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山遗址位于四川茂县,是岷江一个大拐弯处的二级阶地,为一个舌形的台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台地高出河谷120米左右,地势坡缓,依山傍水,向阳。2001年,成都市考古队与阿坝州文管所、茂县博物馆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灰坑、灰沟、房址、红烧土等遗迹,出土马家窑风格彩陶、绳纹与附加堆纹及花边口装饰陶器、磨光陶和环形玉器、细石器、骨器等,陶器平底为主,距今约5500年。营盘山遗址的遗存,是比较明显地受到马家窑文化影响或很可能就是马家窑文化的一支向南传播发展过程中与四川土著文化结合,形成的一个文化流变中的聚落。营盘山遗址反映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现象。
5.姜维城遗址和文化
姜维城位于四川汶川县城威州镇南侧古城坪的高坡上,是岷江南岸与杂谷脑河交汇的二级阶地。地势很高。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调查发现了该遗址,并认为是马家窑的彩陶文化。遗址上有古城墙,被称为姜维城。2000年,四川省考古所调查后,于2003年与阿坝州文管所进行发掘,发现木骨泥墙地面建筑,圆形或椭圆形灰坑。陶器中,泥质陶较多,绳纹为主,有罐、盆、钵、瓶、瓮等平底器,有彩陶、细石器和镯、环等玉饰。遗存有马家窑文化的成分,是否属于马家窑文化,对这一问题有认识上的不同。该遗址与营盘山遗址有很多类似,是岷江上游的一种原始文化。同样表现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6. 什邡桂圆桥遗址
最近四川省考古院还在什邡市桂圆桥遗址发现了早于宝墩文化的一种新的文化遗存。它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比广汉三星堆遗址还要更靠北一些。据说其面貌比较接近岷江流域的茂县营盘山遗址的文化遗存,但资料尚未发表。我观摩过陶片,暂时也还没有获得该遗址文化遗存的详细资料,只能在此略微提及这个比较重要的新发现。
从地理位置上看,岷江流域的营盘山遗存,到桂圆桥遗存,必通过都江堰和彭州,或者是通过北川经绵阳和德阳,这样,成都平原西部和北部就形成了联系岷江和沱江及涪江的相互沟通的回环。当然,现今发现的地点还很少,还难以做过多的描述。但我们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发现的文化遗存,把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文化的关系,展现得清楚起来。
四川有很多学者都认为,成都平原的史前文化和岷江上游史前文化关系密切,甚至认为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的来源可能就是岷江上游。不过现在看,这还不怎么明确,至少目前的考古发现资料还很不够说明这一点,看来还需要做很多努力。
三、成都平原史前文化北向的交流和北来的影响
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还是要把视野扩大到整个四川北部区域。但我们讨论的前提,还是要继续坚持我们曾经提出的观点,即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体,应该是在四川盆地内起源和发展起来的土著文化的观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长期以来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关键还要我们去把握,看到什么是固有的文化传统,什么是吸收的文化滋养。而且还应意识到,文化的影响一定是互动的,双向的。
下面试图探讨一下北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成都平原及四川盆地,同北边区域的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们扩大范围,举一些考古资料来略作说明。
1.黄河长江分水地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特征
黄河也流经了四川,尽管只是很短的一段,却在四川西部构成了一道联系长江黄河的奇特山川态势,使四川既含长江流域,也含黄河流域。它是沟通黄河上游和长江上游水系、山脉、族系、文脉的天然纽带。
马尔康哈休遗址位于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哈休村茶堡河三级阶地上,高约30米,黄土沉积。这是黄河与长江分水的地域,不远就是黄河支流白河水域。2000年阿坝州调查发现遗址,2003年、2005~2006年,成都市考古所与阿坝州文管所一起试掘,发现袋状灰坑,有磨制、打制石器和细石器;陶器有泥质灰陶、红陶、褐陶、黑皮陶、夹砂灰陶、褐陶等,以绳纹为主、多绳纹花边口沿及少量彩陶,有小口尖底瓶、折腹钵、卷沿盆等,还发现有玉器。距今5500~5000年。
2.岷江流域另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反映出的文化面貌
岷江是一条南北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在四川盆地与甘青地区的文化交流中,特别是古代民族人群的移动迁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岷江上游的营盘山遗址和文化,以及姜维城遗址和文化。这里再举几个遗址。
茂县波西遗址位于四川茂县县城凤仪镇坪头村波西组,岷江西岸二级阶地上,高约100米,与县城隔河相望。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成都考古所2000年调查发现,2002年试掘,2003年成都考古所和阿坝州文管所、茂县羌族博物馆一起发掘,发现房址、窑址、灰坑等,出土遗存与营盘山遗址相似。
茂县沙乌都遗址位于四川茂县凤仪镇水西村的岷江台地上,北与波西遗址相距仅500米,南与营盘山遗址隔江相对。2002年调查时,发现灰坑和文化层,采集许多遗物。遗址南北两部分遗存有所差异,南区遗存接近宝墩文化,而北区年代要略早于南区。
汶川萝卜寨遗址位于四川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西南,是岷江雁门峡谷的山坡台地,2005年,为四川省考古所调查发现并发掘,发现有红烧土堆积、灰坑、火塘、墙基,6层堆积,有泥质灰陶、黃褐陶、夹砂灰褐陶,施绳纹、戳印纹、附加堆纹,有罐、盆、钵等,彩陶是泥质红褐陶施黑彩。与姜维城遗址相距约25公里,为相同的文化遗存。
3.嘉陵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
嘉陵江是四川与陕甘交界地区沟通的通道,下游联系了峡江区域。
广元张家坡遗址位于四川广元市西南城边嘉陵江西岸的高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发掘时,发现磨制的斧、锛、凿、刀、镞及打制石器,陶器以夹砂褐陶、红褐陶、灰陶为多,泥质陶很少。常见绳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刻画纹等,多罐、盘、豆、碗、盆,以平底器和圈足器为明显。发掘者推测的年代,在距今5000年左右。
广元邓家坪遗址位于四川广元市东郊(东坝)约两公里,嘉陵江支流南河北岸的坡顶上,约2000平方米。199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发掘时发现地层堆积较好,遗存丰富。出土小型化的斧、锛、凿、刀、铲、磨制小石片等。夹砂陶有红褐、灰褐、灰黑和泥质灰陶、红陶、黑皮陶,施绳纹、附加堆纹。有罐、碗、钵等,主要是平底器,也有圈足器。陶器唇沿多有花边或裙边装饰。发现较多红烧土遗存,还发现了残陶窑。经碳十四测定为距今4640~5200年。
广元中子铺遗址位于四川广元市以北约50公里的川陕交界通道朝天区中子铺镇北的营盘梁小山坡,最高约不到50米。嘉陵江的一条小支流浅(潜)溪河环绕营盘梁而过,形成一个很小的小盆地,周围都是山区。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子铺遗址以细石器为特征,1990年发现,同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进行发掘,发现文化层和灰坑及灶坑,出土燧石石核和细石叶,其中石片屑较多。还有少量夹砂红褐绳纹陶,火候低,其中灰褐陶足,接近前仰韶文化的三足器。还有个别磨制石刀、斧、锛、凿等。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6000~6700年,是目前所知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存。
关于川北区域的这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我们曾经写过一篇论文,提供给三星堆遗址学术研讨会,讨论了它们之间的文化关系和年代序列。大致是:中子铺遗存早期—中子铺遗存晚期与张家坡遗存—邓家坪遗存—边堆山文化,年代为距今6000~4000年。限于当时资料,分析和判断都不是很成熟,这中间肯定还有缺环存在。
4.川东北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渠江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流域范围在四川东北角区域,上游直通陕西的汉江流域,是沟通大巴山南北的通道,亦是与长江中游及三峡联系十分紧密的地带。
擂鼓寨遗址位于四川东北部,在离通江县城4公里的春载乡擂鼓寨村的山间坡台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1990~1991年,由四川省考古所和通江县文管所发掘,地层的6~9层为新石器时代,出土斧、锛、凿、镞及打制石器等,陶器有泥质和夹砂陶,以黑陶和褐陶为主,灰陶、红陶次之,盛行绳纹、弦纹、方格纹、刻划纹、篮纹、波浪纹、篦点纹、戳印纹、附加堆纹等,平底器为主,文化面貌与广元张家坡和绵阳边堆山遗址的特征相近。
5.涪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前面说过的边堆山遗址也是属于涪江流域。涪江流域纵贯了四川盆地的川中丘陵区。涪江也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与渠江一道,一东一西汇合于嘉陵江下游,成为四川盆地古代文化联系峡江古文化的一个大动脉。
江油大水洞遗址位于四川江油市大康镇旱丰村的吴家后山,洞穴坐北朝南,进深30~40米,有平缓区域成为古人类的生活区。2005年,由四川省考古所与江油市文管所发掘,发现3层堆积。下层为新石器时代,先民利用洞内大石块自然堆积的空隙,作为居所,有些类似边堆山遗址,其间灰烬堆积达半米多,另有制作区,加工石器,有较多石坯、砺石。陶器以夹砂灰陶、黄褐陶、红褐陶、泥质磨光黑皮陶为主,多绳纹、戳印纹,组成各种图案,唇沿施纹或做成花边口。平底器为主,多罐。石器有磨光的斧、锛、凿、矛等。遗存与茂县沙乌都遗址较接近,也较近似边堆山文化,年代距今约5000年。
6.大渡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大渡河是岷江的大支流,其流量和流域面积都不亚于岷江干流。大渡河成为川西山区中的一个重要的南北贯通的水道,是和黄河长江都有亲密关系的一条河流。
汉源麦坪遗址位于四川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的大渡河南岸二级阶地,是缓坡地带,高于河面70多米,是大渡河较低的阶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有新石器和商周时期遗存。2001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与四川省考古所等多家单位调查发现并试掘,2006~2007年发掘,发现干栏式和木骨泥墙的房址、灰坑,以及新石器时代的石棺葬。陶器以夹砂黑褐陶、红褐陶为主,多绳纹,流行花边口沿,有多种罐类和少量的玉器。时代距今5000~4500年。
汉源狮子山遗址位于四川汉源县大树镇的西南坡下,四川省考古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都曾做过调查,1990年四川大学考古系发掘,发现灰坑、房址、宗教性质的石堆遗迹,出土细石器和少量彩陶片等多种遗存,具有多种文化内涵,距今约4000年。
汉源大地头遗址位于四川汉源县大树镇大瑶村花果山北麓的冲积扇坡地上,距大渡河约两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米,2004年四川省考古所和雅安文管所发掘,发现房址的柱洞、火塘、墙基槽和居住面等,有木骨泥墙和石构排房两种。陶器以夹细砂陶为主,红陶、红褐陶最多,火候低,以细绳纹为主,有附加堆纹、刻划纹、弦纹、篦点纹等,器形有罐和钵等。
丹巴罕格依遗址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罕格依村,是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流域的高原河谷。1989~1990年四川省考古所发掘,发现石砌房址、灰坑、柱洞,以及随葬小陶杯和狗肋骨的墓葬。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多灰陶,红陶次之,绳纹为主,有附加堆纹、刻画、戳印及红陶黑彩等,盛行双耳罐、单耳罐,打制石器和骨器等,出土很多兽骨。富有地方特色,碳十四测定距今约3500年。
7.北来的影响:黄河上游新石器文化的扩张和南移问题
我们发现,其中有几个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这里可以试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1)北方细石器遗存的向南流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上,细石器文化可能比较复杂,但是南北方的细石器特征还是明显不同,有的细石器遗存具有鲜明的北方特色。不能一说到细石器,就都是各地产生的,或都是传播的。至少,在四川各地发现的很多有细石器的遗存,就需要具体而论。在四川南部的攀枝花和云南元谋盆地,就有细石器起源的线索和资料。但是年代较晚的不同细石器资料,其来源和文化传统可能各有不同。川西高原河谷的晚期细石器,或许属于北方系统。
中子铺遗址是一个保存不完整的细石器加工场遗存地点。关于中子铺的细石器遗存,其细石器文化的技术传统应该也是具有很强的北方特色的,是属于北方系统的细石器,我们倾向于它是较早的北来文化。但是中子铺的陶器遗存反映出的显然又是四川盆地的土著文化。中子铺文化应该可以发现以陶器为典型代表的聚落遗址和遗存,它应该是一个已经具有了四川盆地特色的新石器文化。我们把中子铺遗存分为了两个时期,但是并没有地层划分上的确定根据,早期的细石器与原始陶片的共存现象还有残留的地层依据,其他大部分资料则都是扰层出土或地面采集的。所以中子铺遗存还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四川盆地内一定还能够发现相当于中子铺文化时期,距今6000~7000年前的比较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2)马家窑文化彩陶已经南传入四川盆地西缘和川西高原。也有人称它为仰韶文化晚期类型,尽管名称不同,其实基本的文化内涵是差不多的,只是表述上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而已。在川西北发现的遗址,虽然有的文化遗存主体可能还是四川土著文化,马家窑文化陶器的出现只是影响和交流的反映,可这也表明有人群接触。彩陶流传到四川西部地区的现象表明,川西高原是马家窑文化人群南下的最适宜条件。
有人分析认为,进入四川的马家窑文化以偏东部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为主,也就是说,是甘肃中东部和南部的马家窑文化南下进入了四川西部。我们认为现在得出这个结论恐怕为时尚早。比如,在白龙江与嘉陵江联系最为紧密的川北一带,发现的史前遗址中就没有见到过彩陶,或许说明在这个很方便的交流通道,马家窑文化南移并不畅顺。相比之下,往西之后再向南的岷江上游,甚至大渡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却南移顺畅。也许反映是偏西部的马家窑文化,更有移民和殖民扩张的倾向。实际上它们开拓青藏高原,比后来的齐家文化都要范围更大、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