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23

第23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10

其六,徐恩曾利用电台、报纸等媒介,攻击共产党,诋毁共产党的形象。拿“喇叭”做武器的方法,虽然是陈立夫想出来的,但是徐恩曾却将其“发扬光大”。陈立夫认为,媒体、舆论的影响力巨大,如果好好利用,必然能够起到“蛊惑人心”的效果。徐恩曾进入党务调查科后,继承了陈立夫的衣钵,但是他与陈立夫不同的是,他不仅是个“阴谋家”,而且还是一个技术专家。他不仅能够提出看法,而且还能够提供“技术性”建议,比如建设电台的规模、电台地址的选择以及采用的波段等等。党务调查科乃至后来的中统局,还控制了许多报社、媒体,最终利用这种手段发行散布了大量恶意中伤共产党的报纸和言论。

不可否认,徐恩曾还是一个有相当水准、相当能力的人,他也够资格成为“共党问题专家”,他参与迫害共产党的重大事件数不胜数。他认为对付共产党,除了血腥镇压外,还要实施“扩大自首潮流,瓦解中共组织”的政策,软硬兼施。他还告诫小特务们,凡事要有耐心,欲速则不达!后来他还要求下面的特务,每周写一篇总结报告,以便了解特务在基层工作的情况。通过“细胞”,他掌握了绝大多数中共要员的文化水平、家庭成员情况,可以说,徐恩曾比普查人口的官员都要认真,因为他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摸清共产党的“底细”还是第一步,随后,他多次组织开展特务训练班,由高级特务顾顺章、王杰夫、张冲等担任教员,向年轻特务传授“特务”经验,提高他们的“特务”及“反特务”的业务水平,提高他们在对抗共产党时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共产党人在徐恩曾的“扩大自首”政策面前低头了,最后背叛了革命。

其七,镇压学生运动,徐恩曾经认为,“学生运动”是共产党发明的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打垮、斗破学生运动,才能让共产党无可乘之机。徐恩曾虽然是“共党问题专家”,但对付共产党也不是百战百胜。在学生运动的问题上,陈立夫的观点与徐恩曾不同,他曾经说:“若说做文章、讲话、搞学生运动,我们不见得总能赢……”徐恩曾是明白人,他知道自己手里的王牌特务并不多,而这些王牌的水平也不见得比共产党的王牌高,搞“特务”也是需要实力的,他也特别羡慕周恩来手下的那群“反特专家”,捏造“伍豪事件”也说明了徐恩曾的心态:那就是羡慕嫉妒恨!无奈之下,徐恩曾在共产党所擅长的“学生运动”上做起了文章。

“九一八”之后,蒋介石消极抵抗,白白将东北三省让给了日本人,引起爱国学生的强烈不满。于是学生们公车上书,向蒋介石施压。蒋介石也总是阴着脸抱怨:谁摊上这些学生,谁倒霉!尤其是9月28日,两千多名学生冒雨来到国民党政府门前请愿,要求蒋介石给个说法。蒋介石心虚,根本不出来见这些学生,更别提向学生们解释了。

蒋介石阴着脸问陈立夫:“立夫啊,现在学生闹得厉害,你有什么办法?”

陈立夫虽然没有对付过学生运动,但是对学生运动还算有所了解,他直言:“我猜想肯定是共产党在后面搞鬼!要想平息学生运动,就要挖出幕后黑手!”

“你说说看!”

“东北事件,我党确实有不对的地方……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舆论慢慢扭转百姓对我们的看法。对于学生运动,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是要想办法找到源头!我觉得我们可以派人加入学生运动,趁机摸摸他们的老底儿。”

蒋介石皱着眉头回答:“不过近期学生闹得厉害,你先找几个人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别来闹腾!政府是个严肃的地方,岂能容忍这些学生胡搅蛮缠?对此事你一定要重视,处理好学生运动!”蒋介石叹了口气,似乎对学生们也无可奈何。

陈立夫明白蒋介石的心思,为了打散学生运动,陈立夫采取了武装镇压的方式。陈立夫离开蒋介石的办公室后,便找到了徐恩曾商量对策。徐恩曾大概明白了陈立夫的意思,于是派几个特务打扮成学生,混到了学生运动的队伍里。后来,在徐恩曾的指挥下,顾顺章在上海还绑架了几名学生领袖。然而他们的镇压,不但没能控制住学生运动的迅猛势头,还激起了学生们更为激烈的愤怒情绪,连上海市市长张群也被学生们一顿群殴。后来蒋介石看到越演越烈的学生运动,拍桌子大骂:“娘希匹!”

学生运动一波一波袭来,蒋介石为此闹心不已,感到脖子发凉,心口发紧,于是找来中医大夫给他拔罐祛风。与此同时,来自蒋介石的老家浙江的一群学生,仍然不远千里来到南京,继续向蒋介石施压,他们向蒋介石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向日本宣战;第二个要求,请蒋介石立刻开始抗日;第三个要求,要求武装学生,率领学生们奔赴前线抗日。迫于学生们的压力,蒋介石终于出来说话了。

蒋介石一只手掐着腰,一只手拄着手杖,站在了学生们的面前:“你们的意思是让国家出面抗日,我们是明白的,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理的。但是你们都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用文化武装自己,才有前途。所以我建议你们多读书,至于外交、国防之类的事情,还是由我们去处理为好!”此时,徐恩曾安排的一名假冒大学生的特务突然蹦到了主席台上,说:“蒋委员长说得太好了,他不会坐视不理的!我们国家有希望了!”台下的学生面面相觑,随着一声“散会”,这支来自蒋介石的家乡的学生队伍也算给了老蒋面子,终于散了伙。然而徐恩曾的小聪明,只管用了这么一次,随着蒋介石政府持续不作为,学生运动接连不断、持续高涨。蒋介石实在没招儿了,最后出了狠招:血腥镇压!

1931年12月5日,南京的天气很不错,刚刚入冬,阳光明媚,不算太冷。北京大学的300多名学生组成南下示威团,在南京国民政府门前举行示威游行,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对其在抗日方面持续不作为给个说法。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一声令下,一群特务便手持棍棒朝学生们的身上、头上打去。顷刻间,棍棒声、哭喊声、哀鸣声混成一片,路上躺倒一片。这一次,有185名学生被捕,30多名学生被打伤。蒋介石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压制学生们的抗日热情,哪想到一次更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开始酝酿。

12月15日,在蒋介石血腥镇压学生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有浙江的、江苏的、安徽的、山东的以及北京的和上海的学生,一共3万多人。这些单纯的爱国者再次来到南京国民党中央总部门外,要求蒋介石出来解释他的种种行为。他们举着标语,上面写着:还我国土,抗击日寇。蒋介石闭门不见,激愤的学生们便捣毁了国民党外交部的办公室。最后,出来解释原因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等人遭到学生们一阵痛殴,差点丢了性命。

12月17日,学生们来到南京珍珠桥,徐恩曾安排的特务再次对学生大打出手,这一次血腥镇压,竟然杀死了30多个学生,这就是有名的“珍珠桥惨案”!但是国民党不承认“珍珠桥惨案”是他们一手制造的,国民党将领孙元良站出来驳斥《香港文汇报》副社长周奕的如实报道,声称周文所述珍珠桥事件,所谓伤亡纯系捏造。孙元良还说:“周某侈言军警弹压,偏偏不说十二月十五日职业学生持木棍捣毁外交部,有携枪学生首先开枪寻衅,还将外交部官员多人殴成重伤。冲入中央党部的职业学生,棍打中央委员陈铭枢头颅,致使陈当即昏厥,另一中委蔡元培被绑架,警卫救出他时,他已头部重伤。

十七日,平沪学生千余人捣毁中央日报大门、经理部、编辑部、排字房、机器房,继则纵火焚烧报馆,且强阻消防队扑救,为此击伤工友十余人。宪兵队赶到,将纵火、行凶罪犯六十二人拘埔,其中卅八名沪生因系胁从,经讯问即行释放,余廿五名北平学生交法院从轻发落。事件中仅一名去排字房捣乱的学生,闻宪兵开到,越窗跳河溺毙。如此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官吏、抢劫汽车、私逮刑讯的刑事罪行,是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不能容忍的。职业学生的背后有黑手操控,意图扰乱治安,为日本寻衅制造机会。蒋委员长会晤示威学生时,答应让他们开赴前线抗日,然志愿参军者仅百分之一,由此可见那些学生来历之可疑。日本侵略中国,中国学生不敢上战场,也不敢向日本使领馆抗议,反而捣毁中国政府机关、殴打中国官吏,这不是汉奸行为又是什么呢?这批骚动学生的总指挥等数人,日后都在汪伪汉奸政府充任要职。”(选自《孙元良回忆录》)

虽然镇压学生运动是蒋介石的旨意,但是派特务血腥镇压学生的指挥者却是徐恩曾。对于镇压学生运动,徐恩曾这样为自己开脱:“那些学生被共产党洗脑、教唆,他们来南京的目的就是捣毁国民党阵营。对于这些企图捣毁政府机关、殴打国民党要员的行径,绝不能姑息。”

徐恩曾没有想到,血腥镇压是消灭不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1935年的冬天,一群学生在上海举行了震惊全世界的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爱国运动,北平爱国学生6000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在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这次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毛泽东也说:“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直到后来,徐恩曾不得不承认:打掉他们的牙齿,但却挡不住他们的呐喊!

徐恩曾纵然有对付共产党的N种办法,但是这些办法“效果”都不太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国民党不讲诚信,失去了民心,后来就连陈立夫都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地方,共产党确实有过人之处,不得不服!”

同类推荐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
热门推荐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本书紧扣《规范》的基本精神,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解读《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以及内容体系,重点解读六条师德规范的内涵,疏理其间的逻辑关系,构成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拿下大客户

    拿下大客户

    《拿下大客户:大客户销售的48个秘诀》包括以大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技巧、收集大客户信息的技巧、价值评估与角色分析的技巧、与大客户建立关系的技巧、成功约见并影响大客户决策标准的技巧、充分准备参与大客户的竞标环节的技巧、与大客户进行商务谈判的技巧、签约与收取款的技巧、大客户可持续性销售的技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文化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文化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 记忆中的旋律:似爱非爱

    记忆中的旋律:似爱非爱

    蒋之涵已经一段时间没有再在我家楼下等待了。偶尔我还是会忍不住从房间的窗户眺望,试图搜寻着那抹孤独而高挑的身影,然后看着那个他之前顽固站立着的地方,一阵空虚的发呆,随即,是一种轻松的感觉。
  •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