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对于歌词体裁的划分。现代中国歌词的体裁本是多种多样,但作者把这些体裁大致分为了格律体、自由体、半格律半自由体、散文体和民歌体。其中,格律体主要是指五言体和七言体,这沿用了中国传统的诗歌体裁。五言体的三个音组一般为"二、二、一"和"二、一、二",这类歌词如晓燕的《侬情万缕》等。七言体的四个音组一般为"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这类歌词如李叔同的《春游》,胡适的《兰花草》,晓光的《桑园小曲》等。除了五言体和七言体之外,还有所谓的"杂言体"。杂言体可以是五言和七言并用,也可以是三言和七言并用、四言和七言并用,或者三言、五言、七言三者并用。
自由体,它的特点是"句无定字,节无定句,篇无定节,犹如行云流水、行止自如",比如端木蕻良的《嘉陵江上》,以及老舍的《茶馆小调》。半格律半自由体,它既没有格律体那么严谨,也没有自由体那么无拘束,可以说是格律体和自由体的折中,在一定程度上又兼具了格律体和自由体二者之长。例如,琼瑶的《一帘幽梦》,新加坡电视剧《人在旅途》的同名主题歌等。散文体,以散文形式入乐,从20世纪冯玉祥的军队中流传的《总理遗嘱》,再到20年代易韦斋的《天下为公》,再到90年代初期李春波的《一封家书》,以及台湾音乐人陈升的《细汉仔》等,这些都是散文体的歌词。民歌体,它以"口语化、自然亲切、通俗清新、俗中见雅"为风格特色,以"比兴、双关、谐音、叠字、衬字、反复"为常见的手法,例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田汉《四季歌》、殷忆秋《采槟榔》、季康《蝴蝶泉边》、刑汤风《一片痴情四面墙》等。
其四,关于歌词的曲式(即结构方式)的论述。毛翰先生把歌词的曲式分为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多段体、回旋体。其中,一段体即A曲式,就是只有一段旋律,一段歌词反复歌唱;或者几段格式相同或相似的歌词共用仅有的一段旋律,许多民歌都属于这种体式。例如,《达坂城的姑娘》、《好一朵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小白菜》、《读书郎》、《歌唱二小放牛郎》、《团结就是力量》、《卖报歌》、《难忘今宵》、《乡愁》等。
两段体即AB曲式,或AAB曲式、AAAB曲式,就是由两个不同的乐段构成,一般来讲,A段是叙述,是情绪的铺垫,而B段是抒情,是情绪的高潮和感情的升华,现今的很多流行歌曲就属于此体式。例如,小轩《梦驼铃》、叶佳修《外婆的澎湖湾》、陈小奇《涛声依旧》、秦庚云《遥远的小渔村》、《千里之外》、《春天里》等。三段体,它又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ABA曲式,或AABA曲式,例如,陈歌辛《蔷薇处处开》、易茗《渴望》属于ABA曲式;黄霑《我的中国心》、孙仪《月亮代表我的心》、罗大佑《追梦人》和《东方之珠》等是AABA曲式。另一种情形是ABC曲式或AABC曲式。例如,《无言的结局》是ABC曲式,《小芳》属于AABC曲式。多段体,是ABCD曲式,如田汉的《毕业歌》。回旋体是ABACA曲式,如韦瀚章《旗正飘飘》等。
其五,提出生命歌词这一独特的歌词概念。这类歌词转向人的生命存在,对人进行世俗关怀和终极关怀,询问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歌词包括抒写生命的悲歌和生命的欢欣之情。其中,生命的悲歌又可以分为两类:生者的自伤和对死者的悼念。生者的自伤包括对所有暂列生者的同类的怜悯,例如李叔同的《伤春》就以自然界里春天的短暂,感叹人的青春和生命的易逝;陈蝶衣的《秋思》通过秋日里独坐无聊时所听到的玉笛、梧桐叶落、铁马叮当,感叹韶光易逝、徒添白发。对死者的悼念抒写的是一个生命的消失给我们带来的悲怆,同时也暗喻生者对自己以后也将归于大地的哀伤,例如张恒的《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而生命的欢欣之情包括生命的孕育、生命的诞生、生命的成长,例如《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其六,关于唯美歌词的论述。这类歌词偏重于对美的礼赞,这种美大致分为自然美、文化美、人生美。抒写自然美的歌词,赞叹自然的造化,如《晨光》;抒写文化美的歌词,赞叹人类自己的创造,如阎肃《唱脸谱》;抒写人生美的歌词,是抒写美好的个人资质和美好的人生风范,如学堂乐歌中的一首《渔翁乐》。另外,对于唯美歌词的表现手法,作者提出了四种方法,即正面刻画、侧面烘托(以旁观者的观察和反映来间接表现其美)、直接赞叹、三法并用。作者还提出我们必须知道唯美歌词有一定的忌讳,那些丑陋、肮脏、粗俗的语言和意象不能作为美好的情思和载体。
另外,作者还提出了咏史歌词创作的五种方法。它们分别是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魂附古人以代述其怀。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是先议论后叙述;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是先叙述后议论,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是只发议论,阐明作者的历史观,相信人们都明白,而不予举例。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是只叙述史事,不加议论,但作者的意图已在其中。魂附古人以代述其怀则是咏史者化为历史人物自己,以历史人物的口吻来咏叹历史。
最后,作者还提出了形象歌词这类体裁。这些歌词是某个行业、地区或者单位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形象而创作的歌词。形象歌词的作用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要自我激励,以凝聚人心和鼓舞士气,对外则是自我夸耀,以赢得尊重和扩大社会影响力。虽然各行业各地区各单位的形象之歌具有共性,体现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但是又必须写出个性,凸显自己的特色。以大学的校歌为例子,各个大学的共同办学宗旨都是传播知识、延续文明、培养人才,但是每个大学更要张扬自己学校在办学特色、传统、风貌、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的个性。此外,作者还进一步提出了形象歌词的专用与通用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个向度,一是由专用变为通用:形象歌词一般都是专用于一行一地一单位的,但是词作者往往又都希望歌词广为传播,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流行起来,由专用变为通用。而由专用变为通用,其关键在于歌词中的情怀是更多的人所共有的,能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以小见大。二是由通用变为专用,即把通用的流行之歌变为自家专用的形象之歌,凭借流行之歌的广泛影响,来树立自家的"品牌"形象。
另外,在本书的附录中,作者摘选了他本人的一些歌词创作。在这27首歌词中,无论是《我的恋人在远方》、《陪你走过这个季节》、《相约在五月》,还是《关关雎鸠》、《桃之夭夭》、《伊人》等歌词,都具有独特而又美好的艺术韵味,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歌词创作的具体实践。
现如今,在我国大众的文化生活中,歌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的社会价值。因此,作为一首歌曲所不可缺少的歌词也就同样重要,而指导歌词创作的书又是极少的。毛翰先生的《歌词创作的原理与方法》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在理论上对歌词创作进行了颇有见地而又极其珍贵的探讨,对于提升当今歌词创作的水平也大有助益。这本《歌词创作的原理与方法》,确实值得歌词爱好者们和歌词创作者们认真地阅读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