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800000016

第16章 在上海(一) (4)

五个月之后成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实际上就是由这"牛兰夫妇上海营救委员会"扩大改建的。除了原来营救委员会的成员大都成了同盟的盟员之外,还尽量吸收了一批重量级的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入盟,更加重了这一组织的分量。除了仍旧把营救牛兰夫妇作为实际上的首要任务之外,还加上了营救其他政治犯的任务,加上维护一般人权的口号,以争取更多的同盟者。1932年12月17日,宋庆龄、蔡元培、杨诠(杏佛)、黎照寰(曜生)、林语堂等筹备委员会发表宣言,决定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盟成立宣言中明确宣布了自己的三项任务:(一)争取释放国内政治犯,反对目前到处盛行的监禁、酷刑和处决的制度。本同盟首要的工作对象是大量的无名囚犯。(二)予政治犯以法律的辩护及其他援助,调查监狱的状况和公布国内剥夺民权的事实,以唤起舆论的注意。(三)协助关于争取公民权利,如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的斗争。

1932年12月18日,上海《申报》刊出了宋庆龄、蔡元培、杨铨(杏佛)、黎照寰、林语堂等人以筹备委员会名义发表的《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宣言》。

12月29日下午,"同盟"在上海南京路华安人寿保险公司大夏(今华侨饭店)八楼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布"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正式成立。宋庆龄(时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因病未出席,由蔡元培(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委、中央研究院院长)主持,并代为宣读了宋庆龄的书面讲话,指出:"我们的组织的宗旨在于支援为争取结社、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民主权利而进行的斗争......本同盟首先关切的是援助那些拥塞在监狱中的大量无名无告的政治犯。你们新闻界当然知道有无数同胞被非法逮捕与监禁,知道那中世纪的残余--秘密军事法庭的存在。"杨诠(时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报告会务,宣布了"同盟"全国执行委员会名单:主席宋庆龄,副主席蔡元培,总干事杨诠,宣传主任林语堂。会上还宣布各地将成立分会。

1933年1月17日,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在中央研究院召开成立大会。大会由蔡元培主持,邹韬奋记录。到会者还有杨杏佛、林语堂、伊罗生(英文《中国论坛》杂志记者)、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第三国际联络员,德国《法兰克福报》驻华记者兼宋庆龄英文秘书)、许申、吾汉祺、陈彬和、林众可、郭蔚然、胡愈之、鲁迅、周建人、王造时、郑太朴,共计十六人。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伊罗生、邹韬奋、陈彬和、胡愈之、鲁迅九人被选为执行委员会。3月18日,上海分会举行大会,改选执委会,原属总会的执委退出。除鲁迅、陈彬和留任外,其余全部退出,又推选郁达夫、洪深、吾迈、沈钧儒、王造时、钱华、宁明予等七人加入,再加上留任的两人,上海分会执委也是九人。

1933年1月30日下午4时,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在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举行成立大会,选举胡适、成舍我、陈博生、徐旭生、许德珩、任叔永、蒋梦麟、李济之、马幼渔等九人为执行委员。

"同盟"成立后,在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的领导下,为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营救政治犯,反对国民党的非法拘禁和杀戮,开展了多项活动。

七、欢迎萧伯纳

1933年2月17日,萧伯纳在环游世界途中来到上海停留一天。他之所以来上海,主要是想见一见宋庆龄等人。由于中国文化界人士颇为仰慕他,因而受到了热烈而隆重的欢迎。林语堂就是最热心的一个。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直译为乔治·伯纳·萧,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与宋庆龄一起,是"国际反帝同盟"的名誉主席,他对中国人民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拍案而起,曾联合各国著名人士发表宣言,严厉谴责英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此后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以后,"国际反帝同盟"曾委托一批世界文化名人拟到中国访问,其中就有萧伯纳。

1933年初,在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会的邀请下,七十七岁高龄的萧伯纳偕夫人将乘英国"不列颠皇后号"轮船漫游世界,并从香港到上海作短暂访问。消息一传出,上海文化界的反应空前热烈,各大媒体竞相刊登萧伯纳来沪的消息及其作品,而上海的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家也都纷纷撰文予以评说,掀起了一股"萧伯纳热"。2月2日,《申报·自由谈》发表郁达夫的《萧伯纳与高尔斯华绥》:"我们正在预备着热烈欢迎那位长脸预言家的萧老。"上海的生活书店也大登广告,推销有关萧伯纳的书籍。2月9日,《申报·自由谈》又发表玄(茅盾)的文章《萧伯纳来游中国》;2月15日起连载宜闲(汪倜然)翻译的中篇小说《黑女求神记》。而萧伯纳抵沪的当天和次日,《申报·自由谈》还连续两天刊出"萧伯纳专号",其中有何家干(鲁迅)的《萧伯纳颂》、郁达夫的《介绍萧伯纳》、林语堂的《谈萧伯纳》、玄(茅盾)的《关于萧伯纳》、许杰的《绅士阶级的蜜蜂》和杨幸之的《Hello Shaw》等等,在高度评价萧伯纳的文学成就、批评国内对萧伯纳译介不够的同时,对萧伯纳此次到沪的现实意义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1933年2月17日,中国电影文化会及上海剧团联合会代表洪深、戏剧协会代表应云卫和上海各界青年400多人手持旗帜,高举"Welcome to our Great Shaw"的标语,齐聚税关码头,等候萧伯纳的光临。民权保障同盟会的林语堂、邵洵美等人以及中外新闻记者20多人,也在欢迎的人群之列。

中午,宋庆龄在莫利爱路29号寓所(今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设宴为萧伯纳洗尘,接待这位不远万里来沪的贵宾,参加欢迎午宴的均为一时之选,有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伊罗生和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等。鲁迅赶到孙宅时,午宴已进行了一半。

午宴后,宋庆龄等一行人陪着萧伯纳在院子里散步。当时上海的天气几天来一直不好,可现在居然出了太阳。"萧先生真是好福气。"有人说,"在多云喜雨的上海见到了太阳!""不,"萧伯纳机智地反驳,"应该说这是太阳福气好,能够在上海见到萧伯纳!"一番诙谐的对话引得众人大笑不已。随后,这几位中外文化精英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鲁迅站在最左侧,蔡元培居中,两人都穿着长袍;林语堂站在鲁迅与蔡元培的中间偏后的位置;宋庆龄以她一贯的姿势立在台阶上,端庄雍容,头微微偏着,露出几乎不容易察觉的一笑(杨杏佛不在其中,可能为他们摄影)......萧伯纳还分别与宋庆龄以及蔡元培、林语堂、鲁迅在孙宅花园草地上合影。

萧伯纳匆匆结束了他短暂的上海之行,而上海文化界围绕萧伯纳的报道和评论却仍在继续。林语堂于1933年3月1日的《论语》第12期上特地作了迎萧专号,几乎整期的篇幅刊登了蔡元培、鲁迅、宋春舫、邵洵美、洪深和主编林语堂对萧伯纳访沪的各种感想。其中有蔡元培、鲁迅、林语堂和邵洵美等人的迎萧文章,而林语堂一人就有五篇:《萧伯纳与上海扶轮会》、《萧伯纳与美国》、《水乎水乎洋洋盈耳》、《欢迎萧伯纳文考证》、《再谈萧伯纳》。此外,还刊有镜涵的《萧伯纳过沪谈话记》、宋春舫译的《萧伯纳敬告中国人民》、开洋的《泰晤士报记者与萧伯纳谈话记》等。由此看见,林语堂为欢迎萧伯纳访问上海并扩大他的影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杨杏佛被暗杀

1932年,除了牛兰夫妇被捕外,陈独秀也遭到了被捕。1933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会上海分会不断召开会议,营救被关押的人,争取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自由。北平分会由胡适任主席,也开展了多项活动。但在二、三月份,同盟组织内部产生了分化。在北平的胡适,认为史沫特莱交给《大陆报》发表的北平陆军反省院情况的报道与事实有出入,公开发表谈话,反对同盟提出释放一切政治犯的要求,以致背离同盟章程,最终被总同盟会议议决后开除了。

1934年,林语堂的侄子林惠元,在福建龙溪县担任抗日会常委、民众教育馆长,因在家乡积极开展抗日活动,严办采购日货的商人简孟尝医师,游街示众并没收其财产,不料被调闽剿匪的十九路军特务团团长李金波以"通匪嫌疑"逮捕林惠元,不加审讯,立即枪决了。此事大大损害了十九路军抗日荣名。宋庆龄、蔡元培代表中国民权同盟于5月31日致电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要求彻底昭雪。蔡元培、柳亚子、杨杏佛、鲁迅、郁达夫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宣言,阐明事件真相。6月2日,林惠元亲属在上海举行记者招待会,林语堂以盟员和亲属的双重身份在会上说明了林惠元被枪杀的经过。

林语堂参与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引起了南京政府的恼恨和制裁。他们不敢把宋庆龄和蔡元培干掉,但蒋介石决定杀掉总干事杨杏佛。这次杀杨杏佛的主要目的是扼杀民权保障同盟,一举扫除专制道路上的障碍。蒋介石杀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将枪口对准杨杏佛,既有杨个人的因素,也有对民权保障同盟的整体考虑。在民权保障同盟成立前,杨就已"离经叛道",不顾禁令如实报道苏区,令蒋恼羞成怒;民权保障同盟成立后,杨任总干事,更是不遗余力,到处营救政治犯,做了许多共产党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是一大祸害。在蒋介石看来,若除掉杨,民权保障同盟便陷于瘫痪,不能发挥作用了。杨杏佛(1893-1933年),名铨,江西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

早年就读上海中国公学,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总统府秘书,同年春参加南社。南北议和后,因不愿在袁世凯政府任职,11月赴美留学,入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又入哈佛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经济学和统计学,1918年毕业回国,获商学博士学位。1920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工科主任。1924年,赴广州任孙中山秘书,深得信任与赏识。1925年3月,任孙中山治丧筹备处总干事。1928年4月,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2年12月,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筹备委员会总干事兼执委。如果说宋庆龄、蔡元培是民权保障同盟的精神领袖或者说灵魂人物,那么杨杏佛就是同盟的实干领袖,是实干家。如果缺了杨杏佛这样执著精干的人物,民权保障同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作为。

1933年初,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之后的动荡中,杨杏佛曾赴华北呼吁全国统一抗日,蒋介石对此非常气恼。杨杏佛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筹备工作之日起,就一再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威胁恐吓。1933年5月间,特务又给杨杏佛寄去一封装有子弹的恐吓信,要他立即退出同盟,否则将采取强硬手段。杨杏佛早已将生命置之度外,对此不予理睬,因此,蒋介石决意除掉杨杏佛。

戴笠奉命杀杨是在1933年4、5月间,当时杨从北平回上海不久,戴立即开始布置。特务们先侦察了杨的每日行踪,了解到杨本人住在中央研究院楼上,爱好骑马,在大西路养了两匹骏马,早上有空便去大西路、中山路一带骑马驰骋一两小时。特务们认为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段对杨进行狙击机会最多也最有把握。特务们正进行狙击杨的准备时,蒋介石表示坚持一定要在法租界宋的寓所附近执行。戴笠只好改变计划,在中央研究院附近进行布置,准备趁杨外出散步或去宋寓所途中执行。

特务们原打算在17日早晨行动,当他们到达中研院附近即遇上法巡捕房的巡逻警车,又有一队巡捕经过,所以没敢动手。18日8时左右,当杨杏佛带着长子杨小佛走到院中准备登车时,特务们便走近门前准备动手。但杨上车后又走了下来,特务们以为杨已发觉,正想冲入时,杨领着儿子上了另一辆汽车。当汽车驶出大门时,四支手枪同时朝着车内射击。杨杏佛听到枪声,便知是冲他而来。生死关头,他立即用身体保护儿子。特务们连开十几枪只将杨和司机打死,小佛仅腿部中了一弹而幸免于难。

杨杏佛正在自由与民主道路上纵马驰骋、大展身手之时,几声枪响,结束了这位民权斗士的可贵生命。同时,"同盟"立即停止了活动,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杨杏佛被刺后的吊唁仪式共举行了两次。第一次是6月20日的入殓仪式,林语堂因为在家门口被人监视,未敢出门去参加,因为传说林语堂是第二个被杀的对象。第二次是7月2日的出殡仪式。据1933年7月3《申报》报道,林语堂参加了7月2日的出殡仪式。鲁迅参加的是第一次仪式,就认为林语堂胆小不敢参加杨杏佛的葬礼,而对林语堂大为不满,这实在是冤枉了林语堂。

同类推荐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热门推荐
  • 横赌

    横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然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自己妻儿的生命,用人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横赌自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和石钟山以往的《天下兄弟》、《天下姐妹》相得益彰,《横赌》更多是凸显父子这一伦理关系,是对“天下系列”纵深的挖掘和延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门外有怪人:牙医馆诡秘事件

    门外有怪人:牙医馆诡秘事件

    月黑风高聊斋夜,发生在现代都市喧嚣角落最离奇诡异的故事,血衣小镇、惊悚恐怖的牙医馆、阴森逼人的绝命巴士站、史上最令人心寒胆颤的动物园……现实生活的每上角落,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发生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怪事?  不断散发的寒意令人战栗!催命的黑猫再次出现了,地下三尺有请!也许你知道得太多了,也许你嗅一嗅死亡的真实气味,每晚一个离奇故事正在上演……别出声,看看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聆听那些另类的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女爱情进化论——高塔上的王子

    魔女爱情进化论——高塔上的王子

    当天使与黑暗擦身,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当天使为夜神洒下泪水,故事又会怎样继续?<br/>一个爱与拯救的故事。<br/>别有用心的资助,让褚葵来到完全陌生的顶级贵族高中——凝华,邂逅了两个男生,一个是从黑暗中走出的男生季岩睿,被称为夜之神哈得斯,一身墨黑,不会说话,眸中写满忧伤与拒绝;一个是有着倾城美貌的翩翩贵公子,笑容温暖,温柔体贴。<br/>为了帮助堂姐褚芙达到愿望,褚葵纠缠着季岩睿,一次次冲突与摩擦,让褚葵渐渐了解到这个夜之神的生活,疼痛从心底升起,褚葵在完成了堂姐的愿望之后,无法放开季岩睿一个人继续黑暗里。<br/>英勇小骑士的战斗力被激起,她要怎样拯救这个被关在高塔上,孤独寂寞的王子呢?<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云家三小姐

    云家三小姐

    文文半价中~~~~★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超强特工,情报刺探,卧底刺杀,无所不能。生性淡薄,绝情弃爱,却因同伴的背叛莫名穿越到了轩辕王朝,天下第一首富的云府内。从此,她便是云家三小姐。云家极其不受宠的三小姐,因为她的母亲,只是个卑贱的青楼女子。★他是战场上不败的神话,是战场上的夺命修罗,是人人敬而远之的绝代战神。天资风仪,惊采绝艳的他,冷酷无情。嗜血成性的他,却因深爱之人的背叛而关上了心的窗户。对她....却是从厌恶到深爱,到刻骨铭心。她的柔情刻骨,换得了他豪情万丈,一丝只为她的柔情。他说:“等国家安定,我们便卸甲归田。从此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手捧香茗,一缕阳光,度过此生。有你,便是此生足矣。”★他是西域幻影门门主,生性风流,放荡形骸,视女人于无物。自持傲物的他,野心勃勃,却因此遇上了这一世让他输得彻底,痛得撕心的女人。明知为敌,却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哪怕,付出的是生命!只因,他爱她。那一切,便是值了。极富野心的他说:“什么狗屁统一,统统比不上她的一颦一笑。他要的,是她的心。若能得到她的心,不,她的回眸一笑,便是失了这天下又何妨?”★他不求王侯,但求自由,却偏偏落在帝王之家。奈何随心所欲的心依然不被束缚,他从来都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而她却成了他的牵绊。他为她一身戎装血染战场,而她对他终究只是感激无旁情。他说:“烟儿,只要你回眸,便会看到,我永远在你身后,从不曾离开。”★他君子如玉,温文尔雅,江湖人称玉箫公子,温文儒雅的笑容下隐藏的又是怎样的心绪?他说:“只要你想的,我便是赔上性命,也定会成全与你。只望,烟儿别忘记,有个名叫君莫尘的男子,永远爱着你。便足矣。”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她为她爱的人抛却女红妆,一把龙吟剑,一匹踏雪马,一个纤弱的白色身影,她征服了战场,征服了他们的心。“烨,就让我带着你的龙吟剑替你守护这片江山吧!我要让侵入者后悔这一行。”此时的她依然淡漠,眼中却多了一丝恨,一丝狠,一丝冷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也许这就是对云烟最好的诠释。云烟,如歌般美好,只有珍惜她、爱护她的人,才会得到她的真诚相待。烟,捉不到,看不透。云烟就如这烟一般神秘。她的身份,不过只有寥寥数人知。
  • 奇迹的翡翠城

    奇迹的翡翠城

    故事多多,乐趣多多,亲子阅读,收获亲情和快乐。《奇迹的翡翠城》精选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田运杰所著的精美童话,每一篇故事都非常精彩。《奇迹的翡翠城(童话故事集)》包括小公鸡鸣鸣历险记、 小妮娜探故乡、鼠王与狐狸、老鼠告猫状、小浩浩和七个精灵人等。书中温馨的故事、可爱的形象、精美的文字,构成这套高品质的书,相信孩子 与家长都会喜欢。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