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00000001

第1章 在17位勇士的遗像前

面对英魂,我仰起头来,第一次从“悲壮”这两个字中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渴望和信心。是,他们倒下了,倒在了他们最钟爱的自然之怀里。登山这项事业,才更显出她的悲壮与价值。他们的生命,延续到了无数的后来者身上。

1991年,是我国登山史上损失最大、最惨痛的一年。

在滇西北迪庆州的梅里雪山,发生了特大山难。

此次山难,在世界登山史上是罕见和惨烈的—17名登山者,一夜之间永远消逝了,出事的确切时间、地点无人知晓,遗体、遗物等无影无踪。举世震惊。尤其在国内外登山界,这次山难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波!

很多人对登山的恐惧,对登山运动的不理解,就是听说了梅里山难所致。还有,一些传说,使这次山难显得格外神秘。有人说,梅里雪山是神山,被称为“太子雪山”,“梅里”就是“埋你”,谁想登太子的肩头,就埋谁;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常年隐在云雾中,有一年,一位大师来了,他向雪山祈祷,将一瓶圣水往空中一洒,卡格博峰尖的云雾似幕布一样拉开,金光普照,令所有在场的人都拜倒在神山脚下……神话也好,传说也好,这里面有人们对雪山的崇敬。但假如因此就认为此山绝不该登,那么长眠在冰峰中的17名登山者,将永难瞑目。

还是该真实地了解这次山难的悲壮。

梅里雪山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相交的顶点上,在我国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处。极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的地形和气候也极为特殊。海拔3400米处还是一片绿色的世界,鸟语花香;而再往上,便是常年冰封雪裹。山体陡险,四处都是冰缝、滚石,流雪和冰崩雪崩频频不断,一天多达四五十次。更大的难处在于,这里的气候太差,独特的地形极易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任何一片云彩飘过,都会形成雪和大雾。1987年以来,中、日、美三国的登山家已四次攀登梅里,均因气候条件太差无法行动而失败。很多不了解登山的人总认为:人类曾若干次登上过世界最高的珠峰,还有比珠峰更难登的山吗?就说梅里雪山,海拔仅6740米,怎么就这样艰难呢?

1990年11月27日,中日联合登山队29人开进梅里雪山脚下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中方队长为中国登协的宋志义和孙维琦,日方队长为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的气象专家井上治郎教授。云南登协也有五人参加了这次登山活动。应当说,这是一支实力较强、经验较丰富的队伍。12月2日,联合登山队进入大本营,13日,建成位于5300米处的2号营地。17日又建成3号营地。25日,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5900米的高度跨越一道直立达10米的冰壁,建好了4号营地。整个过程意想不到地顺利。

这里是梅里雪山的肩头。这个高度,已是先前四次攀登从未达到的。消息传到了昆明,有关方面兴奋地开始准备庆功会了。

成功在即。

12月28日清晨,中日两国队员宋志义、孙维琦、近藤裕史等五人组成第一突击队,自4号营地向顶峰发起了冲击。当天13时许,突击队到达6470米高度,仍是意想不到地顺利。于是,山下的力量开始集中向3号营地集结,连事先定好没有登山任务的日方秘书长佐佐木哲男也按捺不住,当日从大本营出发向上攀登。

后方应急力量空虚了。

对于登山者,登顶的诱惑太大了!

——第一突击队,此时距顶峰仅有几十米。

最初,任何人都没有注意到晴空中那仅有的一片乌云。这片乌云在瞬间急速扩大,黑压压地涌了上来,很快卷成了猛烈的暴风雪。高空风裹着漫天大雪撕扯着每一个队员,人连站都站不稳了,更别说继续攀登。能见度急速下降到只有一二米。撤退的道路,也已被死死封锁。五个人避在一岩体处,被困了三个小时后,宋志义和孙维琦冒着生命危险在前方搜索道路下撤。在这种条件下下撤,一步探不准便将葬身冰谷。八年前,宋志义在南迦巴瓦峰遇到暴风雪,也是这样下撤的,结果脚下的雪檐断裂,他一头栽下了深渊。幸亏他和仁青平措结了组(结组,即两人或几人连在同一根绳子上,好处是遇险时可互相营救,但另一方若无准备则将同归于尽。1957年攀登贡嘎山时,师秀等三人就是这样同时滑下万丈悬崖的),仁青平措把绕着结组绳的冰镐死命地插入雪中,整个身子扑上去压住,才救了他的命。

近午夜,第一突击队才终于下撤到4号营地,这600多米的落差用了十多个小时。这已是个极危险的信号了,谁能预料到几天后的灭顶之灾?

这次突击失败了,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回到海拔5100米的3号营地。人们在期待天气转好,然后继续突顶。

29日,大部分人在3号营地休整,三名日方队员在4号营地整理物资。

31日,队员们从大本营往3号营地运输物资。

1991年1月1日,登山队制定出后两天的突顶计划。

2日,大雪。

3日,特大雪。据云南省气象部门说,这是30年未遇的特大雪。

3日夜,营地人员按惯例与大本营通话。此时,3号营地驻扎了这支队伍的全部中坚力量—17位勇士。17人,有16部报话机。可以说,几乎任何人只要一打开报话机,就可躺在睡袋里与大本营通话。通话内容除必要的情况通报外,便是和山下的队友轻松地开开玩笑。

大本营报话机里,宋志义的声音出现了:“没什么情况,正常,正常!大本营,放心,放心!明天给我们准备好荷包蛋,为我们庆功吧!”

22时15分,云南队员李之云的声音出现了:“大本营,大本营,这里积雪厚度已达一米多,睡一会儿,就得到外面去铲铲帐篷上的积雪。放心!就是冷,撒泡尿都挂成冰帘子啦!……”

这是3号营地与大本营的最后一次通话。

——就在这3日夜到4日凌晨之间,几点几分?不知道。

卡格博主峰的冰谷里,传来一声巨响,有些沉闷的一声巨响。山下有的村民被震醒。而离卡格博峰最近的雪崩以西的大本营里,12人却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声响——山上雪崩的轰隆声不断,大家都已习以为常了。

4日,从清晨一直到傍晚,大本营都在声嘶力竭地呼叫:

“宋志义!宋志义!大本营呼叫!……”

“孙维琦!孙维琦!大本营呼叫!……”

“李之云!李之云!……”

没有回答。山上16台报话机一片死寂……

3号营地。这次登山的所有日本队员(11名),还有中方的宋志义、孙维琦、李之云、王建华、斯那次里、林之生,永远不会和大本营通话了。

大本营里,只有12人,12人中,无一人上过3号营地,它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6日,时任德钦县委书记的和阿寿率人赶到大本营,他流着泪阻止住已急红了眼要往山上冲的人们。他知道,此时连大本营都不安全。当知青时,他曾在大本营一带亲眼目击过一场雪崩,几十亩粗壮的核桃树被拔葱似地瞬间毁灭……6日,中国登协出动全部中坚力量赶往云南。

9日,有关方面派出侦察机飞赴梅里上空搜索。

12日,西藏优秀登山家仁青平措率五名队员日夜兼程赶往德钦。

19日,日方首批救援队八人到达梅里。

中国登山史上,一次惊心动魄、规模最大的冰峰抢险救援活动,从陆上空中两面拉开战幕。

但是,救援队与暴怒的雪崩和暴风雪抗争十几天后,由于天气意想不到的恶劣,终未到达出事地点。从航空照片上看到的雪崩覆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完全是一次突发性的百万吨巨大雪崩,造成了这17位勇士没有生还希望的那一场大灾难。

25日,中日双方向新闻界沉痛宣告:这次救援暂时中止,取证有限,17位勇士全部遇难。

1991年2月7日,17位勇士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在八宝山追悼会的灵堂上,我哭了。记忆中,我成年后只哭过三次。一次,是为我们报社收发室一位辛劳一生、一贫如洗的张师傅。他的工作,是为我们这个几百人的新闻出版大楼收发信报。近60岁的老人了,每天忙得连口水都来不及喝,信报从未出过差错,可突然患脑溢血去世了。那天,我们这个大楼里去的人很多,去为这位平凡而可敬的老工人送行。另一次,是为一位被人迫害患病致死的才20几岁的小弟,这是一个在弥留之际都关心着祖国的青年。这两次,使我感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悲凉,那是人间尚有的不公平的悲凉。这样的时刻,使我们活着的人不能不感到生活下去的勇气受到重重地挫伤。

再有,就是这一次了……

追悼会上,我望着17位勇士的遗像,泪眼模糊。遗像中的孙维琦仍含笑望着我,那么亲切的面孔。我去过登山基地和中国登协多次,定然见过他,只是没有交往。听说这次临行前,他还答应回来后给我们《山野》杂志写一篇《四进梅里》。没想到只能由我们来赶写悼念他和他的难友的文章了。他年轻的妻子赵小欣,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子站在丈夫的遗像前,儿子才三岁。两个可爱的孩子头上缠着白布条,睁着大眼睛望着周围陌生而奇怪的一切,在妈妈和阿姨的怀里那么安静。以他们的年龄,还不知道爸爸永远不会归来。孙维琦夫妇婚后在一起生活仅仅四年,两人给孩子起了同一个名字——“岩”。大胖叫孙岩,二胖叫赵岩。这个“岩”字,凝聚着孙维琦对登山事业九死不悔的信念和热爱。我望着孩子,悲伤之外一种猛烈的冲击在血管中奔突……

面对英魂,我仰起头来,第一次从“悲壮”这两个字中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渴望和信心。是的,他们倒下了,倒在了他们最钟爱的自然之怀里。登山这项事业,才更显出她的悲壮与价值。他们的生命,也延续到了无数的后来者身上。

我想起一部外国影片中的两句台词。父亲领着年幼的小儿子来到烈士们的石雕像前—儿子说:“爸爸,他们睡着了。”

父亲答:“不,孩子,他们永远醒着。”

永远醒着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永不会消逝。生命在这里不是终结,而是永存。珠穆朗玛峰下,有许多长眠的勇士。他们来自世界上的多个国家,或素昧平生,或匆匆相识,为了一个目的,他们静静地永远聚在了那里。这长眠,是醒着的,醒着的双眼微笑着注望峰顶。后来者每次来到他们的墓地前,都要为他们点燃起一盏又一盏酥油灯。这灯,是他们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的象征。

死去的他们,谱写了壮丽的生命之歌。

活着的我们呢?

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探险史。登山者身上,最鲜明地体现着这一点。他们以生命的代价丰富着人类的物质、精神、科学和文化生活,他们高扬起人类的不屈和尊严之旗,给我们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正对着这灵堂的前方,烈士陵园里有贡嘎山四位登山者的墓碑。我曾不止一次地默立在碑前。很久以前,我就有一种愿望,盼着有一天,我能走进登山者的生活。我渴望能走入他们心中,从他们那儿“盗火”。

如今,这念头更急切了。

我深信,西藏,雪山,会给我的生命注入很多很多东西。

到自然当中去!到那些举起生命之火照亮苍茫人生的登山者中间去!

去悟一悟人生,在人生里,升起一轮金色的太阳。

决定了!我要进藏,我要进山!

同类推荐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解放北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北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为实现和平解放北平的目的,中共中央加强了对傅作义的政治争取工作,傅作义将军最终顺应历史潮流,施行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行动……
  •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热门推荐
  • 暖婚爱妻

    暖婚爱妻

    “我将来考高中,要念大学。”亲妈:你就吹牛逼吧,你以为谁都能上大学的?就你这样的你还上大学,你家里蹲着吧,你看看子聪和子纤人家那才是念书的材料,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从楼上跳下去。*【系统】:一个是面似潘安,一个是翩若惊鸿。小妹与毒毒毒毒毒毒结成夫妻,祝这对新人鹣鲽情深,白头偕老。世界【贞德】:我操,别让我看见你们,看见一次砍一次。世界【飞花入丛】:这是肿么了?难道我眼花了?世界【裤衩满天飞】:女神来我的怀抱吧。世界【丧失鬼】:楼上的裤衩掉了……世界【小手冰凉】:祝贺小妹帮主新婚快乐,那些个不男不女的人是装不久的,死人妖。世界【灵之舞】:是啊,那些人妖骗人装备死全家的,有本事语音视频真人见面,我们小妹可是美女。据说大神可爷是人妖,据说可爷骗了很多装备,据说可爷……*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网游发展到现实的故事,同居早婚,键盘!金鼎鼎最美好的时光遇上了最美好的闵贤宇!
  • 情感底蕴

    情感底蕴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话说,她遭遇车祸了。车祸就车祸吧,可是该死的……她竟然失忆了,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据说,她是那个帅得不像话的首席总裁的未婚妻?据说,她曾经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做了对不起那位首席总裁的事情,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据说,他现在还愿意娶她,但是只是为了有个已婚的名分,其余的,她丝毫不能干涉?……好吧,她相信。她忏悔。那么,就战战兢兢地做这个名不副实的总裁夫人。虽然憋屈得很,可是,谁叫自己曾经是那么坏的女人?你说,每天受着自己空白记忆的折磨,是不是很难受?你说,每天对着一张冷冰冰的脸孔,是不是很难熬?你说,每天看着那个帅老公搂着不一样的各路美女,是不是很难堪?没事,她忍。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忽然有一天,她被告知:她和那个帅帅的酷老公,根本是陌生人……
  •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纵横世界说搞定、经世致用的本领、一流搞定方案、如何搞定有权势的人、如何搞定有钱人、如何搞定名人、如何搞定你的老板、搞定方案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哈佛财商课

    哈佛财商课

    也许你坚信。财富观念先行。没有人注定一生贫穷。想要实现创富的梦想,财富和你其实并不遥远,也许你存了一些钱,除了要有远大的志向、强烈的创富欲望。,节约是对的,但借钱是一件可耻的事。也许你是个“卡奴”,还整天幻想着中彩票发大财。你是否想过,也许你与财富的距离只有那么几步的距离,你仅仅只是缺一点点财商?哈佛财商法则十二课,为你揭秘财富密码:钱放着不用,就等于“死钱”。你应该改变观念,合理负债,理智冒险,让“死钱”变成“活钱”。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银行利息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要想致富,但离富人还很远
  • 不再沉默的羔羊

    不再沉默的羔羊

    职场女人不可不知的防狼术。对男上司、男同事、男客户这三类攻击群,勇敢说不的智慧。
  • 北方风味小吃

    北方风味小吃

    根据家庭的特点,科学系统地介绍了四季营养食谱、南北方风味小吃和烧腊卤熏食谱。该丛书具有经济实用、价格实惠、易学易做等特点。它帮助家庭解决了四季应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等科学营养进食和搭配的问题,同时也介绍了南北风味小吃和烧腊卤熏食谱,令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只狗离开了城市

    一只狗离开了城市

    本书是邓一光中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者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技巧日渐娴熟,这一时期创作的《狼形成双》等获得过百花奖,作者笔力雄健,能熟练驾驭不同的题材,显示出作者在军旅文学之外的另一种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