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600000051

第51章 论穆旦的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1)

邓卫望

一穆旦前期诗歌理念对翻译的影响

穆旦的诗歌翻译始于新中国建立以后,该时期翻译与创作是他表达自我情感和社会情感的两支妙笔,也是实践其诗歌观念的两种有效途径。而当时代语境发生扭曲变化时,诗人在没有创作自由的时候,就只能借助翻译来表现自己的诗歌主张。因此,穆旦前期的诗歌创作理念或创作经验必然会影响到他后期的诗歌翻译,至少在形式艺术方面如此。

当写作会带来灾难的时候,翻译也许是实践自身诗学或表现自我情感的最好方式。在《葬歌》和《九十九家争鸣记》遭受批判之后,穆旦从1958年以后就没有再发表过任何诗作和译作,他的创作与翻译就进入了一种"潜在"的状态。诗歌创作最能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而在不容许穆旦表露自我情感的紧张氛围里,诗人的作品随时有被查收的危险,为了家人与自身的安全,穆旦放弃了激情的原创而选择冷静的翻译,把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寄托到翻译作品中,因为"翻译的名义可赋予作者某种有限度的豁免权(毕竟,译者不必为别人写的东西负责)"。陈思和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时提出了"潜在写作",而穆旦正以"翻译的名义"从事着这样的"潜在写作"。王家新在《穆旦:翻译作为幸存》中也说到:"幸好穆旦没有以他的诗去努力适应或歌颂那个时代。他的才华没有像众多作家和诗人那样遭到可悲的扭曲和荒废,而是以'翻译的名义'侍奉于他所认同的语言与精神价值,并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遗产!"在荒诞的年代,穆旦也只有通过潜在的写作即翻译才能让自我的心灵皈依诗歌圣地,才能继续与自己钟爱的诗歌相依相伴。

首先看穆旦前期的诗歌语言观念对后期译诗语言风格的影响。穆旦在评艾青的《他死在第二次》时,对艾青提出的"诗的散文美"的主张表示赞同:"语言在我们的脑际萦绕最久的,也还是那些朴素的口语。""而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经过脂粉的涂抹颜色,充满了生的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我们。""我们终于在枯涩呆板的标语口号和贫血的堆砌的词藻当中,看到了第三条路创试的成功,而这是此后新诗唯一可以凭借的路子。让我们像平时说话一样念出他的诗来吧,有谁不感到那里面单纯的,生动的,自然的节奏美的么?"这里的"第三条路"就是用富有诗意的口头语言入诗,提炼出诗歌语言的口语美,难怪有人评价穆旦诗歌的语言时说:穆旦的诗"最无旧诗的味道,是当代口语而去其芜杂,是平常白话而又有形象的色彩和韵律的乐音"。穆旦拒绝文言而让日常生活语言大量入诗,充分发挥了现代汉语的弹性,利用词语的多义、句式的复杂、现代汉语的关联词表达出了现代人深刻的思想。

这样的诗歌语言观念影响了穆旦的译诗语言,他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以"为读者着想"为前提,尽可能地采用普通读者可以接受的语言。穆旦译诗的语言流畅自然,毫无译作的生涩与拗口,其"翻译是既谨严又流畅,诗意盎然,往往使人读来几乎不觉得是翻译作品"。穆旦的译文之所以具有如此中国化的语言风格,实与他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分不开:"查译文之所以流畅、洒脱,是跟译者善于根据具体语境活译词汇分不开的。他不满足于双解词典上给的解释,而是分析上下文,透过句子的表层结构,发掘出原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下所要表达的深层语意,然后遵循汉语表达习惯,忠实、准确地加以表达。"穆旦的诗歌翻译多用精炼的现代汉语作翻译语言,为了能够自然地表达原诗的语义,他摒弃了古雅的字词和成语,致使译文风格清新自然。穆旦译文对古雅词汇和成语的排斥以及对精炼的现代汉语的青睐与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十分接近,也符合他一贯的诗歌语言观念,这也表明穆旦前期的诗歌语言观念对后期诗歌翻译产生了影响。

作为优秀诗人的穆旦在诗歌翻译的时候更能呈现出译文语言的诗性,在创作"哑语"的时候更能将自己的语言观念应用到翻译中。诗人译诗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但说明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反映出诗人是从事诗歌翻译的最佳主体。很多时候,诗人才能深刻体味到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并在翻译过程中传达出原诗语言的诗性特征,反之,如果非诗人甚至不懂诗歌的人则很难在翻译时处理好两种诗歌文本的语言。"译诗要用诗的语言,不仅要达意,更重在移情,这样才有感染力,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穆旦在环境不允许创作符合自我艺术旨趣的诗歌时,只有将自己的诗歌语言天赋和诗歌语言主张转移到诗歌翻译中,从而使译诗语言闪耀着他创作的天赋和语言观念的光环。"良铮同志以其诗人的才智,在译文中常常是用诗的语言、抒情的笔调和充满生气的形象去描绘景物和抒发感情,使原诗的意念和形象在译文的书页中活跃生辉;使读者读了译诗后获得如同原诗一样的艺术感受。"我们不妨以他的译诗《欧根·奥涅金》中的一节为例说明:

我们都经历了情海的浮沉,

而且厌倦了生活这舞台;

我们的心早已烧成灰烬,

就在生命之晨,已在等待:

或是人世的恶意欺凌,或是命运的盲目安排。

译者用诗歌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让译文似原文一样诗意盎然且极富音乐感。译文中"台"、"待"、"排"形成押韵,"沉"和"烬"也可构成押韵,译文的韵式为ababb。"心早已烧成灰烬"将"虚"的"心"和"实"的"灰烬"结合在一起,加强了译文语言的张力,也形成了译文的内在节奏,增强了穆旦译诗语言的艺术效果。

穆旦认为诗歌应该关注现实,他前期诗歌创作洋溢着饱满的爱国激情和对现实积极的关注,这种诗歌情感观念也影响到了他后期诗歌翻译的选材,我们从他的译作中可以读到很多爱国诗篇。作为一个有社会良知和博大情怀的诗人,穆旦前期诗歌创作中充满了对劳苦人民的爱、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残酷的战争的沉思,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面对40年代苦难的中国,穆旦在鲁迅文集《热风》的扉页题写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穆旦的诗歌创作一直贯穿着这样的"大我"情怀,比如《小镇一日》、《春》、《旗》、《甘地》、《森林之魅》、《隐现》等诗歌表达了民族性主题;《退伍》、《给战士》、《野外演习》、《给民兵》、《反攻基地》、《打出去》等表达了民族的抗战情绪;《不幸的人们》、《洗衣妇》、《农民兵》、《一个老木匠》、《更夫》、《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等表达了对苦难人群深沉的关爱。新中国成立后,穆旦怀着美好的建构新中国文化的理想毅然回到祖国,而当他回国后发现他的现代派风格并不符合当时的语境。在无奈之余,正处于生命盛年的穆旦只好放弃创作,改用翻译来表达对祖国的深爱。穆旦选择翻译的作品在当时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而一个能够按照主流意识形态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显然在当时可以被视为一种爱国行为。因此,正是从穆旦固有的关注现实的特征出发,从时代语境对译作的诉求出发,穆旦大量翻译了普希金和浪漫主义诗歌作品。

现实语境的禁锢是穆旦积极从事诗歌翻译的原因之一,而其翻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践行其诗歌观念的主要途径。正是穆旦前期诗歌创作中形成的诗歌语言观念和诗歌情感观念指导了穆旦后期的诗歌翻译,使其译作在保持诗性特征的同时具有博大的民族情怀。

二穆旦的译诗对后期诗歌形式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热门推荐
  •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走成功之路,读成功之书。胸怀梦想,执著地走向远方;笑对挫折,锻造强者的品质;挖掘潜力,创造丰富的人生;荡涤心扉,用沉静过滤浮躁;热爱真知,用智慧照耀人生;空杯心态,卸掉负担和羁绊;懂得感恩,对世界一往情深;享受生活,呵护纯粹的心灵。
  • 乾隆皇帝:天步艰难

    乾隆皇帝:天步艰难

    进入壮年的乾隆皇帝文治武功,为营造与挽救清王朝的辉煌盛世而宵衣旰食。乾隆南下江南,傅恒成都点兵,进军大小金川;钦差大臣福康安与刘墉微服私访,擒拿女教主“一枝花”余党,却无意中查出纪昀的一大命案;而此时,和珅、弘昼、阿桂等人与甘肃总督勒尔谨、王亶望之间又铺展开一连串殊死争斗。正值乾隆南巡回京之途,贤惠的富皇后命悬德州,而爱妃昧娘以六甲之身避祸,襁褓中的阿哥又横遭天花之疫……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这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笔直的。一个目的性强的人能够看出其中的直中之曲和典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迂回应变,从而达成既定目的。如果你曾对生活中的种种纷扰不知所措,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或者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办事效率迟迟提不上去,不妨阅读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 bye,我的冷情首席!

    bye,我的冷情首席!

    “冯先生,您愿意娶姚小姐为妻吗?”“我愿意!”“姚小姐,你愿意嫁给冯先生吗?”“我……”“不要——”教堂的门忽的被人推开,一个年轻女人哭喊着冲进来,接着又忽的涌进一群人,教堂里刹时乱成一团。那女人跌跌撞撞地跑到新郎的身边,抓着他的衣袖,泪流满面地哀泣:“君宇,你娶了她,你叫我怎么办?你叫我怎么办?我肚子里有你的宝宝啊!”新娘呆呆地站在一旁,她的耳畔是女人不绝于耳的哀嚎,目光却怔怔地望向教堂门口处那身材颀长英俊无比的男人——她的前夫。他正眼神灼灼,目光如炬地望着她。那眼睛里仿佛燃着一团凶猛的烈焰,似乎要将她狠狠烧灼成灰。“姚雨菲,跟我回家去!”他一步一步向她逼近,周身带着无比的寒意,一刹时,她仿佛坠入千年玄寒的冰窖中,身体倾刻间颤抖不停……
  • 梦中还你太平盛世

    梦中还你太平盛世

    穿越:爱拼女自白:相公,我只想相夫教子.在现世中她只是一个边远小渔村的平平淡淡的女子,怎奈为了贴补家用狠命挣钱,活了三十年,遇上的男人没几个却只落得个爱拼女的称号.一朝穿越,居然成了天赐女太子,肩负着一统天下的重担.这可叫她一个没有啥本事的讨厌战争杀戮流血现代人怎么办?~~~~~哎呀呀,前世今生唯一的心愿,就是嫁个好人,生个乖娃,做一把贤妻良母的愿望能实现吗?我只是个小小女子,心不大的,管个家是可以的,但是天下,吼吼,真的有困难....
  •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3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3

    史上最废柴的道士——马力术,是一个以贴小广告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个历代都有一个有通灵能力传人的道士世家,而这一代的通灵能力又刚好遗传到了马力术身上,于是他继承了他爷爷的二叔的大爷的曾孙子留给他的一座二层小楼,开始了他的道士生活。这座二层小楼位于极阴之地,里面住着一个大舌头吊死鬼、一个男人头、一个没舌头的小鬼、一个狐狸精、一个画皮妖,还有一个神兽——貔貅,这些鬼和妖各自都有一段既纠结又爆笑的故事,请听马力术为您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