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100000025

第25章 边缘化的"弱国子民"(6)

因为当时这一现象太普遍了,就是在日本人作家的笔下都有所体现。佐藤春夫在昭和十三年(1938)写了一个以"郭沫若"为"原型"的电影剧本--《亚细亚之子》,无论是其《东天红》主题歌还是故事内容,都打上了明显的日本国家优越感的烙印,凸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野心和军事野心;而作为中国人的"郭沫若"则被随心所欲地符号化了,成为了日本大东亚政策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尽管如此,其因"弱国子民"身份所遭受的歧视还是挥之不去。在剧本中,郭沫若变成了"汪某",富于文学天赋,澎湃着诗人的热情,并且"风度翩翩、聪慧清秀"、"学资宽裕","再加上受到教授们的信赖等等,很快就成为看护妇们青睐的对象"。但是那宿命的"支那人"身份,则成为了"白璧之瑕"。"于是便有人说:如果不是支那人的话肯定会被教授们选去当女婿的,恐怕怎么也轮不到看护妇们吧。"由于"汪"在众多倾心示好者中间选择了一位名叫安田爱子的看护妇结为伉俪,而安田爱子又不是特别漂亮,于是吃醋者的酸葡萄心理和民族歧视相互发酵,诋毁他"支那人的趣味毕竟有些特别云云"。

除了这种较浅层次的对于中国留学生"弱国子民"身份的歧视之外,佐藤春夫还十分隐蔽地撒播了"中国文化终结论",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凝固中国"的贬抑态度。虽然此前日本有人提出"汉字废止论"遭到过佐藤春夫的反对,但是佐藤所谓的汉字并非中国的汉字,而是"日本的汉字"。如果联系到他在同一时期《大陆与日本人》文章中炮制出"支那非文化国"的谬论。但是,现在今天的日本人进出支那大陆,毋宁说像是城里人向乡下移动"。并进而指出:"(中国)唐宋明清算是文化国,但是,可以断言中华民国没有文化。......明清文化当然传来我国。乾隆可能是支那文化凋落之际的芳香。从那以后,称得上文化的东西连影子都看不到。"为此,他得出一个强盗式的结论:"支那之文化于本国枯死而将于吾国开花结果。唯其如此,吾等有权利且有义务进出大陆,于彼处树立文化。",那么在《亚细亚之子》中呈现出"中国文化终结论"的症候也就不奇怪了。

在剧本中,日本侵略者已经占据了北京通州,并正在那里进行殖民建设,准备用日本文化取代中国文化。佐藤春夫的"中国文化终结论",暗示中国文化如同明日黄花,已经走到了历史尽头,行将终结;而日本文化则是新鲜活泼、充满生机的,即将在中国大陆上开花结果。他说:"风习也罢其它的什么也罢,新东西一旦进入新的地方,一段时间内比在原地更加繁盛。这是定律。看看植物学、细菌学吧。一旦那段时间过去之后,则是真正能够结实地附着在土地上的全新品种之类的东西能够正常地繁荣、发展下去。日本文化也同样会进入这里的土地,风靡起来。不,现在已经那样。"佐藤在这种"中国文化终结论"中,虽然引入了自然界中植物学、细菌学等物种发展规律的支持,但只是披上了一层科学的外衣,在本质上不过是一种民族沙文主义和对日本文化优越性的自恋而已。

这种"中国文化终结论"所秉持的逻辑依据,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佐藤将日本本土与中国的空间地理范畴别有意味地置换成为了"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历时性的历史范畴,中国文化被打上了低等的标签,从而确证了"中国文化终结"的"必然性";而日本文化被建构成了处于高级序列,必将取代中国文化。尽管这种置换不无荒诞色彩,但它隐含着对中国文化的轻视和"固化"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他炮制出"适者生存"的观念,认为"不适应"历史发展的作为"他者"的中国文化应该被消灭,无疑是在为日本****的侵略行径寻找学理上的合法性,因此引起了中国人特别的警惕。佐藤春夫的谬论当时就遭到了郁达夫的驳斥。郁达夫曾在《雪夜》等文章中指出过日本文化缺乏独创性,在《日本的娼妇与文士》一文中针对佐藤的"中国文化终结论"指出:"因此也可以看出日本民族的决不能与世界各伟大民族相并立的痼疾;因此也可以断定日本的抄袭文化,决不能有在世界文化史上放一点异彩的运命。矮子登场,弄了一辈子的轻薄小技,终也不过是些沐猴冠者而已。"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过:"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虽有过被日本人怀疑能力的屈辱,但因为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爱,算是意外地涂上了一抹玫瑰色。曾在日本留学七年的鲁迅一生著作卷帙浩繁,而他关于日本留学生活的文字记录却并不多。这不多的留学记录大都和仙台有关,特别是藤野严九郎先生,更成为了他记忆中的珍宝之一。后来,日本作家太宰治根据鲁迅在仙台求学和生活的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惜别》,把鲁迅在仙台的留学生活这一文化资源转化成了日本的文化产品。

太宰治在创作意图中声称:"打算描写仅仅作为一位清国留学生的'周先生'。不卑视中国人,亦绝不进行浅薄之煽动,欲以所谓洁白、独立亲睦之态度对年轻之周树人作正确、善意之描写。所怀意图为让现代中国之年轻知识人阅读,使其产生'日本也有我们的理解者'之感怀,在日本与支那之和平方面发挥百发子弹以上之效果。"但是实际创作中,作者在对创作意图努力遵循和贯彻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超出了创作意图所规范的边界,致使实际创作和主观意图之间出现了一个偏离角,甚至呈现出一种矛盾和错位的症候。

在小说中青年鲁迅最初是以一个怀着自卑感的孤独者形象出现在仙台的,他自称是没有故乡、飞来飞去的候鸟。甚至刚刚与他相识的日本同学田中卓也敏感地意识到"这位留学生好像十分喜欢'孤独'一词"。鲁迅的孤独和自卑并非是个人性格使然,在日本作家的笔下,这是民族国家地位的一种折射,是在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中"弱国子民"屈辱身份的一种直观显现。在小说中鲁迅和田中卓有过这样的对话:

"您家乡是哪里?"我(田中卓)坦率地问。

对方露出奇异的笑容,无声地看着我的脸。我感到几分茫然,再一次问道:

"是东北吗?是吗?"

对方的脸色突然不高兴起来。

"是支那。您不会不知道!"

"啊啊。"(略)

"今后好好相处吧。支那人,您讨厌支那人吗?"稍微有些脸红,一边笑一边说。

同类推荐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主要讲了俄国现代文学精品和苏联现代文学精品两大部分,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热门推荐
  • 长生仙道

    长生仙道

    后世宅男重生仙侠世界,再掀修仙狂潮!得夺灵异宝,吞噬万千灵气,造无穷丹药!!承血帝功法,跳脱诸天轮回,证长生仙道!!叙写一段荆棘丛生,路途坎坷的修仙之旅,且看林进一个血魔宫的无名小卒,是如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网游之高手寂寞

    网游之高手寂寞

    一段网游的传奇,几段爱情的故事!叶丰,一个失恋的孤儿,神奇的遭遇让他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实力。为报师仇,灭杀强敌。难耐单人之力无法与一个国家相抗,正好一款游戏的问世让他看到了希望。白衣飘逸,坐下神骑冰雪神物,于敌国乱军之中横行无忌,创造一个神话!
  • 装疯卖傻小丑妃:暴君别乱来

    装疯卖傻小丑妃:暴君别乱来

    该死的皇帝不是妖怪,就是变态超男!为了活下去,只有忍忍!至少暴君长的还顺眼!咦,这个男人是不是皇帝的床替,靠,一夜情是跟他?切,这些坏男人,全都谁怕谁,玩转没商量!哇,这个美男真是太……想吃了……
  • 众尊

    众尊

    仙界沉沦,大道不公,既然仙非仙,道非道,那还有何资格掌控万物!我之手,将屠尽所谓的万仙,掌控生死轮回!我之足,将踏碎不公的大道,重铸鸿蒙万宇!我为,众生之尊!
  •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令人终生难忘的即兴演说术》(英文名称 Magic of Impromptu Speaking: Create a Speech That Will Be Remembered for Years in Under 30 Seconds)是一本关于如何练习和准备即兴演说的小书。原书作者通过研究各种即兴演讲竞赛、政治辩论以及其它成功演讲者的演讲,又从表演、小品、心理 学等领域吸收观点,最终总结出详细而清楚的方法,能让读者在30秒之内准备一场即兴演讲。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准备一场让听众回味深 远的即兴演讲技巧。
  • 塑造孩子品质的美德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品质的美德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