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600000026

第26章 鱼凫三题

徐亮工

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心,自古以来便是天府之国中最为著名的粮仓,是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成都平原素有“金温江,银郫县”之说,在“温、郫、崇、新、灌”所谓上五县中,温江亦排名第一。温江万春镇之鱼凫村,自古相传这里就是古蜀王鱼凫都城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末,成都的考古工作者先后两次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一座4000多年前古蜀先民修筑的古城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此期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成都平原的数座古城进行了发掘,新津宝墩古城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祟州双河古城遗址、紫竹古城遗址和郫县古城遗址相继被发现,其文化面貌与宝墩遗址大体一致,其年代亦大致相当,距今约3700~45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尧舜禹时代和夏朝,考古工作者统以“宝墩文化”名之。这一系列新的考古发现,彻底改变了学界对古蜀历史的认识,也使80年代发现的三星堆文化的来源有了新的突破。也因为这一系列不断地发现,使人们对温江鱼凫古城在古蜀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来不及做进一步深入地探寻。仔细阅读鱼凫古城的发掘报告,不难发现,在成都平原的六座古城遗址中,鱼凫古城的地位及作用是颇为特殊的。

一、六边形的城垣

鱼凫古城曾于1996年秋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当时因该城东部城垣毁损严重,故仅找出了南、北、西三城垣,东部城垣未能找到。当时估计该城与成都平原的其他古城遗址一样,均为四方形城垣,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1999年10月26日至2000年1月2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鱼凫古城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第二次发掘,又有了重大发现。最重要的是重新发现了城址的东垣,并确定其基本走向。“鱼凫古城整个城址复原平面形状为规则六边形,且两边平行,总面积为40万平方米,在成都平原目前发现和确定的六个早期城址中面积居第二。”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古城建筑,突破了一般以四方形为城垣的筑城法,古城依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之地势,其西垣与东垣基本平行为正南北向,则东北垣与西南垣平行向西倾斜,西北垣与东南垣则平行向东倾斜,东北垣与西北垣相交处呈120°角向正北面。成都平原的水流为西北向东南流,则这一独特的城垣建筑很可能是出于防水的考虑。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从目前考古发现而言,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农业是在一种极为粗放的方式下进行的,刀耕火种,靠天吃饭,人们均生活在大河附近的二级台地或更高处,目的是为了避免河水泛滥时的灾患。”鱼凫古城正是这样一座建在台地上,属台城类型中的平原台城型。但所谓台地不过是相较四周稍高而已,若遇洪水仍难免水潦之患。在都江堰工程修建以前,成都平原的农业受自然因素左右较重,洪水期农田被淹应是常有之事,但居住地却应有一定的防备措施。成都平原上的六座古城遗址均有城垣建筑,应是防备水患的措施,而鱼凫古城这种六边形的城垣,顺地势而为,既可避免洪水对城垣正面的冲击,亦省去了四方形城垣四角在洪水时最易损毁的隐患。这不能不让人赞叹古蜀先民天人合一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鱼凫古城第三期文化

鱼凫古城使用年代据发掘者报告,从公元前2550~前1750年,历时800余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期与其他宝墩文化古城遗址时间基本相当,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第三期则为公元前2050~前1750年。“第三期晚于三星堆遗址第一期,早于三星堆遗址第二期。”鱼凫古城第三期文化在整个成都平原古城群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但学界对其重视明显不够,以笔者目力所及,仅见宋治民先生在《试论四川温江鱼凫村遗址、新津宝墩遗址和郫县古城遗址》一文中专门有“关于鱼凫村第三期文化”一节。宋先生认为:“之所以将鱼凫村三期文化在这里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是基于它的出土陶器中有一部分器物和广汉三星堆遗址第二期、三期文化的一些陶器有共同的特点。这就说明鱼凫村三期的陶器中既有三星堆一期的文化因素,又有三星堆二、三期的文化因素。学术界公认三星堆一期和二期之间是有较大的缺环,那么鱼凫村三期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的一部分。”宋先生进一步认为:“如果这一推论可以成立,则在四川盆地西部从新时期(笔者注:原文如此,当为 ‘石器’之误)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的早期蜀文化之间的发展序列和谱系大体是清楚的。”也就是说,在宝墩文化发展了500余年后,一个新的文化因素影响到了鱼凫古城遗址的居民(含郫县古城遗址),其发展似为东北向,由鱼凫城到郫县古城,再向东北发展则可能与三星堆文化发生接触,成为举世瞩目的三星堆文化来源之一。当然也不排除三星堆文化在向四周扩展时一支文化西南向发展,进而影响到了原来属于宝墩文化的鱼凫古城遗址及郫县古城遗址。因为在鱼凫古城遗址第三期,“既出土有典型宝墩文化陶器,又出三星堆文化的小平底罐、高柄豆和器盖等代表陶器,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曲沿罐、敛口罐、窄沿罐等。这反映了鱼凫古城遗址在文化因素方面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笔者在此将其专门提出,是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和更进一步的研究,以便对古蜀文化的源流演变有一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关于古蜀三代的假说

关于古蜀三代,已存研究往往多引用《蜀王本纪》的说法:“蚕丛、柏濩、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将蜀三代处理成如后来朝代更迭、首尾相衔之关系,与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相仿。张光直先生在《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一文中即已指出:“夏商周三代的关系,不仅是前仆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从全华北的形势来看,后者是三国之间的主要关系,而朝代的更替只代表三国之间势力强弱的浮沉而已。”古蜀历史,蛮荒难稽,若将蚕丛、柏濩、鱼凫理解为三代更迭,似与今日之考古发现难相符合。若将其理解为三支不同的文化及其部族在古蜀大地上独立发展并相继称雄,也许不失为一种新的解释或假说。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

同类推荐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热门推荐
  • 怎样舍,怎样得

    怎样舍,怎样得

    舍得舍得,人这一辈子应该学会舍得。舍得二字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智慧,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两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能够达到如斯境界,一个是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一个是哲学的民族——日耳曼民族。舍得,有舍必有得。本书并不是要读者按照圣经的教义那样——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相反,本书要告诉读者的是,不是任何舍都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在作出决定前,务必三思,毕竟时间一去不复返。本书不可能为你提供一个万能的公式,让你简简单单就成功。若成功真的这么简单,那写这本书的我不早就成功了——本书要告诉你一个事实,你这一辈子都很难成功。只有明白这个事实,你才会真正的舍,才有可能得,才会真正的快乐。
  • 冷宫宠后

    冷宫宠后

    “苏颜,你最好给朕醒过来,否则你屋里所有的侍女都会为你陪葬。”这是我的夫君,古灵王朝的慕容琛,生性冷漠却是想杀我的薄情郎。。。“你是我的红颜知己”温柔如水的话语出自这个放荡不羁的潇洒男人之口,他是我夫君的生气兄弟碧落,两个女人之间他却选择相信那个蛇蝎女人而对我误会连连。。。“记住,我只说一遍,从这一刻起,你是我的女人”王者与生俱来的霸气显露无疑,他是轩铎王朝的王,有着俊美的容貌却终日带着个面具,他忧郁的眼神能把我带进他的世界,我却读不懂他的心。。。片段一“苏颜,别以为朕不敢对你怎么样!”他冷若冰霜地眼神紧紧地盯着她,想从她的笑容中找出丝毫的破绽,只是却是徒劳。“你是帝王,自然高高在上,更不会顾及我们的想法。”苏颜淡然一笑,风轻云淡。“可你终究是朕的皇后,是朕的女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慕容琛靠近她,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这五年来为了对付苏炳,他从来就没有正眼瞧过她,即使她美得绝色,美得倾国倾城。“扑哧--”一声,苏颜忍不住笑了出来,笑得花枝乱颤,只是这笑声中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无奈。终于,她笑够了,才缓缓地抬起臻首,望着他金褐色的瞳孔,一字一句地说道:“慕容琛,这五年来你有把我当成过你的皇后吗?有把我当成过你的女人吗?你扪心自问,这五年来你踏进过几次未央宫?”片段二“碧落,我…”苏颜哑口,看着碧落深情受伤的神情,苏颜突然觉得自己好残忍,明知道碧落对自己的心,却要他面对这般残酷的现实,想必自己手所触摸的这个心脏现在一定在滴血,很痛很痛…“碧落,我何德何能要你如此怜爱”苏颜捧着碧落的脸,很是心疼的看着他,虽说看着一身女儿装的碧落很是不习惯,但是苏颜此刻可没了嘲笑他得心情,苏颜伤感着问道。“因为你配得”碧落笑着说道。片段三“那就试试”听到苏颜的话,上宫奕真的怒了,这是第二次这个女人在床上和他说别的男人,自己要是不让她失去点什么,这个女人真是不会学乖的…“上宫奕你干什么?”苏颜真的是怕了,上宫奕正用力的在脱自己的衣服,上身已经被他剥个精光了,苏颜惊慌的挣扎着,看来自己真的是惹怒他了,苏颜慌张的呼喊着…“留点力气一会好好享受不好吗?”苏颜越是挣扎越是刺激着上宫奕征服的欲望,只是几下苏颜便裸露在上宫奕面前…苏颜羞涩愤恨的看着上宫奕,这个混蛋男人好可恶…苏颜在心中骂道这回学乖了没有骂出口…
  • 夺鼎1617

    夺鼎1617

    砖家指控说:他!为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输血,是支持崇祯镇压农民起义的最大帮凶!(当然,也卖给农民军盔甲刀枪。)他!一手在东方航线上设立了无数的障碍!打断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阻断了西方文明向东方的传播之路!(只是在马六甲收过路费,收进出口税而已。)他自己辩白说:其实,我做的还很不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凤九言,原名凤微言,当朝大将军京城首府凤家的嫡长女。狗屁的人微又言轻!离开凤家,老娘从此叫九言!一言九鼎!谁敢不从!不做千金偏爱侠女的她舍弃了贵族身份,开始闯荡江湖。她内心要强,是为了要活下去;她的薄情毒辣,那是为了要顾着你的周全……
  • 记忆中的旋律:似爱非爱

    记忆中的旋律:似爱非爱

    蒋之涵已经一段时间没有再在我家楼下等待了。偶尔我还是会忍不住从房间的窗户眺望,试图搜寻着那抹孤独而高挑的身影,然后看着那个他之前顽固站立着的地方,一阵空虚的发呆,随即,是一种轻松的感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本书针对当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分析,再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根据本书提供的方法进行纠正,以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另外本书针对外界给现在学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对中学生的道德及行为规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