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900000015

第15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性转移与城市市场效率改进 (4)

按照Shultz(1960)对人力资本的分析,劳动力转移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首先,转移劳动力在城市比在农村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机会;其次,转移劳动力从事非农业所能达到的生产率相对高于从事农业的生产率的原因在于有用的技能与相应的资本结合的差别。在结构性转移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本提高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1)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主动"提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因其在进城前所受教育都不太高,又缺乏从事非农工作的经验,他们在进城前的人力资本积累总体上是不丰富的,而且存在一个如何将其原来积累的人力资本转换为城市工作中可以实际应用的技能资本的问题。通过受雇佣企业的岗位培训及劳动力在岗位上的经验积累,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可以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从直接效用上看,与接受正规教育相比较,通过接受在职培训及劳动经验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这种直接以技能水平提高为内容的积累能够作用于生产过程,带来经济收益。我们将通过专门培训(包括正规培训和非正规培训)和通过"干中学"(Romer,1987)进行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行为称为人力资本的有意识积累,对农村劳动力而言是其人力资本的"主动型"提高。实际上,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的积累也是生产过程的一种投入,是农村劳动力在追求就业机会和收入提高的同时而产生的一种内生需求。

就城市劳动力来看,虽然城市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劳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并非完全不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如前文所述,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城市部分劳动力有"挤出"作用。同时,城市劳动力除就业外,因其长期被赋予的制度优势会有诸如声誉等非经济要求。Piore(1979)曾分析过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可能性,他指出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由于身份地位等心理因素而不愿意从事低生产率的工作,从而给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带来就业机会。同样,在我国,城市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社会保障制度都比农村优越。因此,城市劳动力不愿意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或低技术要求的工作,这种心理的市场表现是他们不愿意接受低工资,对高工资的追求必然导致城市劳动力"主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城乡劳动力双方在就业市场上与拥有不同技能层次岗位的企业形成三种力量,这三种力量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博弈,实现三方就业和一定工资水平下的均衡状态,而这种均衡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入而不断被打破而后又实现新的均衡。这样的一个过程同时推动城乡劳动力进行"主动"的人力资本投资。

(2)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被动"提高

人力资本的"被动"提高是由知识技能的非排他性所决定的,知识技能可以从一个人那里外溢到另一个人那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是增长的源泉。各个不同技能层次的人们在较高人力资本的环境下,生产力会更高,因为人力资本增强了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生产力。在发展中国家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差异说明:普遍提高教育水平,整个经济系统中就会获得前述的巨大外部经济,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又能改善公平状况。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进行生产、生活,首先学会了生产劳动的技能,城市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其现在和今后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向及投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农村未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进程。其次,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对农村劳动力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丰富多彩的现代设备、信息和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农村转移劳动力,也激发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这是一种知识和技术的外部效应(Lucas,1989)。外部效应的影响在时间上是长期的、在空间上是广泛的,可以通过劳动力的流动扩散到整个农村社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农村转移劳动力掌握新技能、新知识的程度越高,对整个城市的技术创新作用越大。任何知识和技能只有转化为能够直接带来生产率提高的知识技能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农村转移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只懂得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转换成城市中的各种产业工人,是劳动力自身技能提高或技术转型的过程,也是各种行业知识传播的过程。人力资本状况相对落后的农村劳动力的转入对城市各种简单直接的技术(或机器)的开发使用提出了要求。这种技术开发相对于城市以高新技术开发为主的技术创新而言可以算作是一种"被动"型的创新。但是,既然是创新必然有其先进之处,这种先进就在于能够与低人力资本的劳动相结合创造出高的生产率,例如,各种流水线生产设备的开发和利用。本质上,这也就是一个分工细化和深化的过程。

无论是人力资本的"主动"提高还是"被动"提高都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在城市中形成的结构性就业状况会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而改变,这种改变的长期结果就是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对城乡人力资本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3.3 资源配置状况改善

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经济效益改善主要应该通过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在过去20多年,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导致了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极大提高,在相当大程度上支撑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农村劳动力的自发性转移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的矫正过程,对市场效率改进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结构性转移的分工效应来看,农村劳动力转入给城市劳动力市场溶入了新的低成本资源,促进了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农业劳动力的相对份额和绝对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国民经济中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例如,1978年我国第一产业每个劳动力生产的GDP为359.7元,第二、三产业分别为2503.9元和1767.3元。第二、三产业平均的劳动力产出为2200.9元,等于第一产业每个劳动力平均产出的6.11倍。这就意味着,每从第一产业部门转移一个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就业,可以净增加GDP1841.2元。

1978~1994年间我国第二、三产业劳均产出的GDP平均为5690.91元,比第一产业劳均GDP高4420.35元。按此计算,同期从农业部门转向第二、三产业的1.3亿劳动力,共净增GDP5777.66亿元,占此期间我国GDP总额的33.5%。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第一产业部门移出,减少那里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也有助于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率。例如1994年我国第一产业创造的GDP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122.6%,劳动力增加17.91%,因此劳均GDP产出增加了104.7%,翻了一番多。第二、三产业部门与第一产业的劳均产出差距也从6.11倍降为4.48倍,减少27%。这表明,农民工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流动,使我国国民经济释放出一股强大的结构生产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全社会劳动就业人口在三产业间的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1978~200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从70.5%下降到50%,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相应提高,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二产业。1978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12.1%,比第二产业低5.1个百分点,到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28.6%,比第二产业高出7.2个百分点。如果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对比,1978年,二者的比例大约为2.4∶1,而到2002年,二者比例为1∶1。就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

1978~2002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人数从30638万人增加到48527万人,增加17899万人。在相同期间,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从28447万人增加到31994万人,只增加354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1985年,农村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比例为0.82∶0.10∶0.08,到2002年,这一比例变为0.66∶0.15∶0.19。改革初期,农村劳动力几乎全部集中在农业部门,到2002年,从事工业、建筑、交通及通讯、批发零售以及其他非农业经济活动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4%。

效率改进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农民收入结构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上。农户面向市场的生产决策,不但追求"纯收益率最大",而且追求"家庭劳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达到纯收益量最大"(周其仁,2002)。因此,随着农户获得更多的生产要素配置权,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城市中的非农产业,在优化家庭收入来源结构的同时提升了整个家庭的收入水平。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转移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部分快速增加,构成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部分。

同类推荐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热门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在大学里成绩一流的学生,工作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而成绩二流的学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的领导。在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网,情商高低决定了你的一生走向,你与外界沟通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情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
  • 做个腹黑的女主

    做个腹黑的女主

    为了偿还爹地欠下的六百万巨额债务,她把自己卖给了赌场老板。原本以为一切不会再糟糕了。但想不到的是,倒霉的她喝醉了酒,没去指定房间,而是意外地非礼了TLB总裁宫三少。“杜小姐,你知道什么是完美男人吗?”“温柔、阳光、乐观、大度、最好会做菜,而且疼我。”“温柔的男人没男人味,乐观的男人缺心眼,会做菜的男人没出息!”“……”“杜若熙,你知道什么是完美男人吗?”“不知道。”“那好好看看我吧。”
  • 雄辩艺术

    雄辩艺术

    孔夫子也有句千古不坏的名言:“慎于言而敏于行。”这是说话、做事的诀窍。言在前,行在后,可见“言”的重要性和首要性,在中国,首先要会说话,尤其在今天的社会。本书截取的是历代思想家通过雄辩化解危机,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小故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而阐述的说话的技巧和艺术。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本书将告诉我们不断进取诚然是我们人生意义的所在,但顺应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也未必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与其为名利外物所困扰,还不如以平常之心来对待生活、对待生命。书中的老子将给我们一种人生境界。他告诉我们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为物欲所左右的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而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自由与致远、追求与自然界万物和谐一体的美妙体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川藏

    川藏

    《川藏》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写这篇东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间。四周静寂无声。抬眼就可以看见大殿的屋脊上站着永不疲倦的铜鹿,它们站在那里守护法轮。在我和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之间,是一片开满黄色小花的草地。
  • 最囧蛇宝:毒辣娘亲妖孽爹

    最囧蛇宝:毒辣娘亲妖孽爹

    她是嚣张猎蛇师,他是腹黑妖孽蛇王,她将他扛回家,结果一夜之后发现不知身在何处,而且最要命的是她居然将一个男人当垫背用了!在她准备离开这莫名其妙的地方,却被告知那一颗蛋是她下的,尼玛,老娘只生人不生蛋好吗?靠,想用一个蛇蛋就绑住她吗?没门!“你别动,否则我就把蛋捏碎!”还没有出生的蛇宝宝饱受摧残,爹不疼娘不爱,有没有比他还有苦逼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