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900000009

第9章 遭暗算(3)

“昨夜怕弄醒你,没给你穿。”马姑娘将衣服送过去。

趁着朱元璋慌乱穿衣服的当儿,马姑娘端来一大碗凉茶递给朱元璋,朱元璋一口气全喝下去。有个女人照顾,真好!朱元璋在心里说,直直地瞅着马秀英:

“昨晚上,就你照顾我?”

“还有小红。”

“我……”

“你别问我了。”马姑娘拦住朱元璋的话:“不是你让汤和叫我来的吗?”

“真对不起,让你……”

“我是自愿的。”马姑娘又一次打断朱元璋的话。

两个人的眼睛相互望着,就象七月初七时天上的两颗星星。朱元璋终于忍耐不住,一把抱紧马姑娘。在朱元璋怀里喘了口气,马姑娘便轻轻地挣脱出来。

“我不知道,你喜欢我什么?”仰起脸,深情地望着朱元璋,马姑娘问道。

二十多年来,朱元璋第一次这么紧紧地拥抱了一位姑娘,虽说只是一刹那,但他已经领略了这其中的美妙。难道就为了拥抱的美妙,他喜欢马姑娘?

“我知道,孙姑娘是濠州城里最漂亮的美人。你怎么要拒绝她?”

朱元璋还没想清第一个问题,马姑娘又问了第二问,这第二问朱元璋顺口就答出来:

“因为我喜欢你!”

马姑娘的心为之震动,但她仍很镇定,她坚持地问:

“你喜欢我什么?”

“我见到你,就象见到我常时梦想中的一个女人。”那句最难启齿的话脱口而出后,朱元璋冷冷静静地搜出心里想说的话:“这个女人,又聪明,又有学问,心地非常善良,特别跟我谈得来,她不但是我的夫人,还是我最好的朋友。遇事,我们可以相互商量,她常常能给我最有价值的衷告,因为她与我命运相联,荣辱共享,遇矛盾,我们可以联手解决,她总能不顾一切最坚决地支持我,因为她信任我,非常地重视我。”

马姑娘静静地听着,心里充满感激和幸运的狂喜,天啊,命运实在太关照自己了。她无须再问什么,一头扎在朱元璋怀里。

“这事……”马姑娘突然挣出身子,抬起头望着朱元璋问道。

“我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如果你不反对,我们尽快成亲。”

“我会反对吗?”

“既然这样,我们明天就去禀明,请他二位老人同意我们的婚事。”

马秀英含羞地笑,点了点头。第二天,朱元璋去求郭元帅恩准,马姑娘去向夫人禀明。

由于朱元璋的杰出表现,郭子兴已经在想如何好好地把他拢络在自己身边。在与朱元璋相处时,郭子兴已经分明地感到:这个年青人,心中有一股豪气,弄不好,到时会离开自己。为此,他也下了一番力气,不但很快地擢升朱元璋,还给了他比同等官职更好的待遇。郭子兴知道,仅仅这样,似乎还欠点什么,最好……刚刚想到自己的义女,就得到夫人来告马姑娘的婚事。郭子兴听了大喜,问夫人说:

“你认为呢?”

“我看这个朱元璋人很厚道,又有本事,又重义气。把马姑娘嫁给他,今后他可以死心塌地跟着你。”

郭子兴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的夫人,也真了不起,有眼力。既然你这么说了,就赶快准备。待我来择一个吉日,让他们尽早完婚。”

原来,婚嫁的最好吉日,就在第三天。由郭子兴亲自主持,朱元璋与马姑娘举行了比较得体的婚礼,俩人欢天喜地进了洞房。婚事虽然办得不是很隆重,这新婚的两个人,却非常非常地开心。

可是,孙德崖却不开心。就在婚礼宴上,他暗暗地发誓:自己一定要找个机会,把朱元璋这个和尚兵干掉!

真正的统帅,对部下,即使是最普通的一兵,也绝不让他们空流一滴血,但如果是为了必需要做成的事情,就一定要求他们无条件效忠,甚至牺牲生命,对自己,也是如此。

26、

作为富甲一方的孙德崖,他之所以支持郭子兴起义,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平时里受尽了元朝官吏的窝囊气,二是为了保自己现有的财富。他知道,自己不加入起义,别人起义成功,他的财富也完了。而郭子兴起义,纯是为了出人头地。

这样的两个人搅在一块,一个想利用对方保住自己的财产,一个想利用对方的财产来发展自己的势力,双方都想控制对方。孙德崖毕竟不懂得打仗,这才让郭子兴做了主帅,但他从心里看不起这位昔日的算命先生。他看到各处的义军一边在与元军对抗,一边在自相弱肉强食,而郭子兴做了主帅后,胸无大志,智谋平平,被人吃掉只是迟早的事。可惜他孙德崖虽知此事,却又无法自己去领兵打仗。正为此烦躁不安,苍天有眼,来了位投军的和尚。

开始,因为郭子兴器重,他就很自然地讨厌这和尚;可是,这和尚来了不久,干出的一件件漂亮的事情终使孙德崖明白:不能再讨厌他,应该喜欢他、支持他、依靠他,这是个不简单的和尚,是个可以成大事的和尚。作为商人的孙德崖,是大胆而果断的,就象当初毅然决定支持郭子兴起义一样,他毅然决定将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朱元璋。太可恨!这秃头不但不领情,反而要了郭子兴收养的那个丑八怪!

孙德崖震怒了,他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他非置朱元璋于死地而后快。冥思苦想了多时,他终于想出了办法,也等来了时机。这日,郭子兴与孙德崖商量发放军响的事,他本来还有许多粮食,却坚持说没有,建议让朱元璋去抢脱脱每月都要北运的十万担粮食。

当时,由于元王朝的黑暗统治,刘福通的起义部队已经点燃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烈火,无数支起义队伍如雨后春笋。江淮一带有刘福通,江汉一带有徐寿辉、彭莹玉,庆元(今浙江宁波)有方国珍,高邮(今属江苏)有张士诚,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占地,对元朝发起攻击。1352年,徐寿辉军攻克江南重镇杭州,与此同时徐州的起义军也占领了徐州及周围地区,切断了元朝赖以南北联系的交通主动脉。当时元大都需要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需从南方运送,没有了顺畅的交通,只能派重兵押粮北运。眼瞅着数万担粮食,义军们都看着眼馋,却不敢轻易动手。因为押粮的元军太强大,去劫粮,显然是去送死。这一点,孙德崖知道,郭子兴当然也清楚,听了孙德崖的建议,郭子兴一个劲摇头,说:

“这怎么可能,元军的粮食都是重兵押送。我们现在这点兵力,防止义军来吞并都难,那有力量去夺元军的粮食?”

“话不能这么说,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朱元璋可能行。”孙德崖凑近郭子兴:“郭元帅,你记得,朱将军用了多少兵马杀退三万元军,解了五河城之围?”

郭子兴不吭声,眼一愣一愣地瞅着孙德崖。

“他不就只用了一千人?这次,我们抽出几千人来给他,还担心他夺不到元军的粮食?”

“几千人,夺粮食!?”

“对啊,押粮的元军不过也就三万人。朱将军,你说呢?”孙德崖把头转向朱元璋:“我只是担心,朱将军新婚燕尔,舍不得离开罢了。”

郭子兴眼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何等人物,只打孙德崖一开口建议他去劫粮,便明白了他的恶毒用意,不但不恼,反而冷静地考虑起劫粮的事来。这会儿,他已经心中有数,当看到郭子兴征询的目光时,立刻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回答:

“末将愿意去夺粮。”

孙德崖听了,微微一振,细长的眼里,露出杀机。郭子兴虽然也担心朱元璋此去太冒险,但苦于粮食问题实难解决,便高兴地点了点头。

27、

由于劫粮之事关系到举义部队的生死存亡,郭子兴非常重视,特意拨给朱元璋精兵三千。朱元璋谢过郭子兴,走出帅府。他没有回家,就匆匆去找汤和,把事情说了。汤和沉思了一会,说:

“这明明是孙德崖想害你。”

“我知道,不过他害不了我。”朱元璋颇自信地说:“自从救援五河回来,我就在想夺粮的事,只要我们小心谋划,这事是可以做成的”。

见朱元璋如此信心,汤和的心放下一半。朱元璋给汤和讲了自己的一些打算,让汤和到五河去找常遇春,然后匆匆赶回家里。

自从父母死后,朱元璋象一片枯叶,被困厄的风吹着,四处飘零了这么些年,如今有了自己的家,不仅衣食有人照顾,更主要的是她是这么善解人意,聪慧多谋。朱元璋感到自己不仅是娶到一位夫人,而是觅到一名军师,凡有事与她商量,总能够得到智慧的回应。回到家里,他便将夺粮的事,一五一十地给马秀英讲了。她听后微微地笑了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看过许多书,除了女人该读的《女儿经》等,更有男人们必须读的四书五经。只因她的兴趣广泛,时间又充裕,性格外柔内刚,深处常有一种男人的豪气。为此,她同时还读了军事、地理之类的书籍。原本是想能有一日与郭子兴说起话来能用得上,现在却是面对自己的夫君。马秀英为此非常地高兴,在心里暗暗地感谢上天给她的这种机会。凭了女人的谨慎和细心,马秀英帮助朱元璋提出了许多战术上的建议。最让人高兴的是,关于这次战斗,在战略上他们夫妻都是一致的。直到天快亮时,夫妻俩对夺粮的事终于有了周祥的安排。

第二天,朱元璋立刻紧急行动起来:带着吴良,一起到营中挑选精兵,又让花云去组织车船,到午时一切妥当,汤和正好风尘仆仆地赶回来。

“朱将军,你真是神算。”汤和喝了口水说:“我把你的意思讲完,常将军满口答应,他们今晚就乘船连夜顺五河往下赶到洪泽湖口,做好一切接应准备。”

“答应去多少人?”

“八千,都是些久经沙场,原来跟他一起占山为王的。”

“太好了!”朱元璋一甩手,抬头望着晴朗的天空,长长地舒了口气。第二天傍晚,朱元璋,汤和等一行人来到明光镇洪泽湖口处,常遇春已在那儿等着,告诉朱元璋:元军正在明光镇渡口装粮上船,估计到明天拂晓可以装完。

“好,我们都休息一会,你回去按计划进行,半夜时分我们去袭击岸上的元军,待我们先拼杀两个小时,你们再动手抢粮。”朱元璋说

“是不是分给你三千兵马?”常遇春问。

“不!”朱元璋感激地望着常遇春,说:“粮食上了船,押送兵一定会随船而上,你们抢粮,可不容易。”

“可是,你们……”

朱元璋看着常遇春:“就这么办罢,只能这么办!”

“好,我听朱将军的。只是,我与朱将军换一换,我去抢岸上的,你去抢水上的。”

“不行!”朱元璋说:“将军的情谊我领了,就这么办,大战之前,怎能随意更换主帅?!”

常遇春的目光很坚定,还要开口,被朱元璋伸手拦住,顺手将他往前一推,自己转身拉着汤和走了。

常遇春站在原地,目送他俩走远,嘴里喃喃自语:“以一抗十,临危不惧,真英雄也!”

28、

这次往北去的押粮官,正是上次攻打五河城海呼儿的副将奕麻都。他五短身材,浓眉大眼,机智勇猛,是元朝有名的猛将之一。

经过艰难的转运,奕麻都已将百余万担粮食运到明光镇,几十条大船早在这儿候着,只要把粮食装上船运到洪泽湖,再顺青渠往东到渤海湾,就可安全北运到天津了。现在事情刚完成一半,切不可掉以轻心。在明光镇,奕麻都请来诸押粮官,详细商量运粮事宜,闻报有人闯营,说是有要事见将军。

原来,朱元璋走后,孙德崖虽料他这次必死无疑,但一想到上次解五河之围朱元璋创下的奇迹,不免又有些担心,为了以防万一,孙德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唤来他身边的第一勇士肖辉,让他去给押粮官报个信。这闯营的人,正是连夜赶来的肖辉。他颇为得意地将朱元璋带兵来劫粮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奕麻都。奕麻都听了,哈哈大笑,安排好好款待肖辉。然后得意地捋着下巴的几根山羊胡须,一直瞅着他离去,不屑地说:“这些汉人,就喜欢窝里斗。”言罢又大笑起来,众将官也跟着笑,有的甚至笑出泪水。笑毕,奕麻都脸露凶相,狠狠地说:

“立刻集结押粮部队,准备消灭劫粮的叛军!”

午夜刚过不久,朱元璋便接到吴良来报,说元军在渡口附近展开搜查。吴良走后,汤和不由得对朱元璋投去赞服的一瞥,他原主张就在渡口附近隐蔽,朱元璋坚持在离渡口十里处休息。再过一更,吴良又回报,元军的搜查在扩大。又过一更,吴良再回报,元军朝他们这里袭来。朱元璋沉思着,他有些费解,有些弄不明白,下令:各小队注意隐蔽,一旦被元军发现,就全线出击,向渡口前进,死战元军。

快三更天时,一小股元军发现了他们,按照朱元璋的令,一百多元军很快都成了刀下鬼。撕杀惊动了元军,更多的元军朝他们奔来。朱元璋看一眼汤和,双双举剑高呼:

“冲啊!杀呀!!”

汤和、花云、吴良紧随其后,三千挑出来的好汉,也毫无惧色地跟上。面对近万的元军,他们不但不退缩,反倒勇猛的冲过去。元军被这阵势吓傻了,开始惊慌地往后溃逃,正好遇上奕麻都。他连斩数人,这才稳住阵脚。长剑一挥,疾声喝道:

“谁杀了朱和尚,赏银一百两。”

奕麻都的副使骑马赶来:“将军,粮船的兵是不是再多留些,以防……”

“你去吧,我杀了朱和尚就回来。”奕麻都对朱元璋狠之如骨,他要杀了这个和尚才能解心中之恨。

战争是件非常残酷的事情,需要对奕的双方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勇力,没有冷静的头脑,常常会走到失败里去。因为仇恨,精明透顶的奕麻都失去了冷静,他挥剑飞驰,要去杀死自己的仇敌。可是,奕麻都做梦也没想到,郭子兴的叛军到了朱和尚手下,作战竟如此勇猛,三人杀一人,对方无一人退缩。

朱元璋、汤和与花云、吴良,挺枪仗剑,那里人多就往那里冲杀,所到之处,只见肉飞血溅,哀嚎声声。然而,战争毕竟是战争,除了勇敢、顽强,还需有实力。三对一的战争,且人多势重的麻奕都手下,都是些久经沙场,能征善战的士兵,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十分了得。杀到天快亮时,朱元璋的三千勇士,终于被元兵一一斩杀,仅仅剩下了伤痕累累的朱元璋、汤和、花云和吴良。他们被大队元军追逼着,且战且退,一直退到水边。原是勇猛无比的奕麻都,被朱元璋刺穿右肩,自已不能攻击。他歪在马背上,望着穷途末路的朱元璋,脸上却挂着胜利者的微笑。“哈哈,哈哈哈!”他仰头朝天,笑声里充满杀气。罢了,麻奕都咬牙切齿地对士兵喊道:

“杀死他!杀死这个和尚!!”

朱元璋不言语,挥剑向前做了要冲杀的样子,元军便呀呀地后退。趁此机会,朱元璋推一把花云、吴良,拉起汤和回身跃入洪泽湖中。

29、

朱元璋醒来时,已在清渠的船上,身边坐着汤和与常遇春,看到他醒来,俩人都非常高兴。

“朱将军!”常遇春望着他。

“都得手了吗?”

“足足五十万担。”汤和得意地说。

“花云与吴良?”

“在前面船上躺着,要呆会才醒得过来。”

朱元璋猛地坐起来,放眼望去,只见一艘接一艘的帆船,满满地载着劫来的粮食,船上的兵勇,却已看不到一个熟悉的。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面朝洪泽湖方向,双膝跪下,忍不住长泪汪汪。汤和与常遇春也跟着跪下来。好一会,常遇春扶起朱元璋,镇定地说:

“这也是意料中的事。”

朱元璋听了为之一震。这次战事的安排,他就抱了个“死”字。他让自己的三千人抢岸上未上船的粮食,并有意让元军看出抢粮者势孤而出兵围而歼之,却伏下常遇春的八千之众去抢已上船的粮食。这样,岸上显然会牺牲极大,而水上粮食则必得无凝。这一切他并不给常遇春明言,常遇春却全料到了。想到临战前常遇春要与他替换的事,朱元璋心里非常激动。“真是一位有情有意、有勇有谋的帅才。”朱元璋在心里说:“只可惜又要分手了!”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美男们,快向我看齐

    美男们,快向我看齐

    “哔~~集合~~全体美男都有,向我看齐,报数!!!”“一”“二”“三”“四”“五”“集合完毕请指示!”“快向我看齐!!!”“???”“古龙月,出列!!!”
  •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绝不低头》,是古龙唯一一部现代都市武侠作品,“江湖名篇”之一。古龙说:“每个人都会变的。唯一永恒不变的,只有时间,因为时间最无情。在这无情的时间推移中,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慢慢改变。”所以,波波变了,黑豹变了,罗烈也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却依旧交织在一起。好在总有一些东西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只要想认真活下去,勇气、侠义、爱与宽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痞子小皇妃

    痞子小皇妃

    大街小巷都被她贴满了,‘皇上是我爹,我是皇上儿。’一个现代的小乞丐,几个英俊男人,怎样演绎他们的故事,痞女在古代会掀起什么轩然大波?她最终会上了谁的床,做了谁的皇妃?被定了的亲事是谁私自给她退了亲?又是谁代替她出嫁?谁关她入了牢房,看现代的小太妹怎么扰乱后宫,成就这段异时空的爱恋,故事会怎么收尾。她最后会回上了谁的床,暖了谁的小被窝。
  • 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本书乃金正昆教授讲礼仪系列丛书之商务礼仪。书中,金教授以浅显易懂、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大量的详实的事例阐述了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商务交往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把尊重、礼貌、热情用恰到好处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便可学习到最实用的商务礼仪。
  • 穿越之幸孕生活

    穿越之幸孕生活

    并且又嫩了一回,不过穿越大神好像并没有给她太多的好运,没钱没势的进入钟情自己原配夫人的将军府里做小妾,仁杞应该算比较幸运的换了穿越这种方式让自己逃过了空难,不过这接二连三的双胎是怎么回事!仁杞只能从儿子们身上获得部分尊严,让自己更好的生活下去……没有男人,儿子也很好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坠魇

    坠魇

    故事的开始在一个平凡的山脚下,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上天的愚弄。未知的身世,一层层揭开的真相、一段段被遗忘历史、一曲曲葬魂之音、一个个鲜活的生灵、一幕幕史诗的画面……轮回天定还是因果循环?还是一场破局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