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00000031

第31章 突破天险

珠峰的攀登史,是激动人类心灵的文明史。一代一代登山者前赴后继走过来,已有半个多世纪,其中有一些人永远躺在这里,可那可歌可泣的英雄精神却永远留给了我们和后人。

自4月1日的第二次进军开始后,珠峰天气明显好转。

4日,内地队长曾曙生和台湾队长李淳容一到珠峰,马上召集了紧急会议,总结第一次行军的经验和教训,部署了下一步攀登计划。

有主帅老曾坐阵,全队感到有了主心骨。

这是一位我所接触的登山家中,经历特殊、性格独特、人格也独特的指挥者。他对山的喜爱已达近半个世纪,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给了祖国的群山。而山给他的更多,山的一切特质都渗进了他的身体。

他本身就是一座山。

视野雄阔、沉稳镇定、果断真实、生机勃勃、坦诚善良。

1993年,他已55岁。仅珠峰,这是他第十五次来。自1960年、1965年、1966年、1974年、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7年、1988年到这次的1993年,无数次的侦察、攀登、摄影、指挥,半生的生涯刻写在了珠穆朗玛峰。

中华民族独立攀登这座地球之巅,在祖国的历史上,继1960年和1975年之后,这次是仅有的第三次。这第三次,又是海峡两岸相隔四十多年之后,合成一支队伍,本是同根生的兄弟一齐向珠峰发起的回归自然的攀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壮行。老曾一次次地对我说:

“三十多年前第一次真正的登山,就是攀登珠峰。它还在这里,就在我的眼前,可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老了,尽管我一直不愿承认老,但还是老了。人生易老山难老啊!我明白我再次来到它身边的机会,似乎不多了,我也有种预感,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望着30多年来我在这里留下的脚印,我心中很不是滋味。就在这里,山上的冰雪里,还埋着我最亲密的四个战友……可我想,我的这些死难的战友会欣慰的,留下活着的我,我最后的珠峰之行,是为海峡两岸的骨肉之情来此攀登……”他心中是有底的,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阵发性心房纤颤和冠心病。医生说起码这三个月,得老老实实养病,否则弄不好就去“见马克思”了。但他偷偷准备了一些药,只在医院住了一周,就到珠穆朗玛来了。

山上的消息,时时牵动着他的心。听到仅在6500米的3号营地,下撤时就有那么多人冻伤,他在医院能躺得住吗?

可他的心脏,已承受不了大本营海拔5100米的高度了。到珠峰的当天,他便趴在睡袋上喘不过气来,心脏开始和他算账。他吃了一小堆药,吸了几口氧,马上召集紧急会议。

“这次,我队进山后,遇到了路况极坏、地震、狂风、暴风雪等等情况,凡能遇到的都遇到了。恶劣天气的周期长达半个月之久。第一次进军就出现这么多伤员,在海拔6500米这个高度下撤就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是罕见的。这说明了什么?由此可以证明,这就是珠峰!珠峰的高度、难度和气候状况是明摆在那里的。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内地队员,以为和珠峰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就马虎起来,这能不吃亏?还有,台湾队员的经验和体力比我们差一些,我们要在行动上多替他们考虑。全队要有一种意识,保护好台湾队员。第一次进军光考虑食品和燃料紧张了,让实力最强的藏族队员先下撤,有合理的一面,但这就对下撤时保护台湾队员不利!还有,认为这个高度问题不大,下撤时没有组织好,结果付出了这么惨痛的代价,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今后,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山上攀登的进展明显加快。

每向上一个营地的高度,队员们的作业分为修路、建营、运输几个组成部分。修路队员最为辛苦,冲在最前方担负探、选、修路,一边攀登,一边还要在危险地带打上冰锥(或岩石锥),架上绳索。后边向上攀登的人,就可以将铁锁挂在保护绳上前进。修路组由实力最强的内地藏族队员组成,组长加措,组员为小齐米、开尊、普布、拉巴等人。

内地汉族队员王勇峰、马欣祥及台湾队员张铭隆、周德久、伍玉龙、吴锦雄、吴俊、黄德雄等人负责运输物资。从3号营地向上背送所需的登山装备、食品、燃料等物资,需要一个营地一个营地向上运。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山体越来越陡峭,冰滑路险,运输消耗体力极大。遇到狂风和雪天,更是艰难异常。

4月10日,修路组和运输组14人从3号营地出发,七个小时后打通道路,建起了海拔7028米的4号营地。这一带冰雪区,被称为“北坳天险”。攀登极难,处处有险。

4月11日,修路组抓住好天气,从北坳出发向上攀登修路。此处为第二天险“大风口”。1990年中美苏三国联合攀登珠峰时,一连三天都没有闯过大风口,人都站不住,别说修路了,最后我们提出由中方在前面攀登,第四天才闯了过去。这里是北坳上方近3000米长的强风地带,狂风越过西侧的山脊卷来,风力常达9级以上,是历史上的“被困地带”。11日,上午天气较好,但下午风力达到7级,吹得队员们站不住脚。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修路组的队员们架好了25根绳索,然后顶风下撤。12日,他们再闯大风口,于下午5时20分,共拉上了32根长1600米的绳索,终于打通了4号营地至7790米的5号营地的线路。仅用两天便打通大风口,是近年来攀登珠峰较为顺利的一次。

14日,修路组建好并进驻5号营地。

这样,自4月5日到12日,藏族队员连续闯过了珠峰的两道险关。他们说:“这两处和‘第二台阶’,是珠峰的三道关口,我们中的不少同伴都一次次尝够了在这里失败的滋味。这一次,天气较好,我们很幸运。”曾曙生和李淳容两位队长,一再通过报话机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队友们称他们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雪山勇士、雪山之子”!

加措、小齐米、普布都是日喀则南木林县人。加措的父亲旺堆1960年曾作为登山队员参加了我国第一次攀登珠峰,登达海拔8000米。加措小时候就深受父亲影响,希望也成为一名登山队员。1984年,他和小齐米、普布一起进了日喀则地区办的高山协作训练班,之后如愿以偿地成为登山队员。1990年中美苏三国联合攀登珠峰时,加措和当年的父亲一样,登达8000米的高度,眼看登顶在即,就要超过父亲到达的高度了,双脚却因穿的高山靴不适而被磨破,鲜血直流,最后只好饮恨下撤。这一次,他就是为还登顶之愿而来的。

小齐米1992年曾协助一支德国队攀登珠峰。他在海拔7000米处的北坳遇雪崩,被冰雪冲出50多米,又险些掉入冰裂缝。失败和危险,反而更激起了他继续攀登珠峰的雄心。另一位藏族队员开尊,曾登过希夏邦马峰和南迦巴瓦峰,体力好,修路技术熟练,乐观自信。

当他们下撤休整时,我时常在他们的帐篷里和他们聊天。他们的汉话说得一般,但能听懂我的话。他们最怕采访,你一问什么问题,他们就笑,说不出什么来,但切切实实,他们太淳朴可爱了!加措,憨厚的大个子,干什么都抢在最前面,就是一让他说话,他就不好意思地低着头笑。他们的主食是酥油茶、糌粑和风干的生羊肉。我开始在西藏喝酥油茶时怕闻酥油味,但喝了几次后,感到太好喝了。

这是酥油、奶、茶和盐搅在一起打成的茶,喝惯了味道很香,越喝越爱喝。这种茶不仅营养多、热量高,而且可以让嘴唇不裂。一次我陪几个藏族队员去绒布寺,一位老尼马上煮起了酥油茶请我们喝。

我接过一碗,尽管看到碗有些脏,但还是一饮而尽,藏族队员看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他们这样的款待,是把我当自家人了,我喜欢他们,毫无那些穷讲究。

我还和藏族队员一起吃过风干的生羊肉。这是藏民很喜欢的一种吃法。秋季把羊宰了,就直接吊在树上或放在通风处把它风干(不是很干,一捏肉也软,有弹性),就可保存起来吃一个冬天。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时,拿过一只羊腿来,用刀子割下一片,就可以直接吃了。一次我正和他们聊天,加措从羊腿上割下一片肉就递给了我,然后一片一片递给别人。我拿在手里看了看,不敢下嘴。小齐米说:“你吃吧,好吃得很。”看他们吃得那么香,我也咬了一口,果然,一嚼,挺筋道的,似乎还带点儿甜味道,有一种特殊的肉香。他们一看我吃了,全都特别高兴,我再找他们谈什么,彼此就有话说了,而且滔滔不绝。

台湾队员也对藏族食品产生了兴趣。这些东西伍玉龙都能吃,吃得和藏族队员一样。吴锦雄对糌粑极感兴趣,直说好吃。糌粑是青稞磨成的面粉,炒熟了之后,加上酥油一拌就可攥成团吃。藏族队员还都爱喝酒。青稞酒的度数不太高,甜香沁人。队员们一般爱喝啤酒,喝得很多,一喝就要喝到量,非常痛快。但是,在登山期间,是不能喝酒的,怕有危险,回到大本营,可以适量喝一些。我虽在大本营,也不敢动一滴酒,怕心脏受不了。

在大本营,我便常常和秘书长于良璞、老曾及台湾的电视导播黄国治等人聊天。在这里,我听到了许许多多登山者的故事,真正开始了解这项勇敢者的运动。山的悲壮与豪迈,令我热血沸腾,我明白我的骨子里有一种应当珍惜的东西和这一切相契合。

这是我一生都体会不尽的感觉。

不上山,不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你是感觉不到,也是无法想象的。现在我明白,说得出来的东西,毕竟有限,而更多的东西是说不出来的。

4月10日,我随老曾和李淳容再次来到珠峰墓地,他们两人面对英雄的墓碑和珠峰,有一段很有深度的谈话,我记录了下来--李淳容:清明节时,我们曾来过这片墓地,尽管当时珠峰被云雾所锁,我的心情仍格外激动。这次台湾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到珠峰,但珠峰的攀登史,是激动人类心灵的文明史。一代一代登山者前赴后继走过来,已有半个多世纪,其中有一些人永远躺在这里,可那可歌可泣的英雄精神却永远留给了我们和后人。今天,我们有幸站在这里,感触很多。曾队长,您已是第十五次来珠峰了,您有什么感想?

曾曙生:登山者是坚强的,但感情也同样是脆弱的。你看(指着尼玛扎西、罗朗、王洪宝的墓碑),这里躺着我的战友,就连这块碑也是1979年他们在珠峰遇雪崩牺牲后我们亲自刻的。我们和许多登山的战友,将永远怀念他们,包括这墓地上许多外国的登山遇难者。他们长眠了,立起的却是人类不屈之碑!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对于我们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来说,都是一笔永久的财富。

李淳容:是,我们这次合成一支队伍攀登珠峰,其意义也在这里。

曾曙生:可我们也要不断开拓和创新。内地单独登珠峰是1960年和1975年两次,人员都比较多,甚至上百人组队。今天应当反思,这样做代价太大,不利于登山活动的开展和发展。我们这次两岸组队,全队仅34人,这种精干的队伍本身就有了开拓意义。

李淳容: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登山,我们应当接近登山本身所赋予的意义。比如和大自然的亲近、强调团队意识、提倡爱与付出等,这都是登山者在大自然面前对人生思考的升华。

曾曙生:是,我们内地登山者对山也早已不用“征服”二字,而讲“与山对话”、”人与山的和谐”。这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山给人的东西是主体的,能和社会、人生的很多东西沟通。一个不热爱自然的人,不会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次,我们两岸的山友走到一起,就感到兄弟般亲密。对山的看法,共同点那么多,那么一致,很令人高兴!就这一点,无论这次攀登成功与否,收获都是巨大的。

李淳容:是的,我们正在进行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攀登。

自4月12日闯过“大风口”建起7790米的5号营地后,珠峰天气突然转坏,连续几天8级以上的高空风肆虐狂吹,这使得14日挺进5号营地的计划一拖再拖,修路组也只能撤回到4号营地。18日,风势稍减,加措等四名修路组队员和运输组的拉巴从4号营地向5号营地运输氧气等物资,做冲击6号营地的准备工作。同时,运输组王勇峰、吴锦雄、伍玉龙也自4号营地向5号营地运送有关物资,并准备19日进驻5号营地。当天下午,伍玉龙回到4号营地后,进了帐篷想为队友王勇峰烧点儿开水。他一摇瓦斯罐,发现没有气了,就拧下这个空罐准备更换一个新罐。不料遇到明火,致使帐篷突然起火,一下子把帐篷、两人的睡袋、氧气面罩等物资全部烧毁。他们两人只得临时下撤到3号营地。

修路组却又有了新的重大突破。20日上午,五名藏族队员(其中包括拉巴)背着12瓶氧气、绳索和其他物品,自5号营地向上攀登修路。下午天气变坏,高空风加强,能见度降低。直到下午5点,加措才到达8000米的6号营地,随后其他队员也抵达。至此,突击顶峰前的倒数第二个营地--6号营地的路线被顺利打通。但由于天气不好,队员们当晚下撤到5号营地。

于是,大本营开始考虑冲顶的突击队员的人选了。

登顶者,将会是谁呢?

严峻而艰难的抉择开始了……

同类推荐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藏工作队的重要学习成果和精神收获。这部诗文集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龙江援藏队员们对西藏的热爱眷恋和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怀。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总之,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内容丰富,笔力深厚。从形式到内容,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富人积累财富的能力这么强?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秘密的法宝?这本书集合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六本致富圣经。全方位为您揭秘获得财富的秘密。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婚外

    婚外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 西边雨

    西边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山唱山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懵懵懂懂的婚姻,到底改变了什么?随手涂鸦,不知所云……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 血钞票

    血钞票

    十六岁的顾晨光在六月的一个正午,在自家墙角边看到一行鲜血一样红色的字:“我的血和你的血永远交融在一起。”当时,少女失踪案正在这个城市闹得沸沸扬扬。在这个雨季来临的前一天,他在梦中看见了那个对他始终关闭的房间和他失踪已久的父母。醒来后他打开了房间门,看见一张百元血钞票。从此,血钞票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灾难发生。恶梦仍在继续。到底是谁在十多年前害死了自己的父母?是奶奶?母亲的情夫?父亲的情妇?还是另有其人?又是谁杀害了这个城里的漂亮女人们并把她们分尸后扔进下水道?许多令人惊惧的事情就在这个漫长的雨季发生了。
  • 傻瓜王爷穿越妃

    傻瓜王爷穿越妃

    一个由于被人陷害而成为傻瓜的王爷,跟一个倒霉穿越的现代守财女,将会演绎一段怎样的暴笑姻缘呢?因为颠倒的审美观,倒霉穿越的守财美女苏丽雅成为苏家村第一丑女称号的获得者。某女因为相信所谓的穿越三定律而拣了个误以为是金主的傻瓜回家,而后又因为被人“捉奸在床”而下嫁给傻瓜,开始演绎一段“丑女”与傻瓜组合的暴笑因缘。傻瓜的概念词小笼包=C罩杯吃嘴巴=奖励=吻咬印=唇痕苏丽雅=美女群:48697757有兴趣的亲们可以进去聊聊。欢迎去看我的新一篇完结文《红颜乱天下》新坑《总裁的鬼妻》做鬼的好处:一、有养眼的美男出浴图可看。而且是那种没有任何马赛克打上的清晰且近距离的美男出浴图哦!二、有免费的真人版激情片可看,而且是光明正大的看哦!不用担心被人发现。三、随时随地地可以轻薄美男,不用担心被告。以上是因为救人而倒霉成为女鬼的于笑幽总结做鬼的经验。成为“阿飘”一族的于笑幽阴错阳差地跟着擎天集团的总裁司徒凌,将会演义一段怎么的人鬼情缘呢?
  • 一路荣华

    一路荣华

    带着滔天的仇恨诅咒而亡,一朝梦醒,她成为京城靖安侯府孤苦无依的嫡出小姐。从前至亲至爱的人,如今形同陌路。阴谋环环相扣,前路步步惊心。这一世,她誓要让亲者相守,仇者得报,走出属于她的一路荣华。-----------------------新书《冷王夺妻:庶女很嚣张》火热连载中,喜欢UU的读者们记得来捧场哦。PS:UU的读者群群号:514178533,欢迎前来勾搭~
  • 犹太人财富与智慧

    犹太人财富与智慧

    相信“上帝”更要相信自己;要注意,陋习是你的绊脚石;对不明白的事情要小心;“爱钱”会管钱,花钱会赚钱;家庭是神赐的礼物;爱情是幸福的根本;医生:生命的守护神;养生:生命的护航员;国民素质靠教育,民族兴旺靠知识;诚信是经商的之本,契约是赢利保障,善于把握商机,找到赚钱门路,外力越借越活,观念常变常新,重谋略,懂技巧,让大脑活起来,注重收账方法,讲究谈判策略,《犹太人的财富与智慧》通过通俗的语言,解读了犹太人的赚钱之道,剖析了犹太人的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