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000000005

第5章 中国人:盘旋在死亡头上(2)

然而,与方孝孺同样死节者,是整整一大批清流士人!这些人不独为国家栋梁,也是明初的知识精英。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在皇帝易人之际,出现这么多优秀人物为道德慷慨赴死!死节人数之多,殃及家眷亲友之广,施刑之酷虐,实为罕见。而牺牲者是在拒绝新朝高官厚禄招用的情况下选择死的!“壬午殉难”,是一次中国士人轻生死的儒者精神的大检阅。这段史实,至今读来犹能感觉何谓中国人的脊梁,《明史纪事本末》简略地记载了一些死节者就义的情景,如——

铁铉,37岁,建文帝的兵部尚书,被俘后押解至京,在庭上始终背朝新皇,不屑正视。朱棣令人割下他的耳鼻蒸熟后强使铁铉自己吃下,问他:“甘否?”铁铉厉声答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于是令人将他“寸磔”——一刀一刀地慢慢割下肉来,铁铉骂声至死方绝。朱棣仍未解恨,令人架上大镬,熬油数斛,将铁铉尸体投下去炸成焦炭。不料铁铉浮尸在热油上仍旧背朝朱棣,朱棣大怒,命令内侍用十几根铁棒把尸体翻过来,夹住使其向北,说,现在你总算参拜我了吧!话音未落,尸体在油锅中爆裂,沸油溅起丈余,烫得内侍弃棒逃窜。此事令朱棣郁闷不已。随后,官方将铁铉83岁的老父铁仲和母亲薛氏、儿子福安一并流放至海南后杀死;铁妻和两个女儿并发教坊司充做官妓……

卓敬,户部侍郎,金川门失守后被捕,罪名是没有在燕军进城时及时表态拥护新政。卓敬回答说:“先帝若依敬言,殿下岂得至此?”朱棣大怒,本想一杀了之,但又惜其有才,于是监禁起来,不断做他的思想工作,启发他认清形势,弃暗投明。卓敬只是流涕而已,深责自己不能力挽狂澜保全社稷,但求早死。朱棣不得已而杀了卓敬,诛其三族。抄家时发现,生前当了那么大的官,家里财产仅仅是图书数卷!此令朱棣感慨不已:“国家养士三十余年,不负其君者,唯卓敬耳。”卓敬是壬午殉难中死得较为体面的一位。

陈迪,礼部尚书,受建文帝命督军储于外,本来可以逃走的,闻事变却立刻回京,共赴国难。朱棣召陈迪责问,陈抗声指斥对方。结果被判决连同儿子凤山、丹山一起“磔于市”。临刑,儿子凤山叫屈说:“父亲连累了我!”陈迪厉声呵斥,叫儿子闭嘴,并大骂朱棣。上边命令割下两个儿子的鼻子和舌头,强令陈迪吃下去,陈仍谩骂不已,于是加重刑罚为凌迟处死——活剐了……

暴昭,刑部尚书,被执后“抗骂不屈,文皇大怒,先去其齿,次断手足,骂声犹不绝,至断颈乃死”……

景清,左佥都御史,曾受建文帝命前往燕王府探看动静,所以朱棣与之相熟。事变发生后,景清假意归附新主,朱棣大喜曰:“故人也,厚遇之。”让景清仍做原官。八月十五日,景清身着红衫,袖藏暗器,伺朱棣出御门时奋身行刺,为左右力士制服,搜出佩剑。景清见事已败,乃挺身大骂。朱棣令人先敲掉他的牙齿,他却连牙带血喷向朱棣。最后,景清被剥皮至死,骨肉剁成了酱,整张人皮内楦上草,缝合后套上械具铁链锁在长安门示众。奇怪的是,“驾过长安门,索忽断,所械皮趋前数步,为犯驾状。上大惊,乃命烧之。”那具皮草人居然会断其锁链扑向朱棣?!此后朱棣噩梦不断,认为是景清作祟,下令清洗他的家乡,杀光他所有的族人乡党。结果追根溯源,层层相牵,株连了大批无辜死于非命,以致村落成为废墟——“命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练子宁,右副都御史,被捕后自己用手抠断舌头,蘸血书四字于地:成王安在?朱棣大怒,命处磔刑;搜捕其宗族151人,处死后剁成小块撒布于市。同时,又捕获其九族之内“亲家之亲”者数百人,抄没其家,流放边疆。这种“转相扳染”、网罗无辜的连坐并罚手段,被称为“瓜蔓抄”。几年之后,吉水籍的钱习礼在朝中做官,有人举报钱与练子宁有姻亲关系,属漏网罪党。朱棣说,如果练子宁还在,我一定会用他,何况是钱习礼!看来朱棣似有悔意。

黄观,礼部侍郎,奉命在上江诸郡征兵,抗击燕师。行至安庆,闻金川失守,痛哭道:“我妻性情刚烈,必然寻死!”于是先在江上为妻招魂。第二天家人果然来报,说家已被抄,夫人翁氏带领二女及家属十余人在通济门淮清桥投江而死。黄观得报后,自投罗刹矶江中。其家被籍没,姻亲族党百余人被流放。

姚善合,苏州知府,镇常、松四郡守。事变之后,姚放言“善职守土,义当与城存亡。”后被手下出卖,朱棣亲自审问,说你一个小小知府,怎敢举兵对抗我!姚厉声答道:“臣各为其主耳!”慷慨领受磔刑。他的朋友黄钺在家里听到姚善合就义的消息后,遂登川桥拜祀,而后从容整冠,奋身入水死。

王叔英,翰林修撰,奉诏募兵,行至广德,闻建文帝逊位,大哭,自缢于妙观银杏树下,夫人金氏亦自尽而亡,二女投井自杀。

王良,浙江按察使,闻燕师入京,恸哭欲死,而心存犹豫。妻问何故,王说他不知道如何处置家室。妻笑道:“吾何难!君为男子,乃为妇人谋乎?”她自己果决地投水而死。王良于是关上家门,屋子四周架上木柴,举火抱印,一门俱焚。兵部郎中谭翼亦是投身火海,自焚而死的。

刘,谷王府长史,刘伯温之子,博通经书,深谙兵略,曾被太祖朱元璋视为奇才。朱棣将其从家中押解至京,许以高官,要他出来为新朝做事,刘不冷不热地拒绝了,并且在言谈间继续称朱棣为“殿下”,而不称陛下,因而被关入大狱中。一夕,用自己的发辫吊死牢中。

陈思贤,漳州府学教授,闻朱棣已在京称帝,恸哭曰:“明伦之义,正在今日。”乃率领他的学生伍性原、陈应宗、林珏、邹君默、会廷瑞、吕贤,集合在明伦堂,为建文帝设位哭临。后被执送京师,一并处死。

高巍,参军断事,洪武时被旌表的孝子,主动上书给朱棣说:“臣窃自负,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忠死孝,臣愿也。”城破之日,高巍缢死在驿舍。

庐原质,太常少卿,与方孝孺交游,朱棣召见,拒不变节,被处死,宗族连坐。教授刘政闻方孝孺死,痛哭绝食而死。刑部右侍郎胡子昭被指为方孝孺同党,临刑受戮,吟诗曰:“两间正气归泉壤,一点丹心在帝乡。”

茅大方,右副都御史。率众抗击燕师,兵败被俘,审讯中拒不屈服,结果与其三个儿子同日被杀,并被“弃市”;两个孙子死在狱中,妻张氏发教坊司充做官妓,病死后弃其尸。

司中,佥都御史,朱棣召见,意欲劝其归顺,不屈。于是命左右用铁丝帚刷其皮肉,直至刷出骨头而死。陪同司中一起受刑而死的,还有他岳家和宗族80多人。

胡闰,大理寺少卿。事变之后,朱棣为了收拾局面,笼络人心,因此做出开明姿态,意欲争取前朝名流出来为新朝做事。朱棣首先召方孝孺草诏,就是因为方是士林领袖;草诏,意在宣告江山易主了,皇帝换人了,号召天下效忠新主。方孝孺至死不肯草诏,于是朱棣打算另请高明,就宣召了胡闰和高翔。二人接召后,却为建文帝披麻戴孝,一身丧服入殿,并且大声号哭。朱棣耐着性子,先召胡闰晋见,谕令他把丧服换了,胡回答:“死即死,服不可更!”朱棣威胁说难道你不怕被“族诛”?胡闰仍不屈,朱棣命力士用金爪击落其齿,牙齿全部被击落,胡骂声不绝。朱棣大怒,缢杀了胡闰,用碱灰浸渍其尸体,致使皮肤整体脱落,然后楦入干草,悬在武功坊示众;胡全家死难270人,只有一四岁女儿漏刑得免。

高翔,监察御史,与胡闰一起被召,丧服入见,临殿大哭,不屈被杀。后家产籍没,一族尽死;下令今后凡高姓者经营之产通通加税,好让姓高的世世代代都骂高翔!这还未解恨,又掘了高翔先人之墓,将遗骸杂入犬马骨头烧成灰,扬弃于野。

侯泰,刑部尚书,督军饷至淮安,闻京师失守,行至高邮被逮,下锦衣卫,不屈而死。妻会氏配与象奴,弟敬祖、子侯皆死,家籍没。

董镛,监察御史,被执论死,女发教坊司,族人受死及流放者230人。

魏冕,监察御史。燕师将攻入,宫中火起,有人劝其赶紧迎附,冕厉声曰:“使吾改臣节,明君亦不用也。奈何自污!”遂自杀,朱棣下诏诛其族。与魏冕同乡的邹朴,闻冕死,亦绝食自杀,时称永丰双烈。

大理寺丞刘端、刑部郎中王高,相约弃官逃匿,被逮,朱棣亲自审问道:“方孝孺、练子宁是何种人?”刘端回答:“是忠臣。”朱棣说:“你们这样逃走,忠不忠?”刘端说:“保存自己是为了将来谋图举事!”朱棣命令将二人鼻子削了,说,现在你们还有人样吗?刘端骂道:“我犹有面目,即死可见皇祖!”朱棣大怒,立捶杀之,流放其家。

何申,中书舍人,奉使到四川,至三峡,闻金川失守,恸哭吐血,几天后即去世。

程本立,佥都御史,被委派为江西副使,还没有上路,燕师已渡江而来,程悲愤自缢而死。朱棣诏夺其恩典(即剥夺政治权利),籍没其家,查抄时发现,他只有几件旧衣裳。

龚泰,给事中。燕兵渡江,奉命巡城,龚泰知形势危急,嘱咐妻傅氏带领幼子远走,或者一起投井,决不能被俘受辱。宫中火起时,泰急忙赶赴,被燕师兵校阻止,于是自投城下摔死。

指挥张安被逮,半道上脱逃,隐入山中采樵。闻京师陷落,卓侍郎被杀,呼天号哭道:“国既就篡,我不愿为其民。”于是扔下所砍的柴,投水而死。

张安国,工部侍郎。当燕兵逼京师之时,与妻贾氏商议说:大势已去,我不是军人,不能率众应敌,又不能屈膝投降,怎么办?妻说,只有当隐者。夫妻二人乃乘舟隐入太湖,忽而听说京师陷落,建文帝自焚,张安国大恸,对妻说道:“食人之禄而存身于新主之世,耻莫大焉!”乃凿舟以自沉……

如此死节者,真是举不胜举。仅见诸史籍者,就令人目不暇接,更遑论公卿以外、士林之中名不见经传者!一些处于事变中心的人物,史籍上也只能寥寥数语,如“监察御史巨敬被执不屈,死之,诛其族。”区区十五字,意味着朝廷监察部门首长巨敬和他的整个家族全部被杀。

可笑的是,这次靖难兵起之时,建文帝在南京的大臣们个个慷慨激昂,纷纷相约以死节。而中间也有一些人,两眼正偷觑着北京南来的燕军;听说朱棣快要渡江了,便赶紧暗自打点,通关节,找门路,向“叛贼”那边频送秋波,私下表态,拟迎新主,谁还较了真的要“勤王”?……据《天顺日录》云:“文皇过江,胡广、金幼孜、黄淮、胡俨、解缙、杨士奇、周是修俱约同死。是修具衣冠,诣应天府学拜宣圣遗像,自为赞系衣带,缢东庑下。后缙(一说为杨士奇)为周作传,戏谓其子曰:‘当时若同死,谁与尔父作传邪?’”这几位名公之中,只有周是修老实,东庑下投环去了。其余都是人精,活得特别滋润。解缙更觉理直气壮:因为是他后来为周作了传,所以他对周子说,要是当时真的一起死了,谁来替你老子作传?另据《琐缀录》,解缙与几位义士相约死节之后,扑腾扑腾心跳,派人去胡广家打探动静。探子回报说:胡老爷从厕所出来,问家人猪喂了没有?解缙立马放松下来,笑曰:“一猪尚不舍,肯舍性命乎?”

解缙、胡广式的聪明人,虽然工于盘算,但毕竟俗流,徒为后人笑。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每于国难来临之时,便见端倪。明亡时,抵抗清兵至最后时刻的弘光礼部尚书黄道周,兵败被俘,于1646年在南京问斩。刑前,黄撕下衣襟,以指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黄因身材高大,刽子手够不上力,刀在手中颤抖不已,只好跪请黄坐下受死,黄颔首曰可。抗清义士夏完淳,被俘时年止17,竟也能含笑赴死;柳如是,一风尘弱女子,毫无惜死之态,拥此红颜,“国家栋梁”钱谦益当羞愧死!儒之精神,已然积淀在中国读书人灵魂深处,由此可见一斑。

……

儒不畏死,亦不关心“死后”。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就是这意思。然而儒家重视为什么而死,以什么名义死——为天下有道,因仁与义。因此现世具有积极意义,“立德”、“立功”、“立言”,不朽始于现世……孔子死时从容安详,正可说是实践了儒之大道。《礼记·檀弓上》载,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两楹之中,预感死期将至,早起出门,拄杖而行,且走且唱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知道孔子要去了,赶紧趋前伺候,孔子于是从容地交代了身后之事。

以对死亡的态度而论,柔与刚,儒家属刚;智与勇,儒家为勇。此为华夏文化之一翼,另一翼无疑是道家。

道家所谓的“道”,并非儒之“天道”。孔子向老子请教什么是道,老子回答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庄子·知北游》)就是说,道是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本源之理,道就是一切,一切即是道。道高于儒家所说的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明显,人以天地为法,天地以道为法,而道法自己;天地人三者皆由道生,道则“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二十五章》)。实际上,道家的道论,就是宇宙本体论,是关乎宇宙理论的最高框架。

道家在这个框架内如何放置人呢?据庄子说,老子曾教导孔子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谬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衰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堕其天帙,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

——(《庄子·知北游》)

这是说,一个人在天地间的存在,有如从缝隙中看白驹跑过,只是瞬间的事,理同蓬蓬勃勃万物竞生,不经意间已然萎谢。变生而死,变死而生,生物为之哀号,人类为之悲鸣。无如卸下贪生的包袱,解开怕死的疙瘩,让灵魂飘向天涯,让躯体埋入地下——这才是返归本源;当初降生无形变为有形,死之时则有形归于无形。这乃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在变化中,没有什么是可以长久不变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二十三章》)庄子祖述老子,亦强调万物“有待也有死,有待也有生”,“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达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生命降临,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死亡带走它。不过,庄子认为生死并非矛盾,死亦并不可怕,此乃一而二、二而一之事,只不过同一变化呈现出的两相而已: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庄子·知北游》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大宗师》

在庄子看来,生与死是相连属的事情;“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无非气之聚散。死乃是安息。所以庄妻死时,惠施前往吊丧,却正遇庄子“箕踞鼓盆而歌”——仿佛在庆祝什么似的!惠施大不以为然,庄子却认为,生死一如春夏秋冬四时运行,是不得不然的事。西晋郭象对此解释说:“夫死生之变,犹春秋冬夏四时行耳,故死生之状虽异,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而死者方自谓生为死,则无生矣。生者方自谓死为死,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则无死矣。”对生说来,生是生,对死说来,生是死;对生说来,死是死,但对死说来,死是生……由是,能做到“生时安生,死时安死”,就可算是顺应自然,超越生死而与道同一了。

同类推荐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王者轮回

    王者轮回

    都市的繁华掩盖不了原始的渴望,天界的神圣掩盖不了黑暗的轮回!煮酒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且看今朝如何划破苍穹追寻曾经逝去的眷恋!徘徊在爱恨情仇边缘的少年宸不仅肩负起铲除外来侵略者的使命,还要帮助天界平定三界最终实现王者的轮回!但是宸的真正身份到底是……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无尽宝术

    无尽宝术

    一个落入深渊的少年,一个超越轮回的至尊。一个为爱追寻的奇才,一个不弱于人的阎罗。阴阳,三才,八卦,金乌,雷道仙术,溺水之道,每一个宝术随手而来。妖山碑,人河石,巫殿碑,魔神树,每一件至宝伴随左右。这是一个名叫楚南,强势无比的传奇。以无尽宝术为道,话无尽为至简,以至简衍无尽的传说。
  • 附身前世去修真

    附身前世去修真

    成圣难道就真的是天道追求的终点吗?圣人就再也没有追求了吗?圣人就真的是无情,修真就真的是逆天吗?冷翎风,一介凡人,车祸身死附身于一修真者的身体当中,并得到了他的一切记忆。回到现世,冷翎风在一所名为YY侦探事务所当中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九婴邪仙

    九婴邪仙

    身体拥有九个元婴的怪异现象,一次外出,经高人指点,救下一名水灵体女子,女子伤势严重,龙颜帮助女子炼制了丹药,谁想那丹药却是春药。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邪王心尖宠:妖娆甜妃

    邪王心尖宠:妖娆甜妃

    “萧墨羽,你敢碰我,我就毒的你七窍流血八孔生烟.....唔.....”沈甜甜的话还没有说完,小嘴就被某人堵住。一场意外,受害者居然成了别人的专属医师,明明是他夺走了她的清白,却要让她负责到底……于是,孽缘开始了。越宠越惯,越惯越犯,呆萌女王VS腹黑相公欢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