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900000008

第8章 城市公共服务的“上山下乡”(1)

◆引言

过去我们对农村和农民欠账太多,现在搞城乡统筹,其实就是补过去对农民的欠账。——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

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一定让孩子努力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我的全部希望!——双流县土门子村农民张世民说。

◆市长的故事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8年前,在一次下乡考察时,中午在路边的小餐馆吃饭,碰见一个瘦瘦的、脸色苍白、个子不高、看上去只有10多岁的小女孩儿正在餐馆里打工,为顾客们端菜送水。

“这么小的孩子就出来打工?”葛红林的心抽动了一下,便柔声问道:“为什么你不去上学,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呢?”

也许是这个说着普通话、戴着眼镜的陌生人充满同情和关切的目光感动了小女孩儿,她低下头,嗫嚅着轻声回答道:“我的爸爸是个聋哑人,奶奶已经82岁了。家里只种了点橘子,生活太困难,所以不让我读书,让我出来打工……”

“你的妈妈呢?她同意你辍学吗?”

小女孩儿抬起清澈的大眼睛,眼里已经满含着泪水,声音更低了:“我没有妈妈,我是爸爸捡来的……”

“想读书吗?”

“想!”小女孩儿清澈如水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市长没有再说话,但心里很难过。以后的故事便很简单,在他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小女孩儿重新回到了课堂,并且住校读书。小女孩儿很努力,读完初中、高中,后来又考上了大学。谈起这个故事时,葛红林说:

“这个小女孩儿的奶奶2008年去世了,但这个家已经有了希望……这算是我的一个试验吧,以后我们还帮助过另外的一些孩子,我一直认为,要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改变命运、摆脱贫困,首先要从下一代抓起,从教育抓起。”他还说,“过去我们对农村和农民欠账太多,现在搞统筹城乡其实就是补过去对农民的欠账。”

◆走进“城中村”

是的,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人和城里人在受教育的机会上是极不平等的。毫无疑问,这已经影响了整个民族的素质。可喜的是,在推行统筹城乡发展以来,成都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

谈起城乡统筹,成都市武侯区的干部们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在教育和卫生服务方面我们都实现了城乡均衡化,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并特地建议我去看看红专西路小学和行知实验小学。

红专西路小学是一所已经创办了近百年的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是成都市第一所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特色的学校。学校的电化教育极其活跃,为了便于教学,甚至为每一位老师都配备了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而行知实验小学呢?是武侯区最大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理念以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真育观和爱育观为基础。

但是后来这两所学校我都没有去,而是直接来到了武侯区的“城中村”,因为“城中村”由于环境特殊,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城市化中城乡二元结构的最后堡垒。

武侯区的金花社区便是一个“城中村”,在这里考察时,我特地拜访了学校和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

金花社区原本是场镇,以后按全市的统一规划,将变成城市的一部分了。这里是全国女鞋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女鞋已经远销海外,目前正在努力创造自己的品牌,向高端产品发展。除此之外,金花社区便是借靠近航空港之利,发展临空经济——包括商业、服务业和物流。在推行城乡统筹后,和别的区县一样,这里也修建了新型农民集中安置区,其中甚至还有高耸的电梯公寓,绝大多数农民都已经入住了。

金花社区的教育相当发达,学校很多,在纵横仅仅五六公里的地区内,便已经兴办了七八所小学。其中一所漂亮的、外墙白色和绿色相间的小学,是2009年底为农民集中居住区江安新居配套修建的。小学的前身是金花小学,现在已经更名为“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了。这绝不是简单地换换校名,而是按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统筹规划城乡中小学的布局后,财政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与建设后的结果。学校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可以容纳36个班、1620个学生就读;有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和200米橡胶跑道的操场,每个教室都有彩电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办公室都有电脑,硬件设施可以说已经超过了许多城里的学校。

在软件方面,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区教育局不但加强了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而且还加强了城乡干部、教师的交流互动。现在的学校校长张麒麟就是从城里的双楠小学交流到这里的。交流包括学校行政领导,也包括教师。武侯区城里的教师一般每人都要到乡村学校支教一年到两年,教育局还有个硬规定: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在农村学校进行锻炼后才能够考虑提拔。

除了人员交流外,还有“捆绑发展”——教育局对学校进行考核时,实行“捆绑考核”。例如棕北小学便与金北小学捆绑在了一起,也就是说,校长既要对城里的棕北小学负责,也要对农村里的金北小学负责。

至于卫生服务中心,金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2004年建立的,服务中心主任李勇自豪地告诉我:“我们2005年已经被评为卫生服务示范区,在卫生部是挂了号的,属于全国前三名;2007年又搞了卫生服务年。”

过去这个服务中心下面只有3个卫生服务站,但现在已经增加到7个了,也就是说,每个村(社区)都有一个服务站。中心共有医务人员32名,下属的卫生服务站按卫生部的标准,每个站配备了6个人,包括两名医生、两名护士,有化验室、药房,可以做B超、心电图,开展了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包括计划免疫)、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六位一体”的服务。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都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医疗器材以及医务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奖金由政府全额划拨,收入上缴财政。病人就诊不要挂号费,药品实行“零加价”,对购买了医疗保险的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需要住院的病人便及时转到镇上的武侯区五医院。

李勇说,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全是公益性的,2009年一年政府便划拨了六七百万元,而上交只有400多万元,一年有10多万人次就诊,2008年免费注射麻疹疫苗两万多人,2009年免费注射乙肝疫苗一万多人……

◆我们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

成都有一圈、二圈、三圈层经济圈之分,距成都市区约70公里的蒲江县,地处成都平原的西南缘,由于距市区较远,属于成都的“三圈层经济圈”。这个以丘陵为主的地方,位于鹤山蒲水之间,鹤山青青,蒲水悠悠,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49%以上,有“成都后花园”之称。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成都的“一二圈层”似乎落后一些。

但蒲江人自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是蒲江的教育事业。检视历史,早在公元1210年,南宋礼部尚书、理学大师魏了翁就在蒲江创办了“鹤山书院”,倡导各州县设立官学。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了翁将院址选在鹤山顶上,治学准则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如今,一提起教育,许多蒲江人都会自豪地告诉你,“现在我们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我们在成都市率先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事实也的确如此。长期以来,社会上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教育的困境由来已久,特别农村教育,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但学校少、条件差,有的甚至还是危房,而且缺乏素质较高的老师,教学质量较城里的学校差了很多。要想修一所学校吧,除了政府出资,还要贫穷的农民自掏腰包“集资”。至于想让当地“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简直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是自推行城乡统筹以来,这种情况有了根本的改变,蒲江这个仅26万人的小县,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近3亿元,让教育事业一年上一个台阶,有了历史性的变化。

2004年,蒲江在成都市率先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2005年,在成都市率先实现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十五年教育普及;2006年,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蒲江县召开,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2007年,建成四川省首批、成都市第一个“义务教育示范县”;2008年,率先在成都市启动并完成义务教育段教育技术装备“满覆盖”工程;

2009年,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

2010年,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达标检查验收,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建成“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县”,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

2011年,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示范县”(全市仅两个)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推荐到教育部、财政部表彰,建成“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先进县”……

听说蒲江县为280名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解决了住房问题,我便好奇地走进了建成不久的蒲江教师公寓。

公寓在城区的西门河边、五面山下,环境十分优美。公寓内绿草茵茵,嘉树环绕,再过几年树长大了,环境会更加宜人。套型从70至100来平方米,有套二和套三;问了问价格,每平方米仅仅1500元——蒲江城内的住房价格平均是每平方米3000至4000元,政府对教师住房给予了补贴,所以才会这么便宜。居住条件的改善无疑有利于教师们安心工作,提高教学水平了。

我又去到了大塘镇,特地拜访了成都市进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第一所学校——大塘九年制学校。

走进学校时,一些孩子正在上体育课,操场上充满了笑声;走廊上一些孩子说笑着,手里拿着盆子、水桶和拖布,正准备进行每周一次的大扫除。

这所农村学校在标准化建设之前,虽说是镇上的中心学校,但只有一座狭窄的、破旧的楼房和几间小青瓦平房,教室里只有旧式的条桌条凳,一条长凳上挤了四五个孩子,活动场所是杂草中的一片泥巴地,乒乓球台用水泥垒成,中间摆了一排火砖代替球网,学生绝大部分走读,少数离家太远的孩子便挤在几间小小的平房里。而大塘镇下属的村小更加简陋,有的还是在废弃的敬老院里勉强栖身。

而现在漂亮的标准化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的318国道旁边,占地共46.2亩,有教学综合楼两幢,学生宿舍楼一幢(宿舍里有卫生间),师生食堂一幢,教师院一处,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有了900多名学生和70多位教职员工。整所学校采用的是朴素大方的“川西民居”风格,斜坡屋顶,灰瓦白墙,有廊柱、护栏和仿古围墙。校园还采用了园林式绿化,无论春夏秋冬都是花繁叶茂,佳树成荫。在技术装备方面,学校有了两个网络教室,配备了电脑60台、多媒体7套,老师备课和管理的电脑有20多台,每间教室、每个办公室都通网络,有了远程互动平台和电子白板,学生可以享受成都市名师们的教育,并可以提问……

因此老师们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有几个人接触过电脑?想不到现在电脑如此普及,已经成为教学手段的一部分了!

这所标准化学校是2004年11月底动工的,半年后落成。建成后中央电视台曾进行过报道,报道时主持人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西部农村竟有如此漂亮的学校,西部教育的发展令人振奋!国务院副秘书长、教育部副部长以及省市有关领导都曾到校参观,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时,大塘九年制学校是与会者考察的重点之一。

为什么会选择大塘学校进行第一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2003年年底,教育局在一次校长会上发了三份复印的成都市政府文件,其中一份文件上有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大塘学校的老校长王兴华一看到这句话,眼睛就发亮了,心里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一个大好机遇,于是回到学校后马上和行政班子的人商量。商量后大家便赶紧连夜拟出了一个学校的发展计划。王兴华拿着这份计划,向大塘镇党委书记、县教育局领导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一一汇报,一再请求:如果蒲江要实施标准化建设,希望能从我们学校开始。在他的多方奔走下,2004年4月底在急切的盼望中终于传来喜讯,成都市确定在大塘进行第一所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

建设标准化学校的消息不但让全校的师生兴奋喜悦,在社会上也引起了极大反响,老百姓街谈巷议,热烈拥护,家长们更是高兴,大家说,农村里建起了标准化学校,是政府给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以致后来的征地拆迁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没有出现拆迁中常有的“钉子户”。

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王兴华和校领导们几乎天天都泡在工地上,随时提出各种建议。王兴华还用日记的方式详详细细地记录了整个建设过程,积累了一摞厚厚的资料,这是编写《校史》和蒲江教育史宝贵的资料。

新学校落成后,2005年8月,大塘镇中小学校合并,组成了九年制学校。规划时本来保留了山区的一所村小,但那里的家长们却不愿意继续把孩子留在条件简陋的村小,纷纷骑着摩托、开着汽车硬要把孩子送到大塘,以致原有的村小便自动消失了。

学校建成前,县领导便提出要求:“学校修好了,教育质量要上去!”农村学校的生源虽不如县城里的中学,但物质条件的变化也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变化。老师们十分敬业,大家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旧习惯,努力更新知识,决心和经济发达的地方比比高低,喊出了“争创西部农村一流学校”“在成都市实现‘三圈经济一圈教育’”的口号。学校领导也努力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除了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培训,提高知识业务水平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外,学校内部还每学期都要认真进行各科的教学质量分析,寻找差距。为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学校鼓励教师进修,蒲江县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时,也向农村教师倾斜。目前教师们的学历已经全部达标,初中老师的学历全是大学本科以上,评上中学高级职称的已有3人,还有一批老师被评为全省或全市的“名师”。

女教师熊朝霞被评为全省骨干教师后,她激动地说:“我感到自豪,因为不枉教了一辈子书!”

自2007年以来,大塘九年制学校在升学率方面连年在全县九年制学校中排名第一。

1996年,蒲江县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初中升高中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8%以上。2010年高考中,蒲江县50%以上的考生考入大学本科。

在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科学整合的基础上,蒲江县在继续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积极探讨教育改革,提出了树立“现代田园教育”品牌和“幸福教育”的理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育人。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热门推荐
  • 暴君的宠姬

    暴君的宠姬

    这是一个欢天喜地的喜剧:人物:霸王,当然是强横霸道的王,在他的眼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普天下的女人他看上了,就应归了王。姬:抢来的,绝色的,但与其他姬不同的,有本事把霸王整了个一个头两个大的。内容:霸王抢美色,但抢了一个让他终生都后悔的美女,美则美已,但是,美色下面,想不到还有其它,抢了美色,丢了很多,还没吃到嘴边,正所谓丢了夫人又折兵。本文以祸乱纷起的大齐为背景,当时宦官米世仁专权,立了一个白痴皇帝,看这山野的绝色怎么率了一村的乌合之众与王斗,与奸臣斗,斗出水平,斗出笑料百出的笑话……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欧罗巴英雄记

    欧罗巴英雄记

    马伯庸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风格,写一段西方热耳熟能详的英雄传奇。东西方文化的无缝结合,中世纪欧洲的武侠狂想,熟悉的文体,绝未见过的世界。英格兰门派,法兰西武学,古希腊内功心法,穴道被十二宫与星命点替换,真气被“四液平衡”替换。欧罗巴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同样精彩。
  • 我是何塞

    我是何塞

    他,一个拥有超级手腕的年轻足球教练,翻手为云覆手雨,低买高卖节节高,玩转整个世界足坛!看他蛰伏东方,一步步走向世界!借力打力,一点点积蓄实力!我是何塞,上帝之下的男人,我就是辉煌的代名词!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飞花逐蝶

    飞花逐蝶

    爱情的起始都是单纯美好的。如若一支花一只蝶的单纯美好,命运无情,注定今世不能相依,可有来世?本书亦送给喜欢的一名女子,祝她一生幸福。
  • 叛妻

    叛妻

    涟漪别墅。豪华而宽敞的大厅里,冰冷的地板上躺着韩涟漪。究竟躺了有多久了她不知道,耳边只是一边又一边传来唐云若那狠绝的声音:“我限你一天之内把你肚子里的东西给我拿掉,希望晚上我回来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消失了……”“哈哈哈……”涟漪忽然笑了起来,笑得连眼泪都滑落。拿掉这个孩子,她不要,她死也不要拿掉他……她那么爱他,换来的只是他的狠绝。……
  • 将军嫁到

    将军嫁到

    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上的了厅堂,下的了战场,斗的过百官,打的跑敌军。诗词歌赋小意思,排兵布阵没问题。倾城绝世的容颜,惊才艳绝的才情,引的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话,天下女子,慕容汐才是王道。女扮男装是她的命运,一生为国是她的使命,如果老天没有突然抽风的话…*对话一:“慕容将军,你舟车劳顿辛苦了,让寡人给你揉揉肩膀捶捶腿吧。”某男殷勤说道。某女听了一脸无语,说道:“皇上请自重。”对话二:“皇上,那个慕容实在太不像话了,区区一个武将,也敢给臣妾脸色看。”某妃告状。“哦,那看来朕也要给你脸色看,不然朕怕慕容将军不高兴。”上官瑾辰严肃说道。场景三:某小太监急急忙忙跑到上官瑾辰面前报道:“皇上啊,慕容将军还是不肯换回女装,把您赏赐的衣服都给烧了。”“最近天气渐凉,你去问问慕容将军需要多少取火,让尚宫局那些嬷嬷准备。”某小太监一脸黑线,尴尬望天。
  • 重生:特种妖娆妻

    重生:特种妖娆妻

    她是一名黑暗世界的冷情杀手,却向往着阳光下的明媚生活。当自己被最信任的人陷害,最亲密的人推向死亡深渊之时,她却含笑而去,意外重生。重生之后,她拥有自己最向往的生活,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名特种兵。一次意外,她遇到命中注定的他,却不知他心有所属。当她鼓起勇气大声说爱的时候,却浑然不知还有一个男人正在她身边默默守侯。她战劫匪,斗毒枭,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士。当她正在为自己而自豪的时候,一次特别的任务让她最终认清了那背后肮脏的交易,同时也失去了心中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秦爷请接招

    秦爷请接招

    【正经版】沿袭着“门当户对”的传统路线,18岁的穆回终于还是嫁给了秦衍,这个原本是她姐夫的人。她流产了,他的真正心上人回来了。她的病恶化了。于是,他们协议了。于是,她的青春被他熏得乌黑乌黑——于是,她将自己如秋风卷落叶般卷走了——三年后,在她完全失明前,她回来了,带着外面的“外遇对象”和“儿子”。她只是想看一看她的父母,没想到他却要她跟他回家!而她们会消停吗?战火一旦打响,秦爷,你就等着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