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700000015

第15章 清代成都公共建筑的重建(3)

(二)在修城问题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在成都修建城墙这样的大型地方公共工程中出现的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实际上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矛盾。这与中央与地方政府不同的出发点有关,围绕着修不修城墙这一问题,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了目标冲突、利益博弈。

早在乾隆三年(1738),四川巡抚硕色就提出重修城墙,而且提出四川全省城墙大多损毁,估需工料银一百二十余万。朝廷回覆:"俟有水旱不齐之年,以工代赈。"乾隆六年(1741),四川巡抚硕色再次奏请重修成都城墙,强调成都是省会城市,大城城墙、满城、省会文庙"均关紧要",要求"拔项兴修"。这一次,朝廷批准了硕色的要求。工部议准:"四川巡抚硕色疏称:川省会城、满城,并省会文庙均关紧要,请拔项兴修。从之。"。然而一直到次年硕色卸任,资金也没有到帐,修城不了了之。

然而,地方政府已不能再等,乾隆九年水灾,成都及各地城垣的毁损严重,加之西南局势恶化,起码是一些"逼近番夷,或通省扼要"的城市,城墙建设"实非可缓",地方政府面对朝廷"俟有水旱不齐之年,以工代赈"这类遥遥无期的许诺不抱信心了,自己提出解决资金的办法。乾隆十年,四川巡抚纪山要求朝廷允许四川仿照直隶、江南省的办法捐监集资,"流寓商民,在川报捐","令各官民,并许在川捐纳贡监、似于铨政无碍,于城工有益。俟捐有成数,足敷紧工一处之用,即先修一处"。甚至期待江南省份能"乐善好施,捐数收足时,即移归川省收纳"。只要多处开源,能修一处就先修一处城墙。"工程易集,虽需岁月,究不似以工代赈之无期"。

但是四川巡抚迫切的请求被朝廷直接驳回,此时朝廷对四川筑城的要求完全不感兴趣,虽然此前曾回话"城垣修筑的大事"可以"陆续办理"。但此刻由于"川省现有征剿瞻对之事,大工亦难并兴"。令四川"于城工紧要中,择尤急者,动项先行修葺,余议次第兴举"。开捐的想法也被驳回:"现在江南、直隶,例尚未停,未便又开一例。且川省途路遥远,即使开例,赴捐必少,恐属有名无实。"

地方政府面对四川城市城墙急需建设的现状,想通过各种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迅速开始城墙的建设。但中央政府由于西南地区日益逼紧的战局,对四川城市筑城抱有不同的态度。

随后的第一次金川战争使筑城事宜被搁置下来,但战争结束后的乾隆十四年(1749)五月十五日,四川督抚班第再次向朝廷奏请"修理城工",并提出通过"征收折色,并奏请减价收捐,以济帑项之不足",希望次年春天开工开始城工建设。乾隆帝又一次断然回绝,"现在大兵凯旋,一切事例已降旨停止,川省未便因修城一节另行筹办"。他认为,"城工本非目前急务,而川省甫当撤兵之后,吏治民生均须次第整顿,一年之内恐未能料理易绪",减价收捐,征收折色等方法都不宜采用。因为金川战争刚结束,吏治民生都需要整顿恢复,不应因修城给人民增加负担。

战事平息多年后,四川政府因"川省城多坍损",再次提出修建城工。乾隆二十年,四川政府提出"保川局旧炉外,添炉铸钱出易,以余息为修城之用"。得到奏准,然而此项资金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用于成都满城的城墙扩建、加修营房上了。

乾隆二十六年,在任总督开泰提出了新的资金筹措办法:"地方官与士民捐赀修城,与捐谷贮仓一样,一体酌奖。"现任地方官将根据其捐修银的数量,记功升职。而士民根据捐修银两多少或递赏花红匾额奖励,或奏给八品顶带。此外,总督开泰提出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城工修建资金,由官府组织贸易,解决资金。由盐茶道动用铸币资金购买茶园销路不畅的余茶,再将茶交于川康松茂、建昌地方官由官府行销。然后用行销获利与鼓铸余息一起俱充城垣修理之费。这样一方面解决茶的销路,一方面获余利修城。这些要求终于得到朝廷的奏准。四川的一些用资较少,地势险要的阆中、潼川等州县城墙在此后次第得到修建,但省会成都城墙用资浩大,一直未能开工。

但是随着第二次金川战争的开始,朝廷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后态度又一次发生改变。朝廷要求正在进行的四川各州县城墙修筑立即停工。力主筑城的四川总督阿尔泰得到乾隆的训斥:于此时令地方"操版筑之劳","殊不知事体轻重","今川省现办进剿小金川之事,虽一切军营供用,丝毫不累闾阎,而挽运执役,亦不能不有资民力,正当示之体恤"。随后朝廷着令一切筑城工程均停止,以免"军务需夫,难以兼顾"。清代四川地方政府一再申请利用各种途径修城,而朝廷一再阻止或推诿。从城墙的修建经历的周折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系列在清代四川地方政治面临的问题。

首先,中央与地方的政策目标有所区别。在城墙修建上,朝廷不愿地方筑城扰民,以致民变;但地方政府希望筑城保障城市安全,以尽"体国经野"的守土之责。地方官的两难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彰显出来。

中央政府在地方政策目标是多重的,最重要的是维护统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然后保持经济收入。这三个目标既有一致之处,也在实践中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而对地方政府来说,一要实现政绩目标,二是要实现财政目标和个人利益目标。这两个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从政策目标的取向来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在成都修城墙问题中,这一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

中央政府对四川的特定政策取向也决定了中央在城墙修建上的态度。明末清初的四川遭受了比中国其他地区更为严重的浩劫,"湖广填四川"的副产品之一是四川相当长时期的"五方杂处"、"人情悍恶"嘉庆《四川通志》中云:"其民则鲜土著,率多湖广、陕西、江西、广东等处迁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贾,俗尚不同,情性亦异;叙、泸、松、茂、重、夔、黎雅、宁远之间,夷汉杂居,抚绥尤为不易。"根据四川的实际情况,清王朝统治四川具有较为特殊的政治理念,那就是以社会的稳定为最高目标。此外,四川地处边远,又是控制众多少数民族的西南基地,情况复杂、变乱迭起。尤其是乾隆年间,四川"西控羌番,南临苗猓,实秦楚之屏障,而与滇黔相为唇齿"。这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促使清王朝对四川很长时期均另眼相看,为了不激化阶级、民族矛盾,对四川的统治一直是小心谨慎的,以求稳求静为主。因此在地方城市建设上,中央政府为了保持四川地方稳定,努力制止各种地方的敛财手段,违者视为扰民。这也致使其决策随时势而不停发生变化,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出发点更多从地方利益出发。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最后导致地方政府的无作为及城市建设实际上出现的萎缩。

其次,地方公共工程的贪污冒销问题令中央困扰。中央在修建城墙上的慎重态度一方面因为对城墙修建质量的关注,不希望因地方官"漫不经心"、"因循怠忽"致工程屡建屡坍;另一方面则因地方城墙工程的贪污事件令朝廷忧虑:"或未修捏报",或"籍修城名色科敛民间者"。乾隆二年(1737),因四川泸宁城城墙的修建"旋补旋倒,实难垂久"。乾隆帝认为修城官员不认真办事,中间有冒销贪污之事,时任四川巡抚的杨秘被认为要为此事负责,被指为玩公营私,杨秘因此被革职,并按清政府规定,革职后的杨秘在川以己力保固泸宁五年。

地方工程既得利益的性质是极具地方性而又极特殊的。正如杨联陞在分析地方公共建设中指出的一样,在任何官僚制度的国家与任何官方经营的事务中,贪污渎职是常见的。因为公共工程的基金、材料、人员的管理都提供了诱人诈欺的特殊机会,清代地方城市城墙修建上的冒销贪污,或资金管理不善,借金生利等事件屡有发生。这也是清政府在城墙修建这样的大型公共工程上监管审批愈来愈严格的原因。

乾隆时期,清政府完善了修城费用的法制化管理程序。从工程的申报、管理、审核都有法律规定。并规定凡城垣修护须在工部备案,备案后及时开工,目的仍是实现对修城资金的有效监控,以免地方官员借此生息银两。同时乾隆政府确立了监察固制度,对城垣的质量也有保固期限,地方不得为省钱而偷工减料,国家要派人对其修城的质量进行检查。这一系列规定使修城工程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了管理程序。

但是,中央控制手段的有效性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时异势移。地方操作者们可以采取多种办法,规避中央的财政控制和计划限制,乾隆四十八年,成都城墙的修建计划在李世杰任内得到修改,不仅原定增加城墙厚度的计划取消,甚至城墙内壁也不变,使用明城墙旧砖,工程量大为缩减,而李世杰给出的理由是:"一律加宽,究不如多年旧土之坚实",而且还可以节省银七万六千六百七十余两。乾隆五十年,四川总督李世杰奏:四川省会城垣,年久倾圯,经前督臣福康安奏准发帑六十余万估修,现在外皮城墙将竣,所有城身里皮亦应次第刨筑,一律加宽,究不如多年旧土之坚实,拟将城顶原估宽五丈,收为宽四丈。宇墙即砌于城身四丈之上,更足以资巩固,并可节省银七万六千六百七十余两。得旨。好,知道了。

其三,财政政策上,地方政府面临城市建设的诸多困境。有清一代,各省只能留用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其余都要上缴中央。在中央的控制下,地方政府所拿到的钱是非常少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财政收入中,中央起运77.22%,而地方存留只有22.28%;到了乾隆年间,这个比例变成78.38%和21.62%。而且几乎所有留用部分也都被用于诸如军费供给和国家驿站费用等一些实际上属于国家承担的计划上。地方官用于地方支出的只有全部财政中不到六分之一的份额。因此,没有中央的支持,地方政府是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城墙彻底重修工程的。雍正决定加征火耗,所有的火耗交归各省府库,部分用于提高官员的薪俸(称之这养廉银),部分作为地方建设费用。在四川这样的西南大区,改革却没有这样一帆风顺。因为这里的基本税额远低于他处。由于官员的人数仍然很多,耗羡银不足以支付与北方同样的高薪,更遑论地方建设资金。

清代地方政府面临事权无限,财权上收,入不敷出的局面,这种财权与事权不一致,使地方政府在地方建设上没有主动权,要谋求收入来源势必会创造出各种手法。因为战后地方尚不富裕、民间资金有限,四川地方政府计划的城池修建资金筹措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动用公帑、或征收税收、或鼓励捐纳这些手段外,地方政府也企图通过商业手段解决城池修建资金。

同类推荐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在明朝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是晋商,鼎盛时期的山西商人,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极大推动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大唐全才

    大唐全才

    王珂,一个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在去一个新工程工地的途中因车祸来到大唐,他为了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用他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在大唐帝国扇动他那蝴蝶翅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人称他为大唐全才。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热门推荐
  •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莫明其妙穿越一场,居然就有了孩子?好吧,小家伙贴心俊俏,是她赚了!不过,儿子,你捡捡小猫小狗小宠物也就算了,干嘛突然给她捡个男人回来!好嘛,她善心大发,施医救人,那人醒来却二话不说就要和她在一起!丫的,什么叫引狼入室?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可是,自从这男人被她踹走后,她这株万年铁树,就特么桃花运泛滥成灾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代女相

    一代女相

    他,或者说是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丞相,朝堂之上只要有理,他不会给任何人面子,即便是当今天子也一样。他为了百姓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新编了律法……他为了替死者讨回公道,立斩了天子堂弟……他为了自己的兄弟和百姓,强行开仓放粮……可最后却被皇帝‘发配边疆’,从一人之下贬为了七品县令。自从摊上这个皇帝做义兄之后,他就没想过自己会有好日子过。县令就县令吧,可是都做了县令了,为什么日子还是过的这般不安稳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之又呆又悍的女汉纸

    重生之又呆又悍的女汉纸

    【碎碎念:还是一篇温馨的宠文…】果尔是个圆溜溜的萌妹子。研究生导师评价:这个同学,是这个浮华是世界里一个难得的实心眼的孩子!果尔自我介绍:大智若愚!就是这样一个外表软乎、内力有点小自恋的妹子有着“伟大”的梦想:一:民族团结!二:国家统一!!三:世界和平!!!四:顿顿有肉!!!!重生在五年后,果尔仍以此为方针,过着平淡但不平庸的小日子。在务实之风吹向大地后,果尔终在意识到此四项基本方针的遥远,于是脚踏实地地重新制备了八项基本原则。一:顿顿有肉,多吃菜!二:民族团结从家庭团结做起!!…N年以后:书房:某“冷男”对“面瘫儿”传授追女秘诀:相中了,那就拽着不放,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把人给拨拉到身边时刻看着,距离产生美什么的——都是扯淡!
  • 她惊艳全球

    她惊艳全球

    她是来自异界的智囊首脑,才智过人,技术高端,穿到一个被花心男劈腿的女人身上,全世界都等着看她被抛弃后的笑话,她偏不让那些人得逞,下一刻超级富豪向她求婚,惊艳全球,“嫁给我吧,条件任你开!”她只有一个要求,“帮我打那些人的脸!”
  • 借一首歌的时间说爱你

    借一首歌的时间说爱你

    欧阳依然暗恋一个叫林篪的男生;讨厌一个叫宫明的男生,他是林篪的好兄弟,她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自以为聪明、自以为体贴、自以为风趣的人。但正是他,让她明白了爱和暗恋是不一样的,暗恋是只有自己上演的一场寂寞的戏,而爱是一座连接着彼此和未来的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人间微醉好入眠

    人间微醉好入眠

    爱上了最不应该爱上的人,却是此生最身不由己的选择。欢迎大家阅读。
  • 本草纲目补益中药养生速查

    本草纲目补益中药养生速查

    汇集《本草纲目》智慧精华,将古代本草进行系统全面整理,选录最安全、最健康的家庭实用补益中药,完全破解中药养生密码,可有效增强国人身体免疫力和唤起身体正能量。详细而科学地介绍每味药物,如名称来源、性味归经、选购保存、备用成药、经典药膳等,从流传千年、功效显著的中药材,到人们熟悉的各种饮食、蔬菜、水果,再到百病的治疗方法,教给你一年四季养生首选药膳,常见病与慢性病的对症养生,一看就懂,方便操作,选方安全,适合老百姓随用随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