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700000059

第59章 时间维度上的城市重建:城市景观变迁与城市记忆(5)

三、城市的地方性语汇:清代成都不同时期的景观记忆

每个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而这些时代精神表现在人造和人类改造的景观之上,并积淀成一种语言,即城市的地方性语汇,因此,不同时代人们,对景观的解读方式不同,对景观的记忆内容也不同。

向日升向日昇,康熙三十五年举人,任陕西韩城县知县,成都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曾在康熙初年作《赋成都景物》。向日升通过地方性语汇重建地方传统联系,成都标志性景观与人文传统密切相联系。赋中提到万里桥、诸葛亮、百花潭、杜甫、支机石、蜀古史、李冰誓水石、青羊宫与道家传统、凤凰山灵芝传说、琴台与司马相如、武担山镜冢、严君平卖卜、卓文君卖酒、筹边楼、濯锦城、竹子、杜宇的传说、薛涛笺、碧鸡坊、明末清初成都的灾难以及成都自然景色和特产:郫县酒,岷江雪,犀浦梅子,海棠。向日升通过这一串丰富的成都城市地方性语汇重建地方传统。

17-18世纪,成都仍在重建过程中,政治不稳定,经济困难,文人学士和官僚士大夫们在城市传统景观中以文会友、宴赏、进行社交活动,正是暗示着他们对共同文化遗产的联系继承,或是缅怀前朝物事,或是创作怀旧诗歌。虽然他们在战争中有不同的经历,有不同的身份和政治立场,但对往事的怀念和王朝更迭、政事变迁带来的惶惑使他们在景观中有共同的审美意向。即使是清朝官员的诗文也会对战后受伤的城市留有悲伤的记忆,这些共同的表达方式跨越了政治的界限。

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十一年(1672)典四川乡试,成都战后清冷的城市风光令他印象深刻:"万里桥边去,还多吊古情。人烟过蚕市,新月上龟城。寂历更漏发,萧条鳞甲生。回来草堂路,修竹水芜平。"康熙十一年与王士祯同典蜀试的郑日奎在其诗《登锦城南楼》中对成都的历史遗迹了如指掌:"危楼高峙锦江边,远客登临旅思牵。载酒难寻杨子宅,题诗空忆薛涛笺。霸图迹巳湮金马,古帝魂犹泣杜鹃。更莫临风怀往事,一时烟雨正凄然。"

雍正元年(1723),当时在成都任华阳县令的刘乃大描写了成都浣花溪的美景:"农者星布,渔者梭织,梧竹森秀,阪陀疏远,一幅辋川图画也。"渔者举网得二铜具,疑为杜甫之印章,上刻"流寓西南"四字。作者回忆杜甫当年"干戈扰攘而之梓之夔之涪,厄于水火人事者",其激烈感慨贯于金石,感叹其"所历之境,所遇之时,颠沛流离当复何似余。千载后得其故物,如亲见所历所遇,能不兴感"。有与杜甫相似的经历--战争中的颠簸流离,流寓成都,身为县令的刘乃大与杜甫产生了共鸣,并希望"虽然少陵不朽矣,余获少陵故物天殆以少陵之不朽,以不朽于予乎"。

刘乃大置身于杜甫在这座城市曾经生活的场所,见到了伟人留下的"故物",寻找着了与伟人的共同之处。在景观中的自我指示、自我参照使刘乃大找到了自己在传承文化共同体所拥有的"不朽"价值中的作用。他笔下雍正年间的成都浣花溪景观,一片田园美景。只有杜甫唤起人们对遥远战乱的回忆,渔夫的橹桨与溪水声勾起了他们淡淡伤感。战争己远离,城市在恢复。

而到乾隆年,成都已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成都景观所构成的地方性语汇更加完整地出现在李调元笔下的《成都杂诗》中,成都仍是花木郁郁,雨气缭绕,鸟声嚣嚣的城市,有万里桥,汉代金马坊,相如宅,琴台文君,薛涛墓,有扬雄墨池,有君平卖卜及支机石往事,当然也有筹边楼、李雄割据的往事带来的战争气氛(当时四川遇白莲教战乱)。成都景观在繁华中的延续是城市恢复的象征。这些名胜景观的传承起到重塑城市形象、塑造地方文化、增加地方凝聚力的作用,这对于一个移民城市非常重要:在参与城市文化重建的过程,参与者自身也成为这文化的一部分,找到地方认同感。

乾隆末年及嘉庆年间,成都景观成为"安全的所在"。成都城在白莲教起义中成为避风港,许多受波及的乡居士绅避乱至成都。刘全禄,罗江贡生,自遂宁奉母携女赴成都,以避匪乱。他笔下的成都是:"眼明城郭枕江开,嘉树青葱绝点埃,小市人家饶水竹,长桥灯火见楼台,山从井络去中尽......从此稻花香影里,未妨高枕卧烟萝。"孙澍,郫县人,綦江县教谕,移寓成都,"偶然来市井,借此作山林"。他们笔下安乐平和的成都景观正是他们心中理想的安全居所。

在展示景观与人的行为互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在城市恢复过程中,人们在景观中对城市不同的感知。人们对景观的记忆可以折射出当时城市社会心态及城市状况,正是人们在景观中对城市丰富感知,才使我们得以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

四、清代成都民俗传统中的城市景观

在人类文化的演变进程中,作为重要见证的景观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物质建造和构筑物、书写与叙事、行为与民俗"。作为物质建造、构筑物及书写叙事方式存在的景观在前文中已有所阐释,在民俗中存在的景观则是本节所要研究的重点。

在清代城市重建后,城市继续延续了前代的传统,如四月十九游浣花溪、草堂等节庆游宴,城市文化在经历了毁灭与重建后顽强地延续着。但民俗中出现了一些景观出现了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清代地方城市的变迁。同时,民俗中的城市记忆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并在成都出现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民俗习惯,反映出成都在清代的特定发展路径。此外,在城市中,同一节日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传统,他们在同样的节庆中选择不同的景观进行活动。

(一)清代成都民俗传统中存在的景观

民俗传统中存在的景观是城市大众的娱乐消遣的主要场所,它更能反映城市低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使城市内部真正的记忆浮现出来。

清代之前民俗节日共有21个,清代的民俗节日则有22个,民俗节日虽有所不同,但年节数量大致相同。清代民俗节日民众游览的景观场所发生了改变,如正月初一,元代是游览安福寺,而清代则是游览武侯祠、望江楼、丁公祠。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前代多集中在昭觉寺,清代则集中在城隍庙。而一些民俗则沿袭不变,如正月十六日"城乡士女登城游玩,谓之游百病云可祓除不祥"。此习俗从唐至清一直保持不变。此外,明代之前,民俗节日游览之景观大多在佛寺道观中,大慈寺,金绳寺、圣寿寺、净众寺等都是主要场所,即使是名人祠也归寺院管理,成为寺庙的一部分。直到清初,武侯祠在净众寺管理范围内,工部祠在梵安寺范围,韦臬祠在大慈寺内,因此寺院在成都民俗生活中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清代民俗中,主要游览的场所与清之前完全不同,伴随着明清两代佛教文化在城市中的式微,民俗游览地主要转移到各种祠庙,不再以佛寺为中心展开大规模的民俗活动。按民俗节庆中景观的出现频率统计,受清代成都城市市民欢迎的游览场所依次为武侯祠、望江楼、城隍庙、二仙庵、草堂工部祠、青羊宫、药王庙、东岳庙、文昌宫、欢喜庵、城墙、鼓楼,这些景观绝大多数为祠庙、道观庵堂,也有城墙、鼓楼等城市公共设施。

其次,清代民俗中游览的场所不如宋元时期集中。宋元时期,成都,几乎是一半以上的民俗节日都与大慈寺有关,正月十五灯会,中秋、盂兰节、重阳登高等重要节日都选择在此活动。而清代的民俗节日所涉及的场所则分散一些,最受欢迎的武侯祠也只有4次在民俗节日出现。盂兰盆节、土地会、观音会等民俗在清代则往往分散在城市各处。如盂兰盆节的活动过去集中在大慈寺,清代则各寺庙均设盂兰盆节的活动。此外,清代武侯祠、工部祠等名人祠摆脱了佛寺的控制,独立地出现在民俗中,尤其以武侯祠最为重要,元月初一、初五、初九、十五,人们都要在习俗中"出外游览,大抵以至南门外武侯寺者为盛"。

(二)景观记忆中的阶层分隔:三月三日的修禊会与娘娘会

三月三日一直是成都的重要节日,这一天人们"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巫觋卖符于道,游者佩之。以宜蚕辟灾,轻裾小盖,照烂山阜。晚宴于万岁池"。在清代成都,三月三日仍是重要节日,不过此民俗在城市不同的阶层中有不同的过法,涉及不同的景观。

民国华阳志中提到三月三有踏青之俗,"间有修禊事者"。中国古来就有"修禊"的风俗。每逢阳春三月的时节,古人就采百花香草,洗澡洁身,祭神欢宴,以避灾祸。魏晋以后,"修禊"固定在三月三日,从洁身祭神,洗除不祥的"拔禊"原意,逐渐转变为文人雅士的风雅聚会。文人玩赏景物,饮酒作诗,他们坐在曲折的溪水两旁,主持的人斟酒一杯,放入溪水漂流,看溪水把酒杯冲到何人处,罚酒一杯,并作诗一首。东晋王羲之将永和九年的兰亭修禊盛会记录下来,成为千古传诵的《兰亭集序》,一代文豪倡导在前,修禊遂为佳话,代代承传。

成都在乾隆年间之后,一些志同道合的名流、士大夫、官宦常做修禊之事,如乾隆三十一年(1766),川北道员查俭堂在杨升庵故址修禊赋诗,查俭堂,又名礼,顺天宛平人。乾隆元年丙辰举博学鸿词。天津盐商之子,与其兄莲坡先生世居天津水西庄,雄于赀,好宾客,其家文宴之盛,比于扬州马氏。起知四川宁远,升川北道,后累官布政使,前后家成都殆二十年,僦屋乃得升庵此宅,益杂植梅竹棠梨辟馆宇,招邀为文酒之会。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月三日,查俭堂又一次在杨升庵宅举办修禊之会,招酒聚会,欣赏梨花。彭端淑即席所赋之诗《观察查公招饮赋梨花》描述了此修禊之会的盛状:"日出风飘玉玲珑,满座客朋尽引领。乐哉此会询良难,畅饮高歌忘昼永。君不见兰亭修禊王右军,放浪形骸随意骋。又不见桃园夜宴李青莲,中夜偕游烛当秉。人生得意须尽欢,况集群贤对清景。淑也不才深自惭,名列竹林窃私幸。"

嘉庆末年,四川学使谭叔裕曾与邓敏修等人修禊于浣花溪,邓敏修作《三月三日浣花溪修禊序》中提到修禊的目的:"启令序之宣游,祈休吉,蠲百疴。酌羽觞以交酬,献遐寿于无极",并提到,浣花溪"蜀都之胜区也",华林疏圃,有"流澜",宜为修禊之风雅之地。

嘉庆、道光年之后,一些地方士绅名流也常在城南望江楼处,发起"修禊"之事。光绪已亥(1899年三月初三),地方士绅马长卿(字绍相)、锦江书院院长伍肇龄、成都知府邀集群贤,修禊于薛涛井畔新建之吟诗楼,马长卿主持望江楼景区建设针对修禊之传统修建了吟诗楼及流杯池,所以后来此地为固定的修禊之地。关于此次修禊盛会,伍肇龄有《三月三日流杯池吟诗楼落成同人雅集》绝句七首;王增祺有《光绪已亥上巳,崧生先生云隖太守绍相大令邀集群贤,修禊于薛涛井畔新建之吟诗楼,晚归纪盛》歌行一首;刘咸荥有《三月三日伍崧生夫子偕诸贤修禊江楼,侍从长者之列,因纪以诗》七律四首均记其盛状。

三月三日成都的修禊之会所在的景观经过精心选择,无论是杨升庵宅,还是有着杜甫、薛涛生活痕迹的浣花溪及薛涛井都是与前朝名贤或诗人有关的场所,在这些场所的修禊之行,也就成为继承传统文脉的仪式,在赋诗、饮酒、游憩之间继续着与前代圣贤文士的精神联系。

但是,成都的三月三日,除了文人士绅优雅的修禊之会外,还有另一种过法,民间百姓在"三月初三日,买荠荠菜,扫灶头,可免虫蚁,抢童子,敬娘娘神"。三月三娘娘会送童子是城市最热闹的民俗之一,这一天俗传为送子娘娘生辰,"省城之延庆寺、娘娘庙各处,演剧酬神。会首则大肆饕餮,并用木雕之四五寸童子、童女若干,在神殿前抛掷丛人处,俟人挣抢,抢得童者,好于是夜用鼓东、旗伞、灯烛、火炮,将木童置于彩亭中,或用小儿抱持,送于亲戚中无子女者。该亲戚即衣冠招待,肆筵宴宾"。

在热闹、喜庆、求子求福的朴素愿望中度过的"娘娘会"与风雅的"修禊"之会同时存在于这座城市之中,满足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而在两种民俗中出现的景观也服务于不同的气氛与要求,因此不同的阶层在民俗的理解不同,对景观的要求不同,关于景观的记忆则更不相同。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5)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人血雪糕

    人血雪糕

    相隔不到一个月,西京师范大学一个又一个女生失踪。每一个女生都有着雪白的肌肤,尖尖的下巴,笑起来像一汪泉水。有人看见她们都是在傍晚时分穿着件火红的羽绒服满脸不高兴地走出了校门,然后,就像一团火熄灭在黑暗里,没有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级整形师

    神级整形师

    贝一铭是一个让众多明星私下里趋之若鹜,公开却又避之若浼的怪人!这一切只因为他的职业——整形医生!明里他是受女人追捧的整形医生,暗里他是丑神阿斯洛尔的使徒行者,收集丑陋、净化灵魂、拯救不美丽!对于贝一铭来说收集到的丑陋越多他就能得到更多丑神阿斯洛尔留下的传承、瑰宝!老白书友1群:177488682(无条件,欢迎各位书友前来扯淡)
  •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婚姻保卫战

    婚姻保卫战

    出轨俱乐部的规模越来越大,丛苇决定上美容中心和健身中心,从身心两个方面为弃妇们塑造全新形象。而蔡琴心的事情牵扯到了华氏家族的核心问题,丛苇也卷进深不可测的旋涡,婆婆被撞成植物人,俱乐部遭遇了一系列麻烦……
  • 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模式

    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模式

    世界500强企业和管理学界多年实践和研究的理论总结,经过海尔、联想等国内优秀企业的成功引进和实践。本书提炼的十大管理模式有助于中国企业的成长,有助于中国企业成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值得中国企业管理者们学习和借鉴!
  • 惊世毒妃之轻狂大小姐

    惊世毒妃之轻狂大小姐

    落魄的凌家小姐,懦弱,资质低下,丑,备受欺凌。最后被所谓的情敌推进冰冷的河水里。然而再次睁眼,目光冷冽,摄人心魂!一切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当丑颜褪去,那是绝世容颜。当她展露风华,那是万丈光芒,震惊世人!我是吃货我骄傲,毒舌气死人不偿命。美男倾尽所有,只为博她一笑。唯他不离不弃,携手碧落黄泉。……“你必是我的妃,我生命中唯一的女人!”男人那完美精致的容颜上带着一抹邪魅的笑意,是那样的惊为天人。“我可不想嫁给一个比我还好看的男人。”她冷哼一声。“那可由不得你。”男人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仿佛让天地都为之失色,而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霸气和占有。新文已发《第一神算:纨绔大小姐》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魅惑系列:妃洛舞Ⅱ

    魅惑系列:妃洛舞Ⅱ

    心爱的人成亲,而新娘却不是她,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是多么讽刺,多么打击的一件事情.他想要成亲是吧!她无所谓.他想要娶老婆是吧!她也没关系.好吧!那她就大方一点在他成亲的当天送上一份大礼给他好了!保证他一定会喜欢的.这古人不是都喜欢老婆越多越好吗?那就来个妻妾成群吧!没想到这么俗到不能在俗的烂戏码居然发生在了她的身上,想要成亲,那就先问问她的拳头答不答应吧!漫天飘舞的花瓣,为谁舞落了一世的寂寞.是瑶池旁佳人的泪花,还是彼此纠缠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