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000000020

第20章 另类语言:巫术与通灵(1)

神为魂,灵为魄。魂魄者,阴阳之精,有生之本也。及其死也,魂气上升于天为神,体魄下降于地为鬼,各反其所自出也。

——《大戴礼》注

我们正准备研究宇宙的本质,看它是怎样被创造或没有被创造而存在的,如果我们不是完全缺乏理智的话,就一定会恳求男女众神的帮助,祈求我们的话能为他们所接受,并跟他们保持一致。

——柏拉图

,而是父亲埋葬儿子。

——希罗多德

如果人类不去想象死后拥有一个同构的世界,人类就很蠢。就像我们看到照片,我们说这是世界;后来我们偶然又去看这张照片的底片,发现它跟世界是一样的,只是颠倒了黑白而已。这个想法如此地具有魅力,以致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都成了它的信徒。

每个古埃及人除了拥有自己的灵魂“巴”,他们在阳世活动的躯体中还有个“卡”,如果他们死了,卡会先到冥界去,并引导亡灵——克努姆神在创造人的时候,把每个人都做成了相同的两份,卡就是神预留的一份“拷贝”,以便于人在冥界的活动……

从三千多年前开始,秘鲁的印加人就在跟厄瓜多尔的印第安希瓦罗人打仗。照说希瓦罗部落根本就不是印加帝国的对手,但他们却使帝国士兵感到恐惧,原因是他们能禁锢敌人的灵魂!他们先割下敌人的头,从后脖子切一道口,取出头骨和眼珠扔进河里,然后将头皮放进沸水中煮;晾干之后,再灌进烧热的石子拼命摇动,尔后换热沙粒继续摇,直至整个头面缩到拳头大小。缝上他的眼皮——不让他的灵魂看到是谁在收拾他;用染料涂黑他的脸——使他的灵魂永远在黑夜中;用细藤丝仔细缝好口子——严防灵魂逃跑……

非洲希吉人不仅重视灵魂如何进入另一世界,甚至连肉体也要求不能有任何污点。所以他们在帮助死者灵魂的同时,还要帮助他洁净身体:下葬前剥掉他不洁的皮……

因为死后有一个同构的世界,这个“事实”安慰了许许多多将亡者,也震慑了许许多多将要或正在为恶的人。又因为这个黑夜中的世界是生者看不见的,且具有绝对支配力量,因而善类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跟它取得联系,向它申告或祷祝,或是求得奥援;恶人则希望在为恶前预先得到它的谅解,或是向幽冥世界解释他的行为。

黑白两界,醉倒了生命。时空之外,定有另类存在……

面对死亡这么大的问题,从民俗中追溯到前文化如何表达,有着极大的价值。虽然宗教、哲学源于前文化,但它对每个曾经活着的死者来说,都是变了形的代言。比较可靠的方法是,看前文化时期人类在死亡面前的行为表达。

自上古以来,中国人安葬死者,多头朝西北。此表明人死后魂归西北方向。归西北方即是归祖先之地。这一意识的产生,依托于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大杀戮和大迁徙:其时黄河长江流域为三大族群分据——西北黄土高原的诸夏集团,这个集团沿黄河向东推进,创造了仰韶、龙山文化,其首见于历史的领袖是黄帝;再就是率先进入中原的、以炎帝为首的诸夷集团。诸夷中的东夷集团活动于黄河下游地区今山东、河南、安徽一带,其领袖人物是蚩尤、后羿,这个族群创造了大汶口、青莲冈文化;第三是南中国的苗夷集团,活动于两湖、江西、浙江一带,大溪、屈家岭、良渚、河姆渡诸文化就是这个族群创造的,苗夷的领袖人物相传是女娲和伏羲。涿鹿之战,炎黄二帝大败蚩尤,灭东夷。之后,再灭苗夷。其间,黄帝与炎帝内讧,阪泉一战,炎帝败走东南。自此之后,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统治了南北中国,华夏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丧葬仪规自然表达华夏观念。死者头朝西北,或西、或北,就是指向青藏高原的归祖意念。

当然,此外还有一个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经验:太阳每天是陨落在西方的——这是太阳“死”于西方,人死后也应该去西方。

死后人是什么?《礼记·祭法》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所谓鬼,是脱离肉体独立存在的魂、魄:“魂,人阳神也。魄,人阴神也。”(《淮南子·说山》高诱注)又有说谓,魄驻于体,魂游于外。古人认为,鬼具有超人能力,并有善恶之分,能祸福于人:“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左传·昭公七年》)

为全人类共有的另一个重要“经验”是,人、神、鬼所居住的世界,在空间分布为天上、地面及地下。神明在天,人居于地,鬼处幽冥,深及黄泉。三界壁垒森严,不可逾越,因而只能想象三个世界是同构的。

但从人界发生的祸殃灾害来看,幽冥世界的鬼魂,可能对阳世构成威胁,不光是恶鬼可能为祸,即使祖先,也可能对人作祟。而神界则秉有更大力量,可能指向幽冥惩恶,也可能干预人世儆戒。人世对上下两界都无从施加影响,唯一能做的只是,对神界恭从祷祝,对冥界敬事祈禳。

人对鬼魂的崇拜,以祖先崇拜为首要内容。刚开始时,崇拜范围局限在氏族的始祖,或那些对本族有功勋的鬼魂,所谓“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随后,崇拜范围扩大至血亲的父祖之灵,以及家族的共同祖先。由于统治集团更换频仍,需要不断消除被统治群或战败方的血族复仇意念,因而官方需强力推出共同祖先加以祭祀,用以缓解矛盾,“有虞氏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

由于有了这么多需要祭祀的鬼魂,幽冥世界的鬼际关系、等级秩序日趋复杂。加之久祈不去的恶鬼厉鬼为祸作祟,所以中国自商周起,丧葬仪礼、祭鬼、驱鬼、避邪,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并发展出一整套以招魂、报丧、哭灵、殓尸、殡尸、奠祭、出葬、守孝等等为主要内容的丧葬仪礼,以及“傩”、“大傩”、“追傩”等驱逐镇压厉鬼的法术和以灵物符咒避邪的巫术。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华夏先民对鬼魂的崇拜,其背景是崇拜自然。这是人类最初的宗教感情,即认为万物有灵。山岳河川,日月星辰,风雷雨电,土地稼穑,动物植物,无不有灵。先民们因而崇拜万物,对自然报以感恩之心,克己庄敬,把自己置于天地间,谨守自然秩序。这是一种最为圣洁的情感,华夏文明当导源于此。

鬼之于人,并非异类,只是阴阳殊途而已。对于人鬼关系,华夏先民主张和睦相处,《礼记·檀弓上》认为,鬼魂“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故而中国历史上以“有鬼无害”论居主导地位。鬼与人的这种亲合性,来自灵魂观念。纵然活人,也会有灵魂出窍、暂离肉身的时候。鬼,无非就是脱离了肉身的魂灵。唐人陈玄佑著《离魂记》,脍炙人口——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抑郁;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遗之。宙阴恨悲恸,诀别上船。日暮,至山廓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梦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凡五年,生二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阴。覆载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至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唯亲戚间有潜知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魂与魄相合,居肉身则为人;魂离魄,弃肉身而得灵,则为鬼。偕王宙入蜀的倩娘,是暂离了魄与肉身的精魂,是一种可去可留的“未决状态”。由此可说人鬼之间,界限本就模糊。古人认为神游天地,梦出柴门就是魂之出窍。但一出五年的情况实不多见。

据纪晓岚笔记,一书生夜遇美人,两情相悦,登榻与合,欢洽无比。书生惊喜之余,切望与美人续长久之约。美人自言邻家妇,不能轻许佳期,唯家人外出,方得潜来相会。自此后,七八天或一旬日一会;书生用情日浓,至于难舍难分。如此数年。书生因故必须远行,与美人话别,竟泣不成声,自度此去即是生离死别,无缘再见。美人亦颇伤感,乃对书生实言相告:我本厉鬼,为寻找替身转世,以色诱人,夺其阳气令死,我方得脱。未料与君欢爱,感悟君之情深意笃,不忍加害,所以必得数日才与君一会,以待君恢复精力。若遇其他厉鬼,必欲与君夜夜欢会,纵情淫冶,如此,君早入枯鱼之肆了!书生闻言错愕不已。美人进而言之:君远行之后,必罹相思之疾,请与我从此别——继而现出鬼形,状貌狰狞骇人。书生惊怖万分,大病,自此不敢近美艳之人……

这样的厉鬼,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鬼。为了一份真情,她竟放弃了转世的机会;为将书生救出相思苦海,可爱的女鬼自毁了美丽形象。可惜这样的好鬼太少。鬼魅之中,恶者居多。它们的恶主要表现在作祟,不仅骚扰活人,也骚扰死者。为此,活人可说是伤透了脑筋,对它们使尽了收买、贿赂、打压、欺骗、驱逐、讨好等各种手段,但往往收效甚微。厉鬼中为祸最烈者,是一些全然没有人性的魍魉类——

诗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大抵晋人为然。其生也,发犹未燥,即从人商贩于外,辄数年不归。其父母亦不俟子之返,即为之纳妇于家,名之曰“娶空房”。习俗不改,未知于何人。孟县一民家,亦沿而为之。妇年二九,美姿容,性且倜傥。于归以后,径以中馈为己任,亲顺翁姑谐和里党,绝不作儿女态。第翁以书去,初犹望子遄归。既而鳞往鸿来,则言肆主将畀以重赀,使主会计,得利十分之三,固贪此不妨遽舍,故不能旋,归期亦未定何年。妇窃闻之,心志顿灰。然在乡人,则不以为异也。里中有李三念者,不知其所自来,踪迹诡异。佣于人,未尝力作,而成功反居人先。且饮食衣服,未见其经营,无小缺乏。然其貌甚粗鄙,城中女羞与为婚。以故求赘于乡,然亦无应之者。乃某家之妇,未嫁而既怨“梅”,至此又伤心“杨柳”,床头枕上,太息时时。翁姑因子弗归,遂不忍过责,蚤眠迟起,举不复诘,即妇亦习以为常。

一夕,挑灯独绩,夜已将半,忽闻人语曰:“寝乎?”其音甚低,惊顾之,户竟洞开,有人悄然入。妇大骇,先疑为盗;无何,立于榻前,则故布衣草履,状貌可憎,即所谓李念三者。熟识其人,瞿然而起,遽诘曰:“当汝来奚为?”答曰:“来就寝。”妇益大怖,几出声。强叱之曰:“此中无汝寝地,可亟归!”念三笑曰:“归固无难,但惜娘妇玉貌久虚花烛,徒担新妇之名,未误用蒿砧之面。愁云怨雨,渺渺无期,莺花老残,行将指日,殊令人为之长叹耳!”妇闻其言,适中隐衷,不觉潸然泣下。遂复坐,亦不挥斥令出。念三又言曰:“仆本陋貌,不堪陪侍房帷,然得识春风于荆棘之畔,犹胜抱枯蕊于空谷之中。娘子倘留意,仆愿竭尽其材,当亦无殊于两美之合也。”语次,竟逼近其身。乃妇终羞涩,情虽动而意尚游移;且系处子,无敢承迎,唯拈带微而已,念三知其易与,直前持妇,觉肢体顿软,遂任其缓带松裳,相与登榻。既合,念三之身如砺石,磷磷然着肌欲破,妇殊不可耐,推之使起曰:“去,去!予宁无夫,不敢与汝为好矣。”念三笑曰:“客既登堂,妨不醉饱而去?”强之竣事。妇益莫支,娇啼欲号。念三哂曰:“他山之石,犹可攻玉;汝真不可磨砻者,然亦太璞不完矣。”乃抽身而起,揽衣一振,渺也无踪,盖不独出不由户,亦无足音。妇更大惧,幸未甚至狼狈,晨起井臼如常,亦不敢泄,而则惴惴焉,恐其复来。向晦,间立门闾,见念三匆匆经过,绝不顾瞻,遂窃喜其忘情,自以为无患。

自夜将寝,有一人排闼直入,又不胜张皇。视之,则非念三,又易一人,年仅十五六,容甚秀美,被服风华。妇当惊弓之后,草木皆兵,不欲再经风雨,唯语曰:“若何人?昏夜过此,宁无瓜李嫌?请即旋返!”其人笑曰:“名花吐艳,通国皆知;卿犹为此饰说,岂李念三未尝同榻耶?”妇默然。其人又曰:“若既尝胆,宜乎不忘其苦也。虽然,予非莽男儿令人号泣求免者,幸勿推拒。”言讫,引身与妇并,温柔软款,偎倚多情。妇之欲心已动,然以创深痛钜,究不敢轻许其人。温存至再,始与之解衣为欢。其柔腻温婉,迥殊念三。唯蓝桥玉杵,尚仍前矛,而在情荡之余,迹遂不其艰楚。既喜其貌,兼乐其情,妇至此亦几无自主矣。欢娱达旦,其人辞去。甫下榻,粲然而笑,谓妇曰:“子姑视我,孰与念三美?”时妇已倦甚,强应曰:“念三何能及君也!”迨凝睇一观,则依然念三立于其前。妇益骇然,念三早穿窗而出,犹闻其声曰:“痴妮子枉拣精肥,彼乌知既已玉碎,不能瓦全耶!”妇犹不疑,而神思昏昏,伏枕眠,遂闭门高卧,直至日中方起。

及启户,其姑见之大惊曰:“新妇何所苦,而形神顿失?得无二竖为灾乎?”妇始心疑。已而觉私处暴痛,坟起如垆,其热炙乎;然犹不敢告人,臃肿以行。困益甚,且流毒泛溢,其出如浆,遂病不能起。翁姑惧,始告厥父母,咸来问视。妇始耻于言,仅私告其父母曰:“误儿至此,诚不敢怨。然儿已不贞,殁后请勿葬于某氏之茔。”母唯唯而不解其故。明日遂卒。比及殓于棺,则腹穿肤裂,黄水汪洋,益莫得其病由。

乃自妇死后,念三之毒始肆。凡遇巾帼者流行陇畔,即以重贿诱之与私,不从则强致之。遭之者恒病,病即死,与妇状略同。人始悟彼妇之疾以此,因戒其室外家不令出。如是旬余,念三忽不见。后值迅雷,有樵者归,告其里人,言某山震死一蟒,已生角,角端有赤字,曰“李念三”。好事者争从往视之,信然,而娶空房者,由犹不一而足也。

——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卷三》

李念三者,魍魉也。作祟于人,为祸一方。杀人不过头点地,岂能致人命丧尸腐,滥杀无度呢?面对如此恶鬼,人世毫无招架之功,只能听任其施虐。但朗朗乾坤,岂容魍魉肆虐!李念三玩过了头,就必定会招来天谴——于是雷神出来收拾了它。人鬼神三界,有着不可改变的隐结构;鬼闹得太不像话了,神就会出来干预。

此类故事,见于卜辞鼎铭、三坟五典、经史子集、笔记小说,真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足见鬼的“存在”,已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

殷墟书契中“贞祖辛祟我”,是先民对鬼无可奈何的控诉;关陇出土的云梦秦简中,则多有“人毋故鬼攻之为已”、“一宅中毋故而室人皆疫”的记载,可看到人对鬼的恶行已达于忍无可忍了。然而人鬼恩怨,毕竟黑白两界中事。神或无暇顾及,或时有怠惰,甚或渎职。人不得不奋而自卫,以抵御鬼的无理侵扰。

在这场有史以来即已发生的人鬼之战中,人无疑处于被动和守势。他们希望从神那里得到奥援,于是神授予人一种武器:符与咒术。据《龙鱼河图》,黄帝是最先得到神这一赐予的——

同类推荐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热门推荐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武侠之父

    武侠之父

    北漂文艺混子邓铮重生了,却发现身处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脑子里带着个搜索引擎不说,本身还是首都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传统武术套路专业的一名学生。这里版权保护到位、文化娱乐产业发达,但因为历史分叉的原因,还没有形成“武侠”这种影响整个华语世界、风靡全球的独特文化。没有“金古梁温黄”等武侠名家;没有《铁血丹心》《归去来》《小李飞刀》《江湖路》等武侠名曲;没有《莲花争霸》《武林外史》《萧十一郎》《逆水寒》等武侠名剧;没有《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卧虎藏龙》等经典武侠电影。这里,他每行一步,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开拓……****官方正版群:453460935
  •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人不靠谱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不靠谱,基本没有什么靠谱的时候。富家千金周同同爱上了无业游民小屠,而小屠深爱的女孩阿然却满脑子都是狂热的电影梦。在阿然的怂恿下,小屠利用同同对自己的感情骗到一笔投资,并纠集了一群乌合之众准备拍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从编故事到筹备工作再到正式开始拍摄,大家从玩世不恭的瞎掺和渐渐变得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小屠无法自拔地卷入了与两个女孩纠缠不休的感情漩涡中,而他身边的朋友们也在经历着各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悲喜剧。当闹剧般的电影摄制过程进入尾声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 狄青初传

    狄青初传

    《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讲述了英雄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杨、包、狄与奸相庞洪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 疑案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疑案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青瞳

    青瞳

    青瞳,这个名字很多时候都被我记起,连着记忆,带着疼痛,汹涌澎湃的把我包围。第一次见到青瞳,他在阳台上弹吉他,眼神寂寞苍凉,像那个喝了醉生梦死的东邪。他轻唱,歌音如一片响雷,声声的响在我的世界。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次畸形的倾慕,可是却像陷入泥潭般越陷越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