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300000065

第65章 一曲《茉莉花》后的文化惰性

第六十五章 一曲《茉莉花》后的文化惰性

背后故事

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外当记者。在几乎每次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总会听到《好一朵茉莉花》的悠扬曲调,外国人听得熟悉,中国人听得亲切。

但是,也有一些外国朋友会感到困惑,他们开玩笑对我说:“你们只有这一朵花吗?难道没有其他的桃花、樱花、玫瑰花……”

有的,肯定有的。从我们古代的诗歌到近现代的流行歌曲,中华文化中其实有各种各样的花;但很不幸的是,我们真正走到国际、能为外国人熟知的,真的好像就这一曲《茉莉花》。

《茉莉花》流传到国际已有两百多年了,我们新中国成立也已有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已超过30年了。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上依然乏善可陈,这不正说明我们在对外推广中国文化上存在“惰性”吗?

2006年,中国著名歌星宋祖英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独唱音乐会,主题仍是茉莉花。我听后真的觉得很亲切,但真的也觉得,这种文化惰性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中国的艺术家们,你们还应该向世界展现更多同样美丽的中国花!

正文

2006年10月,我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听了宋祖英的独唱音乐会。演出很成功,掌声雷动中,宋祖英三次谢幕,还加唱了一首英文歌曲。

也再次听到《好一朵茉莉花》的悠扬曲调。宋祖英献唱的这第一首歌,婉转,动人,富有独特的韵味。这也是晚会的主旋律,主持节目的杨澜打趣说,宋祖英就是来自中国的一朵茉莉花。演唱台上方是宋的拼音SONG,O中是三个楷体汉字“茉莉花”。SONG,在英文中是歌曲的意思,一语双关,确实巧妙。

我理解这种节目的安排,《茉莉花》是外国人最熟悉的中国歌曲。献上这首歌曲,没有不博得满堂彩的。最近几年,在国外演出的中国剧目,少有不演唱《茉莉花》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才思如张艺谋者,献上的也是《茉莉花》、《中国红》;2005年,在美国登场的中国文化节,还是演唱了美丽的《茉莉花》。

茉莉花呀茉莉花,身为江苏人,我从小就听母亲吟唱——母亲的歌谣是永远不会有“审美疲劳”的;更何况,身处国外,听到熟悉的旋律,更生发思乡之情。

但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来看,几十年了,我们似乎还只有一首《茉莉花》让外国人所熟悉、喜欢,真未免太少了,与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很不相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种尴尬。更何况,传播这首歌曲的最大功臣还是外国人。

按中国民歌研究学者乔建中考证,早在18世纪中叶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球》中,就记载了《茉莉花》的歌词。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1804年所著的《中国旅行》一书中,将《茉莉花》最早介绍给了西方。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创作以中国公主为主人公的歌剧《图兰朵》时,采用了《茉莉花》,这才让这首中国民歌广为世界所知。

《茉莉花》成了中国音乐和中国的象征。这几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频繁演唱,更使这首歌为外国人所知晓、吟唱。一些外国有心人也分析,中国人喜欢在国外演唱《茉莉花》,因为它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在文化交往中也显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对付威胁论的一个有效手段。

不能讲外国人的分析没有一点道理。现在的国际竞争,既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较量,也是文化、教育、公关等“软实力”的比拼,《茉莉花》让外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和缓、柔美、魅力,何尝不是一种“软实力”的表现呢!

但就像“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朵茉莉花,哪怕代表了中国民歌的最高境界,毕竟只是中国众多优美歌曲中的一首,它代表了春天,但不会是完整的春天。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要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需要更多类似《茉莉花》这样的作品。

现实却正好相反。如果说在外贸上,中国现在存在着顺差,顺差最大来源地就是美国;但在文化上,中国却存在着显著的逆差,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要超过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文化逆差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其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在目前中国崛起的关键阶段,如果任由猜疑、偏见甚至妖魔化中国的思维占了上风,对中国的发展战略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就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异彩纷呈。这里就要克服“文化惰性”,不能总是一曲《茉莉花》,不能总是躺在前人的树荫底下了。在保留《茉莉花》等优秀歌曲的同时,还要推陈出新,介绍更多优秀的、体现中华民族深刻民族内含的作品,让其他作品也达到《茉莉花》这样的知名度。

《茉莉花》体现了这种魅力,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这种魅力。在以后中外文化交流上,我希望听到《茉莉花》,我还希望看到更多的美丽的花。

本文发表于2006年10月

同类推荐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热门推荐
  • 战天大帝

    战天大帝

    桀骜不驯的斗战天,为仙界所不容,飞升时被天帝算计,被迫兵解转世。转世后的他,却发现自己成为了异界的小乞丐。而且,似乎还和美丽的帝国公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 探寻恐龙的足迹

    探寻恐龙的足迹

    久远的时代,庞大的主宰者,神秘的史前世界,尚未破解的谜题。它们曾经是这个星球上的唯一霸主,它们曾经漬绎了波澜壮阔的进化史。恐龙对人类来说是一群神秘的生物,它们生存于几百万年以前,主宰地球达一亿七千年之久。迄今为止,人类巳经发现了上百种恐龙化石,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本书汇集了恐龙家族中的众多种类,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它们的习性和特征,为你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恐龙盛会。
  • 亡者童眼:大头娃娃,凶画诡事录(新惊魂六计)

    亡者童眼:大头娃娃,凶画诡事录(新惊魂六计)

    汇集当前都市公寓最可怕、最扑朔迷离的故事,不到最后一秒,你一定无法知晓真相。瞧,游走在噩梦边缘,令人窒息的惧意正在蔓延着……夜半三更,谁的高跟鞋在雾巷阁楼响起?扎纸刘、定风猴、血风扇、财神咒……谁在谋杀我们的似水年华?凶画降临,所有诡事绘出人间丑恶。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颜乱冷王追妃

    红颜乱冷王追妃

    青梅竹马的准夫君为了不娶她,偷龙转凤错配了她的姻缘。错配就错配吧,原本以为寻到了可依之人。谁料,一场浩劫改变了她的命运。几国腹黑的王爷,倾国倾世的红颜!都说红颜为祸水,那又是谁祸了红颜,毁了卿卿女子一生!
  • 冤家

    冤家

    一个不肯嫁人的老姑娘,熬到三十多岁,依旧对男人不太感兴趣。她的理由是,她不喜欢男人。一个不想结婚的老男人,从十六岁起开始泡妞,一直泡到三十二。他的理由是,他实在太喜欢女人。这样的两个人,因为一个串线的电话,就这么狗血地相遇了,一个不愿嫁一个不想娶,可是生活,往往是由不得他们的。姚锦之总在想,初次见面,那个混蛋就敢收她一小时五百块!难道他是酒吧里做sex服务的工作者吗?
  • 我们的医生2

    我们的医生2

    第二本《我们的医生》终与读者见面了。第一本《我们的医生》是2005年年底出版的。两本书是同样的38万字,同样的体例和厚薄,堪称孪生姊妹。那是2002年的一天,香港爱国华侨、联邦制药董事局主席蔡金乐先生正式委托我完成他的一桩多年未了的心愿——“写写我们优秀的医生”。这么多年我始终忘不掉那双恳请的眼睛,那里面装着半个世纪的秋凉,凝重的没有一丝飘忽不定。就在那一刻我深信这双眼睛里看到的事情一定是大事情。
  • 禁闭校园

    禁闭校园

    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降临阴都,使得数个高校片刻之间成为空城,仿佛里面的人都被凭空抹消。当这个力量再度来临之时,人们如何发现它的真正面目,学生又如何逃过劫难获得生还?看腻了厉鬼凶杀侦破?翻开本书,小宗邀请你一起挑战想象力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