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300000054

第54章 当美国人关注起中国“关系学”

第五十四章 当美国人关注起中国“关系学”

背后故事

一位美国的“中国通”朋友常和我开玩笑,说你们中国人都讲关系,我认识你所在城市某某小学的校长,如果你以后需要的话,我可以考虑帮你动用动用这个“关系”……

咳!中国人的关系学真是闻名天下。

在解释为什么最后选择留在美国,许多中国留学生有时会列举出一条共同的理由:在国内,什么事情都要讲关系,我们平民百姓一个,钱、权、关系统统没有,还是生活在美国自在一些。

美国就没有关系?倒也不见得。我就听说,不少送子女到美国就读的中国父母,也会在美国广交关系,有时会跟美国一些经济界或政界知名人士打好招呼,请他们给孩子写推荐信。有了这一层关系,他们的孩子自然就比没有门路的同学更容易被好学校录取了。

这不也就是关系吗?

但美国人的关系,毕竟还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通常还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说,某某美国人士推荐某某学生,背后的原因,往往是某某人士确实知道某某学生有才能,他因此很乐意成人之美;而如果换做在中国,则可能是某某学校看某某人的面子,给了某某学生的入学资格,两者不可混同。

中国的关系,其内里乾坤,显然非外国之关系所能比拟。而当外国人学会了中国的这层关系学,结果就可能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了。所以,我们看到,在本国是奉公守法的楷模的知名外国企业,到了中国往往就是另一副模样。我们在责怪这些企业缺乏道德操守的同时,难道不为我们“南橘北枳”的环境因素而感到羞愧吗?

正文

对在中国待过的西方人来说,“关系”绝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美国财长保尔森2006年9月首次访华,《华尔街时报》的标题就是:“保尔森中国之行意在编织关系网”。

文章中的一些行文,至少在我这个中国人读来,感觉总有一点别扭。比如,文中说:“在保尔森看来,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关键就是要建立长期的关系。”

在美国几份主流大报中,《华尔街日报》保守色彩相对浓些。上次总统大选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力挺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华尔街日报》则站在布什一边。作为美国第一大财经报纸,关注中国,时不时也对中国揶揄或讥讽一下,也是该报的一贯风格。

细细读来,这篇文章似乎谈论的不是中美国家关系,倒像是中国的关系学。例如文中还引用一位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的话说:“(中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超出了你的想象,它们能让你获得开诚布公的机会,让你有机会达成目标。”保尔森也表示,他此行的目标就是为今后取得更为持久的成果奠定基调,建立起人脉关系网。

你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尤其是保尔森——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事实上,保尔森是布什政府中最资深的“中国通”,在担任高盛集团总裁时,70余次访问中国,与中国众多高官保持着密切的私人友谊。布什让他来当美国财经第一把手,既看中他在华尔街的成绩和地位,也不乏对他有“中国背景”的欣赏。

美国人关注中国“关系学”,其实也不止保尔森。在中国做生意的不少外国人早就心知肚明。我就不止一次听美国商人讲,因为认识到中国的一些要人,原来很麻烦的生意后来变得多么顺利,云云。

也不能说其他国家就没有“关系”。一位同事不久前还跟我讲,一位曾在中国工作过的美国国务院官员向他感叹,自己处长当了多年,但想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性却非常小,原因何在?“上面没关系呀!”朝里有人好办事,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我曾采访过的一些中亚和中东国家,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关系存在。

但好像确实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这样将“关系”发展到如此高度的。以至于许多外国人尽管中文词汇有限,“关系”一词却早已烂熟于心。

关系是一个中性词,所以许多“中国通”寻找了很多对应的英文词,比如,relationship,connection,network(三者中文都可译为“关系”),还有sphere of influence(影响范围),但好像没有一个词能领会到“关系”的真髓,所以最后往往就直接用guanxi来替代。

如果这种关系指的仅仅是加强个人私交、交流彼此信息、保持坦诚对话,这其实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坏事。国家外交中很重要一环就是领袖外交。领导人之间家宴会客,把酒言欢,也就是希望通过个人友谊和互信来推动国家关系。中美领导人如果能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美国如果多一些保尔森这样了解对方的高官,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福音。

但“关系”中包罗万象,大有学问,相信许多中国人都能体会到这个词汇中隐含的一种贬义。拉关系,搞关系,通过关系进行不正当交易,也是“关系学”的另一个层面。一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在本国都是奉公守法的楷模,甚至还以环保意识和慈善捐助作为企业形象,但一到中国就往往换成另一副模样,环保工作能免就免,劳工权益能削则削。尽管这种企业不是很多,一旦被揭发出来也会马上更改,但这种“入乡随俗”还是让人感到无奈。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将中国“关系”学到了手,自恃有关系庇护,自然也就对法律条文“酌情”遵守了。

互联网上很受欢迎的维基百科就这样解释英文“guanxi”条目的这一面:社会学家将其和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并用其来表述和研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表现;当关系网违反制度规则时,就会导致腐败,关系也就成为庇护与被庇护关系(Patron-client relations)的基础。

关系学,在一些外国人眼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了中国学的代名词。美国有一个介绍中国情况的英文网站,站名就是“关系在线”(Guanxi Online)!

至于为什么取这个名字,网站主人克里斯滕森(Karen Christensen)这样解释:“在今天的中国,要做生意和保持良好生活状态,就必须有‘关系’。”尽管我认为克里斯滕森女士理解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个人交际圈,但我也还是能感觉到她选用这个词的个中暧昧含义,此中“关系”不简单!

本文发表于2006年9月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爷爷进城

    爷爷进城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新课标必读丛书)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新课标必读丛书)

    诗词,是指主要以近体涛和律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 祸妃天降:冷魅王爷贪财妃

    祸妃天降:冷魅王爷贪财妃

    据说很是软弱又无能的王爷正在后院的凉亭里下棋。一青衣佩剑的侍卫前来,冷汗涔涔的开口:“主子,属下已经查清楚了,那个一毛不拔又处处跟您抢地盘的正是咱们府上那位。”至于是哪位,那还用得着明说么?下棋的动作依旧行云流水,那人头也不抬,淡淡的道:“无妨,抢回来便是。”“抢回来之后呢?”“以十倍的价格再卖给她。”青衣:“……”他以为主子会说给她送去,没想到……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在修仙世界开店

    在修仙世界开店

    一步错踏,已是沧海换桑田……喂,等等,谁错踏了!人家不过是跨进家门而已,怎么就被扔到这种奇怪的地方来了!有人追杀!有人在飞!还有哥斯拉!天,好可怕!好在咱有随身空间,里面有田有地有房。就算在这异世界里,也能过得风生水起,滋润乐翻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逃妃:皇上,我要休了你(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