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900000005

第5章 去投军(4)

那怕是一点点发展,也需要努力,需要冒险,需要有所牺牲。朱重八很清楚这一点,但也非常爱惜自己的生命,认为自己的生命该有些价值,不想就这么轻易抛掷这历尽千辛万苦,却还毫无价值可言的生命。他热爱生命,他百倍地珍惜自己的生命,为的是有朝一日让他成为有价值的东西。当兵,就意味着随时要丢掉生命,他不能不慎重地走好这步棋。

“如今乱世,起义军那么多路,郭元帅……”

“我看很好,赏罚分明,不克扣军响。”

“听说他的副帅孙德崖不太服他?”

“郭元帅也没有办法,所有的军响都靠孙副帅筹措,而且郭元帅的那个儿子,偏偏又总是站在孙副元帅一边。”汤和说。

朱元璋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

“他子与父离,伙伴也离心,这可是谋大事的大忌,起事一年了,他内不能服众,外不能扩张,就这么入伙进去,只怕是……”

一位红巾军推门进来,急促地说:“千夫长,元兵……大队元兵朝寺庙来了。”

“莫慌,让兄弟们都进来,跟我从后门走。”朱重八异常镇定,带着汤和等十来位兄弟穿过皇觉寺,爬完一条暗长的洞穴,便进入一片石林丛中。

“你们去罢,多多保重。”朱重八使劲地摇着汤和坚实的双臂。

“你随我们去罢,我一定到郭元帅那儿保举你。”汤和说:“你遇事沉着多谋,到军队中,一定比我有出息。”

“汤和,快别这么说。这年头,我想我迟早会去当兵的。只是现在,还想再看一看。”

“好罢,如果你要来,随时到濠州城里找我。”汤和说,目光久久地盯着朱元璋。

汤和因为儿时与朱元璋是同乡,因为在饥饿难耐时得了朱元璋的一块菜饼,尽管他不久就还了朱元璋这一人情,但这并不影响汤和由此一生都敬重朱元璋。正是这打心里涌出来的敬重,使汤和最后能成为开国功臣中活着的唯一能善终的国公。

13、

望着汤和一秆人消逝在山路的尽头,朱重八一动也不动。他已经从困境中吸取了那么多于自己发展有益的甘露,在困境中炼就了适者生存的能力。对于困镜:他一方面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来改变;另一方面,他已能够心平气和地来承受,绝没有半点的委倔。

从暗长的洞穴钻出来,朱重八看到皇觉寺在熊熊的烈火中燃烧着。这些可怜的元军,已经感到了自己的末日,尽管在寺里什么东西也没有搜到,甚至见不到红巾军的影子,但还是放把火烧了完事。败字当头的人,做事时会少去许多顾虑,这也是人之常情。

望着一座好端端的寺庙在熊熊的大火中坍塌毁灭,望着自己唯一的栖身之地在熊熊的大火中逝去,朱重八只得在心里暗暗叫苦,长长地叹了口气。就在这时候,从侧面窜出来两个师弟。朱重八定眼一看,竟是往日里最佩服他的花云与吴良两位师弟,不由得转忧为喜,问道:

“你还没走?”

“师兄,你也还没走?”花云问。

“主持呢?”

“已经走了。”

“可是你们怎么没走?”

“我们四处找你,想邀你带了我们一到去投红巾军。”花云说。

“原本还想等等看看,现在也顾不得许多了,这可能是天意!”朱重八似乎是自言自语。

“你答应带我们一起去!”吴良说。

“对!”朱重八坚定地点点头,又问他们:“你们可知道,放火的元军从那里去了?”

“我们见这伙强盗,抢了一些东西,往右边的这条道去了。”

“这样……我听说,那位郭元帅是赏罚分明。我们现在去投军,最好是给他带些见面礼,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有利。”朱重八冷静地思考着,望着吴良与花云,接着分析说:“元军刚烧了寺庙离去,抢到东西的肯定拉在后面。我们现在就追去,把拉在后面的……”朱重八做了个杀人的动作。

“我们听师兄的。”花云、吴良一起回答。

元统治者的民族奴役政策非常黑暗,汉人最受歧视,当时蒙古人杀死汉人,只需交出一份埋葬费即可。这种对汉人的歧视,使得当时所有的汉人,都对高高在上的蒙古人恨之入骨。而到了元朝后期,这种黑暗的民族奴役越演越烈,许多汉人小地主和普通农民也纷纷丧失土地,沦为佃户。这些往日里小康之家,因缴不起田租,流亡、饿死的情况不断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元军的痛恨是铭心刻骨的。杀死蒙古人,是当时所有汉人埋在心底的声音。现在,这三个和尚,不仅可以一泄心中久积的愤慨,还可以杀敌邀功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

于是,这三个决定还俗的和尚,顺着右边的山道急速前行,他们渴望一报往日久积的仇恨,更渴望用敌人的血给自己的发展加把劲。有这样的念头,就这么三个人,竟敢豪情满怀地去追干烧杀抢掠的元军。当他们艰难地爬上一道山梁时,心里不由得一阵担忧。原来,拉下来坐在地上喘息的元军,不是三两个,而有十二人。他们见了,都把担心的目光,投向朱重八。

“能对付得了吗?”朱重八从师弟们惊慌的目光里,读懂了他们想说的话,便低着头、皱紧了眉头不吭声。如同一往遇上所有棘手的事情一样,他已经不会有什么害怕,更不会有什么担心。这个时候,他就会尽可能地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运用自己过来的经验和知识,好好地考虑、分析,看如何才能够解决眼前的这个棘手的问题。怎样才能收拾那十二个元军?他们的人比我们多,可是,以前在豆腐房里,常听到一些故事,里面有许多都是讲以少胜多的英雄。遇到这样的事,只要你能利用对你有利的条件,有一个好的办法,就能出奇胜敌。朱重八这么想着,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要去杀人,是因为要好一点活下去去杀人,而且杀的又是仇人,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杀了他们!”朱重八也在心里对自己说。又想了好一会,他终于抬起头来,望着花云、吴良异常坚定地说

“为改变我们的命运,只有去杀死他们!”

懦弱的人,常被灾难屈服,常为屈辱狂叫,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智慧地对待灾难与屈辱,并在灾难与屈辱中乘机兴起,显示其伟大。

14、

朱重八虽然想清了杀元军的必要性,也下定了杀元军的决心,可他毕竟是生平第一次来杀人,一颗年青的心仍然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他冷冷地望着那十二个元军,非常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环境,他想到了往日里元军对汉人的凶残,更想到了被濠州郭元帅夸赞的情景。我必须杀了他们!朱重八在心里再一次发狠地说,心跳渐渐平稳,头脑顿时灵光闪烁,他开始思考着解决元兵的办法。

一溜斜坡从他们呆着的山梁,直伸到山下元兵歇息的开阔地。从正面进攻,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要他们一露面,元军就会发现。如果他们绕了道过去,顺着山梁走到尽头,然后出现在元军的侧面,是可以给元军一个突然袭击。但是,元军有十二个,他朱重八一个人对付四个训练有素的元军,已是非常吃力,而他的两位师弟,要各自打败四个元军,肯定是必败无疑。怎么办?朱重八苦苦地思索着。突然,他一眼憋见山梁上的几根大木头,心生一计。

我们不能从正面来进攻他们,可以让他们从正面来进攻我们。嘿!到时候我们居高临下,再利用木头、石块不把他们砸个希巴烂才怪。把整个的打法都想清楚了,朱重八暗自得意。他将师弟人唤到身边,详细地给他们讲了自己的计划,直说得两个师弟连连点头,直夸朱重八不简单。于是,三个和尚开始了他们一生中第一次杀人的大事情。他们将木头翻到斜坡边,还捡来一大堆石头。一切就绪,兄弟仨人便亮开嗓子唱起来:

“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

这是当时流行的《扶箕诗》,是红巾军在进行宗教活动唱的,只要谁唱这歌,百姓便知道他是红巾军无疑。

山下的元兵听到这样的歌声,顿时惊慌起来。当他们看清山上只有三个和尚时,不由得悖然大怒,握了刀剑,呀呀地冲上山来。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当他们快到山顶时,只听朱重八喊了声“推”!两位师弟使出吃奶的力气将一根根大木头滚下山来。元军这时才知上当,欲要回身,木头早已滚撞下来。一根接一根,冲着他们砸来。木头滚完了,又是大石头,一块接着一块,不停地滚下来。有侥幸没被木头撞着的,又被石头砸了。顷刻之间,适才一个个呀呀怒叫的元兵,在痛苦的惨叫呻吟之后,便都一动也不动地撂在山脚下。鲜红的血,顺着他们的尸身流出,将斜斜的坡道,染上殷红的颜色。

同类推荐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热门推荐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修仙鉴

    修仙鉴

    自古英雄出少年,成事必经多磨难!虽出身凡胎,最终却是不凡之命,两个身手了得的父母的强化训练让他通往强者之路,意外得到神仙赐予的法器,自是如虎添翼!逐渐退去懵懂的外衣,将修仙练的风生水起,且看主人公如何踏上仙界之路!
  •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金银祸害三千:财迷牡丹

    金银祸害三千:财迷牡丹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简介:财迷在古代,还是个牡丹仙,按理说应该是精明的头脑利落的手段,可是追求潮流时尚的牡丹水湮月却能屡次失策,就算欢天喜地赚的盆满钵满,下一刻却又通通散尽,难道就是所为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是所谓的财迷一生的诅咒?抹掉记忆的假穿越,一个王爷一个疑似神偷的侠盗,路人甲乙丙自动省略中。财迷不爱美男爱银两?却在天下女子咋舌间,收编了都城中……美男最多的地方!轻喜剧文,欢喜地吆喝亲们进来咯~~~背景:景幻大陆,苍国,景历一百八十九年间。
  • 妖王宠邪妃

    妖王宠邪妃

    “来人啊,快点把四皇子和六公子救起来。”某丫鬟欲哭无泪的看着在水池中扑腾着的两小孩童。一边的侍卫,纷纷侧目看着身边一个如天使一般的孩童。孩童很是无辜的道:“你们都看着本郡主做什么?没看到四皇子和六公主还在水里吗?这两人要是丢了命,你们赔得起吗?”众侍卫暗自扁嘴,人可是郡主您亲自踢下水的!腹诽归腹诽,既然郡主发了话,这代表着,人是可以救起来了!【片段二:】“父王,歌儿把丽贵妃娘娘给揍了。”“为什么?”“丽贵妃娘娘说要送歌儿去天圣国和亲。”“那歌儿真的只是揍了丽贵妃这么简单?”某女童嘴角一勾,甜甜笑道:“当时桌子上有把剪刀,歌儿很顺手,然后一不小心剪刀就飞了出去,父王若是不信,可以问青衣。”身后的侍卫不由冒了冷汗,郡主的剪刀一不小心飞出去就能刚刚好在丽贵妃脸上画了个大叉叉,那要是郡主小心的话,岂不是…
  • 神探凰妃

    神探凰妃

    堂堂国际刑警女组长竟然穿越回古代,一睁眼竟然发现自己身陷死牢!开什么玩笑,洗冤脱罪顺手收拾所有不待见自己这个庶女的无良亲人,逍遥人间才是正道。可是!死赖自己不放的王爷是怎么回事?想娶自己,别开玩笑了!请拿万里江山来换本妃一纸婚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100次拒婚:不嫁腹黑老公

    第100次拒婚:不嫁腹黑老公

    什么温文儒雅,什么风度翩翩,全都是骗人的,这分明就是一头无比腹黑的大尾巴狼!!!可偏偏就有她这样的傻瓜,傻乎乎地把自己送到狼的餐桌上……六年后再次相遇,喂,男人,你要不要这么公报私仇?不要以为你是上司就可以为所欲为……某男摸着下巴:为所欲为?我觉得我已经很收敛了……某女气急败坏,“喂,你这是骗婚!”某腹黑男,笑的一脸愉悦,“不骗可以婚么?”一场精细谋划的游戏,到底是谁入了谁的局?
  • 凡尘仙缘

    凡尘仙缘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入了侧殿,方坐定,那嬷嬷便问:“皇后娘娘差我来瞧瞧,十三公主的膝上可好了?”
  • 刁蛮小姐遇上恶少爷

    刁蛮小姐遇上恶少爷

    他,虽是家中长子但由于娘早死爹忙经商无暇顾及被姨娘和弟弟捉弄欺负,在这世上他感觉不到一点的温暖,所以他叛逆!所以他冷漠!所以他恨!所以他逃!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小姐却从小到大娇横无理,刁蛮任性,游手好闲,整天惹事生非。伤透父母,终被卖为奴。她不服!她反抗!她要逃!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