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400000065

第6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1)

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鲜红的手印,到大包干的春风吹遍希望的田野;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到国有企业改革星火燎原;从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到多数商品定价随市场潮涨潮落......改革沿着市场化的方向一步步前进,实践也在一次次加深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199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大上庄严宣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字字千钧的历史回响,这是声声急切的现实呼唤。

历史选择了市场经济,中国需要市场经济。然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却是曲折蜿蜒的......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选定计划经济的目标模式后,直到1978年,尽管我国经济体制进行过几次变动和改革的某些尝试,但始终未能跳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实行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路。

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关于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务虚会。李先念副总理在会议总结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观点。在务虚会上,无论是实际工作者还是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他们提出应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提法,就是适应这种要求提出的。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提出"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必然要重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1979年3月8日,陈云曾写过一个提纲,题为《计划与市场问题》。在这个提纲中,陈云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二)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这是对他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进一步思考的结果。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弗兰克·吉布尼等外宾时,就谈到过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他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在当时是内部谈话,没有公开发表,直到1990年前后才公布出来。这里所讲的市场经济,是与市场调节同义的,并不是现在所实行的与计划经济相对立的全面的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在那一段时间还一直是一个禁区。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认"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同时还确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没有提"商品经济"。

1982年1月25日,陈云邀请国家计委主任姚依林、副主任宋平等人到他家中座谈,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公式。后来陈云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比喻为"鸟"与"笼子"的关系。陈云说:"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他还说:"搞活经济、市场调节,这些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以内发挥作用,不能脱离开计划的指导。"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确认要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认为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同年12月,又把"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这一原则,写进新修改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标志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公式被确认。当时虽然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但是已经开始吸收市场的调节作用了。这相对于过去单一的计划经济而言,在理论认识上是一个进步。但这种思想认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和不足,主要是没有承认商品经济。

为全面推动改革开放,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根据邓小平的意见,中央成立了以胡耀邦、赵紫阳、胡启立、胡乔木、姚依林、田纪云组成的文件起草领导小组。从1984年5月份开始组织一些同志对文件的起草进行酝酿,先后找有关部门、有关省市的领导开座谈会。起草小组在第五稿的时候把草稿发到中央各个部门、各个省市自治区征求意见,各个部门和地方都认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1984年9月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给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写了题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的信。信中提出计划体制的四层意思,即(一)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是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二)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生产和交换,只限于小商品、部分农副产品和服务修理行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只起辅助作用;(三)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四)指导性计划主要用经济手段来实现,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计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继续延用。"邓小平、陈云分别在9月11日和13日批示同意。这样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起草工作就在新的理论原则下进行了。

9月11日,中央召集在京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纪委委员、中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各省市区、各大军区同志,以及26个大企业的负责同志共约1500人,认真讨论了征求意见稿,通过讨论加强了对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同时把原稿第四部分"改革计划体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标题改为"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决定》改变了原来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对这个《决定》予以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做'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此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占据主导地位。

1987年2月6日,为筹备中共十三大,并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邓小平同赵紫阳、杨尚昆、万里、薄一波等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明确指示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他有针对性地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还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机制模式,把国家、市场、企业三者关系的重点,放在市场方面。十三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没有再讲"计划经济为主"。同时还提出,在经济调节方式的配比上扩大指导性计划,缩小指令性计划。经济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就是计划调控,间接调控就是市场调控。这样,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从十二大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三大转为计划与市场"平起平坐",并且逐渐把重点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方面倾斜。显然,十三大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特别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非常相似和接近了。

"计划取向"还是"市场取向",争论一度非常激烈

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后,6月9日,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说:"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邓小平对市场问题的认识是很开放的,但是中央考虑到当时的国内形势,对市场问题还有些保留,后来在公开这个讲话时就改成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就基本上又回到了十二大时的提法。这个提法,从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后一直用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这个提法没讲计划与市场谁为主、谁为辅,但既然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经济体制,市场调节只是作为一个调节手段,显然是以计划经济为重,重心转到了计划经济方面。

同类推荐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

    爷爷偏心奶奶极品,叔伯奸狡,爹娘软弱。看着自家瘦骨嶙峋的小弟,田敏微笑着仰天长啸:去你大爷的!她田敏才不怕!爷爷偏心,咱另谋出路,种种田开开铺,携包子爹娘发家致富!日子刚刚过的滋润些,出嫁的姑奶奶跑来打秋风?妄想!关门放王爷!贫家女如何?看咱能翻身把歌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生活小窍门大全集(套装上下册)》汇聚了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智慧小窍门,小到柴米油盐,大到消费理财。如何收纳衣物、怎么打扮才得体、怎么减肥才科学……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生活小窍门大全集(套装上下册)》将科学和实用融合在一起,以简练的语言全面地向大家介绍了生活中所涉及的小常识和小窍门,是现代人追求文明、健康和低碳生活的成果。有限的资源加上无限的创意,使您的生活妙趣横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不用发愁,我们帮您轻松搞定,让您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为了能够让女性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本书深入浅出,将一些乏味的经济学教程摒弃,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贯穿关于女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到经济常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工狂妃:驭兽七小姐

    特工狂妃:驭兽七小姐

    残忍!杀伐!狠毒!她是佣兵之首贪狼,惨遭背叛穿越成东方家的废物七小姐。驭兽重生,她铁血弑姐立威,镇压一切反对的声音!学园祭,她凤凰涅槃,武功被废,修炼化骨之术。女儿之身,她闯入死亡森林,截杀万兽之主。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说的就是她——东方凌云!金麟岂是池中物,一朝飞凤耀九天!
  • 神武鬼剑

    神武鬼剑

    马腾携带鬼剑士技能降临异界,他是废材?强大仇敌?在全职鬼剑面前都是浮云!异世强者准备接受他的鞭挞吧,更有超级神器灵犀戒指陪伴左右,武功秘籍,神兵利器只要实力提升,戒指便会为他送上!一个带着鬼剑士技能的穿越者,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 财富背后的传奇

    财富背后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往财富,但是人人都清楚要获得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界精英,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他们如何妙算计赢得优势?他们如何忍辱负重走出事业的低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盛世庶妃

    盛世庶妃

    她本是侯府痴呆傻笨庶出二小姐,不想成为侯爷棋子,新婚之夜被嫡姐一杯毒酒了断性命,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报这深仇大恨。一朝重生,侯府傻女离去,侯府恶女归来,面对嫡母巧计陷害,狠心送她上黄泉奈我何?针对嫡姐貌美如花,毁她月下花容又如何对付庶妹陷害,直接乱棍打死丢入死人堆!既然不想让她过好日子,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华丽蜕变,直面悬崖绝境的人生本以为这辈子平静渡过不想总有那些不想她安生的人既然是注定的宿命,那就搅它一个翻天覆地又如何?蓦然回首,却发现总有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既然逃不过,何不携手一起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