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22

第22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9

青帮,也叫清帮。之所以也叫清帮,是因为它成立于清朝雍正四年,创始人是潘清、钱坚和翁岩。青帮也叫“粮船帮”,因为成立这个组织的初衷,就是对付朝廷,控制运载粮食等重要物资的船舶的水上运输。青帮与洪帮、白莲教的显著区别是:青帮新人入会通常会拜师,由师傅教你青帮的规矩。青帮实行的是禅宗制度,完全是一个有信仰、有组织的“黑道组织”。后来,青帮与洪帮和白莲教并列为“三教”,民间有“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的说法。国有国法,帮有帮规,青帮的帮规是“十不准”,所谓“十不准”,即:“不准欺师灭祖,不准藐视前人,不准扒灰倒拢,不准奸邪淫盗,不准江湖乱道,不准引发代跳,不准扰乱帮规,不准以卑为尊,不准开闸放水,不准欺软凌弱。”

清朝末期,中国的海运兴起,内河运输逐渐衰落,大量青帮分子纷纷转行,从事其他行业。上海是当时青帮分子的聚集地,据说当年每两个上海工人中就有一个是青帮分子,可见其数量之多,力量之大。当时,许多年轻才俊在投身革命之前都曾加入过青帮,其中包括陈其美、蒋介石和汪寿华等。近代青帮三大首领也是赫赫有名的,他们是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后来,国民党意识到青帮帮派规模巨大、影响力非常,所以想方设法拉拢青帮,让青帮为“党国”卖命。尤其在上海,国民党发动的诸多事件都有青帮分子参与,比如“四一二政变”等。利用青帮分子搞破坏的也不仅仅只有徐恩曾一人,戴笠也曾利用青帮分子在上海租界搜集情报。徐恩曾与上海青帮的三个大佬私交甚密,在青帮里也能呼风唤雨。

洪帮,也称洪门,即天地会。这个帮派成立于明末清初,据说是陈近南创办的。洪帮与青帮的不同之处在于:洪帮总是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洪帮遭到清朝政府的镇压之后,被迫转移到海外,但是后来的洪帮分子继续参加反清运动,有些还加入了孙中山的队伍,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谭人凤曾这样说:“革命之成,实种于二百年前之洪门会党。在运动之初,唯洪门兄弟能守秘密。发动之后,亦唯洪门兄弟能听指挥。人无论远近,事无论险夷,个个奋勇,个个当先,卒有武昌起义,各省响应,不数月而共和告成,军队之功,实亦洪门兄弟之功。”(选自谭人凤《社团改进会意见书》)而孙中山则如此评价洪门:“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兴虏拼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而明朝之忠烈,变残废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的宗旨,结成团体,以待后有起者可藉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设之本意。然其事必当极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觉也。

夫政府之爪牙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为士绅,故凡所谓士大夫之类,皆所当忌而须严为杜绝者,然后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潜滋暗长于异族专制政府之下。以此条件而立会,将以何道而后可?必也以能全群众心理之事迹,而传民族国家之思想。故洪门之拜会,则以演戏为之,盖此最易动群众之观听也。其传布思想,以不平之心,复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闻而生厌远而避之者也。其固结团体,则以博爱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顾,患难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无家游子之需要也。而终乃传以民族主义,以期达其反清复明之目的焉。”(选自《孙文学说》)可以说洪帮为了搞革命,出钱又出人,国民党高官陈炯明、唐继尧等人,都曾经加入洪门。就像多数帮派一样,洪门也有自己的帮风,这种帮风类似于黑社会的左派。这种帮派一旦被坏人利用,必然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徐恩曾就曾经利用“洪帮”大做文章,把洪帮分子作为特务的眼线、耳线,向共产党(包括国民党左派)进行渗透,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据大特务黄凯回忆,在他出任武汉特派员期间,徐恩曾曾给他发过一道密令,命令他们参加洪帮,隐藏身份,并且拜下山头。后来黄凯还在洪帮内取得了一定的职位,而其他参加洪帮的特务也在洪帮内部抱成一团,成为洪帮中具有极大破坏性的一派。后来徐恩曾把黄凯调至上海,分配黄凯先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拜见洪帮头子杨虎;第二件事,拜见上海三大亨;第三件事,加入青帮!后来黄凯拜青帮首领徐朗西为师,一跃成为青帮的头面人物。

洪帮与青帮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都属于秘密会党。这两个帮派没有公开的身份,是属于“黑社会”性质的,不能暴露在阳光之下的党派。徐恩曾与这些帮派合作,既得不到蒋介石的经费支持,而且由于这些党派的流动性比较大,所以与他们合作,比较容易暴露整体的行动计划。所以,徐恩曾逐渐觉得“青洪帮”是根鸡肋,利用价值不大,甚至有时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与宪兵队和警察局合作对付共产党人。

其二,与宪兵队和警察局合作,对付共产党人。前面已经说过,徐恩曾在党务调查科时,发现特务碍于“身份”,有时很难进行搜查和抓捕的行动,当他看到宪兵队或者警察局可以堂而皇之地破门而入,进行搜查和抓捕后,便向上级打报告,积极运作与宪兵队、警察局的“合作”事宜。

可以说,徐恩曾的这个方法非常行之有效,使得特务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破坏能力。特务们披上“警服”,摇身一变成了警察,这样的变化也使地下党们一度殚精竭虑、无法应对。可见徐恩曾做“特务”,还是非常有天赋的。当然,在最初开始从事特务工作时,徐恩曾不仅没有“特务细胞”,而且从心眼里瞧不起这个工作,他认为像自己这样搞实业出身的工程师,去做特务简直太屈才了。不过后来,徐恩曾在特务行中尝到了甜头,就开始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

其三,建立无线电台,破译共产党的电台密码,截获共产党的电台信息。电台是特务的重要设备,当时,很多军事组织都通过电台发报、破译密码来传递情报,所谓的“鸡毛信”和“飞鸽传书”,比起电台发报简直就是小儿科。徐恩曾是工程师,在电台方面是专家,没进党务调查科前,徐恩曾就帮助国民党安装、调试了第一台电台。在电台的开幕庆典上,蒋介石还竖起大拇指说:“这东西一发威,可以顶三个师!”言外之意,他非常关注并且重视电台情报工作。在党务调查科开展工作之后,发送情报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靠秘密交通关系传送情报(这需要人力和交通工具,不适于长距离传送);第二种,就是通过无线电台发射无线电报。无疑,第二种方法更加安全,更加迅速。所以包括党务调查科在内的很多军事组织,都以无线电台发射电报为主要的情报传送方式。

古人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蒋介石看来,要想对付共产党,就必须知晓共产党的重要信息,徐恩曾感受到蒋介石对于破解共产党的情报的迫切需要,因此把建立无线电台放在了特务工作首位。后来,国民党的无线电台像蛛网一般覆盖了整个中国,几无死角。在徐恩曾的领导下,特务们靠电台截获无数情报(截获的共产党的情报并不算多),其中也包括日本在中国的行动策略的情报。可以说,特务的情报多数是靠电台截获和破译的,而当时,发送情报,编制情报密码的工作也是由中统局负责,可见中统局对于国民党而言有多么重要。

其四,用严刑拷打来对付共产党。这是徐恩曾最常用的,也最为快捷有效的一种对付共产党的方式。那些意志薄弱、受不了皮肉之苦的共产党员,往往就是在严刑拷打下背叛的。徐恩曾虽然是机电出身,但也精通心理学,他知道什么人吃软不吃硬,什么人吃硬不吃软。徐恩曾拿下“反省院”后,一方面改造所谓政治犯的思想,一方面用严刑拷打逼迫他们叛变。而位于南京瞻园中的几间监狱,曾经是徐恩曾的“刑讯室”,它令人闻风丧胆的程度,丝毫不亚于重庆的渣滓洞。那里放着各种刑具,专门用来“考验”那些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徐恩曾特别研究了一套“严刑拷打”的方法,还推出了一系列瓦解共产党人意志的方法。

其五,培养“线人”,从内部瓦解共产党。

徐恩曾为了对付共产党,在各地成立了“特务室”,通过散布谣言诬陷共产党,如捏造著名的伍豪事件,瓦解共产党的革命力量。中统正式成立后,徐恩曾还曾想与美国FBI等机构交流经验,甚至还招募过一些爆破高手,专门负责爆破共产党的地下据点。

徐恩曾最绝的一手,就是在“细胞内部培养细胞”,也就是搞无间道。徐恩曾在任时,曾多次强调“细胞”的作用,并加强内线细胞的培养和利用,凡是发现共产党内有不利于发展“细胞”的障碍,就想办法除掉障碍,当然一般是暗杀。这些“细胞”分两种:一种是打入共产党内部的特务;另一种是策反分子。当时,共产党上海沪西区委负责人徐阿六、闸北区委负责人姚长庚等,均是中统局发展培养的“细胞”!由于这些人在共产党内发展到一定的地位,所以窃取了许多共产党的秘密信息,这给共产党地下组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徐恩曾源源不断地向共产党内部注射“癌细胞”,他妄想有朝一日,共产党能够死在他的手下。后来,徐恩曾还发明了“细胞”培养“细胞”,简而言之,就是让这些“细胞”利用谎言、利诱、威胁等手段在共产党内部发展“内奸”,也就是策反分子!这样的内奸不胜枚举,许多意志薄弱的革命党员经不起诱惑,转而成了共产党的策反分子,成了敌人的“细胞”!

同类推荐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从我国古代的神话与仙话开始,介绍了文学戏曲产生的背景和经过,以详实的历史记录和客观的文字笔调书写了文学戏曲的种类、内容,给读者展开一幅全面而生动的总览图。
热门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斗罗大陆

    重生斗罗大陆

    他为了复活家人,不小心穿越到了魂界,意外的得到传说中的重生魂器,从此遭到魂界里器灵,魂兽,神,魔的追杀。遇兽斗兽,遇神杀神,遇魔除魔,这就是重生斗罗。在此过程中,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魅力组建一个护器远航队,前往聚魂宫。重生魂器,唤醒斗魂。斗罗魂生,惟我独尊。斗魂神诀,斩妖除魔。
  • 王爷在现代:我的VIP男友

    王爷在现代:我的VIP男友

    终于穿越回21世纪了!发现自己回到家里,她忙着高兴之余,发现家里有个无赖,无赖口口声声这是他的家。拜托,这里真的是她家啦,她可以发毒誓的!可是为什么他却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令她不得不相信周围熟悉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了呢…呜呜,老妈老爸为什么不要她了,打算连同自己也卖给这个陌生的男孩?是,她承认自己做出了不可原谅的事情,可这也不至于让她变得一无所有,身无分文吧!神啊,赶快派个人来解救她吧……什么!原来古代的他也穿越到现代了啊,天呐!说明一下,这书是《七夜宠妃:都是穿越惹的祸》的续集。
  • 王府有对小冤家:悠闲王妃

    王府有对小冤家:悠闲王妃

    (轻松文,已完结。)别人嫁人她嫁人,嫁了大半年,别说新婚燕尔,连狗屁王爷长得是高是矮是圆是扁都不知道。他为了不见她,居然还将好端端的王府分成了两半?是不是想老死不相往来??!哎哟喂,他唱的是那门子的戏?而且出一个门,还要经过他同意?那把他的令牌偷过来……
  •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第一次见面她以佣人的身份出现,却在大厅广众之下说看过他的裸照,并表示没有什么好看的。“你再啰嗦小心我堵住你的嘴!”“那你来啊!”于是……出现在眼前的是他放大的俊脸,还有唇上柔柔的触感。当他们发现两家的渊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秦淮传

    秦淮传

    她是乱世中的国郡,南北朝一首被掩埋的吭歌。她的故事,其实纷纷扰扰,绵绵长长,只不过这乱世将她不负责任的卷入,又狠心的抛弃了。
  •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而这本书所描述的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忠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生存之道。
  • 缠龙冰心

    缠龙冰心

    她,柳伊冰冷酷无情,对敌人从不手下留情,冷、酷、狠,已经是在江湖上人人皆知的事情,可是让他想不到事,他的所有面具会为了一个男人而完全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