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900000015

第15章 求生存(5)

同时,他授给常遇春总管都督,汤和授管军总管,给徐达授总管府先锋,给李文忠授军前统制……总之,在他朱元璋职权内能授的最高官,他朱元璋都给了他们。此刻的朱元璋,虽然对前途充满了狂想,但却暗暗地开始有些儿惧怕。他亲眼看到,曾经是那样强大的元帝国,没出几年就变得苟延残喘。更有诸多早于他投入起事的义军,一个个都在战乱中成长得兵强马壮,不少已经称王称帝。他朱元璋要能够生存下去,还需进一步努力。他需要他的这些兄弟,替他去拼命。在完成这项内容后,朱元璋想知道大家的想法,也想多听一些大家对今后发展的意见,于是开口说:

“如今,我们虽然已有很大的发展,但与邻近的义军相比,他们的发展更快。我们如不尽早努力,最后终为他人鱼肉。如何发展,还请诸位高见。”

冯国胜首先说:“我们如今虽有濠州、定远、滁州等地,但这几处地方都无险可凭,无粮可资,无援可继,所以我们当务之急,必须攻占一处攻可以进,守可以退的立足之地。”说到这儿,他稍稍一停,看过众将军,又看看朱元璋,发现大家都在注意聆听。这才开口说道:“对这件事情,我已经考虑了许久,现在有这么个看法,在这里说出来给大家听听。我们滁州东南的南京,是个龙蟠虎踞之地,一向属于帝王的都会。它的西北,有长江天险可凭,它的东南,有江浙富遮可资。这样的地方,如果被我们占有,作为我们的大本营,待我们发展到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四面出击,扫荡残敌,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使天下归心、四海平定。这个想法,不知元帅与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冯国胜的话,朱元璋听了,心头一热,去看诸位将军,只见他们一个个情绪热烈,精神振奋,一时议论纷纷。朱元璋一摆手说:“诸位将军,有话一个个说。”

众将闻言,一时安静下来,就在这时,常遇春第一个站起来,说:

“军师之言,非常有理。我们占领了南京,就有了很稳固的立足之地。只是,此去南京,隔着长江,我们如今既无船只,又无水军,怎样才能攻下南京?这事,恐怕要认真考虑。”

“我很赞成总管都督的话。”徐达说:“这次奉元帅命去接应郭天叔,使我深深体会到,郭天叔惨败,无船只,无水军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攻占南京,首先是要水战得胜。象郭天叔那样让毫无水战经验的军士临时搜购些船只就去渡江,结果当然是必败无疑。”

“依总管府先锋的看法,当如何处之?”朱元璋因听常遇春夸赞徐达,便想好好考考他。

“孙子说:‘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又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取胜于容易的敌人,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同敌人作战。因此我认为,在进攻南京之前,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战船和水师,必须有足够的粮食蓄备。”

“粮食蓄备,还可四处征集,只是战船、水师,总管府先锋可有好的建议?”朱元璋满心欢喜,紧着追问。

“如今我们和县已得,隔江的平江数有粮仓之称,而倪文俊水师赵普胜、李普胜结寨于巢湖,早已是缺衣少粮,我们可以联络他们共取平江,这样可与巢湖师建立关系,到时或合作、或夺取,都将以拥有我们自己的水师战船为准。”

朱元璋睁大眼睛望着徐达,心里非常高兴。转眼望望冯国胜,见冯国胜频频点头,朱元璋大喜,设宴与众人共贺。

修整了几天,朱元璋与冯国胜等反复商量后,决定派李文忠、邓友德前往巢湖,与水师总兵赵普胜、李普胜商议共取平江之事。接着,又任命常遇春为大将、徐达为副将,汤和为参军、胡大海为左军、郭英为右军、沐英为统制,去攻和县。众人安排妥当,朱元亲决定亲率本部人马,随后前去接应,留下冯国胜来,坐镇滁州。

52、

万事布置妥当,朱元璋兴匆匆地回到府内。他的心里,挂念着马秀英。较之几日前,马秀英脸色已经好了许多,精神也渐渐恢复如往日。见朱元璋来,马秀英欢快地迎了上去,然后吩咐准备晚宴,为朱元璋饯行。

“真是苍天有眼,待我厚泽,事事顺心。”朱元璋亲过儿子之后,高兴地说。

“又有何天大喜事?使得你这般高兴。”马秀英问。

“大喜事,确实是天大的喜事。如今,我谋士已有冯氏兄弟,武将又有徐达常遇春等,真正是将相协心、贤能匡赞,可谓天助人和,只怕是要有天大的发展了。”朱元璋言罢,喜形于色。

马秀英听了,也欣喜万分,摆了一桌酒菜,与朱元璋对饮,俩人谈得投机,喝得快意,不一会,朱元璋便喝得沉沉大醉了。马秀英掺着他,唤小红打来清水,给朱元璋仔细擦净,然后与小红一起,扶他上床。

马秀英替朱元璋盖好被子,心痛地看着他:“恐怕三个小时也醒不来了。”她自言自语地说。轻轻地走出,转身将门掩好,回头招呼小红,慢慢地向军营走去。

朱元璋醒来,已近午夜时分。睁目一看,却不见了马秀英,摸摸额头,终于想起了昨日醉酒之事。

“秀英,秀英!”他连声呼唤,不见回音。朱元璋此时头脑清醒,浑身爽快,再无半点睡意。他起身穿好衣服,唤卫兵来问道:“你们可见到夫人?”

“禀元帅,夫人往军营里去了。”

朱元璋听了,心里好生奇怪。这三更半夜里,她去军营做什么?这么想着,朱元璋又问卫兵:“她去了多久?”

“已有两个时辰。”

朱元璋听了,便带了朱文正与吴良,顺了去军营的方向,一路问去。直到把个军营差不多绕了个圈,这才追上马秀英。远远地,朱元璋见她正在与岗哨们说着什么,很亲密的。朱元璋示意朱文正与吴良不要声张,三人悄悄地哲身过去。

“这鞋还有这点碎银子,都是朱元帅让我送给你们的,说你们站岗实在太辛苦。”马秀英一边说一边让小红将包里的最后两双鞋和一点碎银交到哨兵手上。

“快,穿上试试。”小红将鞋子递给岗哨说:“这可是我们元帅府里的女人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希望你们穿上它,拼命杀敌,建功立业。”

“我们一定拼命杀敌,报答元帅的厚爱。”哨兵心里激动,说话断断续续。

朱元璋见了,心头一热:多好的夫人,老天爷对我实在太厚爱了,给我一个这么贤德的夫人!想到这里,他大步向前,走到马秀英身后。倒是小红眼尖,一眼看到朱元璋他们,然后拉了拉马秀英。

“怎么,你也来这里?”马秀英回头看到朱元璋,吃惊地问道。

“你可以来,我难道就不能来?”朱元璋说完拉着马秀英,情不自禁地提高声音说:“有妻如此,何愁大事不成!”感激之情,流之于表。

马秀英又一次看到朱元璋动了真情,不由得很受感动,就在这时她看到卫兵睁大的眼睛,轻轻地挣开朱元璋的手,说:“卫兵们都在看着我们!”

朱元璋听了,偏过头去,环视卫兵,吓得他们都垂下了头。朱元璋见了,忍不住对马秀英得意的一笑。马秀英不由得也跟着朱元璋笑了起来。

这件小事,直到马秀英做了皇后,朱元璋还旧事重提。

伟大的人开始并不伟大,他只是清楚自己比别人高明的地方,也明白别人比自己高明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他绝不滥用自己的高明,只是更加谦虚地吸纳别人的高明,并在这吸纳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一步步走向伟大。

53、

一三五五年,倪文俊正率领南方红巾军出击元军时,就命他的剿湖水师督尉赵普胜、李普胜前去攻打和县,夺取粮食。谁知道,当时由于两位督尉与水师总兵在闹矛盾,结果动作慢了半步,给从陆上赶来的徐达,抢先占了和县,粮食也都被徐达得到了。赵普胜、李普胜恼懊不已,挨了倪文俊的训斥不说,结寨剿湖三万水军的粮食怎么解决?成了他们最头痛的问题。整整两个多月了,他俩商议来商议去,都没有办法解决。眼看水军的粮食,就要断顿,俩人还是想不出一点儿办法来。一日无粮千军散,到时候可怎么解决,正急得火烧眉毛时,忽听报告:

“外面有朱元璋的两个手下,李文忠、邓友德求见。”

他们来做什么?赵、李普胜听了都有些吃惊,相互望了许久,然后都摇摇头。赵普胜见李普胜也想不出是怎么回事,皱了皱眉头说:“不如干脆让他们进来,听听他们说些什么,我们商量了再做决定。”

李普胜听了点点头,大声吩咐:“他们进来!”

同类推荐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如何做人是一门学问。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做人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学会了做人,其实也就学会了做事,就知道了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由此我们的工作交往就会快乐,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大家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本书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大众的实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松针以及松树提取物的作用和简单的使用方法《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倡导了21世纪抗氧化健康长寿的新理念;其次是实用,书中重点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不花钱的自助健康方法:煮松针茶,喝松针茶,只要照着书中的指导去做,许多亚建康病症都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省钱、省力、又省心。书中介绍了46种常见病、慢性病的松针疗法,22种松针的使用方法,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其他病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是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他亦有爱

    他亦有爱

    当年,简莫璃十八岁的时候,为父还债,她成了礼物。作为礼物,她成了恶魔的猎物,只有任他宰割。他既邪恶又冷血无情,明明不喜欢她,却又……可就是这样一个魔鬼,却忽然有一天对她说:他爱她?简莫璃听后却止不住的笑了,只是轻轻的问:“所以呢?”“所以呢?”男人习惯的挑眉,俊美的脸上却荡起了霸道的笑:“所以你简莫璃唯一的男人必须只能是我,而你也只能是我的女人!”
  • 宝贝家人的健康

    宝贝家人的健康

    如果能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加以科学的健康管理,对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时时加以审视和检查,并有针对性进行一些家庭膳食调理,注意饮食方面的营养搭配,因人而异地进行预防和补益,则生活中大部分常常困扰我们的疾病,都能获得有效的防治和改善。再者说,不管任何一种病症都有其初期人征兆,只要加以细心看管,做好防护,不仅可以使家人或自己的生的小病很快治愈,即使有什么大的病痛,也不会因“雪上加霜”而铸成大错。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怒放的青春

    怒放的青春

    无恒大学的下午天空,晴朗如洗。在无恒市无数大楼下看无恒大学,无恒大学显得多多少少有点沧桑感。校园因为中午下过一场阵雨后,安静的校园显得湿漉漉的,雾气缠绕,少有学生出来玩。一个声音从无恒大学一楼的一个教室传来:“老大,下课后到哪里去玩啊?”问话之人是一个瘦瘦的小伙子,他笑嘻嘻的向一旁的一个同样瘦瘦的小伙子问道。很久那个被问的小伙子终于从沉睡之中抬起头来,眼光迷糊的望了望一旁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