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900000022

第22章 巫雨,巫雨!

一个比桔年大一岁的男孩,一个小时候特立独行剃着光头的“小和尚”,一个杀人犯的儿子,一个被姑妈和姑丈短暂收养又抛弃的婴儿,一个……回忆里最珍贵的伤痕。

姑妈和姑丈生活在市郊,他们做的是贩水果的小生意,日子并不难过,可是每天必须起早贪黑。

桔年有过一个表哥,比她大四岁。但是表哥三岁那年,独自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玩耍,一辆农用车经过,表哥被碾在了轮子下边,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团,救护车也不必来了。当姑妈和姑丈飞奔回来号啕大哭时,面对的也只能是儿子冰冷的尸体。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表哥不在后,姑妈和姑丈想要一个孩子一直都没有成功,大概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桔年爸妈这样幸运吧,没有新生儿的诞生来冲淡那阵化不去的哀伤,一对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夫妇婚姻一度面临崩溃,他们哭泣,他们后悔,他们相互怨怼。

姑丈骂姑妈,那天要不是她在里屋做饭没有注意照看儿子,怎会发生这种惨事,是她害死了儿子。

姑妈哭着说,要怪只能怪姑丈,把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推给她一个人,自己整天在外面忙,他才是间接的凶手。

那时桔年的爷爷还在世,不想让女儿和女婿就这么在悲痛中两败俱伤,于是,在表哥去世的次年,就做主给他们抱养了一个刚出生的男孩。男孩的家其实就在姑妈家附近,他爸爸因为酒后杀人吃了枪子儿,妈妈一走了之,剩下一个奶奶难以抚养。

姑妈和姑丈抱养了这个孩子,日子并没有如桔年爷爷期待的那样有所转机。因为对孩子的家庭知根知底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不管孩子多么天真无邪,他们每日想着,都是这个孩子的父亲是杀人犯,龙生龙,凤生凤,老杀人犯的小孩就是小杀人犯。这个想法让可怜的孩子变得无比狰狞,反倒成了这对夫妇的一块心病。再加上桔年的姑丈对儿子思念太深,感觉任何人的小孩都无法替代自己早夭的儿子,对那个抱来的男孩竟然越来越厌恶,以至于孩子一哭就口出恶言,甚至下重手去打。

真是为了这个,有孩子的生活还不如两个人背对背哭泣清静。孩子在这个家还没待到三个月,姑妈就把这小男孩送回了他奶奶手里。别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收养新的孩子益发地难了,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桔年被送到了他们身边。

这么多年过去了,姑丈对再养一个孩子已经并不感冒。姑妈以前还是挺喜欢桔年的,她说这孩子听话,文静,养在身边有个伴,又能帮着干点儿活,再说也是帮了弟弟一个忙,弟弟要个男孩是应该的。她们老谢家从桔年爷爷这一支下来,不能断了香火。

就这样,桔年又从检察院附近的翠湖小学转到了市郊的台园小学。那时的市郊还有农田,路也不像市区里那么好辨认,第一天去上学,姑妈抽时间带她走了一遭,权当认路。

“记得路了吗?”姑妈问。

桔年点头。

她当时是记得的,但是放学回家时,当她第一次独自走在拐来拐去的小路上,很容易就弄错了方向。走啊走啊,就不知道姑妈家到底应该在哪一边了。

从学校同时一窝蜂涌出来的小学生逐渐从桔年身边消失,原本一起走在同一个方向的孩子经过了几个路口也都不见了影踪,桔年越走,就觉得身处的小路越冷清。太阳在她的左前方一点点地坠下去了,桔年终于停下了脚步,茫然地在原地转了个圈。郊外的日落是陌生的,风吹过远处的稻田那起伏的波浪是陌生的,脚边不起眼的小白花是陌生的,空气中泥土的腥气是陌生的,东南西北每个方向都是陌生的……用眼睛能感知到的一切都陌生。

她知道不能再盲目地往前走了,按照姑妈陪她上学时的路程,她现在早该到家了。姑妈和姑丈也许在等她吃饭,她刚住到别人的家,不能一开始就给人家增添那么多的担心和烦恼。

桔年很后悔,一开始觉得方向模糊的时候,她前面后面都还有几个同校的孩子,虽说都不认识,还是可以问一问的,她不该这么面薄。现在好了,大家都回家了,如黄昏时飞鸟返巢,只剩下她。

正不知如何是好,风把前方草丛吹低了一些,露出了一个人的脊背,穿着白色的衣服,蹲着的姿势,静静地,不出声,也不动,不知道在干什么。

桔年环顾四周,再没有别的人影了,她不想一直迷路到天黑,于是壮着胆子上前两步。

“你……你好。”

那个人没有动静,埋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

书里看到的关于路边弃尸的情节忽然就在桔年脑海里生根发芽,小孩子看太多杂书,果然就不是件好事。这人蹲在那儿应该不止一小会儿的时间了,他该不会死了吧?桔年心里偷偷想。

至今桔年也不知道,当时十岁的自己面对一个疑似“死尸”的背影,怎么就没有选择撒腿狂奔,而是惊慌地走到那人身后,怯怯地,抖抖地伸出一根手指,在那人的背上戳了一下。

手指第一次触到那人的背时,那人动了动肩膀,可是当桔年第二次加大力道戳过去的时候,那人像被火烧着屁股的猴子,猛地从草丛里一跃而起。

这个动作太过突然,桔年吓了一跳,连惊叫都哑在喉咙里。那人受的惊看上去不比她少,退后一步,惊魂未定地拍着胸口。

“大白天的干吗出来吓人?”

“我以为你死了。对,对不起啊。”话出了口,桔年才意识到自己大概是失言了,别人好端端的,怎么就咒他死了呢。

她等着那人回她一句“你才死了呢”,谁知道那人愣了一下,垂下拍着胸口的手,就这么笑了起来。

现在桔年看清楚了,这个被她误以为是草丛中的“死人”不过是一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小毛孩,那身白色的衣服不是台园小学的校服又是什么。奇怪的是,男孩瘦瘦的,却顶着一个大光头,整个脑勺光可鉴人,衬着宽大的校服,活脱脱像个从寺庙里跑出来化缘的小和尚。

一个潜伏在草丛里的“小和尚”。

不知怎么的,桔年也觉得有几分滑稽,傻傻地就跟着男孩一起笑了起来。

“我死了你还戳我?”

男孩并不比桔年高多少,疯长的野草都漫过了他的头顶,有两根狭长的草叶还横在他的脸颊边,尾部翠绿,叶梢带一点儿枯黄。大概是草扫在脸上痒,他伸手挥开那几片恼人的叶子。他是个佛前青灯一样干净明亮的“小和尚”。

“我想向你问路,叫了你一声,你没反应。”桔年止住了笑,略带不好意思地说。她三年级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知道男孩和女孩是有分别的,更何况是个陌生人。

“你说话就跟蚊子哼哼似的,谁听得见啊,冷不丁戳我一下,差点儿没把我的魂吓出来。问路,你想去哪儿?看你面生,家不住这附近吧。”

看他的模样,俨然地头蛇。

桔年没有说太多,只是问:“同学,你知道谢茂娟家往哪儿走吗?”

“谢茂娟?”男孩重复了一遍,好像在消化这个名字。

“对,她是我姑妈,我姑丈姓刘。你知道他们家住哪儿吗?”桔年开始有些失望了。这些年她去姑妈家的次数并不多,也不知道怎么描绘那房子的特征。这一片的面积并不小,看他皱眉的样子,未必知道。

“哦,水果刘啊,我知道。”男孩忽然笑得很灿烂,转身给她指了个方向,“喏,你往那片甘蔗地的方向走,穿过它,这样走会近一些,然后你会看到一棵特别高的水杉树,知道什么是水杉吧,朝树的左边拐个弯,一直走,很快就到水果刘的家了。”

桔年朝他手指的方位看过去,只见一片看不到头的甘蔗地。

“怎么,你要从大路走?你现在都走偏了,再走大路估计回到家天都黑了。你不相信我吗?” “小和尚”歪着脑袋,一脸的认真。

“啊?我信。”

为了证明自己的信任,桔年果然朝甘蔗林的方向走去了,走了五步,她犹豫了五次,最后还是决定回头问了一句。

“你刚才蹲着干什么呢?”

“地上有个蚂蚁窝。快走吧,要不你姑妈该着急了,记得啊,树的左边拐个弯,一直走,一直走……”

桔年用了很长的时间才穿过那片甘蔗地,甘蔗的叶子扫得她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肤又红又痒,左手手背上甚至被锋利的叶缘隔出了一道口子。不过,桔年心里只是想,再快些,再快些就可以回到姑妈家了。

甘蔗地终于走到尽头,那边是一片竹林,竹林的正前方倒是有条小路,可哪里有什么水杉?桔年焦虑地回头望,只看到成熟的甘蔗那米黄的叶子,想找那男孩对质也是不行了。

前方的路只有一条,桔年没有选择。她想,这里也许曾经是有一棵水杉的,小路就正好在水杉的左边,不知是什么原因,树被人砍掉了,树根都被掘了去,男孩并不知道。

她就这么沿着那条小路走啊走啊,天空变成了灰色,深灰色……月亮已经从另一边探出了头。这条路不是更近一些吗?为什么好像延伸到无穷无尽,姑妈的家没有出现,谁的家也没有出现,周遭是一坡接一坡的竹林,没有人声,只有虫鸣。

当四周终于被黑暗笼罩,桔年才肯相信,那个笑起来干干净净的光头男孩也许欺骗了她。他为什么要捉弄一个陌生的人?答案已经不重要了。桔年甚至不知道怎么停下来,她就这么一直走,一直走,地球是圆的,哥伦布不是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吗?

小路上的可见度已经非常低,可以凭借的,不过是天边朦胧的一点儿月光。荒郊野外,月黑风高,一个孤身小女孩,一切恐怖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桔年发着抖,她害怕竹林里忽然飘出一只白衣红唇的女鬼,只能拼命地从脑子里摒弃这些东西,月光下除了鬼,还有精灵,可爱的精灵。

桔年飞快钻进自己的那个小世界里,紧闭的门给她阻挡了外界的恐怖,让她得以跌跌撞撞地,但一路不停地走。外面不管怎么黑暗,她的小世界里月光澄净霏然,花儿芬芳。

她不知道走了多久,漫无目的地走。走着走着,不知为什么,路途的尽头似乎不重要了,姑妈的家在不在另一头也不重要了,甚至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要她也变得不重要了。

有什么可伤悲的呢,从爸爸妈妈的家到姑妈的家,不过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她的心一直都住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好的。

小学三年级的谢桔年,在一次迷路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忽然顿悟了。莫非那个貌似小和尚的男孩子错误指出的一条路给了她禅机?就像她长大了之后所听到的佛经故事,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顿悟。呵呵,一个错误再加上一个错误就是正确,犹如负负得正。

从没有料想到,迷路的孩子脸上会带着一丝笑意,她不知不觉就这么走到了小路的穷尽处,那里是蜿蜒而上的,长长的水泥阶梯,不知道延伸到天堂还是地狱。

桔年累了,记忆中自己还没有独自走过那么长的路,刘海都湿湿地黏在了额头上。她坐在第一级台阶上,把书包解了下来,会有人来找她吗?假如她静悄悄地饿死在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样子会不会变得很难看。

她伏在膝盖的书包上,竟然打了一个盹,醒来的时候,听到了夜色中远远近近的呼唤。

“桔年……谢桔年……”

伴随着呼喊声的,还有许多道手电的光束。

桔年心里一紧,被拽回现实。她闯祸了,让大人们四处寻找。

“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她的声音足够大吗?寻找的人能听见吗?

“我就知道你在这里!”

“小和尚”的脸出现在一道强光的后头,桔年遮了遮眼睛,察觉他走近,俯身打量坐在台阶上的自己。

“你傻啊?我骗你玩呢,在甘蔗地的另一头等你回头,太阳落山了也不见个人影。你干吗不知道回头?”“小和尚”问道。

桔年用说服自己的理由来说服他:“地球是圆的,我为什么要回头?”“小和尚”半张着嘴,一屁股坐到桔年的身边。

“傻了,傻了!”

桔年才不傻,她说:“你才傻,既然骗我,又绕着弯来找我。对了,那棵水杉树什么时候被砍掉的?”

“你怎么知道那里有棵水杉树被砍掉了啊?”

“你说的啊!”

“小和尚”将手电从下往上把光打在自己的脸上,笑得阴森恐怖。

“你这人真奇怪,你都不问我为什么捉弄你。你知道这是哪儿吗?”

桔年茫然摇头,她是真不知道。

“这里是烈士陵园啊,从台阶走上去,就是烈士墓碑了,里面埋着很多很多的死人。还好你没傻到晚上爬上去。”

“烈士的鬼都是好鬼!”桔年肯定地说。

“错!那里除了烈士的鬼魂,还有别的很多很多厉鬼。这里偏僻,不是纪念烈士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来。”“小和尚”说着压低了声音,做出害怕的表情,“听说很多杀人案发生在上边。冤死的鬼出现时会发出什么声音你知道吗……又像哭,又像笑,又像野猫叫,这些鬼还会变身,从一个变成两个……”

“咯咯,咯咯。”桔年冷不丁地笑了起来,把说鬼故事吓人的“小和尚”反过来吓了一跳。

“你,你怪笑什么?”他惊骇地问。

桔年诚恳地夸奖道:“你真有趣。”

说话间,大人的脚步声渐近。

“桔年,桔年,是你在那里吗?”

桔年赶紧收敛了笑容,抓着书包站了起来,严阵以待。

来的是姑妈、姑丈,还有一两个不认识的大人。

姑妈一见桔年,就扑了上来,又气又急又宽心。

“作孽啊,你一个小孩子放学了不回家,跑到这阴森的鬼地方来干什么?你要气死我啊,当心我告诉你爸爸妈妈。”姑妈把桔年滴溜溜地转了个圈,发现她身上没多没少才松了口气。姑丈也板着脸,一言不发。

“快说,你跑到这儿来干什么?”姑妈问着桔年,眼睛却瞥了一眼那个“小和尚”。

桔年也忍不住扭头看了那“小和尚”一眼,他正低头玩着手电筒。

“我迷路了,到处乱走,就走到了这儿。是这个同学找到我的。”

“迷路?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姑妈没好气地拉起桔年的手,“走,回去。光顾着找你,晚饭都没顾上吃,第一天就把你弄丢了,我拿什么脸见你父母去?”

桔年被几个大人簇拥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忍不住回头。“小和尚”还是站在原地,仿佛他的手电是世界上最好玩的玩具。

“姑妈,他……”桔年怯怯地问了一句。

姑妈的步子迈得飞快,桔年要小跑着才能跟上。

“那个是杀人犯的儿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离他远着点儿,不许你跟他玩!”直到看不见那男孩,姑妈才压低声音警告。

“姑妈,那杀人犯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巫雨。”

现在想起来,桔年居然是从姑妈嫌恶的嘴里第一次知道巫雨这个名字。

他是巫雨。一个比桔年大一岁的男孩,一个小时候特立独行剃着光头的“小和尚”,一个杀人犯的儿子,一个被姑妈和姑丈短暂收养又抛弃的婴儿,一个……回忆里最珍贵的伤痕。

同类推荐
  • 婚礼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于公案奇闻

    于公案奇闻

    叙述清官于成龙锄强扶弱的故事。包括了近三十个公案故事。它内容上,上承明代公案小说的余绪,形式上,下启短篇成长篇的趋势,是明清公案小说转变期中一部重要小说。
  • 原来爱情,并非姹紫嫣红

    原来爱情,并非姹紫嫣红

    本书为超级畅销书作者编剧人海中的最新一部爱情小说,以一个高富帅和白骨精的小资女性爱情故事展开。留白,一个26岁离婚一年的单身妈妈,一次相助朋友的过程中,留白邂逅了年轻的楚承,两人开始了一段姐弟恋。其间,留白又认识了肖,留白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男人,选择了最爱自己的男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 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

    本书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 伊犁马

    伊犁马

    该书收有作者的《白房子》《马镫革》《诱惑》《伊犁马》和《大顺店》等短篇小说。除《大顺店》写一名惨遭过日军蹂躏的“慰安妇”茴香扭曲畸形的人生经历外,作品大多写一名边防战士复员前后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情感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这本书收录的,是作者的一些重要的中篇小说。例如《白房子》,例如《雕像》,例如《大顺店》,它们在发表时都产生过大的影响,现在在网络上依然有着很高的点击率。评论家朋友们认为,这几个中篇都是代表中国转型时期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
热门推荐
  • 老公使用手册(升级版)

    老公使用手册(升级版)

    本书将带领你深入走进老公的内心世界,零距离接触老公的心底秘密,并简单而真切地看清老公的真实面目。通过阅读,你会发现,老公外表刚强,但内心脆弱;老公谎话连篇,但言出必行;老公朝三暮四,但尽职尽责……而老公的这些行为习惯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是男人本质的体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 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 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 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 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 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综合了大量历史、地理、科研文献资料,以全面、全新、探索的视角,从帝王、文臣、武将、文人、红颜、政治、经济、文化等近20个方面,甄选600多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经由深刻精确的分析,力求达到去伪存真,求得事实的真相,解读历史的规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公主,我来保护你!

    公主,我来保护你!

    别人穿越成公主,她倒好,直接穿越成女王!别人坐享美男,她要拯救国家!好在,还有一个,不,是n个男人,说:我来保护你!……所以,你们要不要商量一下,哪个把我娶回家呢?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