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李白在 《蜀道难》中说: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是指古蜀的两位先王,他们建立的国度,其时代何其遥远。
然而即便时代久远,只要传说有史实依据,便会留下可考的遗迹。
1964年,考古工作者对成都平原的温江县进行了调查,发现鱼凫城的地面上残存有明显的城垣遗迹,城垣高矮不一,最高处接近3米。不仅如此,在城垣上还发现了叠压有汉墓的遗迹,于是调查人员初步判断,该城址的时代大约为春秋战国之交。1996年,考古部门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判明该遗址是一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城遗址。1999年,考古部门对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基本弄清了鱼凫古城的城垣结构和建造方式。
经过对发掘资料的整理,确认城址的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第一、二期属龙山文化,第三期属龙山时代末期至夏初。鱼凫古城与近年来在成都平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的建筑时代、方法、特点、功能及城址遗物等,都具有明显的共性,其第一、二期文化遗存,相当于宝墩文化之早、中期。鱼凫古城及成都平原上的这批具有明显共性的古城遗迹被陆续发现后,历史学及考古学者们正从各个方面对它们进行探索和挖掘,而这批古城之由来,尤其成为学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笔者从事田野考古多年,奔走于川鄂两地,两相比较,发现四川的鱼凫古城与湖北的石家河古城虽相距数千里,但两古城的建筑特点却极相似,不仅如此,鱼凫古城及成都平原的诸多古城遗址中出土的有些陶器的形态、质地及花边口沿装饰等,都可在长江中游、鄂西和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中找到它们由来的线索。
基于此,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对两地的考古材料进行相应的比较和分析,以期从中找出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及渊源。
鱼凫古城遗存资料
鱼凫古城位于成都平原中部的温江县(今温江区)鱼凫村,南距万春镇约5.5公里,遗址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古城城垣为土垣,其西北垣和南垣保存较好,东垣外为高差约1米的崖坎,北部为宽约25米的古河道。城垣周长约2110米。在城垣外侧,附近没有发现早期文化的地层堆积,其所见之早期文化地层堆积,皆分布于城垣圈内。地表可见之城垣,断断续续依稀可辨,其尚完整者,高约2米,宽约15~20米。古城建于台地上,城墙筑于台地边缘,城内地表高于城外。城墙建筑方式为堆筑,没有发现使用夯筑工具的痕迹,水平状层面多较平整,小层厚度多在10~35厘米,Q57层 (主墙体)的小层厚达105~125厘米,墙内侧有护坡。堆筑过程呈中间向城墙内、外两个方向依次堆筑,形成坡状堆积的大层,最后使墙体纵剖面呈梯形。坡状堆积的墙体和墙表(QS1)有排列紧密的防水卵石层。墙体各层中都填充大量卵石,这种筑造方法可起到使各层次本身结构牢固并使两层间连接紧密的作用。从解剖墙体处来看,墙体各层间结合紧密,无坍塌现象,也没有发现增补的迹象。鱼凫古城遗存的第一期文化早于城垣的修筑年代,是鱼凫古城遗址中最早的遗存;第二期文化遗存大致与城垣的修建、废弃时间相当。古城的年代大致不晚于龙山时代晚期,即不晚于距今4200~4000年。
天门石家河古城遗存资料
石家河古城位于江汉平原天门市石河镇石河遗址群内。古城平面略呈方形, 城垣保存较完整,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1100米,城垣内占地面积在120万平方米以上。现存城垣形如垄岗,顶面宽8~10米,底部宽40~60米,城垣高6~8米。城垣内、外坡度很小。城垣外环绕着一条宽约80~100米的壕沟,其周长逾4800米。城垣内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略低。在古城西北、西南和西部紧靠壕沟的外侧,有一系列人工堆筑的土台。城内中心部分为谭家岭遗址,这里房屋基址密集,为当时居民的主要生活区;城内西北为邓家湾遗址,这里墓葬集中分布,应为墓葬区。在遗址的灰坑中,清理出了数以千计的陶塑小动物,其中还有人抱鱼形的陶塑。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种用陶筒形器和陶缸互相套接的器物,似为引水装置的雏形。城址内西南部是三房湾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红陶杯,可能是与宗教活动有关的遗址。石家河古城的年代,其上限不晚于屈家岭文化中期,下限不晚于石家河文化中期。石家河文化早期是古城的极盛时期,石家河文化晚期时该城已废弃。年代约在公元前4700年前至公元前4000年。
比较鱼凫古城和石家河古城资料,它们有以下相似和相异之处。
相似之处:
A.两古城的地理环境大致相仿。鱼凫古城遗址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区的温江县城关北约5.5公里,西南距江安河约2公里,距岷江7公里,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利于耕作,地理条件优越。石家河古城遗址位于江汉平原腹心地区的天门市石家河镇,东南距天门市区约16公里,南与石河镇连接,距天门河约13公里,古城东侧有东河(当地称石家河),西侧有西河 (当地称马溪河),两河皆由北向南而流,最后注入天门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宜种植各类农作物,地理条件优越。
B.两古城内地势基本一样,都属于平原临河台地。鱼凫古城地面呈现不连续的低矮土垣,整个地势走向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在遗址北部有一大致呈东西向的低洼地带,宽约25米,可能是一条河的故道。石家河古城西北高东南低,东南角有一宽约450米的缺口,为该古城地势最低处,缺口处正好可以走水,当时此处很可能是用木栅栏一类材料建筑的护卫设施。
C.两古城的城墙建筑形式相似。鱼凫古城城墙呈斜坡状堆筑而成,纵剖面呈梯形,没有发现使用夯筑工具的痕迹。堆筑方法是由中间向城内、外两个方向依次堆筑。填土取自于城外。石家河古城城墙呈斜坡状夯筑而成,纵剖面亦呈梯形,填土分层夯筑,简单夯打,夯层分明、平整。
D.两古城内都有集中的住宅区。鱼凫古城的东南部分布有较多的房址,房址周围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灰坑、灰沟以及窖藏坑和祭祀坑等,出土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用具,表明当时人们在这里的活动比较频繁,应是一个活动的次中心。石家河古城内的中心部分是谭家岭,这里房屋基址密集分布,是当时居民们的主要活动区。
E.两古城内都有集中的墓区和祭祀区。在鱼凫古城内的南部,发现了一批墓葬及较多的灰坑,据发掘者分析,该地点可能是一处墓地及废弃物的堆放地。城址东南部则为祭祀区。在石家河古城西北角的邓家湾,发掘出了一片墓地,考古人员在这一墓地里已清理墓葬数百座,多为竖穴土坑墓。在距墓地不远的地方,清理出土坑2座,其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小型陶塑品,附近更发现了数处陶筒形器套接陶缸的遗物。这些器物和遗迹有些应与祭祀活动有关。
不同之处:
A.护城壕情况不同。据对鱼凫古城的两次发掘,城垣外不见城壕。目前,在成都平原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古城8座,除1座(大邑高山古城)护城壕情况不明外,其余7座中3座有护城壕,1座有护城河,其余3座皆有城壕。石家河古城外有环形护城壕,城壕宽80~100米,发掘时在环壕底部清理出一层较厚的灰色淤泥,这是城壕长期存水的明证。至今环壕的某些段落仍有水。不仅如此,在长江中游地区,考古发掘出的一批新石器时代的古城,一般都有护城河。
B.城墙砌筑方法及用料有别。鱼凫古城墙为堆筑而成,城墙内有大量卵石,明显为牢固墙体之用。石家河古城城墙均用泥土夯筑,没有发现添加卵石的现象,其堆土可分4大层,4大层中又分出若干亚层,其3-C层以上堆积多经夯筑。
C.城址占地面积有较大差别。鱼凫古城经第二次发掘后确认,其城址占地面积为40万平方米,这在成都平原考古发现的8座新石器时代古城中居第二位 (宝墩古城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居第一位,其余城址占地面积多在10万平方米至35万平方米之间)。石家河古城占地面积则在120万平方米以上,这在长江中游地区考古发现的一批新石器时代古城中居第一位。此一地区古城占地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的还有应城门板湾城址,其余的城址占地面积也多在10万平方米至20万平方米之间。
D.城址外的文化遗存分布迥异。经考古调查和勘探,鱼凫古城遗址外不远处少见或不见同时期宝墩文化的遗存。而石家河古城则相反,城外居民点环城成片分布,有肖家屋脊、罗家柏岭、杨家咀、敖家泉、北堤、台上、王家台、毛家岭、金山坡等数十处同时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文化遗存。居民点的占地面积都较大,石家河遗址群的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这是目前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一处遗址,其面积为鱼凫古城遗址的若干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