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600000016

第16章 鱼凫城与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2)

营盘山遗址位于四川茂县,是岷江一个大拐弯处的二级阶地,为一个舌形的台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台地高出河谷120米左右,地势坡缓,依山傍水,向阳。2001年,成都市考古队与阿坝州文管所、茂县博物馆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灰坑、灰沟、房址、红烧土等遗迹,出土马家窑风格彩陶、绳纹与附加堆纹及花边口装饰陶器、磨光陶和环形玉器、细石器、骨器等,陶器平底为主,距今约5500年。营盘山遗址的遗存,是比较明显地受到马家窑文化影响或很可能就是马家窑文化的一支向南传播发展过程中与四川土著文化结合,形成的一个文化流变中的聚落。营盘山遗址反映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现象。

5.姜维城遗址和文化

姜维城位于四川汶川县城威州镇南侧古城坪的高坡上,是岷江南岸与杂谷脑河交汇的二级阶地。地势很高。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调查发现了该遗址,并认为是马家窑的彩陶文化。遗址上有古城墙,被称为姜维城。2000年,四川省考古所调查后,于2003年与阿坝州文管所进行发掘,发现木骨泥墙地面建筑,圆形或椭圆形灰坑。陶器中,泥质陶较多,绳纹为主,有罐、盆、钵、瓶、瓮等平底器,有彩陶、细石器和镯、环等玉饰。遗存有马家窑文化的成分,是否属于马家窑文化,对这一问题有认识上的不同。该遗址与营盘山遗址有很多类似,是岷江上游的一种原始文化。同样表现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6. 什邡桂圆桥遗址

最近四川省考古院还在什邡市桂圆桥遗址发现了早于宝墩文化的一种新的文化遗存。它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比广汉三星堆遗址还要更靠北一些。据说其面貌比较接近岷江流域的茂县营盘山遗址的文化遗存,但资料尚未发表。我观摩过陶片,暂时也还没有获得该遗址文化遗存的详细资料,只能在此略微提及这个比较重要的新发现。

从地理位置上看,岷江流域的营盘山遗存,到桂圆桥遗存,必通过都江堰和彭州,或者是通过北川经绵阳和德阳,这样,成都平原西部和北部就形成了联系岷江和沱江及涪江的相互沟通的回环。当然,现今发现的地点还很少,还难以做过多的描述。但我们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发现的文化遗存,把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文化的关系,展现得清楚起来。

四川有很多学者都认为,成都平原的史前文化和岷江上游史前文化关系密切,甚至认为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的来源可能就是岷江上游。不过现在看,这还不怎么明确,至少目前的考古发现资料还很不够说明这一点,看来还需要做很多努力。

三、成都平原史前文化北向的交流和北来的影响

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还是要把视野扩大到整个四川北部区域。但我们讨论的前提,还是要继续坚持我们曾经提出的观点,即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体,应该是在四川盆地内起源和发展起来的土著文化的观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长期以来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关键还要我们去把握,看到什么是固有的文化传统,什么是吸收的文化滋养。而且还应意识到,文化的影响一定是互动的,双向的。

下面试图探讨一下北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成都平原及四川盆地,同北边区域的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们扩大范围,举一些考古资料来略作说明。

1.黄河长江分水地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特征

黄河也流经了四川,尽管只是很短的一段,却在四川西部构成了一道联系长江黄河的奇特山川态势,使四川既含长江流域,也含黄河流域。它是沟通黄河上游和长江上游水系、山脉、族系、文脉的天然纽带。

马尔康哈休遗址位于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哈休村茶堡河三级阶地上,高约30米,黄土沉积。这是黄河与长江分水的地域,不远就是黄河支流白河水域。2000年阿坝州调查发现遗址,2003年、2005~2006年,成都市考古所与阿坝州文管所一起试掘,发现袋状灰坑,有磨制、打制石器和细石器;陶器有泥质灰陶、红陶、褐陶、黑皮陶、夹砂灰陶、褐陶等,以绳纹为主、多绳纹花边口沿及少量彩陶,有小口尖底瓶、折腹钵、卷沿盆等,还发现有玉器。距今5500~5000年。

2.岷江流域另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反映出的文化面貌

岷江是一条南北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在四川盆地与甘青地区的文化交流中,特别是古代民族人群的移动迁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岷江上游的营盘山遗址和文化,以及姜维城遗址和文化。这里再举几个遗址。

茂县波西遗址位于四川茂县县城凤仪镇坪头村波西组,岷江西岸二级阶地上,高约100米,与县城隔河相望。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成都考古所2000年调查发现,2002年试掘,2003年成都考古所和阿坝州文管所、茂县羌族博物馆一起发掘,发现房址、窑址、灰坑等,出土遗存与营盘山遗址相似。

茂县沙乌都遗址位于四川茂县凤仪镇水西村的岷江台地上,北与波西遗址相距仅500米,南与营盘山遗址隔江相对。2002年调查时,发现灰坑和文化层,采集许多遗物。遗址南北两部分遗存有所差异,南区遗存接近宝墩文化,而北区年代要略早于南区。

汶川萝卜寨遗址位于四川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西南,是岷江雁门峡谷的山坡台地,2005年,为四川省考古所调查发现并发掘,发现有红烧土堆积、灰坑、火塘、墙基,6层堆积,有泥质灰陶、黃褐陶、夹砂灰褐陶,施绳纹、戳印纹、附加堆纹,有罐、盆、钵等,彩陶是泥质红褐陶施黑彩。与姜维城遗址相距约25公里,为相同的文化遗存。

3.嘉陵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

嘉陵江是四川与陕甘交界地区沟通的通道,下游联系了峡江区域。

广元张家坡遗址位于四川广元市西南城边嘉陵江西岸的高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发掘时,发现磨制的斧、锛、凿、刀、镞及打制石器,陶器以夹砂褐陶、红褐陶、灰陶为多,泥质陶很少。常见绳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刻画纹等,多罐、盘、豆、碗、盆,以平底器和圈足器为明显。发掘者推测的年代,在距今5000年左右。

广元邓家坪遗址位于四川广元市东郊(东坝)约两公里,嘉陵江支流南河北岸的坡顶上,约2000平方米。199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发掘时发现地层堆积较好,遗存丰富。出土小型化的斧、锛、凿、刀、铲、磨制小石片等。夹砂陶有红褐、灰褐、灰黑和泥质灰陶、红陶、黑皮陶,施绳纹、附加堆纹。有罐、碗、钵等,主要是平底器,也有圈足器。陶器唇沿多有花边或裙边装饰。发现较多红烧土遗存,还发现了残陶窑。经碳十四测定为距今4640~5200年。

广元中子铺遗址位于四川广元市以北约50公里的川陕交界通道朝天区中子铺镇北的营盘梁小山坡,最高约不到50米。嘉陵江的一条小支流浅(潜)溪河环绕营盘梁而过,形成一个很小的小盆地,周围都是山区。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子铺遗址以细石器为特征,1990年发现,同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进行发掘,发现文化层和灰坑及灶坑,出土燧石石核和细石叶,其中石片屑较多。还有少量夹砂红褐绳纹陶,火候低,其中灰褐陶足,接近前仰韶文化的三足器。还有个别磨制石刀、斧、锛、凿等。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6000~6700年,是目前所知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存。

关于川北区域的这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我们曾经写过一篇论文,提供给三星堆遗址学术研讨会,讨论了它们之间的文化关系和年代序列。大致是:中子铺遗存早期—中子铺遗存晚期与张家坡遗存—邓家坪遗存—边堆山文化,年代为距今6000~4000年。限于当时资料,分析和判断都不是很成熟,这中间肯定还有缺环存在。

4.川东北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渠江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流域范围在四川东北角区域,上游直通陕西的汉江流域,是沟通大巴山南北的通道,亦是与长江中游及三峡联系十分紧密的地带。

擂鼓寨遗址位于四川东北部,在离通江县城4公里的春载乡擂鼓寨村的山间坡台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1990~1991年,由四川省考古所和通江县文管所发掘,地层的6~9层为新石器时代,出土斧、锛、凿、镞及打制石器等,陶器有泥质和夹砂陶,以黑陶和褐陶为主,灰陶、红陶次之,盛行绳纹、弦纹、方格纹、刻划纹、篮纹、波浪纹、篦点纹、戳印纹、附加堆纹等,平底器为主,文化面貌与广元张家坡和绵阳边堆山遗址的特征相近。

5.涪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前面说过的边堆山遗址也是属于涪江流域。涪江流域纵贯了四川盆地的川中丘陵区。涪江也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与渠江一道,一东一西汇合于嘉陵江下游,成为四川盆地古代文化联系峡江古文化的一个大动脉。

江油大水洞遗址位于四川江油市大康镇旱丰村的吴家后山,洞穴坐北朝南,进深30~40米,有平缓区域成为古人类的生活区。2005年,由四川省考古所与江油市文管所发掘,发现3层堆积。下层为新石器时代,先民利用洞内大石块自然堆积的空隙,作为居所,有些类似边堆山遗址,其间灰烬堆积达半米多,另有制作区,加工石器,有较多石坯、砺石。陶器以夹砂灰陶、黄褐陶、红褐陶、泥质磨光黑皮陶为主,多绳纹、戳印纹,组成各种图案,唇沿施纹或做成花边口。平底器为主,多罐。石器有磨光的斧、锛、凿、矛等。遗存与茂县沙乌都遗址较接近,也较近似边堆山文化,年代距今约5000年。

6.大渡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大渡河是岷江的大支流,其流量和流域面积都不亚于岷江干流。大渡河成为川西山区中的一个重要的南北贯通的水道,是和黄河长江都有亲密关系的一条河流。

汉源麦坪遗址位于四川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的大渡河南岸二级阶地,是缓坡地带,高于河面70多米,是大渡河较低的阶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有新石器和商周时期遗存。2001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与四川省考古所等多家单位调查发现并试掘,2006~2007年发掘,发现干栏式和木骨泥墙的房址、灰坑,以及新石器时代的石棺葬。陶器以夹砂黑褐陶、红褐陶为主,多绳纹,流行花边口沿,有多种罐类和少量的玉器。时代距今5000~4500年。

汉源狮子山遗址位于四川汉源县大树镇的西南坡下,四川省考古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四川队都曾做过调查,1990年四川大学考古系发掘,发现灰坑、房址、宗教性质的石堆遗迹,出土细石器和少量彩陶片等多种遗存,具有多种文化内涵,距今约4000年。

汉源大地头遗址位于四川汉源县大树镇大瑶村花果山北麓的冲积扇坡地上,距大渡河约两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米,2004年四川省考古所和雅安文管所发掘,发现房址的柱洞、火塘、墙基槽和居住面等,有木骨泥墙和石构排房两种。陶器以夹细砂陶为主,红陶、红褐陶最多,火候低,以细绳纹为主,有附加堆纹、刻划纹、弦纹、篦点纹等,器形有罐和钵等。

丹巴罕格依遗址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罕格依村,是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流域的高原河谷。1989~1990年四川省考古所发掘,发现石砌房址、灰坑、柱洞,以及随葬小陶杯和狗肋骨的墓葬。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多灰陶,红陶次之,绳纹为主,有附加堆纹、刻画、戳印及红陶黑彩等,盛行双耳罐、单耳罐,打制石器和骨器等,出土很多兽骨。富有地方特色,碳十四测定距今约3500年。

7.北来的影响:黄河上游新石器文化的扩张和南移问题

我们发现,其中有几个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这里可以试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1)北方细石器遗存的向南流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上,细石器文化可能比较复杂,但是南北方的细石器特征还是明显不同,有的细石器遗存具有鲜明的北方特色。不能一说到细石器,就都是各地产生的,或都是传播的。至少,在四川各地发现的很多有细石器的遗存,就需要具体而论。在四川南部的攀枝花和云南元谋盆地,就有细石器起源的线索和资料。但是年代较晚的不同细石器资料,其来源和文化传统可能各有不同。川西高原河谷的晚期细石器,或许属于北方系统。

中子铺遗址是一个保存不完整的细石器加工场遗存地点。关于中子铺的细石器遗存,其细石器文化的技术传统应该也是具有很强的北方特色的,是属于北方系统的细石器,我们倾向于它是较早的北来文化。但是中子铺的陶器遗存反映出的显然又是四川盆地的土著文化。中子铺文化应该可以发现以陶器为典型代表的聚落遗址和遗存,它应该是一个已经具有了四川盆地特色的新石器文化。我们把中子铺遗存分为了两个时期,但是并没有地层划分上的确定根据,早期的细石器与原始陶片的共存现象还有残留的地层依据,其他大部分资料则都是扰层出土或地面采集的。所以中子铺遗存还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四川盆地内一定还能够发现相当于中子铺文化时期,距今6000~7000年前的比较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2)马家窑文化彩陶已经南传入四川盆地西缘和川西高原。也有人称它为仰韶文化晚期类型,尽管名称不同,其实基本的文化内涵是差不多的,只是表述上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而已。在川西北发现的遗址,虽然有的文化遗存主体可能还是四川土著文化,马家窑文化陶器的出现只是影响和交流的反映,可这也表明有人群接触。彩陶流传到四川西部地区的现象表明,川西高原是马家窑文化人群南下的最适宜条件。

有人分析认为,进入四川的马家窑文化以偏东部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为主,也就是说,是甘肃中东部和南部的马家窑文化南下进入了四川西部。我们认为现在得出这个结论恐怕为时尚早。比如,在白龙江与嘉陵江联系最为紧密的川北一带,发现的史前遗址中就没有见到过彩陶,或许说明在这个很方便的交流通道,马家窑文化南移并不畅顺。相比之下,往西之后再向南的岷江上游,甚至大渡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却南移顺畅。也许反映是偏西部的马家窑文化,更有移民和殖民扩张的倾向。实际上它们开拓青藏高原,比后来的齐家文化都要范围更大、更远。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爆笑穿越:王爷大人我没空

    爆笑穿越:王爷大人我没空

    性格胆小、懦弱又怕事的草包三小姐,摇身一变,逆天外挂多多。大婚之日,抛下某爷,赚钱防老!此女没心没肺,腹黑女PK腹黑妖夫。别人遛鸟她遛神兽,为了她的威风坐骑,努力挣钱喂神兽!王爷老公,人前闷骚人后混蛋,家有妖夫如此,某女表示压力山大!
  • 早年的雪

    早年的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为龙之道

    为龙之道

    (起点三组签约作品)当洪荒早已破碎,封神已经完结;来自未来的灵魂,穿越到了古代一条拥有龙族血脉的灵蛇的身上,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揭开怎样的秘密呢?他,又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呢?为什么灵脉又叫龙脉,人皇又叫真龙天子,为什么龙会成为后世的图腾,真正的龙,到底是什么?一切的一切,精彩尽在《为龙之道》本书的书友群:111341449(欢迎加入)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或还似懂非懂,生发开去,我先看目录。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杜书瀛兄嘱序于我,说有的是“友情出场”,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有的是为了“促销”,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 富爸爸家训

    富爸爸家训

    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 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懒妾

    懒妾

    听说,檀城富商凤家老爷有一妻四妾,五儿六女,整一个庞大家族。听闻,凤家十一小姐凤睐沉睡了五年之久,居然醒来了。凤睐说;“大惊小怪干什么,有什么好稀奇的,醒来就醒来,我倒希望永远不醒,这样能让我天天睡个饱。”虾米!这样也行么?听说,凤家十一凤睐及是妓女所生,出生卑微,母亲忧郁成疾而死,十岁的她变成了没人爱的孤儿,因不幸落水错睡了五年之久。凤睐不屑地说:“屁咧!我又不是狗,不屑这种当狗的宠爱,我自己宠爱我自己就够了。”听说,凤家十一凤睐,在家耐不住寂寞,公然带着情夫在房里偷情,结果被大夫人捉奸在床。凤睐说:“清者自清,人家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姑奶奶就算真的偷情,那又怎样,他们八婆什么?我就不信全天下的人,都没有一点色心,假如一大美人或是一个大美男脱光衣服站在你面前,除非你不是男人或是女人,早就扑上去吃了,妈的,就算女人看女人也会起色心好不?”听说,凤家十一凤睐上的人是五王爷孤独羽,凤家一夜之间攀龙附凤,成为皇亲贵族,被唾弃三个月荡fu的凤睐,成为了五王爷的第十一妾室。凤睐嗤笑:“说得好听是十一夫人,说白点也只不过是他五王爷的第十一小妾,丫的,这十一两个词是不是今天跟我犯冲啊!不三不四的,偏偏是个1,而且还是两个1,摆明让我打双节棍嘛!”听说,凤家十一小姐嗜睡成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堪称檀城第一懒女,一沾床就睡个错天地暗,电火雷劈也打不醒她。“啊!好困啊!天大地大,睡觉最大,我就是没有出息又怎样,只有那些‘有出息’的笨女人才会为了一个男人斗个你死我活,何必呢?俗话说,女人何必为难女人呢?我不会蠢到去摊上这滩混水。”“何必自寻烦恼呢?嘴长在别人脸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不痛不痒,管他王爷‘性’福不‘性’福,我幸福就好了。”简介无能,先待定着,过两天再重新码,呵呵,本文过程NP,结局待定。推荐自己新坑的文《狂妻七嫁》刚睁开眼就被甩手一巴掌,下手还真他奶奶的狠,脸上火辣辣的痛楚像火烧一样的热痛。靠之,老娘曾几何时被如此对待过,士可忍,她凤悠孰不可忍。“啪!啪!啪!”别人敢伤她一分,她三倍奉还。吓!她这个下堂妻居然回甩了小三三巴掌。有谁告诉她,她才刚趴在床上睡一觉,就莫名其妙的穿了,而且还穿在刚下堂的女人身上。下堂妻就下堂妻吧,老娘我照样活得轻松自在,拿着休书,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