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2500000024

第24章 小曲一唱解心宽(1)

小曲一唱解心宽

方天化

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冬至。山西,大同。

彤云密布。古朴宁静的街市,在黄昏中,静候着狂风的来临。

酒肆前的酒旗不停地在风中打转,蒙晋绸缎庄早已关门,善化寺的暮鼓“嗵嗵”地响过一阵,昭示着一日的终结,昭示着岁末的来临。

路面上,已看不见什么人,但在影影绰绰的酒馆里,时起时落的喧嚷声中,还有人不甘寂寞地在聚会,似乎并不甘心早早地就寝。

这座晋蒙冀三省的交通要津,长久浸没在历史的烟尘里,北国的风烟与历史征战的刀光剑影,成就了它的苍茫萧然。

它曾是北魏的首都,又称云中、平城、“凤凰城”,在公元398年到494年间,大同作为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近百年之久。尔后,又成为“辽金西京”,明清两朝作为军事重镇,担负着北控蒙古,西扼陕甘,东护幽燕,南镇晋豫的重要使命。

正是在跌宕坎坷的命运奋争中,这座古城演绎着引领时代大潮的幕幕活剧。

“再来一壶汾酒!”“雁门关”酒肆中人影晃动,在这阴云四合、风雪将至的夜晚,此起彼伏的酒客们的吵嚷声,将夜晚的街道衬托得愈发冷清与寂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壁角里有一位潦倒的老书生,正对着端坐在一旁的小孩儿吟着诗。

这位老书生,可是一位宿儒,姓黄,名裳,字禳之,太原府人氏,时事丕变,几经周折,迁居于此,已历三年。白日里在私塾里教几个小小孩童“四书五经”,晚上常到这“雁门关”酒肆里饮酒,总是一盘花生米、一份豆腐干,再叫上一壶酒,就消停至深夜,有时饥了便叫上一碗“擦尖”或“猫耳朵”填肚。

这“擦尖”、“猫耳朵”均是山西的面食,山西许多地方土地贫瘠,满地玉米棒子,常年出产的是小麦。面食在山西便被创制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山西的面食很精细,不含碱,吃了不胀气,便成为当地人喜爱的主食。

“擦尖”是刀削面的一种,店小二手里扣着锐器,一刮一削之后,细长的面条便浮在锅里,不一会儿雪白的面筋便捞了上来,成为爽口的美食。

“猫耳朵”听起来像是肉食,其实还是面食,只是用手指将小面块按得一朵一朵的,短短的,像簇开的花儿,象形会意,俗称“猫耳朵”。

端坐在黄裳身边的那个眉清目秀的男孩,是他的孙儿,叫黄飞云。黄裳一家三世单传,黄裳唯一的儿子黄甫仁却又不知所终,只剩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飞云一碗“擦尖”下肚,本来希望爷爷再讲一讲“岳飞抗金”的故事,却看见爷爷几杯酒仰脖子喝下,已是醉眼蒙胧,于是一心盼着爷爷早点回家歇息。

这黄裳酒瘾不小,酒量却不大,总是缠绵在酒里,时而惺忪,时而亢奋。喝了酒,就是话多,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下雪了,屋外缥缥缈缈的落雪声,驱赶走了熬夜的工匠和行路人。在油灯摇曳的影子里,剪影出些许故国的愁思。

黄裳忽然高兴了,张开那张阔嘴,竟然唱起了山西民歌《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啊!妹妹我实在难留……”

在人去影单的酒肆里,这歌声愈发显得苍老而凌乱。年幼的飞云更是觉得十分尴尬,用手牵着爷爷的衣角,小声地叫着:“爷爷,别唱了,咱们回家吧!你明天还要教书呢!”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路口。”黄裳醉眼蒙胧中,手舞足蹈起来,全然不顾疲惫的店小二嘲讽、鄙夷的眼光。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有话儿留……”黄裳愈发大声起来,酒糟鼻头显得血红。他知道白天他被知书达理的人们尊敬着,夜晚在引车卖浆者眼中却是一个活脱脱的“酒疯子”。他已经习惯于人们的白眼与歧视,在酒的包围中,索性潇洒走一回。要不是一场大雪将那些酒客驱散,他早已听到一片倒彩声,他已习以为常了。

“走路要走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余音未尽,便听到从窗边的座前传来一声浑厚、响亮的喝彩:“唱得好!”店小二吃惊地睁大眼睛循喝彩声望去,看见一位浓眉大眼、英姿勃发的壮年人正在击节称叹——他的眼中早已泪光莹然。

“喝彩者,请前来。”黄裳抖擞精神,一下子恢复了清醒与尊严。

那位壮年人迟疑了一下,便站起来,同时极迅速地擦去了眼角的泪花,走到黄裳桌前。

黄裳便像戏台上的老生一样,问道:“来者何人?请问贵乡贵土?”

壮年人一抱拳,低头答道:“鄙人姓常,单名威。是榆次车辋村人。”

“请问先生到此有何贵干?作何营生?”

常威一皱眉头,茫然之间随即释然:“回老先生话,我是走东口的啊。”随即又拉了拉褡裢,“至于营生嘛……便是卖卦。”这“东口”就是张家口,“西口”就是杀虎口。走西口和走东口是山西人出门营生的主要去处。

黄裳一听便明白他是到张家口闯天下的汉子,随即手一指,请常威坐下。常威一抚褡裢,恭敬地侧身坐下。

这常威穿得可是朴素,黝黑的脸上眼睛晶亮地一闪一闪,透出十足的精明。

黄裳问:“你从榆次到这里,怎么过来的?”

“回先生话,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常威答。

黄裳又问:“你是卖卦的。你给我卜一卦。”

常威随即问:“先生有疑?有什么疑?”

黄裳答:“无疑。”

常威略感奇怪地说:“有疑问卦,无疑不问卦。”

黄裳说:“无疑即有疑。你看今儿的气数怎么样?”

常威心里吓了一跳,不知黄裳问的“气数”是指天气,还是当朝的政治气数。常威这一路出来,餐风饮露,千难万阻,只是为了经商致富寻门路,打定主意不谈国事。看来这老先生是个专门关心国家大事的主儿,不由心里叫苦,下意识地又去摸装满纸卦的褡裢。

风雪声“沙沙”得更响了,扣得门窗“哐当”、“哐当”地直叫,常威灵机一动,想起今日正是“冬至”,于是答道:“看来是个‘复’卦,冬至一阳生,一阳来‘复’嘛。”

常威这一答,虽然肤浅,但颇为稳妥。一来正合了当今盛世的光景,所谓“否极泰来”,暗示了问卦者命运的柳暗花明;二来又暗含了“复卦”的综卦“剥”卦,所谓山穷水尽,旁敲侧击地应合了问卦者内心深处可能对现今朝政的不满。机带双敲,言简意赅,含而不露。想来,对方也就会满意地适可而止,不再穷究猛索下去。

可是,黄裳却毫不留情地摆摆手:“此言差矣!应当是‘震’卦。”

常威知道出门在外靠朋友,凡事都让着人。不过,现在双方争论的恰是常威赖以吃饭的家伙——易理,他不禁疑窦丛生,本能地要去争辩个明白。

“今日是冬至,阴极阳生。断无‘震’卦道理。就像冬天里不会有夏天的雷暴一样。”常威这是“问难”,既是阻难对方,又是请教对方。

“哈哈!是吗?!那么,我骂了弘历几十年,为什么还没有被他弄死呢?”

黄裳笑起来,又是一副狂态。常威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知这越来越张狂的老酒客说的是啥意思,又不禁沉吟道:“弘历?弘历是谁?”电光石火一般,他的灵感一闪:“弘历不就是今上的大名吗?乾隆皇帝不是就叫爱新觉罗?弘历吗?”常威吓得哆嗦了一下,紧张地四下望去,不知如何应对了。

这时,背后传来一阵尖细的叫骂声:“老酒鬼,你到底要喝到什么时候!你还让不让人休息?你在这翻皇历,我们今儿个要给你算总账。”

常威呆呆地看过去,原来是忍无可忍的店小二跳将起来,赶黄裳出门。不过,他把“弘历”听成了“皇历 ”,要清算黄裳拖欠的酒账。

这黄裳开始在“雁门关”酒肆里喝酒时,是极讲信用的,每顿必清酒钱。然而,这一年来,生计日见窘迫,逐渐赊起账来。因为是老客户,又是教书先生,老板娘阿卿嫂对黄裳宽厚相待,不多计较。但日积月累,黄裳已是欠账不少。店小二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担心着自己年终的红利,早已对黄裳不满之极。

这黄裳也挺自觉,点的菜都是极便宜的。在这朔风凛冽的冬至里,本来应该喝上一碗滚烫的“赵城羊汤”御寒,他因为囊中羞涩,也就罢了。

“有辱斯文!”黄裳暴喝一声,拍案而起。那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杯跳碗摇,“嗡嗡”直响。

黄裳今晚遇到真诚的喝彩,他的那颗长期因压抑和歧视而变得自卑和麻木的心,刚刚恢复了尊严与快乐,当然绝不肯让大字不识的店小二又打压下去。

眼看着双方马上要将争执升级,常威迅即挡在两人之间,说:“都别闹。老先生今晚的酒钱记在我的账上。”

“记在你的账上有什么用?到底要白吃白喝到什么时候?”店小二心里想,“你怎么不将他所有的欠账都顶下来呢?”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都别吵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娘出来说话了,这就是“雁门关”酒肆的老板娘阿卿嫂。阿卿嫂的丈夫张水卿几个月前到蒙古跑单帮去了,家里的事全由阿卿嫂做主。

阿卿嫂这句话,既制止了店小二的撒泼,又向黄裳下了逐客令,只是语气和缓,息事宁人。

常威心里想:“这样最好。幸好店小二还没有听出黄裳刚才直呼的‘弘历’。那可是掉脑袋的事。”于是,起身去扶黄裳,表面是“扶”,其实是“拉”黄裳走人。

“好!谢谢老弟了!”黄裳一甩手,并不要常威“扶”,手牵着瞪大了眼睛的黄飞云向店外走去。边往外走边还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吾与汝偕亡。”

声与影都渐行渐远,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打烊了,“雁门关”关上了门板,整个街坊陷入沉睡中。

常威在酒肆的地铺上,辗转反侧,总是睡不着。

原来,常威从家乡榆次出来时,没有带盘缠,只带了几块“石头饼”,一路靠卖卦糊口。

晋中南地区,盛行一种叫“石头饼”的食物,它是烙的干饼子,上面一块块的小窝窝,是用小石子挤压出来的。这种饼经久耐磨,便于携带,放上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坏,最受“走西口”、“走东口”的晋商欢迎。今天,这种“石头饼”在平遥一带还可见到。

常威身上值钱的东西只有一样——肚中的《易经》。走到大同时,遇上一位阔主,卦算得高兴,给了常威十两银子。

常威一到“雁门关”,便觉得必须在此盘桓数月,因此一进门便将二两银子付给阿卿嫂,说好当上两个月的住宿费。所谓住宿,指的是常威白天在酒肆里算卦,晚上宿在酒肆里。睡的是用麦草铺就的地铺,比店小二睡的还差,店小二睡的可是木板小床。

常威却毫无怨言。他一门心思想的是寻求商机,找到致富的门路。

然而,出路没有找到,银子却快没了——今晚替黄裳付了酒钱,其实囊中的银子已告“负增长”。

常威躺在地铺上,灶膛里的炭火一闪一闪的,照着他漆黑的眉毛。他想起黄裳先前唱的《走西口》,想起在家乡村边与他依依惜别的表妹小芳,泪水又一次浸满眼眶,这一回不用怕人看见——店小二早已鼾声渐起——泪水扑簌簌、畅快地沿着这位憨厚的汉子的脸颊往下流。

“人生于天地间,为什么这样难呢?不是说‘天有好生之德’,‘天无绝人之路’吗?”常威想:“我哪一天不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呢?”

徽商有句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十四,往外一丢。”可见生存之艰难。常威老家晋州的情况也与徽州相似。

常威又琢磨黄裳的来历,看黄裳愤世嫉俗的样子,一定是被雍正、乾隆整肃过的。满清的“文字狱”和“瓜蔓抄”已“登峰造极”,令人惊怖。常威想:“既然他老先生那么爱谈时政,恐怕以后要敬而远之。”

然而,黄裳谈的《易经》可是古怪之极!常威知道黄裳出门时念的前几句是《易经》中的“无妄”卦里的卦辞。而“无妄”卦次“复”卦,即排在“复”卦后面。有明朝人来知德注《易经》:“序卦‘复’卦则不妄,故受之以‘无妄’,所以次‘复’。”

常威想:“看来老先生还是被我说服了,赞成‘复’卦。那么,他最后一句‘吾与汝偕亡’又是什么意思呢?”

想着想着,疲惫之极的常威也进入了梦乡。

“轰”的一声炸响,在天空中爆开。闪电与隆隆雷声交织划过苍穹,一阵一阵向地面袭来。大雨在雷声中倾盆而下。

常威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发了一会儿呆。忽然,他浑身禁不住一阵激灵。原来他以为不可能的事发生了:冬天里打雷,打的是夏天般的响雷。这怎么可能?不是违背了物理规律吗?而打雷,不正是“震”卦吗?

常威这时才发现《易经》的奥妙无穷,打心眼里佩服“糟老头”黄裳。

风、雷、雪、雨,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整个世界都被风雨雷电所包围,仿佛宇宙即将坍塌。

同类推荐
  •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防伪职责和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餐饮概论、包括前期经营规划、厨房管理、服务现场管理、原料采购管理、菜单设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餐饮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介绍了威尼斯、罗马、瑞士、荷兰、柏林等。
  •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除了适用于旅游专业学生和英语导游,还可以成为外企员工、涉外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工具书,读者可以此书来学习如何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的内容来练习英语口语。
热门推荐
  • 登月传真

    登月传真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封鬼恶人

    封鬼恶人

    我叫阿鬼,小时候我受到表哥的影响,初中后就开始迷恋上了鬼片,不光爱看鬼片,还喜欢听鬼故事。渐渐的我成为了一个鬼怪名人,很多人爱听我讲鬼故事。因为这个原因,我认识了殡仪馆的看门大爷,从此我的生活就被改变了。这个老大爷竟然是封鬼恶人最后一代传人!签阴约,下地府,养死肉犬……看阿鬼封鬼恶人的神秘经历,掌控阴阳的恶人手段!
  • 天才召唤师

    天才召唤师

    17号,这是她前世的代称前世被当做实验体的她,杀光了除了父亲所有的人,也包括她自己。再次睁眼,她却已经来到了陌生的世界没落家族,被人伤害致死的云家小姐就是她再一世的身份护她如命的父亲和兄长,成为了她再一次活下去的力量偌大家业糟人窥视,引来了杀身之祸既然她成为了云枫,别人也休想再动云家一分一毫!夺云家财产者,五倍之力还之!谋云家性命者,十倍之力还之!如此还有妄动云家之人,她定会全力还之,不死不休!所以,她选择了毫不犹豫的站起!从此,大陆上少了一个废柴,多了一个绝世天才!战士很难晋级吗?对不起,我拥有秘宝炼体,三天蹿两级哦。魔法师很厉害吗?对不起,我不稀罕。她感知五系的元素,全系的魔法师悄然诞生。召唤师很稀有吗?对不起,我就是千年一遇的召唤师哦,而且还是五系的,魔兽什么的不在话下,还有一只似乎是万年等一只的幻兽的肉球呢 ̄身怀神秘的奇宝,云家的老祖亲自为她指点修炼之路,身旁跟随者一只似乎是上古幻兽的奇怪肉球,身为万年难遇的召唤师,顺便战士魔法师镶嵌师炼器师什么的,她从来都是很低调——低调的嚣张!让我们见证,这一代枭雄,是如何从起点出发,一步步的攀登,直至金字塔的顶端!从此,君临天下,傲气凌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
  • 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封神双龙1

    封神双龙1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

    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

    不能习武,就是草包?不能聚气,便是废柴?他们可知道,她本是天才?!一朝穿越,紫家见血就晕的草包废物华丽转身,一把银针,一座神鼎,一对透视灵眸,看轻天下苍生。神器、神兽、神丹……世间之物在紫瞳眼中只有两种,她喜欢的尽收囊中,她讨厌的尽情毁灭。某男霸道拥着她的纤腰:那你是喜欢我呢,喜欢我呢,还是喜欢我呢?!穿越玄幻?对!霸道女强?是!腹黑搞笑?没错!霸道宠溺?绝对!绝色美男霸道女主,大杀四方缠绵悱恻,虐渣女贱男,揽奇珍异宝……你能想到的全有,你想不到的也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