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500000070

第70章 中央全会枪声骤响……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中央四届六中全会将在南京召开。晨光社义士们摩拳擦掌,准备做最后一搏。在华克之的指挥下,各项筹备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可是,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为一大难题。

四届六中全会与四届五中全会的会议背景不太相同。

四届六中全会原计划是在9月20日召开,由于以西南派为代表的反蒋势力的抵制、拖延,使会期一推再推。9月5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四届六中全会最后定在11月1日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不变,仍按原计划于11月12日举行。蒋介石表示,要“力谋团结”。但西南派并不买账。

9月8日,胡汉民、陈济棠、李宗仁等致电南京,批评南京方面颁布的“五大”议题“无一及于当前救亡之大计”;9月25日,胡汉民等人再次致电南京,提出在“五大”召开之前,先实行两件事:一是履行本党“人民有言论及出版自由权”之政纲,容许一般人民对于政治、外交之建议及批评;二是厉行本党民主集权制,中央委员及海内外各级党部党员对于党务、政治、军事、外交应有充分建议、讨论及批评之完全自由。西南派频频叫号,各地实权派群起响应,让蒋介石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迫不得已,他派遣戴季陶、马超俊等人,飞往各地游说,封官的封官,许愿的许愿,要饷的给饷。费了吃奶的劲,总算把各地诸侯“摆平”。西南派表示“放弃打倒独裁”计划,两广中委愿意前往南京出席会议,阎锡山、张学良先后到京,久居泰山的冯玉祥也下山南来。于是,四分五裂的国民党出现了蒋、冯、阎等南北合作的大团结景象。

但是,蒋介石对各路诸侯带着卫队进京参会,心生疑虑。不让他们带卫队吧,他们会担心受到暗算,不能按时到会;让他们带卫队参会,谁知道这些亡命之徒心里是怎么想的,卫士手中的枪械可不是吃素的。万一哪个亡命徒借机行刺呢?于是,他将戴笠、陈立夫和叶楚伧叫到一起,要他们严格审查,以确保会议安全。

叶楚伧(1887—1946)是著名的南社诗人,“南者,对北而言,就是反对北廷的标志”。江苏吴县人。1916年,与邵力子合办《民国日报》,任总编辑,奋力抨击袁世凯称帝。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执委员。曾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是六中全会的具体负责人。接到蒋介石的命令,他立即把新闻事业处处长彭革陈、国防宣传处处长董显光叫到办公室,严肃要求:“此次六中全会,你们万万不能粗心大意。蒋先生有话,宣传工作应加强审核,要有一个严格的发证标准,不能像以前那样,什么人都可以参会。国内记者由彭处长审查,外国驻京记者由董处长审查,尽量控制到会记者人数。”

彭革陈、董显光不敢怠慢,按照自己的业务范围,分别起草了几条核发特别记者证标准,经叶楚伧批准施行,最终确定发放62张。晨光社属于小社,不具备领证条件。

怎么办?没有特别记者证,插翅也难以飞进丁家桥16号,一切刺杀计划都会化作泡影。于是,贺坡光天天去找彭革陈软磨硬缠,华克之登门请李怀诚帮忙;贺坡光还找到老熟人吴璜(中央党部事务助理)、周希龄(中宣部总务处文书科科员),李怀诚又去找徐忍茹……

11月1日早晨,张玉华派谷梓峰(晨光社职员)将寄存在好友卢庆麒家里的皮箱取回,从箱子里掏出“掌中宝”和六发子弹,交给孙凤鸣;贺坡光再去中宣部,催领特别记者证;孙凤鸣收拾得像过节似的,穿着一件新大衣,把华克之赠送给自己的派克金笔回赠他,又将“掌中宝”压上子弹,并在一个乱坟岗试射了一发,然后,打的士到丁家桥16号门口等候;华克之、张玉华等人则按照事前计划,将所有书信文件焚毁;通知家具店,将租来的家具搬回;华克之还特意在桌子上留下了一封信……

7时40分,离大会正式开始只有20分钟了,彭革陈见到贺坡光,被他的毅力所打动,再加上好多人帮忙说情,实在磨不开情面,就指示登记科长孙思努,给他发了一张。

贺坡光领到特别记者证,连忙打的士到丁家桥16号,把证件交给孙凤鸣,两个人相拥无语,作为永别。

孙凤鸣匆匆走进中央党部,大会已经开幕,大礼堂门口戒备森严。他想到特别记者证上的名字是自己,而照片是贺坡光的,警卫一看,就会露馅,便急中生智,好像无事一样,朝四周看了一遍,只见中央政治会议厅门前,架设了几台电影摄影机。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他知道开幕式后,中央委员们要集体合影,就决定守株待“蒋”。于是,他利用中央委员们尚未出来的时间,走进了一片小树林,做了最后的战斗准备……

9时20分,中委们各就各位,第一排中间有两个空位置,很显然,一个留给蒋介石,另一个留给汪精卫。会场叽叽喳喳,像一窝麻雀。几分钟后,汪精卫快步走出大楼,说:“委员长有事不参加照相,我们合影吧。”中委们顿时安静下来,摆好姿势,做好表情,准备留下珍贵的形象。而身在记者中间,与汪精卫面对面只有十来米远的孙凤鸣,却感到晴空霹雳:蒋介石不露面,自己吞下的鸦片已经发作,怎么办?

彭革陈 正在会议现场组织记者采访、摄影。后来,他在《汪精卫被刺目击记》中写道:

开幕式于9时整准时在中央党部大礼堂举行。礼堂可容六七百人,座席前排为中委席,其后为新闻记者和大会工作人员。当时中日关系紧张,日本记者及其他外国记者均带有照相机,我怕发生意外,便临时关照招待人员,须将记者的照相机暂先收存,始准入内,其他记者亦须查对照片(出入证贴有照片)始得入内。

开幕式由汪精卫主席报告六中全会召开的意义,约二十分钟即告结束,中委即齐往中央政治会议厅门前摄影。蒋介石后走。我因照料记者关系,也是后走。蒋离开礼堂之后,即往礼堂大门前台阶上站了一会儿,观察一番后,又转往秘书长办公室,找叶楚伧查讯:为什么今天的秩序这样的不好?我随即到中央政治会议厅门前照相处照料。

照相分五排站立,汪精卫与张静江、阎锡山、张学良、张继等人均列于第一排,观众对着第一排几乎站满成一个半圆形,中间置有照相机和电影摄影机。摄影约于9时35分完毕,各中委随即返身拟上楼走入会场,狙击者突于此时从人群中强出几步,自大衣口袋中拔出手枪,向汪连连狙击……

张学良对唐德刚说:

那天很奇怪,蒋先生没出来,大家都在等他,等委员长出来一齐照相。他为什么没出来?

当大家照完了正要离开时,刚转身,就响枪了。

你知道吗,当年哪,南斯拉夫还不叫南斯拉夫,叫塞尔维亚。我看过一部讲塞尔维亚王子遇刺的影片,枪一响,警察就拿着刀向刺客冲来,大家都往枪响的地方跑去。

但中国人相反,咱们倒好,“聋子放炮——散了”。这一枪打出来,大家是“哗”的一下子散了,跑了,这笑话多着呢,就别提了。

良心话,我是坐山观景,我在高处。在第三排上,我回神一看,这些人都跑了,我一个人在那儿看这究竟是怎么个事儿。当然,这是刹那间的事儿。只见张继老先生跑过去抱着一个人,抱着这凶手……

我冲下去,我从前学过武,会一点儿,但不是太好。我上去就给那凶手一个绊脚,“叭”的一声,他就倒下了,张溥泉(张继,字溥泉)就扑到他身上,就这么个经过。

后来,是汪精卫的卫士给了一枪,把他打伤了。不但打了一枪,还踢了他一脚,踩了他一脚。所以,他就不行了。

我佩服他,是有这几样事。这个人真够一位凶手,够一个刺客的资格。汪精卫挨了三枪,一枪打在背上,一枪也打在后头,一枪打在脸上。你听我讲,情形是这样的。汪一转身,他就给汪一枪,凶手是冲着背来的,“叭”就是一枪,这个人枪打得好准呢,在那个时候他不乱呀。你要晓得,一个人在那个情况下,还能够镇定住,不容易。

你就研究他这个人是多么沉着、稳健,他没有乱放枪。所以,这个人够一个刺客资格。他是王亚樵的弟子,这王亚樵厉害。

同类推荐
  • 听林清玄讲禅意

    听林清玄讲禅意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充斥在耳边的除了各种大型机械不停运转的轰鸣声,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引发的争吵声。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历史的田野广袤无垠,我所涉足,不过其中一二。仰望人物星空,灿烂无比;偶尔史林折枝,余香满手;记录编辑思绪,回味无穷。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太阳,感动与感奋,交织在跋涉的征途。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趣谈修辞

    趣谈修辞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热门推荐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书叙明朝万历年间黄淮水患严重,朝廷派朱衡治理,误杀为治水献策出力的蛇精。二蛇(魏忠贤与客印月的前身)于是率族类投胎,寻求机会报复那些河工转世的人。它的语言清丽典雅,非一般通俗小说可比。总之,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 满堂娇

    满堂娇

    温柔纯良的富家少女尚真真,泼辣强悍的商人女儿姚滴珠,两个性格不同的明朝少女,同怀追求爱情的憧憬,却遇到一个纯粹明朝文人,讲述一个很狗血很八G明朝市井爱情故事。*******************新书仙光乍泄已开始,轻松的小仙女跑路的故事.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幻魔法师

    神幻魔法师

    神幻大陆,魔法与武技并存;弱肉强食,强者为尊;两个世仇之家,魔法和武技的对立;诺亚,体内流淌躺着两个家族的血液,共修魔法和武技;被两世家共同唾弃,视为孽种;为报父母之仇,他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一步一步向前,一点一点变强;走向巅峰?走向顶端?
  •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本卷是弗洛伊德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共包含两部作品。《图腾与禁忌》1913年出版,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原意义。《摩西与一神教》1939年出版,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这些论著基本上属于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的范畴。
  • 顶级杀手异界行

    顶级杀手异界行

    据说明湖上两大武帝级强者大战一个月,最后两位超级强者的最强一击让整个明湖消失在大陆上,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两人的身影。有人自称看到了明湖消失的地方,在安静下来前,电闪雷鸣,两人战斗所在的天空突然撕开了一个口子,那人信誓旦旦的称从那个口子里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因为两位当事人都没有再出现过,只是那惊天的一战和那被称为传说的留言在真武大陆四处流传,直到很久很久以后……
  • 我的王子骑黑马【完】

    我的王子骑黑马【完】

    《暖何迟》http://m.pgsk.com/a/247215/新文,相信会是个好看的故事,有兴趣的亲请挪步支持。感谢O(∩_∩)O~=======================——双眼皮真美,哪儿割的?——原装。——鼻梁很挺翘嘛,多少钱做的?——遗传!——胸型也不错,哪位医生隆的?——靠,老娘天生的行不行?剩女一枚芳龄二七的莫九九奔赴第十场相亲,遭遇狂妄自大男。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淑女瞬间化身恶女,一杯冰水随即浇上那张英俊却可恶的脸。啥,他不是相亲对象?!莫九九瞬间石化,欲溜之大吉。谁知,某男不干了,浅笑晏晏:“小姐,你得负责任。”剩女桃花开,朵朵真灿烂。就算老妈说不许找姓“古”的男人也没关系,谈恋爱呀谈恋爱,就要谈到世界充满爱。然而,一桩惊天往事陡然浮出水面,几个家庭的恩怨情仇徐徐拉开序幕……高干与平凡,富贵与贫穷,激/情与稳妥,真诚与背叛,交织碰撞,跌宕其中的爱情已成一场凌迟之痛。难道剩女当真遇不到白马王子?不骑白马,骑黑马也行啊。也许,成为“剩斗士”并不可怕,只要你还在相信爱情。
  • 米兰,幸福未眠(全本)

    米兰,幸福未眠(全本)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A23岁那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叶怡岚在父亲的安排下,成了许氏集团二公子许云翔的助理…24岁那年,她向27岁的他告白,却换来一句“你喜欢我什么?”她一时语塞,喜欢一个人还需要理由吗…30岁那年,他终于承认自己早已中了她的毒,不再逃避…B他向她求婚—她却面露尴尬,“我们先试婚一段时间成吗?”他很想敲开她的脑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按你的说法,我们在一起住的时间有两年了,这还不算试婚?”“那一纸婚约对你真的很重要?”她被自己说出口的话惊住。“叶子,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你忘记那场不愉快?”他轻叹一声,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无奈。她怔了下,怎么话题又扯到结婚上,苦笑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相信永远…”C在两家家长的授意安排下,他和她走到了一起…当两个人一一看出背后所有的阴谋后,他和她又被家人推到悬崖边上…不得已,两人无奈之下选择试婚,却依然逃离不了诸多的考验…一场再简单平凡不过的感情,却变得不再平凡,爱情的道路上处处充满荆棘…D当他35岁,她32岁,走过那3年之痛,7年之痒,9年之殇,他们还能否重新牵手重温他们的旧梦,能否坚持走完那段属于他们的幸福…中国-韩国-米兰-迪拜-米兰-温哥华-米兰上万米爱情长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 九重天

    九重天

    “一朝得见九重天,乾坤玄黄天地变”——一句流传在修真界里无数年的话,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这句话是何人所说,也没有人知道这句话存在了多久,甚至都没有人知道这句话里所说的“九重天”究竟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