480)却认为,灵魂是一种由湿气里蒸发出来的火性物质,渗透弥漫在人的全身,没有边界,有思想感觉,甚至有认识能力……

与此不同的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前580~前500),这位向世界贡献了a2+b2=c2的“真理发现者”坚持认为,数才是世界的本原。“一”可以产生“二”、“三”、“四”……这些数产生点,点产生面,面组成体,体产生火、水、土、气四大元素。四大元素结合生成太阳月亮及万物。而日、月所分离出来的冷、热两种元素,就凝成了灵魂。

毕达哥拉斯学派集合了众多学者,论证了灵魂的构成:灵魂有表象、生气(即生命或精气)和心灵三个部分。动物只有表象和生气,唯有人类三者俱全。生气在人身上居于心;表象与心灵居于脑。后来这个学派的菲罗劳斯又发展出三魂说:第一为生长灵魂,在人的脐部;第二为动物灵魂,位在心脏;第三为理性灵魂,在脑中——这是人所独有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同时还认为,人死后仍能存在并可转世的,只是灵魂中的心灵和理性部分。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乃是一个悲剧:肉体是灵魂的囚笼,灵魂在肉体中得不到自由;更糟的是肉体死后灵魂受命运支配,还会寄居于新的肉体继续被囚禁折磨,永无了期!

从上面那些哲学家的论述看,有个较明显的共同点:他们都关注自然和物质世界,力图从物质范畴抽象出灵魂学说。至于毕达哥拉斯的灵魂不死论,则明显来源于他游学埃及时,从祭司老师那里获得的启示。在这种侧重于物质世界的思辨中,已经闪耀着科学因子的光芒,所以,现代科学产生于希腊是毫不足怪的。

把哲学家的注意力从自然转向人自身的智者,是苏格拉底(Sokratesl,前469~前399)。他重新提出了泰勒士“认识自己”的口号,并把它解释为“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根据巴门尼德“一”的哲学观,对灵魂的本质、结构以及作用提出了一套系统深入的论证。他认为,灵魂乃是单一的本原,所以不朽,也不可分解;灵魂是无形无影的,是自由和自动的,它永不寂灭。同时,灵魂是运动的本始,“一切无灵魂的物体由外力而动,但有灵魂的则自己动,因为这是灵魂的本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看来,灵魂中居住着心灵和理智,因而人的灵魂各有高低不同:肉体欲望越重灵魂越轻;反之灵魂越高。灵魂最高级的人是哲学家,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真理,摆脱了感性世界的羁绊。苏格拉底是灵魂、肉体二元论者,他的灵魂解脱之道是牺牲肉体。由此出发,他主张哲学应当帮助人学习如何死;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死亡。苏格拉底最终因政治缘故而被处死,死前非常安宁,就刑之前还在跟学生探讨学问,颇像中国圣哲孔子……

苏格拉底死后,他最出色的学生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继续对灵魂问题进行探讨。柏拉图把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理性在脑,激情在胸,欲望在腹。三者始终处在斗争与倾轧中,和谐的时候极少。灵魂须与肉体结合,只有理智部分是独立在形体之外的。因为灵魂先于形体存在,它具备某些先验的东西,当它回忆那些东西时,也就形成了人对理念的认识,“灵魂在取得人形之前,就已在肉体之外存在着,并且具有知识。”(《斐多篇》)同时,灵魂受自身好、坏两种力量控制:当灵魂被坏的力量控制时,人变成卑鄙小人,成为受肉体欲望摆布的“自己的奴仆”。所以人必须发扬灵魂中好的一面,即理智的一面,抑制欲望,为灵魂获得自由而“当自己的主人”。

据柏拉图自己说,他曾受到东方神秘宗教的影响,因而坚信灵魂不死,并会因生前行为而于死后在冥界接受审判。在其所著《理想国·卷十》中,通过战士沙尔死而复活,柏拉图描写了肉体死后灵魂的去向:沙尔说,灵魂游离后,在冥界他看到地上有两个洞,天上也有两个洞,中间是审判席。亡魂逐个通过其间,主审者根据其生前行为的善恶,在它们背上贴上标记。善者从右孔升入天堂,恶者由左孔坠下地狱。沙尔在那里看到,希腊的英雄们通过拈阄选择再生之体。比如,生前为女人所害,深怀怨恨的弗沃斯灵魂,不愿再进女人的肚子,因而选择了做一只雁。沃狄塞斯的灵魂回忆起生前太劳累,所以选了一位懒散的闲人过下辈子……

看来,古希腊的哲人们都很关注灵魂。但他们在论证灵魂的时候,方法未免太“科学”了。在构建灵魂的“彼岸”时,他们的建树远逊于他们在其他领域内的创造。然而,对灵魂的探讨,却使希腊的哲人们充分认识了人性:他们认为人性是恶的——赫拉克利特在论证世界本原的过程中,不忘指出人性的本质:“世界由火组成,一切皆变,多数人是邪恶的”;苏格拉底警告人要“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柏拉图基于人性恶的认识,提出:“没有法律,人无法将自己区别于野蛮人”;亚里士多德说:“人更近野兽而远离神灵,多数人生来愚昧、懒惰、贪婪、残忍。”

幸运的是,西方人并未止于这一认识,而是以此为出发点,孕育出了极为强势的伦理道德文化和理性的社会、法治思想。沿着这一思路,西方产生了一连串的思想家,试图重塑“人”的形象。西方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人文精神指引下走向现代的。跟希腊先哲们同时的东方哲学家,也曾产生过恶的观念,但其人文精神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拓展。波斯占星家查拉图斯特拉(Zarthustra,前628~前551)率先提出,善与恶是宇宙中的两大基本力量。可惜这个观点却仅止于附丽在远古的光明(Light)与黑暗(Darkness)二元对立论基础上,没有发展出新意。倒是东正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从查拉图斯特拉那里吸收了道德世界善恶对立的思想成果,补充了各自的教义……

当霍布斯说“人与狼相似”的时候,他是否想到了罗马人?不得而知。但罗马人自己却欣然承认,他们是母狼哺育的后代。

甚至奥古斯都(Augustus,前63~前14)还在位时,罗马人的军事光荣就开始退潮了。原先隐藏在尚武精神后面的“狼性”,有时候就会龇牙咧嘴地闪现出来。

提比略(Tibreius,前42~37)派到巴勒斯坦去的总督彼拉多(Pilate),是个名副其实的“帝国主义分子”。他上任时居然命令军队高举着画有罗马皇帝肖像的旗帜,浩浩荡荡开进犹太人当中。第二天,全巴勒斯坦就出现了骚乱。接着他又动用犹太教圣殿的库银,用来修一条水沟,结果导致愤怒的教徒包围了他的官邸……

如果彼拉多稍许有点政治头脑,他就会注意到:巴勒斯坦人早已在暗中酝酿着反对罗马了;在犹太教各派中,最激进的是法利赛人(Pharisees),相对说来耶稣的教派还算是较为温和的。法利赛人曾问过耶稣,该不该向罗马交税?耶稣握着一枚有恺撒头像的银币说:“恺撒的物当归给恺撒,神的物当归给神。”(Render to Caesar the things that are Caesar’s,and to 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可见基督教派对罗马当局是抱合作态度的。彼拉多要瓦解反对罗马的敌对力量,就应该拉拢耶稣,搞点统战工作。但他没有那样做,因为他的狼性其时正处于活跃状态——他逮捕了耶稣,做了一点审讯的表面文章,就把耶稣钉上了十字架。这样一来,彼拉多就等于把犹太教内一个叫基督教的小派别,推上了世界舞台;也把他用来行刑的十字架,点化成了人类救赎的崇高旗帜。耶稣之死,自此成为这个世界上人类学习死亡的最经典的几本教材之一。据《新约全书》中最近于原始材料的《马太福音》载,耶稣死得很从容——

到了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

这时候,出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罢!”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做血田。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估定的,买了窑户的一块田。这是照着主吩咐我的。”

同类推荐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热门推荐
  • 代嫁之皇后

    代嫁之皇后

    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她从最高贵的嫡出小姐变成将军府里最低贱的粗使丫鬟,人人可欺。一次没有硝烟的后宫战争,惊才绝艳的少年皇帝变成了活不过二十五岁的病人,步步惊心。一道不可抗拒的圣旨,让他和她从此纠缠在一起,从此开始了相依为命,相互扶持的一生。他和她,从彼此的眼睛里面找到了好好活下去的勇气,找到了这世间唯一能够温暖彼此的真情。她庆幸,这辈子遇上了他。他感激,生命中拥有了她。*精彩片段一:女子泪如雨下,捂着红肿的脸庞,楚楚可怜的看着一身华服的少年天子,“皇上,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你看,我的脸被皇后打得肿成什么样子了。”一双哭得通红的眼睛怯生生的偷瞄了站在一旁一脸冷然的傅云若,眼底闪过一丝凶狠的光芒。傅云若双手抱胸,眼神里面没有一丝波动,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忽然,飞快的扬起腿,踹在女人的肚子上,用足了十成的力道。“啊!”杀猪般痛苦的尖叫声响彻整个御花园。她冷冷的拍了拍手,声音波澜不惊,“既然你这么说,我不做点什么就真的太对不住你了。”冰冷的眼神注视着艳丽的五官扭在一起的女人,她讥诮的声音幽幽传来。一身明黄龙袍的男人眼睛充满了心疼,优雅的踱步到狼狈的倒在地上的女人面前,声音清朗,如沐春风,“你没事吧。”“皇上,好疼啊,你看皇后!”女人的眼泪汇聚成珍珠般的滚滚而落。而英俊的少年天子,却慢慢的转了一个方向,心疼的半蹲下身子,在女人瞠目结舌的目光里,轻轻地揉着皇后的腿,清润的声音像流淌的月光,“下次要踢人找侍卫就行了,要是把你的腿弄疼了怎么办?”精彩片段二:城墙上面是皑皑的白雪,城墙下面是黑压压的士兵,他站在城墙下面,双目阴沉,像嗜血的豹子,瞪着那个被吊在皑皑白雪中的女人,心,像被人一寸一寸的捏碎,痛得鲜血淋漓。“司徒嘉熙,让你和你的部下放下武器,后退三十丈,否则,我让你的女人现在就去死!”城墙上的男人双目猩红,歇斯底里的大吼,杀气腾腾的声音在空气里面久久的回荡。充满深情的眼眸看着被吊在城墙的女人,一身白衣的他缓缓的唇边反而升起了一丝难以琢磨的笑容,风华绝代,看得城墙上面的敌军士兵都愣住了。“如果你敢伤害她的一根汗毛,我要整个风城的人全部陪葬,包括你!”推荐自己完结文《恨妻》《千年王妃》***推荐好友文文凌阡陌《狼吻》晓竹清风《失贞为奴》浅水的鱼《冷艳稚妻》蝴蝶吻花香《相公太粘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爱在尘埃堆积的角落(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爱在尘埃堆积的角落(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很多时候,爱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两三事。我牵着你的手,你靠着我的肩膀,刹那间,爱就是一切。过寻常日子,看细水长流。虽无声,却动人。
  •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举手拱足、一言一行、接人待物、饮食起居……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却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据研究发现,人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出自于习惯。如果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希望拥有幸福与成功的人生,就应该尝试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改变我们的习惯,让健康、积极的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真实地活在当下,欣然地享受当下,就要无忧亦无悔。无忧就是不要对未来的事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无悔就是不要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作无谓的思索与计较。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才能不被未来与过束缚,才能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过一生。
  • 奥秘世界3

    奥秘世界3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
  • 看守所记忆:有期徒刑七个月

    看守所记忆:有期徒刑七个月

    有期徒刑七个月,在看守所一段不寻常的记忆,作者先是被治安拘留,然后因行凶伤人被判刑。本文主要描写看守所那个被人遗忘的原生态社会。描写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案例,展现你所不知道的人性百面。
  • 商不厌诈

    商不厌诈

    本书是一部商战小说。本书以国内某日化公司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为蓝本,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点,披露了日化行业的营销、策划、公关等内幕和生死博弈。
  • 首席总裁,乖乖臣服

    首席总裁,乖乖臣服

    六年前,人/事不醒的她被丈夫亲手送入他的怀抱。翌日,他匆匆离开,奔赴异国他乡,她在丈夫的怀中醒来。月余,她琅珰入狱,他在国外完婚。八个月后,她在狱中产下死/胎。========六年后,他低调归国,她狼狈出狱,两条平行线重新纠葛在一起。本不应该相见的两人以云泥之差再次相遇。起起落落,离合难测。什么?!她身旁那个超帅的小帅哥是他的儿子?顾径凡讳莫如深的眸子微微眯起,指着那粉雕玉琢一般的娃儿,“你确定我有这么大的儿子?”小家伙傲气的抱起胳膊,在妈咪的脸上亲了又亲,反问身旁的女人,“妈咪,你确定这个又老又难看的男人是我爹地?”==========花絮一:离婚后再遇,宋辽远拉着她的手不肯放开,“老婆,我后悔了。”顾径凡摇了摇身旁儿子的小手,“儿子,有人想占你妈咪便宜,怎么办?”“咬他!”小家伙想也不想,朝着宋辽远就冲过去,一口咬在了他的手背上,鲜血横流。顾径凡挑眉,“宋先生,再sao扰我女人,下次流血的就是一条腿了…”花絮二:顾径凡正在洗澡,电/话响起,他示意秦轻接电/话。对方坦言:“我是顾径凡老婆…”秦轻疑惑:“可他登记在册的配偶栏里写的是我的名字…”简介无能,请看正文。不断更,不弃坑,正常一天两更,上午一更,下午一更,收藏单天过一百,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