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600000009

第9章 谈"上园派"古远清 (3)

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诗坛众声喧哗后走向沉寂。朦胧诗人不再像过去那样风光一时,接着而来的是"第三代诗人"。他们反意象、反英雄,将诗写得艰涩难于卒读。1987年,台湾女诗人席慕蓉《七里香》的问世,打破了诗坛的沉闷空气。她那甜蜜中带着忧伤的情歌,在大陆引起了轰动效应,其三本诗集的印数创下了发行一百五十万册的奇迹。杨光治写的《流泪记下的微笑和含笑记下的悲伤》,与"席慕蓉热"在大陆掀起有一定的关系。"席慕蓉热"还未成为明日黄花,1990年又出现了"汪国真热",这与杨光治的鼓吹也有关。还在汪氏未成名的时候,杨光治就在1988年3月的《文艺报》上发表了《根植于生活的红蔷薇》,并首先向汪氏组稿,出版了其第一本诗集《年轻的风》,1991年3月又将另一年青诗人洛湃的诗集定名为《浪子情怀》,并为其作序及推荐出版。

杨光治把席慕蓉、汪国真、洛湃的作品称为"热潮诗"。他之所以没有用"流行诗"的提法,是因为他觉得"热潮诗"比某些流行作品的品位高。他也没有用"平民诗"的概念,认为"平民诗"未能体现"热"的特点。他和他的支持者始终认为:"热潮诗"既是对晦涩、朦胧的现代派诗歌的反拨,又是对传统诗的超越。这就难免遭到来自传统与先锋两个营垒的责难。"热潮诗"和"上园派"一样,是"处于传统与'先锋'对峙的峡谷之中"。

"热潮诗"在表现手段上,意象单纯,结构清晰,句子简洁而晓畅,读之感到既真实又亲切。但杨光治所鼓吹的洛湃诗,不似席慕蓉、汪国真那样有生命力。"热潮诗"流行过后,洛湃的名字连同"热潮诗"的命名早已被读者所遗忘,杨光治对这种思潮的鼓吹也就偃旗息鼓。

杨光治的第一本集子《野诗谈趣》,体现了他的非学院派的特点。他以后的几本诗评集,在行文风格上仍保留了欣赏"野诗"时所体现的雅俗共赏的特征,显得可读性强。但他有少数篇章过分追求可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厚实。

杨光治不仅是一位诗评家,同时是一位诗歌出版家。他主持的花城出版社诗歌编辑室,引进席慕蓉诗作的同时,组织编写两岸朦胧诗赏析。他参与主持的"袖珍诗丛"和"花城诗歌论丛"影响大,一共拿了多个国家级奖项和优秀畅销书奖,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诗歌被视为"票房毒药"的情况下,杨光治编的许多诗歌读物能创下高额利润的奇迹,成为全国唯一盈利的诗歌编辑室,这是一个异数。

袁忠岳的缪斯之恋

袁忠岳(1936-),浙江定海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1983年调入母校中文系工作,现为该校教授,出版有《缪斯之恋》(花城出版社1989年版)、《诗学心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袁忠岳的第一篇论文发表于大学时期的1956年。他这时没有戴上诗人的桂冠,却分到了一顶"右派"帽子。二十多年后即1979年,他的第二篇论文才面世。其起点虽然没有叶橹高,但他和叶橹一样,后半生用文学评论尤其是诗论来寄托自己长期遭到压抑的爱。尽管他算不上是引领新诗变革的先锋战士,但他是新艺术潮流的支持者。还在朦胧诗论争开始时,他就写了《给朦胧诗以生的权利》,不像某些人那样将朦胧诗的兴起视作洪水猛兽。面对许多人对朦胧诗的围攻,他充分肯定了舒婷、顾城的优秀诗作,认为不能在是否"洋货"、"难懂"上纠缠不休,而应首先看"它们是不是艺术,是不是美"。正是基于这种看法,他为朦胧诗的生存权利辩护。但这不等于说,他认为朦胧诗完美无缺,更不赞同"崛起派"认为朦胧诗是中国新诗未来主流的极端说法。他这种辩证看问题的方法,在后来写的《中国新诗的选择》中得到了更系统、更充分的体现。他一直认为,今天的中国新诗必须首先是中国的,而不是以模拟西方为能事的"劣质的仿制品"。其次,它必须是当代的、人民的。再次,必须是诗的。他这些看法,正是"上园派"理论主张的体现。

袁忠岳的学生张清华在为老师《诗学心程》作序时说:"他是取中的但不是骑墙的,他是激昂的但不是霸道的,他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但不是虚无主义的,他是建设性的但不是犬儒主义的,他是注重学理的但不是学院八股的,他是讲究思辨的但不是玄虚晦涩的,他是谦和的但不是没有原则的。他的诗学人格和理论著述将被时间证明是站得住脚的。"的确,袁忠岳讨厌学院八股的倾向,而力求自己理论原则具有灵活性和丰富性。他总是从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实生活与新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去观察、去研究新问题,去总结新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他还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过去流行的理论进行审视和反思,重新给予新的诠释和评价。如1980年,他在《诗刊》上发表《意境问题质疑》,对邢煦寰、李元洛、沈仁康、冯中一诸说提出不同意见。

他从诗人的主观意念、诗歌的外在表现到读者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系统地论述了意境的生成过程及其特征,认为"意境是作者从客观现实取境摄神,熔裁于意,定型为诗,而提供的能引起读者想象,激发读者情思的一种艺术境界"。他这种探索,有助于人们对意境问题获得更全面、更科学的理解。他这方面的力作还有《论诗歌意象及其运动的两种方式》。此文从意象研究的方式谈起,对意境与意象的区分,以及对朱光潜等人的主张提出不同意见,接着又对意象的本体构成及其审美特性、具体的运动方程和方式作了既不同于中式研究,也有别于西式研究方法的阐述。他那开阔的研究视野,融东西方于一炉的批评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意象研究热中引人注目。《朦胧诗与"无寄托诗"》、《关于诗歌的历史感》,同样以一个中年人的成熟眼光,对一些诗歌理论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这些阐述,有利于读者把握诗的世界,领会诗的种种奥秘。

袁忠岳在钻研基础理论的同时十分关注当代诗歌创作。在他第一本诗论集中,"诗鉴之廓"占了三分之一,其中《孔孚山水诗的悲剧美》等系列论文,就孔孚山水诗的艺术特征、美学价值、悲剧色彩、社会意义逐一作了精到的评析。袁忠岳认为,孔孚山水诗"未沾尘世污浊,又蕴含人间真情,既归朴返真,又有炽热之心,既超脱又执着,既空灵又充实,是自然美与人类爱、狂放的野性与纯真的人性完美结合。它早已超出了一般的情景交融,而在更高的美学与哲学的层次和意义上,达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评论,揭示了超越作品自身的象外之意、韵外之味,不仅让读者了解到孔孚山水诗的美学意义,而且也使读者学到了一种欣赏和品评作品的方式和途径。对李钢、张烨的评论,则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披文以入情,不仅细致地捕捉到他们诗作中的心律脉跳,而且用透视的方法将他们诗作的生命意识和艺术特点一一揭示给读者,难怪被评者读了后有如遇知音之感。

袁忠岳还十分注重诗歌艺术技巧的研究。这些研究,论题广泛,重点突出,论述深入浅出,又无新潮批评家常犯的故弄玄虚的弊病。如《诗人的眼睛》在论述诗人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时坚持辩证法,且时有金针度人的新鲜见地。《诗的视角变换》、《诗的跳跃》,有些虽然别人谈过,但仍有自己的角度和独特的例证。作者凭着对缪斯之恋的执著,把这些诗论当诗一样写,"从诗的也是人生的再体验中,达到一种美的创造性的满足",这就使他的诗论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艺术性。

袁忠岳的诗论系统性不够,有些地方为了追求客观性显得过于冷静以至失去了锋芒,不似杨光治那样尖锐泼辣。

叶橹:开抒情诗研究风气之先

叶橹(1936-),生于南京。195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扬州大学教授。著有《艾青作品欣赏》(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现代哲理诗(赏析)》(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诗弦断续》(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

原名莫绍裘的叶橹,用了一个富于诗意的笔名,这笔名"使人容易联想起南国明山秀水间一叶轻橹荡起的明快而悠长的音符"。还在珞珈山求学期间,19岁的他就在中央级的《人民文学》连续发表了《激情的赞歌》《人民文学》,1956年2月号。、《关于抒情诗》《人民文学》,1956年5月号。的长篇论文,标志着一个很有希望的开端。然而仅过了一年,他就因为为胡风喊冤而被错划为右派。他的同窗,同样是极富才华的诗人韦其麟、诗评家晓雪也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抨击。从《诗经》到《离骚》,从李杜到宋词元曲,抒情诗的创作在我国均有悠久的历史。1949年后,抒情诗在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等人的带动下,也显得十分活跃。有关抒情诗的理论研究,一直跟不上创作的迅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大学生写了洋洋洒洒的论文对抒情诗的创作特征进行初步考察,这无疑是空谷足音。正是在这位"青青子衿"的带动下,安旗、沈仁康。乃至资深评论家萧殷,也写了一系列文章探讨抒情诗的艺术特点。

叶橹论抒情诗,十分强调它本身创作的特殊规律,即"抒情诗通过描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来反映现实生活","应当描写诗人自己的感情"。在刚批判过胡风派的理论家舒芜的"主观论"不久,叶橹仍强调"主观感受"的重要性;当时的主流话语是"抒人民之情",可叶橹强调要表现"诗人自己的感情",这均显示出这位青年诗评家的理论锋芒。在谈抒情诗的艺术特征时,作者又再次强调"它们的特殊规律",反复申明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在只要党性、人民性而不要个性的年代,这种论述有很强的针对性。

《关于抒情诗》体现了年轻一代对诗和对生活罗曼蒂克的幻想,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领袖只言片语文学论述的崇拜。于是,他尝试着把恩格斯提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落实到抒情诗的创作中,区别出小说人物典型化与抒情诗"情感典型化"的特点,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新意。

叶橹虽来自学院,但没有学院派掉书袋的特点,所举的例子都是当时创作中出现的优秀诗篇,如未央、邵燕祥、闻捷、郭小川等人的作品。他还善于从风格学的角度指出这些建国初期的歌手的抒情个性及其发展趋势,使这篇论文洋溢着一股贴近现实、贴近当前创作实际的青春气息。

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篇论文的理论资料主要来自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伊萨柯夫斯基等人的创作实践及别林斯基的论述,外加中国唐诗和新诗的实例,没有吸收西方文论的精华。文中还有不少批判"资产阶级贵族老爷"的句子,及抨击徐志摩的诗作"反映了资产阶级面临没落的悲哀的典型的心理状态",这些均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叶橹不仅对抒情诗的艺术特征有研究,而且对叙事诗的创作特点也有自己的看法。《激情的赞歌》就着重分析了闻捷《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的叙事特征及其戏剧性情节。在强调"政治标准第一"的年代,叶橹花如此大力气分析诗人诗作的艺术魅力所在,这均体现了作者打破教条主义束缚的艺术勇气。

同类推荐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研究李渔30余年,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
热门推荐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特工弃妇誓翻天

    特工弃妇誓翻天

    穿越了?!竟成了花家三小姐?还是个不能修炼灵力,人人都可以欺负的主?现代特工王者花骨香,一手出神入化的炼香术收割了多少人的性命,一朝穿越,未婚夫出墙,嫡姐欺压,一个个都把她当傻子似的耍!她向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偏偏花家人就爱在太岁头上动土!哎呀呀,既然挤破头的上门求虐,如此盛情相邀她再拒绝就太不人道了……也好,就当消遣娱乐,一个个当蚂蚁似的踩着玩儿吧!-修灵者很了不起吗?她身兼两条灵脉,又有神秘师傅指导,突破瓶颈无压力,灵气修炼三级蹦!炼香师很了不起吗?上一世她被人尊称为香神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片段一:哥哥吃醋啦!】司清晨:“你身上怎么会有男人的气味?”花骨香表情无辜:“一不小心被蚊子咬了一口。”蚊子?哪个蚊子那么大胆,司清晨表情风雨欲来,他都舍不得碰的姑娘居然被人捷足先登了,司清晨脑海里瞬间闪过了千万种将人千刀万剐还能滴血不沾的方法……-【片段二:是我休你不是你休我!】欧阳明月两指一并捏住花骨香的下巴:“女人,乖乖把和离书签了,我们也算好聚好散。”花骨香目光大喇喇的从上到下将他看了个遍:“就你?白送给我都不稀罕。”抓住他的衣领贴上他的身体,花骨香娇憨一笑,“欧阳哥哥,记清楚了哦,今天是我花骨香休你,不是你欧阳明月休我,”话到最后逐渐狂妄起来,“只有我花骨香休别人的分,还没有人休我的分!”-这里有狂傲的女主:“我花骨香自私自利,小人做派,你无用之时便是我遗弃你之日,但只要你还爱我,我便会拼尽性命护你周全。”这里有看似温柔实则妖孽的男主:“我十岁那年就知道自己日后会有一个了不得的女人,来到花家,替你照看花家小女的身体,否则你以为我这么凉薄的人为什么会莫名对一个人这么好?如果不是知道这会是将来老婆的身体,我压根懒得理会!”他湿润的唇舌一寸寸划过她果露在外的皮肤,语气低沉轻叹:“骨香,我等这一刻等了十几年了……”等级制度:灵者,灵师,灵士,灵冥,灵王,灵皇,灵宗,灵尊,灵圣
  • 指间青春:相思不过泪成殇

    指间青春:相思不过泪成殇

    那一年我们青春年少,那一年我们似水如花;冥冥中我们意外相遇,约定让你我命运无声相连;千般情愫,万般思念也及不过那片刻的相见;我们相信幸福离我们并不远,纵使百般刁难千般羁绊,只要我们还能彼此伸出双手,只要我们还能彼此轻触指尖,所有的苦越累,酸与涩,都不过是我们追逐幸福路上的风景而已;
  • 定鼎奇闻

    定鼎奇闻

    小说描写的是明末清初的故事,通过写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但是最终遭遇失败,满清入主中原的故事。文中插入了神魔,具有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 离婚倒计时

    离婚倒计时

    身为上司的季莫泽最近有点捉急,自己的部下苏辞近来有些小忧郁,偷觑多年的小白兔终于有了离婚的念头,萝卜要挪窝,第一时间当然是要搬到自己家。身为部下的苏辞最近似乎与八卦结了缘,前夫闹复合,室友闹分家,上司要同居,大星期五的还有人送玫瑰,嘿,这婚还离不离了?
  • 和老板玩心理战

    和老板玩心理战

    职场如战场,其中不可避免有员工与老板的对手戏。作为员工,最关切的事情就是如何赢得老板的赏识,获取更多的薪水。有道是“上兵伐谋”,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先赢得老板的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成就你一生的好心态

    成就你一生的好心态

    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向读者阐释了积极心态对人收获幸福、取得成功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对好心态的培养和运用提供了许多有效方法,从而帮助读者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取舍得失,以乐观的心态来应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