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300000020

第20章 美国媒体为何“集体失语”

第二十章 美国媒体为何“集体失语”

背后故事

2007年,我采访并通过新华社通稿刊发了名为《经济观察:千名美经济学家向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大声说“不”》的文章,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但让我诧异的是,对于这样一条重要新闻,美国的主流媒体保持了“集体的沉默”。

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最基本的一条,在我看来,就是这些经济学家在为中国说话。这与美国媒体的主流价值观相左,它们自然选择了忽略。如果换做千名美国经济学家谴责中国保护主义,你看美国媒体会怎么报道?

我这也不是全盘否认美国媒体的客观性。在涉华问题上,从美国报纸、杂志评论上,其实也可以看到一些为中国辩护的声音,但相对于压倒性的指责中国的声音,这种辩护之声显得太微弱了。

当然,如果往深里追究,美国媒体这么报道,也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缘故。中国毕竟是与美国和西方制度很不一样的国度,对这样的国度,美国人总难免会戴上有色眼镜来观察。

正文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新闻领域,获得重大事件的独家新闻,往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里面既需要平时的积累、关键时候的执著,可能也需要一点运气,有的时候,也和比较微妙的新闻环境息息相关。

我在2007年采访并刊发的文章《经济观察:千名美经济学家向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大声说“不”》可能就是一个例子。这是条涉华新闻,但反映的却是美国主流经济学界的声音——10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合签名请愿,强烈要求美国议员遵循自由贸易精神,抵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千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请愿,反对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这其中每一个词语,都是极有分量的新闻关键词,蕴含着丰富的新闻信息。尤其在当前美国对华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国会人民币法案接连不断的情况下,这样反映美国主流社会声音的新闻是反击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武器。

果然,这条新闻刊发后,立刻引起美国保守派人士的强烈关注。美国保守派学者威廉姆·R.霍金斯(William R.Hawkins)在一篇反驳文章中开头就写道:“北京国营的新华社非常快速地报道了增长俱乐部在中国问题上的最新游说活动……‘超过1000多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合签名敦促国会不要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条新华社于8月3日发自华盛顿的新闻如是说。”

说实话,在有朋友最开始向我透露这一信息时,我还不是特别相信——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反对对华制裁,这不假,但1000多个经济学家联合签名反对制裁中国,这听上去好像不大可能。因为至少最近十来年,美国经济学家们就一个问题发表联名信表示看法,往往是几十个人,多的几百个,现在突然1000多个,显然不合常理。

但新闻之所以被认为重大,往往就在于其突破简单直线思维。尽管带着狐疑,我还是立刻前往发起联名信的华盛顿一个著名社团——增长俱乐部——了解情况。当时这里正举办了一个小型记者会,可能记者们不感兴趣或也一样不相信,只有几个记者前来,其中大部分可能还都是来自于社区媒体。

但事情却是千真万确:1028名经济学家已在联名信上签名,强烈要求反对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机会难得,新闻重大,这样的新闻材料对反击当前美国国会的反华逆流显然有积极而特殊的作用。我立刻抓住机会,经过联系,采访了俱乐部总裁帕特·图米和多位签名的知名经济学家,并详细了解这次签名活动的来龙去脉。

图米解释说,这次签名活动效仿的是1930年1028名经济学家上书事件。当时美国国会也在推动一项增加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法案《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遭到经济学家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如果该法案付诸实施,将使各国展开贸易战,这对各国经济来说都是灾难。

为施加压力,1028经济学家联合签名请愿,要求国会和时任总统的胡佛拒绝这一法案。但国会和总统没有接受经济学家的意见,结果引发股市暴跌,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美国经济的大萧条。

图米感慨地说,现在新一波的国会对华批评声浪,很不幸地显示出“国会患上了糟糕的健忘症”,而经济学家必须对这股回潮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大声说“不”。作为效仿,增长俱乐部联系了1000多名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在许多问题上立场有异,观点不同,但在自由贸易这一点上是完全赞成的,因此都欣然签名,很快就凑成了一份有1028个名字的名单。

知名经济学家、里根政府时期经济政策主要制定者之一的约翰·拉特利奇博士也是签名者之一。他对我说,他很赞成这样的事情,因此“毫不犹豫”地签了名。此外,他还将请愿信转发给了20—30个经济界的朋友,他们也毫不犹豫地签了名。

毋庸置疑,在这些签名者中,有许多是一贯对华友好或本身就在华有利益的经济学家,但很多完全是出于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支持。我对从增长俱乐部得到的名单进行仔细查对,发现其中还有4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芬恩·基德兰德、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托马斯·谢林和弗农·史密斯。此外,还有不少曾担任过美国政府的部长、议员等要职的重量级人士。

在利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找到一两个或者几十个为中国辩护的经济学家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1000多名经济学家站在一起,反击国会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这至少在中美建交近30年来是第一次,在美国社会也是77年来的第二次。

这样的新闻,既是经济领域也是涉华领域的一件大事。果不其然,我的中英文稿件刊发后,国内媒体纷纷刊用。这篇新闻稿也随即被新华社总编室评为表扬稿。《参考消息》编辑部也来函要我跟进继续作深入报道,一些国内财经媒体也从该消息得到启发,联系增长俱乐部作后续报道。

这条新闻稿的成功,其中有朋友的帮助,有自己的多次采访,有顺利的一面,也有反复求证的曲折和艰难,确实来之不易。作为新华社的记者,稿件既要注重准确性,也要有时效性,还要注重独家采访性。在我预想当中,准确性因为得到了面对面的求证,毋庸置疑;时效性也应该能在世界各大通讯社里排第一,因为其他通讯社都没有记者进行类似采访。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条美国主流经济学界的重大新闻,而且是关于现在最热的中美问题的新闻,世界其他大新闻单位,比如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包括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或者如《金融时报》、彭博通讯社等财经媒体单位都未曾有报道。我的这条报道竟然还成了全球各大媒体间的独家新闻。

拉特利奇博士后来也对我坦言,他也只看到了《中国日报》的相关报道,但该报道显然又是取自我刊发的新华社英文稿。他评价说,稿件报道得不错,但让他感到诧异和遗憾的,似乎只有新华社发了稿,世界其他大媒体竟“集体忽略”了这条新闻。

在当前中美经济关系复杂且不利于中方的情况下,获得这样一条独家新闻并向世界刊发,这是一个新闻人的自豪;但美国和世界其他主流媒体的“集体失语”,也让我反思。

这当中存在多种可能性。

第一,其他一些媒体记者确实漏掉了这条新闻。由于关注点不同或其他事情干扰,一些财经记者可能忽略了这一事件。因为就在当天,我还参加了美国一些主张与中国友好的议员提交多个加强美中关系议案的记者会,一些到场采访的财经媒体记者,并未随后出现在增长俱乐部的新闻发布现场。

新闻是一个易碎品,今天的新闻只能是明天的历史。这些记者随后可能也发现了这条新闻,但由于其已失去时效性,因此只能放弃。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不随后跟进作补充或深入报道呢?

第二,存在一些内部利益之争。拉特利奇博士对我说,在1930年的签名事件中,经济学家曾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这次他们在《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广告,因此,《纽约时报》可能会感到不满,拒绝加以报道。另外,也可能因为这条新闻新华社已先予以报道,美国媒体决定不再跟进。

从这种“新闻竞争规避”角度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我窃以为,美国主流新闻界还不至于为这点门户之见而放弃新闻原则。毕竟这是1000多个经济学家的联合签名,其中有4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这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是一条小新闻。更何况,联名信关注的是现在最热的美中贸易问题,相关的文章在美国各大媒体铺天盖地,记者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新闻。

第三,最可能的,就是故意沉默。因为就我所知,个别美国同行其实也知晓这个新闻事件,但最终却未付诸报道。是这条新闻缺乏新闻点吗?显然不是。是这条新闻不适合报道吗?可能确实有这一点,因为这一新闻事件显然是为中国辩护。拉特利奇博士就说,在当前批评中国成为时尚的时候,这样的声音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对于这样的声音,美国主流媒体也似乎在有意回避。尽管在美国媒体上,仍可以同时看到批评中国和为中国辩护的声音,但这种平衡有时是很微妙的。通常批评中国的报道浓墨重彩,为中国辩护的新闻则轻描淡写,或者前者往往占据重要版面,后者则刊登于不起眼的角落。

这种沉默,可能是一线记者的沉默,也可能是后方主编的沉默,或许这是彼此间业已形成的一种默契。但这种奇怪的“集体失语”,凸显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作为报道对象的微妙定位,这既是目前对华批评报道甚嚣尘上的一个缩影,也可能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本文发表于2007年8月

同类推荐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热门推荐
  • 灵鼎

    灵鼎

    强烈推荐玄幻作品《狂武神帝》,欢迎大家阅读观看!落魄少年被活埋意外获得逆天小鼎,化作他的本命法器,助他迅猛修炼,等级狂升,走上一条强悍的修真之路!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后宫情妃

    后宫情妃

    一场皇宫先帝遗留的阴谋,一个早已悬设的局,一场权与利的争夺!皇宫,永无休止的欲望野心!淡漠的心,无所求,不过是想借重生延续对妈妈的思念,可是,命运半点不由人,把我推进那一波波的爱恨情仇。认命的结果,就是被他人摆布约束,然后被命运吞蚀沉论!一个温却义胆云博的将军,一个雅却心机深沉的王爷,一个俊却残酷阴冷的帝王,一个邪却深情义重的杀手。错与对,对与错,也许只存在一瞬间,但情与欲,欲与情,却影响了生生世世!雨夜的污辱,我一把火烧去所有的一切!闲亭的一笑,如清风拂去乌云,给了永生的光明!闺阁的一吻,定下生生世世的牵缚!草原的一夜,许下今生不变的约定。我精彩的一生,回过头来,却只有轻笑溢过唇,浮花一梦终要醒,情归何处才是真?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
  • 走西口

    走西口

    2009年CCTV 1开年大戏《走西口》同名小说,演绎一代晋商传奇,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小说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祁县年轻书生田青因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故事。他在历经数劫后终于在包头站住脚,但终因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使他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真正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 朕养你爱妃

    朕养你爱妃

    他,龙袍加身,一身贵气,英俊且又冷傲凌人,兄弟残杀,皇宫里人情淡薄,让他早已忘记“温情”二字,只是一个眼神便能冰封万里…她是一修仙天狐,脱俗妖媚,虽是天资聪颖,但对凡间之事毫无所知,萌得可爱,欲渡天劫,无奈法力不够,被霹得魂飞魄散,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一只小天狐身上…他--绝天辰杀尽天下一切挑衅者,唯独对它(她)狂宠如命.这是一篇描写一代帝王与九尾狐相恋的爱情故事,一对一。-------------------------------------------------------------------------第一卷:它穿越而来,而他遇到了它,心里暗下决心,朕要留下你,由朕来养你...片段一:禁地温泉里:“替朕更衣”绝天辰张开双手,让宫女将身上衣物脱去阮惜听到他的声音往他这瞄来,对他翻了个白眼。连脱个衣服都要人伺候,真是没救了,眼睛本来是瞄过去的,那高挺的身板加上性.感麦色的皮肤,整个身材还真是无可挑剔,看到宫女慢慢把衣物脱下,阮惜的眼睛也是慢慢下移,直到那雄伟处便停下了,阮惜不知道某人正戏谑地看着她,所以还在那使劲地瞄,光明正大的瞄...“怎么,看了朕这么久,对朕的家伙可还满意?”绝天辰没想到这小狐狸这么色,眼里充满了笑意。片段二:当他的容貌不吸引它时:“怎么,你是在可怜朕还是在安慰朕?要是可怜就免了,朕还没那么落魄。要真想安慰朕就亲一亲朕”抱起小东西往脸上靠。阮惜想,这是神马情况?这么突然要牺牲自己的初吻了!不干、坚决不干!把脸一转,好巧不巧又对上那受伤的眼神。阮惜顿时心生惭愧!算了,就亲一下吧,改天遇上那理想的白马王子再解释解释这时的情况。把舌头往他脸上一添,咦?触感还挺滑的!所以在绝天辰快要放他下来时又添了一下。既然需要本仙狐的初吻救治你受伤的心灵,那我就牺牲下吧,所以某小狐秉着救苦救难的大无畏精神,又揩了绝天辰一油。“朕的脸可还合你的胃口?”绝天辰阴霾一扫而空,心情大好,他就说嘛,自己怎么可能没魅力!!!-------------------------------------------------------------------------------第二卷:展开灵界之旅:她要回去狐族完成“它”的使命,既然继承了“它”的身体,那就替它完成它的使命,这样就互不相欠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刁蛮王妃

    刁蛮王妃

    一个聪明俏丽女警的穿越,一个历史上未曾记载的金龙国。他是将军,亦是她的丈夫,却心有所属。他是皇帝,有佳丽三千,却想带她私奔。他是王爷,野心勃勃,却又对她情有独钟。江山,美人,孰轻?孰重?……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一场巨大的灭国阴谋。她卷入其中,勇敢乐观如她,该将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她的情究竟归于何处?花生《大胆丫鬟》已经开始更新,一直支持花花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哦!*********************************1群:38770994(假小子)2群:44805188(刁蛮群)3群:38349475(丫鬟群)新开群
  • 用微笑面对逆境

    用微笑面对逆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生活需要我们充满勇气地南对败局,如何随打击,如何面对失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对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来说,遇到绝境,正是自我升华的最好时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是乐观和梦想创造的奇迹。对一个豁达从容的人来说,面对指责,正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最佳参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断地走向成熟,这是平和稳重创造的奇迹。对一个热情积极的人来说,遭遇失败,正是获得宝贵经验的一次经历,从失败走向成功,是一颗积极的心创造的奇迹。
  • 宠爱之暖妻难违

    宠爱之暖妻难违

    她本是富家千金,生活无忧无虑,却一日之间,从天堂到地狱,一无所有。爸爸跳楼自杀,死在她面前,妈妈病重急需手术,债务人逼债上门。她四处求人,却没有一个人肯伸出援助之手,冷漠以对。只有他肯帮她,只要答应他的条件,成为他的女人…他是盟焰堂的少主,杀伐无情,狠毒冷血,为了权力与父翻脸,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温柔缱绻。为了得到她,他暗中筹划,耍尽手段,只为留她在身边。即使她恨他,也在所不惜…安暖暖原以为,只要她能挣到钱,等妈妈出院,她就可以摆脱他,重获自由,找到她以为的爱情。却发现,无论怎么样,她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片段:宝宝篇】萌宝宝蹦蹦跳跳的跑过来,搂住暖暖的腿,奶声奶气的说,“暖暖,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叔叔,他跟我长的好像哦。”暖暖蹲下来,摸摸宝宝的头发,“宝宝是不是看花眼了?”“才没有。”宝宝撅嘴,“我就知道暖暖不相信我。呐呐,我把他带回来了,你看吧,像不像?”暖暖抬头去看。一个男人,带着清风而来,在灯光之下,唇角勾出浅浅的笑,“暖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