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100000014

第14章 身体与国家想象(1)

引言

在晚清向民国转型过程中,留学域外的中国学子的身体负载了明显的政治符号和文化符号--那就是男性的辫子和女性的小脚。在域外"他者"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野蛮和落后的标志,所以备受奚落和排斥。

接受了域外文明陶冶的中国留学生,现代思想得以启蒙,民族主义意识也潜滋暗长,于是对作为满族统治标志的辫子必欲去之而后快,对传统"步步生莲"的小脚也视为落后的表征。在满清政府控制鞭长莫及的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身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呈现出和本土身体形态迥然不同的特征。当然,这并不是对域外"他者"意识的归顺和认同,而是对落后传统的颠覆和解构。

鲁迅先生说过,"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明恩溥也说过,在中国"改良则被视为极大的异端"。由于中国人的极端因循守旧和"过去崇拜情结",对留学生在域外身体形态的变化总是视为异端而加以排斥,所以呈现出"异质"性的留学生回国之后,反而处于一种无所皈依的尴尬境地。

"身体的形式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实体,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这是一套通过它的外观、尺寸和装饰的属性对一个社会的价值进行编码的手段。"在域外"他者"看来,中国人的身体状态也是中国国运兴衰的标志;而中国留学生也正是利用身体作为工具,进行了民族主义复仇。因此,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和国家想象、民族立场纠结在了一起。

第一节无所皈依的"异化"身体

一、头发的政治含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经》里说的话,它反映了中国人对身体的尊崇意识。这种意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人持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想法,消解了"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的浩然之气,精神趋于猥琐状态,缺乏至大至刚的伟岸人格。而当这种身体观念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又可以产生一些变态甚至恐怖的过激行为。在《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中,写到夏侯惇在两军阵前左目中箭,"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这里对于夏侯惇的描写固然突出了他过人的勇猛和豪气,但是在你死我活的沙场之上尚认为"父精母血,不可弃也",把眼珠子"纳于口内啖之",则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的身体观念对人影响有多深了。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庄子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自从身体来到人世间,就不再是解剖学生理意义上的肉体,自然的身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避免被社会文明所规范,被意识形态所形塑,所以身体具有深刻的社会特性。黄金麟先生正确地指出:"就身体的生成而言,它包括一个生物性的存有以及一个文化性的成分在内。这种自然与文化的交杂混合是所有古今身体都具有的共通特质。"中国人的身体在几千年历史风雨的浸染下,积淀和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符码,有着丰富而深邃的意义蕴涵。如和尚受戒、太监阉割、女子缠足以及历史上各种刑罚之于身体的关系等等,都具有发掘不尽的含义。孔子在《论语·宪问》中就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虽然含有"华夷之辨"的思想成分,但是他对与身体密切相关的华夏衣冠制度的维护也是很明显的。《三国演义》中曹操马踏麦田便"割发代首"自处,赋予了头发以一种政治学的含义;而在有清一朝,头发作为意识形态争夺的战场,成为了各种政治力量注目的焦点,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内涵,更呈现出一番新景观。

由于满族的旧俗要求男性"剃发垂辫",即在额角两端引一条直线,将直线以前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后头发,再将它编结为辫子,垂于脑后。此俗承自其先民--靺鞨人。据《大金国志》记载,靺鞨人"俗编发",而至女真人则"辫发垂肩"、"耳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据现代专家分析,这种发式便于骑射,前部不留发,以免骑马或者射箭时头发披散开来遮住视线;而颅后留一条粗大的发辫,在露宿时又可以充作枕头,借以安眠。可谓是因事制宜,匠心独具,让身体最大限度地适应了野外生活的环境。另外,满族及其先民信奉的萨满教认为,发辫生长于人体顶部,与天穹最为接近,乃灵魂在所,故备受其族人珍视。为国捐躯的将士,若其骨殖无法运回故土,将发辫带回,亦可算是魂归故里。由此看来,满族传统对于头发十分重视。

1644年清室入主北京,正式建立中原王朝之后,便迫不及待地颁布"剃发令",要求"剃发垂辫"。次年五月清军攻占南京之后,又下了更为严厉的"剃发令",规定无论官民,十日之内"尽使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如果"已定地方之人民,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当时流传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说,清朝统治者不但要在肉体上彻底消灭怀有不从心理和抵抗意识的汉族人,而且以摧毁汉族衣冠制度的形式来打击汉人的民族精神。无数汉族志士不甘受辱,坚决抗争,结果遭到残酷镇压。一时间阴风惨惨,人头纷落,血流成河。在强权之下,汉人的反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很快就看到华夏大地上发式尽改,世代相传的衣冠制度也消失净尽。欲保完发者,只得远避深山厝身崖洞,或栖身道观带发修行。

其实清廷颁布"剃发令"是有深谋远虑的。在他们看来,实行"剃发垂辫",让汉人从满制,可以在最直观的形式上显示出"满清"的胜利,是"中国人"从"满清",而不是满清从"中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服饰类》中有《孙之獬改装》一则云:"世祖初入关,前朝降臣皆束发,顶进贤冠,为长袖大服。殿陛之间,分满汉两班,久已相安无事。淄川孙之獬,明时官列九卿。睿亲王领兵入关时,之獬首先上表归诚,且言其家妇女俱已效满妆,并于朝见时薙发改装,归入满班。满以其汉人也,不许;归汉班,汉又以为满饰也,亦不容。之獬羞愤,乃疏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奏上,世祖叹赏,乃下削发之令。"。另外,让所有的汉人都"剃发垂辫",外观上与满人无异,使中国人原本固有的"华夷之辨"失去了依据,从而营造一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氛围和感觉。再说,强迫汉族在衣冠发式上与满族同一,则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汉人就不会把人数较少的满人视为异类,从而加强了对清朝政权的认同感,这样清室江山可以万世永固,国祚绵长。

然而太平天国时期,起义军留发不留辫,被清兵称为"长毛"。太平天国恢复汉制的国家想象,通过男子的发式表现出来,具有与清王朝针锋相对的性质。男子抛弃了"剃发垂辫"的奴隶标记,使民众的面貌和清政府统治下人民的面貌呈现出巨大的区别,这是太平天国改革最直观的表现。但是在当时动荡的历史语境下,一发维系千钧,头发被赋予重大政治内涵,而老百姓却无所适从,"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由此可见,头发成为了一种政治信仰和政治身份归属的标志,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清政府都对头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夫中国吞噬于逆胡,二百六十年矣,宰割之酷,诈暴之工,人人所身受,当无不昌言革命。"转眼到了20世纪,清王朝风雨飘摇,控制力量有所削弱,汉人民族精神也相应地开始复苏,发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强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孙中山下了"剪辫令",倡导剪掉发辫,以雪旧耻。有意味的是,坚决抵制剪发的不是清朝贵族,而是张勋、辜鸿铭和王国维这一类以清朝忠臣和遗老自居的汉人,"他们曾经留过马尾辫,那是他们最珍贵之物",由于 "奉豭尾为弘宝",故声称"头可断,辫不可剪"。考量到当初汉人为抵制"剃发垂辫"而流血牺牲,如今他们却为迷恋骸骨而捶胸顿足,这既是货真价实的数典忘祖,也说明了当年清朝"深谋远虑"的统治政策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对汉人产生了多么深刻的精神奴役作用!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的洪流不可阻挡,此后留辫者逐渐鲜见于域中矣。

二、留学与剪辫

自鸦片战争以后,国门大开,中国再也无法独立于世界之外,被迫参与了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自1872年首批留美幼童负笈海外开始,这些走出国门的先行者常常因为脑后那条多余的辫子而受到歧视和作弄,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日本,中国人的辫子都被称做是"猪尾巴",中国人相应地也被称为"猪尾奴"在西方的遭遇可以以辜鸿铭为例:"辜去欧洲留学,其父告诫:一不准入基督教,二不准剪辫子。到了苏格兰后,每次出门,身后都有一群小孩子跟在后面叫喊:'瞧阿,支那人的猪尾巴。'后来因为朦胧的爱情冲动才剪掉了辫子送给了一个要好的女朋友。

"而邹容也曾经说过:"拖发辫,著胡服,踯躅而行于伦敦之市,行人莫不曰pig tail(猪尾巴)、savage(野蛮人)者,何为哉?又踯躅而行于东京之市,行人莫不曰拖尾奴者,何为哉?",而在极端的白人本位主义和种族歧视者那里,更"称中国人的辫子是'黄狗'的尾巴"。这样,辫子成为了域外"他者"对中国人进行价值编码的依据和手段。因辫子而受辱,辫子无异于惹祸的根苗,当然必欲断之而后快。另外,由于主体的人是"文化环境的一个产物",随着域外民主和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一些留学生拒绝向朝廷委派的留学生监督员和孔子牌位磕头行礼,有人甚至去中国化"断发异服",穿上了外国服装,并把象征大清国国民标志的辫子剪掉了,觐见中国长官时则用假辫子蒙混过关。首批留美幼童的留学生监督吴子登就曾经以此为由,诬蔑留学生政治上不合格,请求清廷将幼童如数撤回。而清政府出于对"变夏从夷"的恐惧,接受了吴子登的请求,结果使中国留学大业中途夭折了。辫子成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不堪承受之重。

首批留美幼童留学生涯半途而废,使中国留学大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挫折,也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但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留学事业又恢复起来,并且留学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仅包括了西洋,就是一直没有进入中国人视野的日本也成为了留学重镇。由于置身域外,清政府的控制显得鞭长莫及和力不从心,在域外文明风气的影响下,留学生剪辫之风仍然一脉相承。譬如邹容不但自己剪掉了辫子,还有过更"出格"的英雄举动,据章太炎所著《邹容传》记载,邹容在日本留学时,"陆军学生监督姚甲有奸私事,容偕五人排闼入其邸中,榜颊数十,持剪刀断其辫发。事觉,潜归上海"。

同类推荐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热门推荐
  •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六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研究结果表明,90%的教育基础都是在孩子6岁以前就奠定了的。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期,是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即使是天资平平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天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医品毒妃

    医品毒妃

    未婚夫跟后妈有JQ?尼玛!太特么重口了吧?那送他们一个“难忘”的婚礼吧!终生残废加终生不孕,够不够?命不久矣的自己,改了遗嘱,早死早超生——*然后——什么?重生了?顶包庶女?可笑!她桃夭岂是他们能够掌控的?面对森冷大宅内部的连番攻击,她制毒出手,一击必杀,然后闪人——*买了块地,种了一地的药草,忽然蹦出来一男人,说——她是他的宠妃?去你妹的宠妃!姐还是个雏儿!*可是,那男人似乎真的挺好的!恨不得把她宠到天上有木有?那就勉为其难,收了吧!但——你丫的手摸哪呢?答曰:洞房!*片段一:某女:“哎?这么巧?你是怎么穿来的?”某人一把鼻涕一把泪:“这世上就没有比我更倒霉的人了!我那天刚从国外回来,忙了一天累得半死,回到酒店洗个澡,内裤不小心掉窗外的天台去了,我就爬出去捡内裤啊……”“摔死了?”某女狐疑,“不应该啊,酒店的小天台虽然不大,但是,挺安全的啊!”“哪儿啊!”某人伤心欲绝,“我住的那桃氏酒店顶楼好像在举行婚礼,我听见有音乐传来,就好奇一下,跑到小天台边缘伸头往上看,结果一个女人掉了下来,把我给砸下去了,醒来就在这里了…”“……”“你呢?你怎么穿来的?”某人伤心完毕,兴致勃勃的问。“……”咳咳…该不该告诉他,她就是那个砸死他的女人?*片段二:“你的琼香豆蔻,本王要了,出价吧!”某男带着一只猫,对上某世子。“本世子的东西,为毛要卖给你?”某世子不屑。“本王爱妃需要。”某男挑眉。“你要不要脸?她明明是本世子的世子妃!”某世子不满,继而得意的扬了扬手中木盒,犯抽道,“想要么?就不给你就不给你!哼!”某男一个眼神过去,某只猫“噌”的跳起来,抢了某世子手中的盒子便溜。“棉花,干得不错!”某男心情甚好,大步离去。“我擦!主人无耻连猫都这么无耻!”某世子擦汗,风中凌乱……*【简介偏白,内容较正!男女双强,身心干净,绝对宠文!】
  • 俏皮女郎

    俏皮女郎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犹如百花绽放的如云美男子,让她口水直流三尺,直想独霸他们,在现在只能是一夫一妻世,是不是在古代就可以多勾引几个美男子了啊?想想都可以让她遐想非非了。【女强!俏皮!穿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世界最美的诗歌

    世界最美的诗歌

    《时光文库:世界最美的诗歌》收录了150余首中外最美的诗歌,囊括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流派的最好作品。这些诗歌富有意境,语言精练。于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启迪心智,开阔胸襟。在体例编排上,本书设置“诗人小传”、“品茗赏诗”两个小栏目,简明扼要地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 霸女军魂

    霸女军魂

    女帝,一女N男,男主不多。小雷文还有点血腥和战争。紫月,外冷内热,坚强果敢,英明睿智,她来自现代的一名特种兵,因救人而英勇牺牲,来到异世,阴云密布的宫廷,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危机四伏,置身于权力的顶端,所谓真情,不过是掩藏阴谋与利益的手段,谁将真心奉上,谁又将利刃掩藏?看她如何破开重重波浪,在权欲横流的宫闱争斗中,由四国鼎立态势,到独霸天下及找到世间至真深情。我制作了个视频地址是http://m.pgsk.com/p_m.pgsk.com有兴趣的去看下,我重新修改了视频有时间的亲可以去看下。---------------------------------------------------她伍紫月坚强,勇敢为人更是狠厉,冷漠,霸气,一双手更是粘满血腥成就霸业,一生荣辱不惊,有人说她是天使统一了四国拯救了万民,有人说她是恶魔一场战争血流成河。他,为人狡诈,性格霸道,偏偏喜欢独立而个性的紫月,为了她愿意付出一切,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他,青梅竹马,给与一切的包容。他,只有他不想骗的没有他骗不到手的,这回他能骗到芳心吗?他,野心勃勃,清冽神秘,虚无缥缈,暧昧难寻,原为骗取真心得其信任,怎奈却为她心动,无奈一山不容二虎最终含笑死在她的手上且看紫月的心最后会花落谁家呢?此文有战争有血腥,这篇会很有看头的。还请大家支持我,收藏票票偶是多多益善的。推荐花花自己的书地址是:###########################################【暗夜魅影——刺客】:新书求收藏,花花感激不尽【惹祸妖仙】【妖焰焚天】完结【龙战】完结【霸女军魂】完结【总裁的解语花】完结##########################################
  • 神秘之旅

    神秘之旅

    带着属性异能,穿越一个个世界。领略一个个异域风情的神秘世界。新书万千之心,有兴趣的可前往阅读。
  • 灵唤苍穹

    灵唤苍穹

    命运,以玩笑置我;世人,以冷眼视我;上天,却以沧桑赐我;我自何为?甘忍现状?或是,举手成刃,斗苍穹,武乾坤,吞星空,唤沧桑?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