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800000007

第7章 艰难创业——汗水铸就十里东汽(2)

战天地,乐无穷

与刘仁均一样,如今的孙学斌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人生七十古来稀,岁月的沧桑已无情地在老人脸上刻下道道的深痕。老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都是在东汽度过的,汉旺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东汽工作几十年,他也算得上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20世纪70年代初,孙学斌就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风尘仆仆一路从东北辗转来到汉旺,正赶上东汽三线建设全面铺开的时候,摊子大、底子薄、基础差、困难多,加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恶劣的气候条件,对每个建设者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不仅拉家带口还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真有点招架不住的感觉。就这样他们还是头顶烈日,脚踩荒地,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推板车、搞土建,抬石头、挑沙子样样都来、事事都干,唯恐做得不够、干得不好。一颗红心两只手,一心只为建三线。

修铁路,靠双手

修建厂区铁路的时候,东汽组织了一个“劳动连”。它是东汽的第一个青年劳动组织,成员多为20岁上下的家属子弟。铺轨对每个建设者来说都是一项艰苦的活,当时机械极为缺乏,更多地要使用土筐、铁锹、钢钎、镐头等简易工具,要用双手来挖坑、打夯、平路基、铺铁轨。其中,一根水泥枕木重达200斤,四个小伙子抬起来在山坡上行走直打晃,而且一天要抬好几十根。他们深一脚浅一脚,一边走一边吆喝喊着号子,每移动一步都十分吃力。为了打气鼓劲,18个年轻人经常喊着口令,迈着统一的步调一起弯腰抬铁轨,硬是把10余公里的铁轨整整齐齐地铺在路基上。尽管很苦很累,但谁也没有怨言,更不会叫苦。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共同创业、建设家园的理想信念,支撑着大家挺了过来。在极其特殊的艰苦条件下,他们用了两年多时间修筑铁路,最终实现了“十里东汽”厂区铁路的全线通车。

一根绳,一条心

“一根麻绳闹革命”在东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当年一轻车间的副主任黄华池。建厂初期,由于机械化程度低、施工手段简陋,为了早日把工厂设备安装到位,投入生产,他就带领车间职工打起了人海战术,靠着麻绳和滚杠把一台台几十吨重的设备拖到基础上就位。那个时候,这种激动感人的场面到处可见。无论在一轻、二轻和工具厂房,还是在机修、冷作和叶片车间,几十名汉子都在吼着古老的东北号子,一群人都在拉的拉、撬的撬、抬的抬、扛的扛。大家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力量,经过拼搏努力,终于将成百上千台设备和一个个“钢铁巨人”先后移进厂房,搬进车间,让其在一条条生产线上很快运转了起来。其中,许多设备直到今天还在继续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为汽轮机的生产制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快上马,早出钢

沈国俊是铸钢车间的老职工、东汽厂原副厂长,他对艰苦环境下炼出东汽第一炉钢水的情况记忆犹新。

据《德阳日报》记者陈昆、刘勋采访报道:

“每当我回想起在铸钢车间工作的情景,心情都无法平静。那时艰苦创业、团结奋战的场面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1972年3月2日,厂里向铸钢车间下达死命令:不等不靠使铸钢车间尽快上马,与工厂建设和机组产出同步进行,争取早产铸钢件、早出汽轮机。这样的要求无疑似军令,也为工人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和兴奋剂。车间上马首要任务是安装设备,而当时任务的核心是安装两台电弧炉。但这是长春电炉厂的新产品,它的电极提升机构、炉盖提升旋转、电控系统、高压油路系统等都是人们第一次接触到的,当时车间的安装技术力量又相当薄弱。问题与困难摆在眼前,是等专业安装队伍还是自己干?东汽人迎难而上,掌握主动,果断选择了后者。电弧炉安装会战打响,誓师会当天,几名老职工就卷着铺盖住进了车间,其中就包括沈国俊。而后,车间造型、清砂、吊车等岗位人员不分昼夜清除积尘;电工组埋管线,改装控制柜;机修人员想方设法加工电极升降传动部位的关键部件……每一次试验,都是一次艰巨的挑战;每一个难关的攻克,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跨越。终于在七个月后,当耀眼的钢水伴随着飞舞的钢花滚滚倾注到钢水包时,炼出第一炉钢水的热烈欢呼声在十里东汽的上空久久回荡。

另据《德阳日报》记者报道:

由于创业之初是非常艰难的,创业者们喊响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他们四处安营扎寨,没有宿舍就住破庙或借住民居,没有办公楼就在工地席棚办公,没有电灯就点蜡烛火把,没有自来水就饮河沟山水。建设者们在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下,争取尽快建好东汽厂,一心一意干着远大事业。回忆当年的创业历程,原东汽厂厂长、党委书记陈宽金深有感触:“建厂之初有苦更有甜,有挫折更有成功。”1966年5月,陈宽金举家南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设洪流中,之后饱尝了基建初创时的甘苦、产品出厂时的喜悦和改革初始的寻觅。陈宽金用“人生最宝贵的时段”来铭记这段经历。40多年艰苦创业,4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于东汽人,点点滴滴都是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如今的东汽以东方巨人的姿态昂首屹立于世人面前。

如今,光阴荏苒,转眼42年过去了,42年的春秋如过眼烟云,带走了人们许多的记忆。昔日的一片荒滩野地也都早已不见了当年的踪影。曙光山下,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昔日献身三线、风华正茂的东汽前辈们也已青春不再。当我们徜徉在“十里东汽”这片前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再次回首那段令人难忘的激情岁月,再次去追寻那些创业者们留下的远去的画面和足迹时,眼前闪烁的便是那威武雄壮的队伍、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耳边响起的是那令人魂牵梦萦、荡气回肠的创业之歌。虽然今天,那些创业的激情、干劲、拼搏、奋斗都已成为尘封的历史、记忆的沉淀,但是,前辈们那种创业的豪情,那种奉献的精神却没有随着时间飘逝。42年来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东汽创业者,用他们走不完的艰辛和流不尽的汗水,肩挑手推砌起了东汽建设的每一块基石;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无怨无悔的人生,辛勤耕耘。正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贡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聪明才智,才让当年的三线工厂发展成了今天的“十里东汽”。

从建厂的第一天起,东汽人的血脉里就涌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秉性和品质。艰辛创业的背后,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共和国赤子之肩挑着历史责任与使命,用自己的坚忍和忠诚谱写着三线建设的壮丽乐章。在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特殊年代,东汽的创业者们始终以忠贞不渝的信念、坚定执著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个人与企业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用无怨无悔的人生,辛勤耕耘着自己深爱的这片热土。

同类推荐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我读.5

    我读.5

    《我读5》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所选的题材范围颇广,比如《自由》《巨流河》《寻找家园》《寻路中国》《容忍与自由》《消逝的燕京》《隐居·在旅馆》《隐私不保的年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热门推荐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电子帝国

    重生电子帝国

    新书《我的创业时代》已发布,欢迎老书友前去品鉴!李轩一个回国海归,在飞机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时因为没系好安全带,不幸遭遇意外,没想到穿越重生成为1979年另一个同名同姓的香港少年。1979年,属于计算机的时代正方兴未艾,属于电子游戏机的时代却正逐渐进入高潮。pacman,这款其貌不扬的游戏机竟然一年狂卖十万台横扫世界,还有超级马里奥、坦克大战、街头霸王,那些熟悉的游戏你是否记得?且看李轩从街机起步,建立自己的电子帝国,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
  • 会说才会赢

    会说才会赢

    一本终于让你开窍的口才书!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作为在世界上生存的三大法宝;而20世纪60年代后,世人又将“口才、金钱、电脑”作为最有力的三大法宝。在这几大“法宝”改变的情况下,“口才”一直都独居法宝之首,足见其重要性。《会说才会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口才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说话方法与技巧,也单独介绍了交谈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处世口才、朗诵口才、演讲口才、论辩口才等。实景实情,令人身临其境,发现口才的奥妙,学会说话的技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婚姻呼叫转移

    婚姻呼叫转移

    (正文完)番外系渣男回头的暖宠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才拒绝当爱情待罪的羔羊---题记廉诗斐曾经为了逃避对徐贺湛的暗恋只身到了异地,当她以为找到了真爱回来参加姐姐廉诗语和他的婚礼时,在他眼里她成了推姐姐摔下楼的人,姐姐成了植物人,而她成了罪人。十天后她代替姐姐嫁给了他,从此她活在自责与折磨中,她曾经以为只要她真心地对他,真心地照顾姐姐她的生活就没有遗憾了,只是她忘了她也是有感觉的人,她最怕的就是徐贺湛对她的冷漠与憎恨。女儿的到来也没有让他改变对她的看法,反而让她对他彻底失望了。当她知道姐姐摔下楼的事是姐姐和曾经的恋人设计好的时,廉诗斐觉悟了,原来今天的一切不是她错了,而是她太傻了。她曾经对徐贺湛说我不是非得爱着你才能活下去,少了对你的爱也许我会过得更好。只是她当放弃了那份爱,徐贺湛才发现,她的放弃让他感觉到痛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