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100000001

第1章 序论(1)

第一节历史语境的变更与中国中心观的破产

在世界"轴心时期"(the Axial Period),高度发达的文明实体,大体上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它们通常被尊为"四大文明古国"。"轴心时期"奠定了世界现有的文明形态,也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人类今天所拥有的许多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实体的贡献。

前三大文明实体所在区域之间地理位置虽然不算近,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难以逾越的自然障碍,随着文明不断的发展成长,它们之间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相互交流。至于交流的方式,大致有商业贸易、政治外交、学术往来、战争攻伐以及族群迁徙。这种交往促进了相互的影响,"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则是在向外传播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与其说是由于采纳了某些特定的技术和制度,毋宁说,是由于接受了某些基本思想或原则。有关文字的概念虽说取自苏美尔,但各自独特的文字系统却是在埃及和印度逐渐形成的"。又如起源于叙利亚地区的犹太基督教,古巴比伦人的几何和历法,印度的民间传说、算术和医学,都广泛地影响了欧洲。在罗马帝国时期内,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相互补充,它们和罗马法一起,构成了近代欧洲文化的三个主要源头。

上述三个区域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建立稳固而持久的政权,并以自己为中心统治边陲地区,即使某些民族和国家希图顽固地坚持自我中心,但现实又会把这种妄想予以粉碎,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无中心的多元混合态势。这种无中心的多元混合态势给人类带来莫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容易以平等的心态去了解异己的"他者",即使暂时不能和平相处,但终究能够孕育出平等相处的原则。从较浅层次的彼此接触逐渐发展到较深层次的自觉交流,再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这既是人类通往和平相处之境的一般程序与规则,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学者指出"由于东西知识的融会,哲学家的胸襟眼界都大大地比以前开阔了。我们姑且不去细论在希腊化时期兴起的斯多噶和伊壁鸠鲁两派哲学的内容。但有一点是可以指出的,即这两派哲学家所说的人已经不是属于狭隘的城邦的人,而是属于覆载之间的世界的人。他们已经泯除了亚里士多德的希腊人和'蛮人'之间的界限,认为凡是人都可以用理性追求人的幸福。这种超越种族和国界的对人的看法,无疑是亚历山大帝国以后东西两方交互渗透的历史现实在思想上的反映。"

反观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其他文明实体所处的地理环境很不相同,它东南临海,但是隔海相望的岛屿至少在公元11世纪以前都是蛮荒之地,北部是蒙古草原,西边则是戈壁荒漠,只有一条细小的商路--被历史和传说无限夸大了的丝绸之路通往波斯,而西南面更有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和青藏高原作屏障,隔绝于其他早熟的文明实体。在这样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大规模的文化交流绝无可能,华夏文明一直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成长,形成了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文明形态,同时也催生了"中国即天下"的观念。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未交一通,故我民常视其国为天下。"

在相对封闭环境下孕育的华夏文明,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周围的国家和族群,基本上是呈向周边辐射的态势,从未遇到过巨大的挑战,即使偶尔有域外文明舶来,也无不被同化和吸收(例如东汉时期印度佛教就已经传入中土,但是中国人却把它改造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所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冯友兰说过:"中国的地理位置远离其他重要国家,又拥有古老的文明,在这种地理文化环境里,中国人很难设想,居然还有其他民族,也拥有发达的文明,而生活方式上却与中国人全然不同。因此,中国人接触外来文化时,往往倾向于蔑视并且加以抵制,主要不是排斥外来的东西,而是认为外来文化是低级的,甚至是错误的。"由于长期处于"屹然出中央而无校雠"的地位,难免就产生了"益自尊大,宝自有而傲睨万物"的心态和优越感。这虽说是"固人情所宜然",但无疑隐含着深刻的危机。

在古代,"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由于交通、通讯和科学知识极不发达,人们对世界和宇宙知之甚少,只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旅人的一点见闻来建构他们观念中的世界模式。在对世界进行观念型塑的过程中,人们都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许多民族都有"世界中心意识"。"如法显《佛国记》称印度为'中国'而以中国为边地,古希腊、罗马、亚剌伯人著书各以本土为世界中心。""细考民族中心意识,大约一半出于无知,一半出于傲慢和偏见。无知助长了傲慢和偏见;傲慢、偏见反过来阻碍了人类的求知。"尽管如此,但是在世界上,很少有人像古代中国人一样顽固地坚持自我中心意识,总觉得自己处于世界中心,"我们今天把中国想成'中华(Chinese)之国',但在过去她并不是把自己想象成'中华',而是'位居中央'(central)之国。"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就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尊"夏"贬"夷",严于夷夏之防,在"夏"与"夷"之间缺乏平等意识,由此可见一斑。孟子还幻想过一种万邦归附、天下归心的世界秩序,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莅中国而抚四夷","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引用《诗经》的话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一种不平等的高姿态跃然纸上。

庄子似乎显得要客观和清醒许多,《庄子·秋水》篇对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垒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也,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这种比较客观的"中国观"和他的宇宙观有关。其实,庄子这种观念,严格说来只能算是对"中国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一种观点,并不是一种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观点,因而并不能解释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从古至今,坚持中国"世界中心观"的人很多。《史记·赵世家》中公子成说:"中国者,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而最能够代表中国"世界中心观",或者说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致并至为完备的,是宋代的石介,他在《中国论》中说:"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这可以说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人对于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中外关系最为经典的描述和表达。尽管岁月流逝,朝代更迭,但是根深蒂固的"内夏外夷"的文化观念却从未动摇。

这种"内夏外夷"的观念渗透融合在儒家文化的礼制等级秩序之中,形成一种极为稳固的具有卑尊意味的国际秩序。历史上的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完全是一种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的关系,其高下有别,正如乔木和幽谷一样,中国对于四夷蕞尔小国,向来都是采取一种唯我独尊的姿态,不屑于俯就和亲近,正如孟子所说"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而四夷小国则应朝拜和归附中华,孟子还虚构出了一幅天下归附的乌托邦图景:"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在中国人塑造的天下模型中,中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世界的中心,在文化上也处于世界的中心,周边的蛮族都没有受到启蒙教化,缺乏典章礼仪,因而属于化外之民。《礼记·王制》中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文化不发达的"蛮族"如众星拱月一般环绕在华夏的周围,它们与华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附庸和宗主之间的关系,在文明上占有优越性的华夏"光被四表"、"声教迄于四海",周围"蛮族"则"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

当然,思想观念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国人之所以形成这样一种不可动摇的世界中心观,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华夏文明在客观上处于绝对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政治、经济和道德等方面,更体现在文化上。

但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遏制领先法则",最发达和最先进的社会要想永远保持其领先优势是很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发达的社会可能更适应变革并在变革中逐渐取得领先地位。中国在西方入侵之前具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但是这种优势却又成为了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的负面因素。这是因为中国在政治上长期大一统的格局,在文化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它的文明形态和文化心态,使中国人形成了文化上根深蒂固的自大意识,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可与之相竞争的国家和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在其他国家和文明那里没有自己需要学习和值得借鉴的东西。在西方世界开始工业革命的同时,中国人却安于现状、自高自大、心满意足,最终因为没有与时俱进而落伍了。相反,恰恰因为中世纪欧洲的黑暗和落后,所以他们渴望学习,积极探索,并且能够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最终由中世纪的黑暗转变成为了现代化的文明,成功地超越了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农耕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和谐稳定为目标,以伦理道德为中心,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文化价值体系。这套体系以社会周期性的治乱交替和牺牲人的个性与创造性为代价,衍生出一套精密完备、伸缩自如的道统规则,它既有助于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的形成,同时也成为了近代以来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沉重包袱。自然经济不但提供自给自足的消费用品,同时也产生出顽固坚硬的保守思维。在郑和下西洋之后不久,中国就开始了海禁,不但错失了走向世界的大好时机,反而自绝于世界,陶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在利玛窦向明神宗献世界地图之前,中国人一直坚持"天圆地方"的观点,也坚持自己处于世界中心的信仰,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可以划分为东西两半球。在利玛窦所献的五洲图上,中国只是一小块,并且不在世界的中心,结果受到当时中国最有知识的士大夫群体的批评指责:"直欺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检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并说"焉得谓中国如此蕞尔"。

面对人们的不满、生气乃至愤怒抗议,也为了传教的需要,利玛窦只得迎合中国人的自大心理,于是他灵机一动赶紧抹去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并且"在地图两边各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中央。这更符合他们的想法,使得他们十分高兴而且满意"。利玛窦献五洲图,意味着西方人已经具有了世界眼光,并且意味着一个世界交往接触的全球化时代即将到来。但遗憾的是中国人没有意识到它的象征意义。直到乾隆中叶,中国人对与国外交往仍然普遍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斥态度,在鄙薄下隐藏着恐惧情绪,在不屑中包含着防范心理。乾隆二十四年(1759)颁布了《防范外夷规条》,不但禁止国人与"夷商"接触,甚至还出台了一系列法令禁止中国人出洋,同时对西方商人的来往住行都作了明确规定,不准"夷商"在广州住冬,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和学习中国语言文字。据张德昌1935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的《清代鸦片战争前之中西沿海通商》一文介绍,一个名叫刘亚匾的中国人,因为"教授夷人读书"(指学习汉文)的罪名,竟于乾隆二十四年被处以斩首的极刑。

同类推荐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热门推荐
  •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人一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时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本书选取了能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力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道德指南。
  • 非常道(实体版)

    非常道(实体版)

    这是一个关于修行的故事.左动,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就读于N市某高中,混迹于黑白两道,没什么大理想。可正是这个没远大理想的家伙,突然间被天上掉下的好运砸到,把千年前的炼道者元神收入体内,从此开始了他的炼道旅程。从此后,在他身边的怪事不断,最要命的是,他被来自虚凡界的神使选定为地球炼道界的代表,要送往虚凡界历练。光怪离奇的世界,充满无穷变化的炼道旅程,这一切,都不能改变左动,他还是他,只想在这个世界活得开开心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没有什么,比真真正正地做自己,更值得作为人生的目标!一个休闲的故事,一段诙谐的旅程,一种自然的态度……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一剑钟情

    一剑钟情

    那柄修卢剑牵扯了少女的一生,注定了一开始宿命的相逢,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却只落得生死两茫,惊天阴谋纷至沓来,一时间武林变色,腥风血雨。她踏遍山河追寻他的下落,却逢血刀令重现。她无端被武林通缉,途中巧遇神秘男子。他是谁?是敌是友?她将何去何从。曾经沧海,终不过心殇。缘深缘浅缘灭,不如相忘于江湖。
  • 傻王的代嫁丑妃

    傻王的代嫁丑妃

    她是西楚国丞相府不受宠的庶女沐心冉,天生丑颜成笑柄,受虐多年含恨终;她是现代的顶级杀手,亦是妙手神医,却因一枚硬币,魂入异世,重生在沐心冉身上,睁开双眼,未及适应,已被塞入花轿代妹出嫁。*新郎是谁?是年仅十三岁便成为天下四公子之一的西楚睿王爷!难不成天上掉馅饼?错错错!曾经的天才王爷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傻王爷。丫的,还奇怪她这个爹不疼娘不在的庶女一朝成凤了,原来是只被拔光了毛的落魄凤凰!靠!姐为一毛硬币舍身忘我,一个偌大的王府竟然给姐吃咸菜稀粥?还有这些比主子还嚣张的狗奴才打哪里来的?老虎不发威,千万别当是病猫;拔毛的凤凰那也是凤凰,岂是尔等小杂碎能欺压的!治恶仆,惩毒妹,进了宫里找皇上,干什么?算账呗!“皇上,这是您十年来欠王府的账!”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字。钱有了,奴才听话了,闲来无事捣鼓捣鼓草啊药的…嗯,生活似乎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娘子——”一声软软的呼唤传来。擦!忘了还有个傻王爷夫君没甩掉!*“娘子,我要和你一起。”某男抱着枕头过来。“滚回自己窝去。”某女小脚一踹,某男瞬间滚到床角下。“娘子——”某男从地上爬起来,两眼泪汪地叫道。某女很霸气地吐出一个字:“滚!”“娘子,管家把门锁了。”某男无奈地叹了口气。某女沉默了一会儿,掏出九根金光闪闪的长针,“要在这也行,先让我在你身上扎几针吧。”某男抽了抽嘴角,小心翼翼地瞟了眼她手上耀武扬威的金针,忽的嘴角一扯,笑得好不灿烂,“行!等我把他叫醒,扎完了再换回来。”【简介小白文不小白,请看正文。】
  • 人生忠告

    人生忠告

    本套《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分四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名言集”,第二部分“格言集”,第三部分“警言集”,第四部分“赠言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噬魂神决

    噬魂神决

    人有三魂七魄,当一个背负仇恨的男孩,转世重生后先天多出一魂一魄,会走就怎样的传奇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傻妃

    傻妃

    本文已经设置了半价,全本订阅只需要3块多钱,亲们不要错过啊!推荐新书,冷宫懒妃亲们可以看看哦!◇◇◇上官墨竹,女娲命定的隐士,命定天子的保护神,集百年功力于一身。一道命令,她成了当今功高盖主摄政王之女,天生的傻子,痴儿,上官家的耻辱!可谁知到,痴儿早已醒来,命运的齿轮也偏离了它原本的轨道,引出千年情缘!是缘?或者是恨?是仇?亦或是爱?剪不断,理还乱!◇◇◇一夜醒来,原本心中对异世充满向往的她,看到了小说中俗套的情节,破败的庭院,发霉的被褥,微微一笑,接受命运。她总是在想,命运只是出了一些问题,将她提前引到了这个地方,神仙也会出错,她只是个过客。免费的异世旅游她欣然接受,她隐忍,装傻,玩的不亦乐乎。◇◇◇到底谁才是她的千年情缘?是他?还是他又或者全都不是?她是否能够化解天子危机?她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当爱与恨纠缠,她是否还能保持那份纯真之心,大爱之心,责任之心?◇◇◇他说:“墨儿,我爱你,爱到超过爱自己”他说:“如果我永远都走不进你,那么请允许我远远地爱你,因为爱你早已成痴”他说:“女人,永远都该在家里绣花!”他说:“对不起,我爱你,却爱不起你”他说:“墨儿,回来好不好?”他说:“死了,才能永远住在这里?”他说:“女人,我错了”他说:“你和我,永远你最重”到底哪个他才是墨竹的归宿,是腹黑英俊的秋王爷,还是谪仙般纯洁的玉箫子,又或是其他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本书分为三卷:卷一痴儿并非池中物。卷二醉情逍遥江湖游。卷三沉落归途君愿否?具体内容,敬请期待!自己做了一个视频,亲们可以去看看哦,?pstyle=1推荐的云云好友的文文:肥婆皇后冷情总裁休残妻【请收藏+留言+投票。谢谢!】
  • 瘫痪

    瘫痪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