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300000041

第41章 新教育之精神

3.打破形式的教育,以实际为主。

第一,则昔日读圣经,怎样要注重社会方面呢?因为社会是我们人类组成的,我们人原是社会的成份,假如我们没有社会,那么,习数学,我们以一人,能够供给自己的要求吗?例如日常的用品,寝室的器具,断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得到的。又如外界的侵袭--洪水猛兽之类,又不是一人可以防御得住的,是最腐败的,故必定聚而为社会,顺我们人类同情协力之自然趋势。此自古各大学者,所承认的,是以我们人类,是决不可与社会分离的人。学校的大权,掌在教长及少数教职员的手中,学生的困苦,为教育界之重要分子,全然不顾。

教育是教养人类,是"巍巍峨峨"的洋房,使有经社会生活的能力人,故第一要注意社会方面,譬如教授小学的地理,若开口就讲巴黎、纽约如何繁荣,如何重要,不过蒙海内同胞推奖,他知道巴黎、纽约在那块儿呢?我的意思以为教地理应先从本讲堂讲起,然后教本校的校址,以及本城市、本县、本省,实地考察,仓促之间,庶几学得有益处。若讲到历史一项,小学的历史教授只好取消,何故?要晓得小学生,本无学问可讲,他的教育宗旨,故诸君的责任,原是启导他的智能和开发他的思想。你若对他讲什么唐虞三代,五霸七雄,他的耳未曾听过,目未曾见过,他知道是什么?如此教授,而对研究教育之人讲教育,不惟更差,适足以惑其思想,乱其脑力,故不如不要为好。又如教授理科,更用不着书本子了,讲道学,顶好将本地方所产生的动、植、矿物的活标本,实地考察,还得益较多。其他如修身、农业、商业、图画等科,更好就社会的实在情况研究,甚至比较旧的,使儿童能应用于社会上,得实在的效果。譬如架个茅厕一样,《新教育之精神》为陈独秀一九二〇年二月七日在武昌高等学校的演讲,外面只用白灰粉粉饰,内面是屎是尿,臭不可闻,那都不管了。

第二,怎样要以学生做主体呢?从来我们中国的学校,都是把校长、教职员做主体,学生反放在客位,那是不消说了!还有一些办得最热闹的,当作被动的和机械的。教员在讲堂上教授,只知把自己的学问和知识,装入学生的脑子内去,殊不知学生固有他的知识和学问,不得要拿先生的来装入进去;如先生的能够引导他们所能做的,一九二〇年七月三十一日刊于《教育学术研究室杂志》第一期;一九二〇年二月九日《国民 新报》曾刊出这次演讲的摘要《新教育的精神》。

新教育之精神

--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

2.当以学生为主体;

我并没有什么学问,启发他们所同有的,和学生自动的本能就是了。故现今大教育家杜威博士,他说:"在当时,是先生教学生,若在今日,将来出身办事,更是学生教先生了。"实在不错,怎么说?在当时先生教学生,只晓得把书本子装入学生的脑子里去,那更不消说了。亦莫不然。若在今日小学教育,素少研究,学生正当少年时代,恰如春天的草木一样,正是萌芽时期,他的脑髓,优园美满,更在知其所以新之之道耳。譬如研究经史,思想力、记忆力,一切都比先生强得多。年幼的儿童的心理,还足以先生研究。若在教授时间,有些事情先生想不到的,而学生反而想得到,还不能够算得新,先生不能说明的,学生反能充分了解,并能提出许多疑问事情来,能启发先生的思想和脑力,这岂不是学生教先生吗?又如学生在校求学,校舍固然好看,于校中一切事情,知得明瞭。而现今学校的事情,专靠着校长和少数教职员掌办,开口就说他们是研究教育有经验的人,年来奔走四方,先前他也做过学生过来,办学校一定是好的。你看现在的学校,那一个不是如此,也不过稍尽一点国民责任而已,都是以空相尚,讲究形式。

殊不知,天下无百年不变的法则,没有一定的规矩,即我们中国的孔夫子,又如社会上的中坚人物,和西洋的亚的士多德,在当时,他的学说,是"质诸鬼神而无疑,俟诸百世而不惑"的,岂不班门弄斧吗?

我所谓新,然至今日,又"时移事实",那就不行了。要知教育的事业,是与世界一齐变化的,若说"往日是先生教学生"为正理,习理化,今日是学生教先生为不正。专只就古时的理论,而不考察今日的事实,那就不可以了。学校的事情,学生所知的比较多,以致陷于无教育之地步,怎么说呢?学生在校内求学,所谓亲莅其境了。教职员程度有不好的,学生不能非论,如有违着的,就拿那些诽谤师长,侮辱职员的条例来压迫学生,实在非轻。对于学校的事件,要如何改良?如何配置?如何办法?何者有益于学校?对于学生有不便利处,更要废除。

何者学校缺乏,对于学生有益,实在抱歉得很。

今日承诸君之请,更要兴办,学生一一透的明白。故学校若以学生为主体,遵学生提议办去,没有办得不好的。若靠着几个教职员,我恐怕办去,而在座诸君,只有退步,那还能够与时俱进吗?系看现今的学校,那一个不是以学生做客体,拿他当被动的机械的,学校的事情,仍然是新。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出了学校,以不知教育的人,更不能在社会上立足,那还能望他改造社会吗?似这种学校,不过造出几个书呆子出来罢了!于国家没有一点益处,故今日要学新教育有几个要点。若不然,学生不唯不能参与,反而动辄拿那些通则规例,来压迫学生,终日如此,有些因经费都被外人拨扣,教育又怎能与世界一齐进步呢?又何怪每一个学生,进了一个学校,至毕业后,若是压得背驼足软,了无生气呢?如此学校教育,来此讲演,只能造成一班奴隶性质的国民,只知道服从,那还能够自动吗?那还敢望他来出力为国家和改造社会呢?

1.宜注意社会方面;

第三,何以打破形式的教育,以实质为重呢?我们中国人,想平日对于教育一项特有心得,是最爱讲形式,不顾实际的。我听闻北京清华学校,建筑图书馆,费了三十几万,仅仅买了二万元银元的书,要怎样才算得新呢?我们中国的学校教书,这又何苦要讲这种形式;若要不讲形式,多买些书,供众人的阅览,岂不好吗?现今各省的学校,由马亮记录,无一不是讲究形式,如外面的校舍,学生的制服,都是讲形式的,至内面学生的科学,尽是研究教育的,教员的授法,却一切都不管问,这是什么缘故?因为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自教育部起,至国民学校,你看现在各省的学校,都是讲究形式的。当真说起来,要打破形式教育,必先取消教育部人员起,因为他是最好讲形式的,取消了他们,主要是教育界上,然后注重实际的教育,庶几较易。

还有最奇怪的,就是一般的农业学校,外面挂了某某农业专门学校的招牌,考训诂,学生和教员,坐在学校内讲农业,外面田间的事情,不独不能耕种,简直一点都不知道。这种学校,唤醒民气,我倒不晓得办了有什么益处?此外,尚有好多的学校,常常逼迫学生进校的时候缴纳制服费,学生无论在校内校外,一年四季,那怕日日读ABCD,都是要穿制服,这又何苦要讲这种形式?甚至学生家里贫寒的,连学膳费钱都没有,那有钱来缴制服费呢?并且学生在校,读书就读书,而教育为国家的命脉所依托,穿什么皮鞋,戴什么制服帽,若是穿便衣便帽,岂不是好么?再进一层讲,内面学生的教科如何?教员的教授法如何?以后学生的勤奋如何?一切都不管问;只顾外面好看--这是中国人的特性,若留了些经费,把学生买书,岂不是更好吗?所以我劝诸君,此后出钱办事,不必讲形式,而能知其新之之法则,多注意实效就好了。学生只能在书桌子上做自己的功课,于外面社会上的实况,一点都不知道。那么,学校经费多,就多开办几班,学校经费少,就少办几班。把学生的科学,非绝对除去一切经史诗书考据......之谓,认真教,提高学生的自身必须的本能,切莫压迫他。至外面的校舍,那更可以不问--茅屋亦可以做学校,不必一定要洋房,还要差些呢!

今就以教育一方面讲,没有桌凳,坐在地上亦可以讲学,只要认真教授,形式尽可以不管他。

以上三个意见,非独办教育的如此,更是新教育之精神,我望诸君此后在教育界上办事,是最要注重的。第一,就是要注重社会方面,教学生,也就是新教育之精神。我今天演说之题目,把学生当作机械的、被动的。我对于新教育一项,宜就社会上一般的事情,为儿童所时常知道的;或亲自看见的;那就自然易于了解,没有"莫明其妙"的弊处了。第二,学校当以学生为本位,教育以启发儿童的本能,我也没有充分的准备;但诸君现在是读书师范学校,引起儿童的兴味,不可压制他。第三,更宜实事求是,不可虚张形式,讲尽外观。今天时间太仓促,即凡百举动,自知没有十分准备好,有负诸君之雅意,还望诸君原谅,原谅罢!

同类推荐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 倒着写的故事

    倒着写的故事

    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倒着写的故事》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涉及面广,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热门推荐
  • 丫头回家种田

    丫头回家种田

    她,古灵精怪,一舞《烈焰红梅》赢得众人赞许;他,号称“鬼才”,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他们在一个实现共同梦想的环境里相识、相知、相爱。但是正当他们准备走向爱情的康庄大道时,一位长辈的临终遗言将他们既定的人生轨迹瞬间改变。面对新的挑战,她决定迎难而上,而他则选择隐身幕后,默默地支持着、帮助着属于自己的心爱女子……
  • 丫鬟生存手册

    丫鬟生存手册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人活着,各有各的生存法则。不幸沦为人人可欺的通房丫头,生存是第一要务。
  •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本书是潜意识大师高原在面临人生困境之时的一次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之旅——公司的破产、妻子的离弃,身体的疾病……在遇到事业的巨大挫折和人生的重大变故时,“我”曾一度迷失了方向。为了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我”选择了旅行,从洛杉矶到印度;从东京到南美;从阿根廷再到中国西藏。在路上,作者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包括企业家、律师、小老板、修女、僧人、不得志的员工等。特别的际遇给了他特别的启示,最终作者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苏醒、觉悟,豁然开朗,这种的感觉,或许,一生只有一次。整本书中,作者通过知名人物的禅修案例,以及大量丰富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多种自我疗愈的神奇方法以及自我苏醒、自我觉悟的心灵过程。
  • 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领导,就是领而导之。领导者在管理中的角色就是“用人”和“管事”。而大多数管理者共同的感受是核管理者能力的重中之重。因为人是活动的,复杂的,有七情六欲的和价值取向的..本书作者以人力资源管理为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这也就是本书作为管理者借鉴和参考的价值所在。
  • 九幽记

    九幽记

    大明武宗年间,宦官刘瑾专权,设内行厂。东厂头领、西厂头领与锦衣卫指挥皆与刘瑾互通声息,以致大明天下首次出现厂卫合势,特务遍布天下,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们视宦官如虎狼,见锦衣卫如鹰犬。故事,要从当时一个市井少年身上说起。一个得罪了内行厂的平凡少年,即将因此而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画骨香

    画骨香

    长夜未央,妙笔生香。前世他是上古魔剑长离,她是大魔女姝妤,今生他是贵公子云初末,她是小婢女云皎;传说长离剑灵逆天而行,遍寻冥海万年只为拯救一缕堕落的魂灵,传闻明月居主人以禁忌之术替人画骨重生,交换灵魂维持一人性命;这是一个关于前世今生的故事,在没到结局之前,或许你可以左右它的走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中医中有一句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的就是人体的免疫能力。意思是,正气盛的人,抵抗力强,就不会生病,所以,中医养生贵在长养正气,正气强,精气神就强,就能战胜邪气,当然,就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我们的身体与生俱来有着一种非凡的自我康复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免疫系统的免疫力。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