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600000012

第12章 温江鱼凫村遗址发掘的意义(1)

宋治民

一、关于鱼凫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指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以研究古代人们遗留下的遗迹、遗物和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等主要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古代人们的历史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所以考古学文化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它有自己的特殊含义。夏鼐先生指出:“这是某一个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文化在物质方面遗留下来可供我们观察到一群东西的总称。”一个考古学文化,为同一时代、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有同样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并有同样的居住遗址和埋葬习俗。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夏鼐先生提出三个条件,这就是:第一,一种文化必须有一群有明确特征的类型品。这些类型品是经常地、独有地共同伴出。第二,共同伴出的这一群类型,最好是发现不止一处;换言之,不仅在一个墓地中几个墓葬内,或一个居址中几座住宅内发现,而是在不同的墓地和居址中都发现它们是在一起的。第三,我们必须对这一文化的内容有相当充分的认识。鱼凫在目前还只能说是一个传说人物,或者是一代之名,尚不能指出哪些是他(们)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因此,从考古学的角度说,所谓鱼凫文化是不存在的。至于从其他学科探讨鱼凫文化自当别论。

给一个考古学文化定一个名称,一般是以最早发现的小地名命名,如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等。从这个角度讲也不宜在考古学上提出鱼凫文化的命名。目前有以蜀文化这一名称来命名成都平原上相当于商周时期的考古学遗存,这是以族称命名。夏鼐先生指出:“至于时代较晚的原始社会,因为它们毗邻的各个社会中有些已有文字记录,所以这些文化有时便用文字记录上的族名来命名,例如我国的 ‘巴蜀文化’。”我国甲骨文中已有“蜀”的记录,并且彭州市竹瓦街出土铜器窖藏中,有两件觯的铭文,据徐中舒先生考证,这两件觯为殷商晚期两个家族的铜器,它们出现在成都平原,和蜀参加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当时的蜀就在成都平原。孙华先生指出:“一是成都平原的先秦文化至迟从第二期(按系指三星堆文化)就与古蜀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该文化系列的主体是古蜀人的遗存。”所以成都平原上相当于商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可以族称命名为蜀文化,蜀文化有一套独特的器物群,从出土陶器看,以夹砂褐陶和夹砂灰陶为主要陶系,从出土器物看在三星堆文化中以小平底罐、高柄豆、大圈足浅腹盘、鸟头柄勺为基本组合。在十二桥文化中新出现一组尖底器,出现圜底釜,而大圈足浅腹盘消失,稍晚一些时候鸟头柄勺也消失。它们中间有继承、有发展、有变化,它们可视为蜀文化在发展中的两个时期,即三星堆文化期、十二桥文化期。夏鼐先生指出:“一个文化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当它的元素尤其作为‘标准化石’的元素,由量变到质变,都成为另外一些显然不大相同的类型时,我们有时称之为一个文化,有时称为同一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或时期)。这一方面要看它们差异的程度(量)和性质。”根据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的陶器组合看,有连续性,又阶段性分明,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器物继承了下来,也有一些器物消失了,更有一些新的器物出现。所以它们应是一个考古学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时期)。关于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安志敏先生指出:“历史时期文化遗存一般可以时期为名,如商文化、周文化等,虽然具有广义的文化含义,但都含有 ‘标准器物’,同样可以观察到它的共同体,基本上也属考古学文化的范畴。”张忠培先生也指出:“有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和历史上的族挂钩,可以叫做某某族文化,如夏文化、商文化。”“实际上商文化是把族和考古学文化合在一个概念里了,但内涵还是分开的。因为商文化这一概念包含了‘二里冈文化’和 ‘殷墟文化’两个考古学文化。”同样,蜀文化是以族称命名的,但它包含了“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和成都平原上的战国时期文化。它有一群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资料,这些实物资料特别是陶器有一群特征明确的类型器,这些类型器是经常地独有地伴出。在青铜器中大部分独具特色,如神树、人像、头像、面具等是其他文化所没有的。所以蜀文化可以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鱼凫目前还属于传说中的人物,虽然不能说他完全不存在,但根据前面的论述,鱼凫文化不能算是考古学文化。当然从其他学科如古代史、民族史等角度去探讨鱼凫文化是可以的,这个问题已不在考古学的范畴之中,不在本文讨论之内。二、鱼凫村遗址发掘的意义

鱼凫村遗址是迄今在温江区内发现并经科学发掘最早的古代遗址,经研究它相当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时代。它不但证明了温江历史悠久,也证明了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在这里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社会组织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已处在文明的前夜。按照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它属于以新津宝墩遗址命名的宝墩文化。

鱼凫村遗址经过两次正式发掘,即1996年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温江文管所发掘,1999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鱼凫村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并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第二次发掘只公布了部分重要的资料,尚未公布发掘报告。综合两次发掘的资料,我们对鱼凫村遗址有如下的初步认识。

(一)城垣

经钻探、发掘和对城垣的解剖,城垣为堆筑而成,平面呈六边形,城内面积40万平方米。有些地方现地面以上还有城垣保存,有些存于现地面以下,也有些被后代破坏殆尽。鱼凫村遗址可以分为三期,城垣建在第一期文化层之上,为第二期时人们所建,到了第三期城垣已废弃。

我国史前时期带有城垣的城址,较早的有湖南澧县梦溪八十垱城址,属于彭头山文化晚期,河南郑州西山城址属于仰韶文化晚期,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属于大溪文化至屈家岭文化,属于屈家岭文化的主要有湖南澧县鸡叫城城址、湖北荆州阴湘城遗址等。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在我国南北各地发现或发掘许多城址。如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登封王城岗古城址、辉县孟庄古城、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邹县丁公城址、寿光边线王城址、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等。这一时期我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城,说明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正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革,处在文明的前夜。这时在成都平原上先民们同样经历着这一变革的历史时期。在20世纪的90年代相继在成都平原上发现或发掘了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的属于宝墩文化的城址,它们是新津宝墩城址、都江堰的芒城城址、郫县的古城城址、崇州的双河城址和紫竹城址,加上鱼凫村城址一共6座。在龙山文化时代,成都平原和全国各地的发展大概是同步的。密集的城址在当时成都平原上是人口众多,生产发展较高的地区,并且和全国一样,也处在文明的前夜。

在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在建造城垣的过程中,一般是先挖基槽,然后修建城垣,系采用堆筑和版筑相结合的技术,城外挖有壕沟(护城河)。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一般不挖基槽,城垣为平地起建,除个别外在城外不挖壕沟,长江中游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城垣建筑技术和成都平原诸城址相同。

此外,黄河流域史前城址面积较小,如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面积为3.4万平方米,登封王城岗城址西域面积仅8500平方米,辉县孟庄城址面积为16万平方米,山东邹县丁公城址面积为6万平方米,寿光边线王城址面积只有5.7万平方米。南方长江中游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面积达120万平方米,长江上游成都平原的新津宝墩城址面积为60万平方米,温江鱼凫村城址面积为40万平方米,郫县古城城址为30万平方米,崇州紫竹城址为20万平方米,都江堰城址为17万平方米(内城7万平方米,外城10万平方米),崇州双河城址为11万平方米。这些城址面积虽然赶不上天门石家河城址的面积,一般来说比黄河流域同一时期的城址面积要大,像新津宝墩、温江鱼凫村、郫县古城等要比黄河流域的城址面积大得多,这些大约也反映出龙山文化时期成都平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成都平原上这六座城址,鱼凫村城址平面为六边形,而其他五座城址平面均为长方形或方形,这或许和地形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根据对城垣的解剖发现,在城垣的修筑过程中,每层堆筑的层次中有夹杂卵石的情况,其第一层表面有一层很密集的卵石层,这些大概是为了加固城垣、避免雨水冲刷对城垣造成破坏。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幽默是人生的智慧之花,聪明人不一定善于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聪明。我们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幽默感,其实,只要留意一下,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创造幽默佳境。有了幽默,在人生困惑纷至而来中,它会帮你变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当你在严重的沮丧中不能自拔时,它会给你心灵的翅膀,让你精神得以超越。幽默也许从来没有登上大雅之堂,至多不过是博人一笑。但其中的智慧又有谁深深地体悟?其中的道理又有谁静静地反思?本书每个小幽默后都有智慧提示,让人发出笑声的同时一并开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这个女人!一点都不像女人!看似柔弱,却收服了他手下最强悍的战士,与妖柔的闺阁之秀截然不同,这样的人,却吸引住白王花擎苍的视线!身为狙击手的管彤,却莫名穿越到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丫鬟叶芙蓉的身体中。为了解开穿越与身世之谜,叶芙蓉变成了白王的贴身婢女,这个俊朗却多疑的男人,从怀疑到倾心,似乎久远却也顺理成章。那些携手倾心,那些生死相随,在阴谋与鲜血中,随着惊雷炸响戛然而止!——跨过了时间和空间,他们,还能否再次携手?
  • 满江红

    满江红

    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迁居南京,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赌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嫁与他作妻。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多亏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不能忘情的桃枝追随病重的水村来到船上,恰逢渡船起火,桃枝与水村调换衣服,使水村被解救妇孺的小船载走,自己却被烧死在火中。得救后的水村沉浸在伤痛中不能自拔,偶然看到一出剧《满江红》,讲的正是一女与情郎易装救人的故事,终于因伤痛过度,在郁郁中死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魔剑惊情

    魔剑惊情

    玄剑门弟子卫青一心苦恋师姊,为博其青睐,甚至不惜偷偷潜入后山,成为了魔教前任教主的衣钵传人。实力大涨之后,卫青却发现自己依然无法挽回师姊嫁人的事实,于是其愤而加入魔教,成为魔教圣物“赤焰魔剑”的传人,此后卫青与魔教众人携手同行,在修真大陆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滔天浪潮……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