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700000041

第41章 赤子情怀(16)

上海的地价,应为最宜。除了我们再补贴2万来元,起着不可估最的作用。上海干部们这样说。

移民们的回答是:三五户在一起,还有两三万元便是贷款。这种建房资金比例的安排移民们是满意的。

上海的同志给我亮了个底:每户移民的新楼房一般得花5万~8万元。移民自己拿出国家给予的补偿费占了1/3,安置地政府支持的也在这在其他省份差不多是同样比例,另有1/3是上海独有的做法,即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最终实现与当地社会融通,

显然,前两块资金不成问题。

凡看过上海给三峡移民们盖的楼的人都说太漂亮太宽敞了。那么后一块贷款的事移民们到底能否接受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走访了几户移民。他们的回答令我感到满意和欣慰。

移民卢云奎与胡明祥是邻居,他告诉我自己对这种建房形式非常满意。

我相信上海这么富裕要拿点钱出来,解决我们5000多户移民的建房问题绝对不成任何困难。但政府用贷款的形式鼓舞我们从一开始就能融人大上海的这种市场经济氛围,而成为整个地区与城市发展和文明建设的一分子。可以在10年、20年后更能看出优势。

上海的安置谋略,并在这种氛围中锻炼我们的能力,这远比一下给我们钱要重要得多。俗话说:再大的家业,是会坐吃山空的。可要是有了一种能力,即使创业时身无分文,同样也能创造出金山银山来。人有点压力是会有好处的。再说,分散安置,政府对我们的贷款也是极其优惠的。

采取移民们到银行贷款的办法。贷款的利息有初始的减免,到一定时间的低利息,再到一定时间的正常利息。老实说,我们不是拿不出钱来补贴这1/3,可我们坚持没有这样做的原因是,能让我们自觉自愿地跟当地人亲密相

有人提出新质疑:你们上海发展速度快,财大气粗,可以给移民一下搞那么好的房子,别人无法学。前3年根本不用愁,因为是免息的。到了3年以后也是低息贷款。3年以后,我们基本能在新的家园立足了,到时也该有还贷能力了。

其实,我才来这儿两年,融合和融化以及长治久安,通过养鸭等副业,建房子的那点贷款钱其实也差不多赚回了!说到这儿,卢云奎喜形于色地悄悄告诉我。言外之意,他内心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十分感激。有人因此提出疑问:有必要给移民搞这么好的楼房吗?他们毕竟是农民嘛!

上海的同志回答是:上海是中国的,中国的上海正在向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迈进,我们百姓的生活自然要跟上去。

你瞧瞧,我家现在的楼房,但过于分散也不是好事,不用说跟过去在三峡的老房子相比,就是跟现在周边的百姓相比,也算是超前水平了。卢云奎的话一点没错,上海在给移民们安排建房时就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即必须使移民的新家要比当地百姓的平均水平略高一些。

上海人本来生活水平就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而且最后由村镇区市几级干部用了几十个会议确定下来的。

有人又说:这是否会给还没有具备适应能力的移民们增加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方案最终的确定时间和成本似乎花的代价多了一点,移民们来到这儿就享受了比当地百姓更好一点的住房条件,这对三峡移民来说,不是一步登天,那也算是今非昔比!

然而,这仅仅是上海对三峡移民实行人文关怀的一个细微之处。

再说建房的选址吧。面积都为3人一户的一般不少于120平方米;4人户的一般不少于150平方米。

上海为此作出了3条标准:一是必须方便移民们交通出行一他们规定移民的房子出门就得同公路相通;二是方便移民就医和子女就学一他们规定移民的居住地最远离城镇不出3里路;三是方便移民就近耕作一承包地一般不出宅基前后300米左右。

细细品味这三个必须,走出家门,足能见得上海人对三峡移民的那种关切之情。有几个村的当地老乡明确告诉我,现在移民们盖的新房地址,如果换了是村镇干部的,我们绝对不会答应,可现在是给三峡移民的,使得一些本来实惠的东西和好处反而落不到移民久上。

移民工作千难万难,希望移民们能够早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经济与金融国际大都市所必须具有的那种能力。

相对集中,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他们三峡移民为了国家建设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到上海来我们就是要捧出最热忱的心给人家。三峡移民来到上海后他们就是上海市民了,就越不利于融入当地社会,给他们把楼房盖得漂亮和宽敞一点符合发展的实际。

百姓的话代表着大上海对移民们的全部真诚与尊重。

在我赴上海采访前不久的日子,迁居到江苏的三峡移民江继龙老汉,差点找不到同为外迁移民来沪落户的亲戚,幸得好心的崇明合兴派出所民警帮助,回家聚在一起能回味和重温原有的文化与风俗,才得以与亲人团聚。江老汉见亲人们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乐着嘴说这儿的三峡移民可是提前进人了小康嘛!

移民温国兰的故事更动人。就在她刚安家没几日,她被查出心脏病要开刀动手术。当时,为钱愁困的她万万没想到,和自己原本八杆子挨不上边的村支书、村主任会发动全村党员募捐赠款。上海提出这样的方案,就像崇明岛那样的远郊,每亩也比一般的省份地价高出数倍。在自己动手术的当口,以三五户一个点,不过几面之交的上海乡亲会悄悄帮着她家种地……赶在国庆、中秋佳节前,温国兰出了院,她急急地邀来老家新家各方亲人,齐齐地开了个晚会。会上,这位不擅言辞的三峡老乡也学着用一句上海方言表达了自己最质朴的心声大上海一样是故乡!阿拉现在蛮开心!

阿拉现在确实蛮开心!

从重庆石阳来到崇明安家的移民徐继波,最终忘却自己是个移民,见我后的头一句话便这样说。徐继波现在当地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妻子也在另一家工厂做工,天真活泼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像徐继波这样的家庭除了种好承包责任地外,有一人以上在外务工,逐步致富,这在上海落户的移民中非常普遍。

真正要看移民的生存情况如何,其实有好的房子住,有相当数域的地种这并不是主要标志,移民能否在一个新地方生根,关键要看他们能否在当地有求取生存的能力和方式。国家在安置三峡移民时特别强调了以土为本,可现在看来,以农为本的原则,这对广大农村移民无疑是必需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所能提供给一个劳动生产者的收益就成了问题。

上海同志笑着摇头:我们确实可能补得多一点,但补也补在地价这一块上。特别是这几年农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滑,农业成本的上升,推行扶贫帮困工作也增加过多成本和工作量,一个农民要靠几亩承包地来养活几口之家,越来越成问题。上海这样的地方,不管在城区和郊区,人们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假如一个移民仅靠一亩左右的承包地想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可能是很难的。

上海各级政府和接收地的干部们早已看到这一问题,我们的做法对整个安置移民工作和确保移民在迁入地平稳过渡,起初以为把移民接过来就算完成任务了,结果发现真正要做的移民工作才刚刚开始。于是,他们在完成给移民们盖房划地等完备基本生产资料的准备后,考虑最多的是帮助移民们寻找发展机遇。现在全市1305户三峡移民中,已有1400多人在当地谋到了一份非从事农业的工作,最难的是如何使他们融洽在新的生活环境并能让子孙后代地与当地社会和睦相处,他们中既有在当地企业做工的,也有独立在城镇开设小店的,也有到市区打工的,甚至到日本等国家从事劳务输出的。

崇明的和所有到上海其他区县落户的三峡移民,他们全部住上了漂亮宽敞的两层新楼。用上海移民千部的话说,你能给移民每家每户落实一位非农业就业机会,让我们不感到孤单势薄,你就等于给移民全家开设了一个小银行。

上海的同志依然笑吟吟地回答:非也。5人户的则能达到180平方米左右。早在落实给我们上海的三峡移民安置任务时,市委市政府领导便高度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黄菊同志就提出了要从一接手做起,一开始就把三峡移民当做上海自己人看待和对待,一旦移民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心态越发强烈,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房子是中国农民最为看重也是最代表他们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物,移民同样有这种心理与要求。所以早在建房初期,我们就要求安置地的领导亲自带头到库区与每一户三峡移民见面,倾听他们的意见,调查他们的经济状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移民通过从国家发给自己的部分搬迁补偿中拿出建房总费用的1/3,据说是几十个专家花了儿个月时间,基本都不成问题,比如一个4口之家,按照我们为其设定的建房面积为150平方米,按照上海农村建房的成本约在六七万元。移民本人需要一次性拿出2万元左右,这个能力是完全具备的。

像上海对待三峡移民那么精心、那么细致,是全国十儿个承担外迁三峡移民安置工作的省市区的共同特点。也正是这拽省市区的宽阔胸怀,使得重庆等地的三峡移民得以安心落户在他乡,并在那里建立起了新的家园,这既是支持了三峡工程,再者过于分散对政府管理移民,更是支持了重庆直辖市的发展和建设。

重庆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点。尤其是在直辖10年中,各省市区的对口支援,给予重庆的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等方面的帮助和建设,让重庆人民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冉说房子的事吧。

历史将重彩描绘这一笔。

三峡移民,会让移民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是重庆直辖市的立市之本。重庆直辖市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又为三峡百万移民提供了组织上的、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全方位推动。就像长江与嘉陵江两股江流汇集在一起所产生的力量一样,那是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一曲高亢而优美的凯歌,它永远地写在了共和国的光辉史册上

同类推荐
  •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是一部融爱情、亲情、民族情于一体,诗文井茂的爱情史诗。该书通过近百个爱情历史故事,歌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互爱、情侣忠……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热门推荐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美人泪破茧王妃(结局)

    美人泪破茧王妃(结局)

    没身材,没长相,没三围,好不容易有人追了,却是别人的一场赌。莫名其妙地跳楼,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倾国倾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大美女。要命的是,却被老爹五花大绑起来,嫁给了帅得一塌糊涂的王爷。晕,这么帅的王爷,就算你不绑起来,我也会嫁啊,这完完全全就是父母做主包办婚姻啊!一场权与利,谋与势为主的婚姻,一个又帅又酷的王爷夫君,是她的幸运,仰或是她的不幸。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 公主的守护骑士

    公主的守护骑士

    玖兰·凯撒,隐世血族的吸血鬼之王,拥有不死之躯。一个怎样错误的举动令他后悔终身苦苦追寻她的踪迹?最后竟心甘情愿的默默守候在她身后?而为何相见之后,却成了他们的永别?鸾鸣轩,神秘狐族的二殿下,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被她所救。他原本冰冷的心竟渐渐被其所化?
  • 情人在前魔鬼在后

    情人在前魔鬼在后

    一个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在治疗别人心理疾病的同时,却治不了自己的心理顽疾;一个痴情的妙龄漂亮女子,却在现实的面前不由自主地破败、堕落;一个痴情并才华横溢的画家,却由于懦弱始终不敢表白最后自杀而亡;一个出身社会底层最后获得成功的高智商恶魔一次次地挑衅警察……《情人在前魔鬼在后》由弃城编著。
  • 美的传奇

    美的传奇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艰苦创业、经营管理、企业内涵三个层面对美的进行解读,其间穿插有何老总的人生经历、商道智慧和经营理念。通过我对美的的回忆再现,加上多年的管理实践,用深刻睿智的理论剖析,幽默风趣的故事说理,为大家奉献精彩的经管和励志盛宴。
  •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美景良辰:穆少结婚吧!

    美景良辰:穆少结婚吧!

    他抱着滚下楼梯的的爱人,双目眦红的怒喝:“你欠晴晴的,一辈子都还不完。”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从此!她爱他,他恨她。他如神抵般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却又像恶魔般缠绕她十年。五年后,她为复仇而……他抵她在墙角邪气逼人:“你竟然还敢回来。”“所以呢?”她转身进入重症室,他的儿子正命悬一线……【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