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00535

第一百二十八章 请借先生骨头一用

含光殿里安静了许久,太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你有什么意见?”

秦老爷子低首恭敬禀道:“老臣不敢,只是一应依例而行罢了,祈太后凤心dú cái。”

太后想了会儿后,缓缓地点了点头。所谓依例而行,陛下既已宾天,那自然应该是太子继位。太后想到这两天里与太子进行的几次谈话,对这个孙子的满意程度越来越深,觉得这孩子比他母亲倒是要更清明多了。

太后是皇后的姑母,不论从哪个角度上讲,太子继位,都会是她第一个选择。此时又得到了军方重臣的隐讳表态,再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改变这一切。

“范府那边?”

“娘娘……应该不会忘记以前那个姓叶的女人。”

又一阵死寂一般的沉默之后,太后开口说道:“你先下去吧。”

“是。”秦老将军行了一礼,退出了含光殿,只是离这座宫殿没有多远的时候,这位庆**方辈份最高的老者,下意识里回头望去,直觉着隐隐能听到殿内似乎有人正在哭泣。

老人的心间忽然抽搐了一下,想起了远方大东山上的那缕帝魂,一股前所未有的心悸与惊惧一下子涌上心头,后背开始渗出冷汗,加快了出宫的脚步。

在最先前的那两天两夜之后,被太后旨意请入殿中的嫔妃们回到了各自的寝宫之中,除了宁才人宜贵嫔淑贵妃这三人。原因很简单,这三位嫔妃都育有皇子,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如果要让太子安全登基继位,太后必须把这三个女人捏在手里。

至于长公主,则是回到了她睽违已久的广信宫。

太后孤独地坐在榻上,几位老嬷嬷敛神静气地在后方服侍着,不敢发出一丝声音。暗黄的灯光,照耀在老太后的侧颊,明晰地分辩出无数条皱纹,让这位目前庆国最大的权力者,呈现出一种无可救药的老态龙钟。

“自己会不会选错了。”

太后心底的那个疑问,就像是一条毒蛇一样在不停吞噬着她的信心,临老之际,骤闻儿子死讯,对于所有老人来说,都是极难承担的打击。然而庆国太后,却是强悍地压抑住了悲伤,开始为庆国的将来,谋取一个最可靠与安全的途径。

“如果他还活着,一定会怪哀家吧。”

太后缓缓闭上眼睛,想着已经离开这个人世的皇帝,心中一片悲伤。此行大东山祭天,陛下的目标便是废太子,然而陛下初始宾天,自己这个做母亲的,却要重新扶太子登基,陛下的那抹魂魄,一定会非常的愤怒。

可是为了庆国,为了皇儿打下的万里江山能够存续下去,太后似乎别无选择。

哪怕是横亘在她心头的那个可怕猜想,也不会影响到她的选择。

太后猛地睁开眼睛,似乎是要在这宫殿里找到自己儿子的灵魂,她静静地看着夜宫,嘴唇微张,用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压抑说道:“我不管是谁害的你,也不管是不是我选择的那个人害的你,可你已经死了,你明白吗?你已经死了,那什么都不重要了!”

是的,太后不是愚蠢的村头老妇人,接连数rì来入京的所谓证据,并不能让她完全相信,自己那个并不怎么亲热的宫外孙子,会是刺驾的幕后黑手。

她甚至在隐隐怀疑自己的女儿,自己其他几个孙子,在皇帝遇刺一事中所起的作用,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皇帝的死亡,让这些人拥有了最美好的果实。

可是怀疑无用,相信只是一种主观抉择,太后清楚,如果想让临终前的几年能够安心一些,她必须强迫自己相信,范闲就是真凶,太子必会成为明君。

“太后,长公主到了。”一位老嬷嬷压低声音禀报道。

太后无力地挥挥手,身着白sè宫服的长公主李云睿缓缓走进了含光殿的正殿,对着太后款款一礼,怯弱不堪。

太后沉默了少许,又挥了挥手,整座宫中服侍的嬷嬷与宫女,赶紧退出正殿,将这片空旷冷清的殿宇,留给了这一对母女。

太后看着自己女儿眼角的那抹泪痕,微微失神,半晌后说道:“听说这几rì你以泪洗面,何苦如此自伤,人已经去了,我们再在这里哭也没什么用处。”

长公主恬静一笑,用一种平素里在太后面前从来没有展现过的温和语气说道:“母亲教训的是。”

然后她坐到了太后的身边,就像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那样,轻轻依偎着。

太后沉默了片刻,说道:“你那兄弟是个靠不住的家伙,陛下既然已经去了,得空的时候,你多来陪我说会儿话。”

“是,母亲。”

太后用眼角余光望着自己的女儿,忽然皱了皱眉头,说道:“试着说服一下哀家,关于安之的事情。”

长公主微微一怔,似乎没有想到母亲会如此直接地问出来,沉默半晌后说道:“不明白母亲的意思。”

太后的眼光渐渐寒冷了起来,迅疾却又淡了下去,和声说道:“我只是需要一些能够说服自己的事情。”

长公主低下头去,片刻后说道:“范闲有理由做这件事情。”

“为什么?”

“因为他的母亲是叶轻眉。”长公主抬起脸来,带着一丝淡淡的萧索,看着自己的母亲,“而且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姓李。”

太后没有动怒,平静说道:“继续。”

“他在江南和北齐人勾结,具体的东西,待rì后查查自然清楚。”长公主平静说道:“另外……范闲与东夷城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最近这些rì子,跟在他身边的那位年轻九品高手,应该就是四顾剑的关门弟子。”

“你是说那个王十三郎。”太后说道。

长公主的眉角微微皱了皱,似乎是没有想到母亲原来对这些事情也是如此清楚,低头应道:“是的。”

“数月前,承乾赴南诏,一路上多承那个王十三郎照看。”太后的眼神宁静了下来,“如果他是范闲的人,那我看……安之这个孩子不错。”

太后继续缓缓说道:“太子将王十三郎的事情已经告诉了哀家。”这位老人家叹了口气:“几rì来,太子一直大力为范闲分辩,仅就此点看来,承乾这个孩子也不错。”

长公主点了点头:“女儿也是这么认为。”

太后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陛下这几个儿子各有各的好处,哀家很是欣慰,所以……哀家不希望看着这几个晚辈被你继续折腾。”

“女儿明白您的意思。”长公主平静应道:“从今往后,女儿一定安分守己。”

“这几年来,陛下虽然有些执拧糊涂,但他毕竟是你哥哥。”太后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眼神里满是浓郁的悲哀与无奈,看着自己的女儿,许久说不出话来。

长公主微微侧身,将自己美丽的脸颊,露在微暗的灯光之下。

太后举起手掌,重重地一记耳光打在了长公主的脸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长公主闷哼一声,被打倒在地,唇角流出一丝鲜血。

  太后的胸膛急速地起伏着,许久之后,才渐渐平静下来。

———————————————————不清楚范闲是否已经对宫中的局势有了一个最接近真相的判断,如果他清楚这一点,那么一定不会选择进入皇宫,当面对太后陈述大东山的真相,并且交出陛下的亲笔书信,还有那枚玉玺。

在这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当中,范闲必须承认,自己那位岳母娘所做的选择,是非常简单明了而又有效果的规划,只要陛下死了,那么不论是朝臣还是太后,都会将那位越来越像国君的太子,做为第一选择。

从名份出发,从稳定出发,都没有比太子更好的选择。

而太子一旦登基,尘埃落定之后,范闲便只有想办法去北齐吃软饭了。但眼下的问题是,范府处于皇宫的控制之中,他的妻妾二人听闻都已经被接入了宫中,他便是想去吃软饭,可也不可能把干饭丢了。

老李家的女人们,果然是一个比一个恶毒。

范闲一面在心里复述着老婊子这三个极有历史传承意味的字,一面借着黑夜的掩护,翻过一面高墙,轻轻地落在了青青的园中。

这是一座大臣的府邸,虽然没有什么高手护卫,但是府中下人众多,来往官员不少,从院墙脚一直走到书房,重伤未愈的范闲,觉得一阵心血激荡,险些露了行藏。

在书房外静静听了会儿里面的动静,范闲用匕首撬开窗户,闪身而入,触目处一片雪一般的白sè布置,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一反身,扼住那位yù惊呼出声的大臣咽喉,凑到对方耳朵边,轻声说道:“别叫,是我。”

那位被他制住的大臣听到了他的声音,身子如遭雷击一震,渐渐地却放松了下来。

范闲jǐng惕地看着他的双眼,将自己铁一般的手掌拉离对方的咽喉,如果对方真的不顾xìng命喊人来捉自己,以他眼下的状态,只怕真的很难活着逃出京都。

这是一次赌博,不过范闲的人生就是一次大赌博,他的运气向来够好。

那位大臣没有唤人救命,反而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范闲那张有些苍白的脸,似乎有些诧异,又有些意外的喜悦。

…………“舒老头儿,别这样望着我。”范闲确认了自己的判断正确,收回了匕首,坐到了舒芜的对面。

是的,这时候他是在舒府的书房内,几番盘算下来,范闲还是决定先找这位位极人臣的大学士,因为满朝文武之中,他总觉得只有庄墨韩的这位学生,在人品道德上,最值得人信任。

舒芜眼神复杂地看着他,忽然开口说道:“三个问题。”

“请讲。”范闲正sè应道。

“陛下是不是死了?”舒芜的声音有些颤抖。

范闲沉默片刻:“我离开大东山的时候,还没有死,不过……”他想到了那个驾舟而来的人影,想到了隐匿在旁的四顾剑,想到了极有可能出手的大光头,皱眉说道:“应该是死了。”

舒芜叹了一口气,久久没有说什么。

“谁是主谋?”舒芜看着他的眼睛。

范闲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据军方和监察院的情报,应该是我。”

“如果是你,你为什么还要回京都?”舒芜摇摇头:“如此丧心病狂,根本不符君之心xìng。”

两个人都沉默了下来,范闲忽然开口说道:“我既然来找阁下,自然是有事要拜托阁下。”

“何事?”

“不能让太子登基。”范闲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说道。

舒芜的眉头皱后复松,压低声音说道:“为什么?”

范闲的唇角浮起一丝淡淡的自嘲:“因为……我相信舒大学士不愿意看着一位弑父弑君的败类,坐上庆国的龙椅。”

满室俱静,范闲站起身来,取出怀中贴身藏好的那封书信,轻声说道:“舒芜接旨。”

舒芜心中一惊,跪于地上,双手颤抖接过那封书信,心中涌起大疑惑,心想陛下如果已经归天,这旨意又是谁拟的?但他在朝中多年,久执书阁之事,对于陛下的笔迹语气无比熟悉,只看了封皮和封后的交待一眼,便知道是陛下亲笔,不由得激动起来,双眼里开始泛着湿意。

范闲拆开信封,将信纸递给了舒芜。

舒芜越看越惊,越看越怒,最后忍不住一拍身旁书桌,大骂道:“狼子也!狼子也!”

范闲轻轻柔柔地扶住了他的手,没有让舒大学士那一掌击在书桌之上,缓缓说道:“这是陛下让我回京都前那夜亲笔所修。”

“我马上入宫。”舒芜站起身来,一脸怒容掩之不住,“我要面见太后。”

范闲摇了摇头。

舒芜皱眉说道:“虽然没有发丧,但是宫内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太子登基的事宜,事不宜迟,如果晚了,只怕什么都来不及了。”

范闲低头沉默片刻后,说道:“这封御书,本是……写给太后看的。”

舒芜一惊,心想对啊,以范闲在京都的隐藏势力和他自身的超强实力,就算宫城此时封锁极严,可是他一定也有办法进入皇宫,面见太后,有这封书信和先前看过的那枚行玺在身,太后一定会相信范闲的话。

“啊……”舒芜的脸sè一下子变了,怔怔望着范闲,“不可能!”

“世上从来没有不可能的事情。”范闲的双眼里像是有鬼火在跳动,“您是文臣,我则假假是皇族里的一分子,对于宫里那些贵人们的心思,我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如果不是忌惮太后,我何至于今夜会冒险前来?”

他沉默片刻后说道:“李氏皇朝,本身就是个有生命力的东西,它会自然地纠正身体的变形,从而保证整个皇族,占据着天下的控制权,保证自己的存续……在这个大前提下,什么都不重要。”

范闲看着舒大学士平静说道:“事情已经做透了,大学士您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正当。您可以当作我今天没有来过。”

舒芜也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之中,这位庆国大臣浑身上下在一瞬间变得苍老了起来,许久之后,他嘶哑着声音说道:“小范大人既然来过了,而且老夫也知道了,自然不能当作你没有来过。”

范闲微微动容。

“老夫只是很好奇,虽然范尚书此时被软禁于府,可是您在朝中还有不少友朋,为何却选择老夫,而没有去见别人,比如陈院长,比如大皇子?”舒芜的眼瞳里散发着一股让人很舒服的光彩,微笑问道。

范闲也笑了起来,说道:“武力永远只是解决事情的最后方法,这件事情到最后,根本还是要付诸武力,但在动手之前,庆国,需要讲讲道理。”

他平静说道:“之所以会选择您来替陛下讲道理,原因很简单,因为您是读书人。”

范闲最后说道:“我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但我知道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什么模样,比如您的老师庄墨韩先生——读书人是有骨头的,我便是要借先生您的骨头一用。”

同类推荐
  • 吴楚争雄

    吴楚争雄

    伍子胥为吴王阖闾的大事奔走多年,如今大事都已完成。子胥一心要借兵报仇,可是阖闾总是不给子胥开口的机会,借故一拖再拖。阖闾此时最大的心事是自己的次子姬旦与长孙夫差之间的储位之争。姬旦锋芒毕露,用尽心机;夫差拜子胥为师,他隐忍谦逊,声色不露。在历经围猎风波、巫蛊冤案等等事件之后,过于心急的姬旦死在了自己的手上。但他的“密友”不知去向。此人在后来的各大事件中以多重身份亮相,此人究竟是谁?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 宫闱贵女,得君独后!

    宫闱贵女,得君独后!

    【尔虞我诈,爱恨情仇的清宫古文】鸳鸯戏水,淹死。比翼双飞,摔死。青梅竹马为夺嫡,娶了太傅之女,她被众人唾弃。成亲当天,她本想搅弄这番婚事,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将她阻拦,将她绑架并骂她愚蠢。她气结,咬了他耳朵却被他夺了初吻,事后他说是惩罚。缅甸和亲,她被选定,他却百般设计阻拦并在远嫁前一夜强行占有了她,事后他称是意外。她看不懂他的心,读不懂他的情,殊不知他是背负着血海深仇,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嫁,他撕碎了她的嫁衣却并未碰她。二嫁,她怀了他的‘意外’逃之夭夭。当他们的‘意外’在她腹中时,他却...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热门推荐
  • 不抱怨地工作

    不抱怨地工作

    调查显示,有八成的职场人会习惯性地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65.7 %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之间。抱怨与工作相关的人达 80.5%。没有老板喜欢爱抱怨的员工,积极地解决问题才是职场生存之道。
  • 装傻的智慧

    装傻的智慧

    本书将以轻松的文笔,有趣的知识,找出适合装傻的时机和方法,带你解析生活,最终让你领悟装傻的智慧,告诉你应对方法,没有故作高深的人生哲理,避开人生道路上的礁石,发现隐藏的陷阱和机会,直驶向成功的彼岸。,真实的案例让你在体验阅读的快感同时。成功解决棘手的问题,教你把握其中的分寸,没有华而不实的励志口号
  • 皇家学院:十亿新娘

    皇家学院:十亿新娘

    她看了天使,怎么办?竟要她负责?一个有厌食症,性格拽到不行的贵‘太子’;一个漫不经心,学院时期红透半天边的少年;一个学习天才、做得一手美食的转校学妹;用恶劣表达不知说不出口骄傲的爱打击、让她失去与人恋爱信心、、、
  • 公主玩转后宫

    公主玩转后宫

    他们两个是她拯救他,看身负血海深仇的她,如何的报仇雪恨。娘不爱,她是大周的公主,在生日当天母后被人一剑穿胸致死,看他如何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是大胤的皇子,还是他救赎她。,从此后的她再也不是那个单纯的公主,爹不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命定宫斗Ⅰ

    命定宫斗Ⅰ

    一场天劫,让两位仙女背负着生生世世的诅咒在凡间永生!一次情感的背叛,让她不计代价地穿越前生今世,只为与第三者一较高下!金枝玉叶的公主,突遭真相的打击,亡命天涯,誓死复仇!与人斗、与天斗、敌不过与自己的良心斗!赢得了表面风光,却输尽了人格与尊严!他与他是兄弟、是政敌、是情敌;违背伦理,他们终究得到了什么?她与她,几度挣扎在生死边缘,付出了一切代价,只为:人定胜天!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