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600000011

第11章 《诗刊》与"上园派"的形成及其影响 (1)

蒋登科

文学期刊在现当代文学的传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些文学流派、批评流派的形成也与文学期刊有关。在当代中国,政府或政府领导下的群众组织编辑出版的文学刊物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不再是同人刊物。但这些刊物仍然有其自身的导向性,在传播文学作品、文学观念等方面居于主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造就了一些文学群体或者批评家群体。在当代诗歌发展中,《诗刊》被认为是诗歌界的"国刊",它在坚持多元追求的同时,仍然主要张扬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艺术道路,追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艺术格调。换句话说,《诗刊》追求的是有中心、有主潮的多元。新时期诗坛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个理论群落"传统派"、"崛起派"和"上园派"的形成和影响基本上都和《诗刊》有关--其中包括《诗刊》张扬的诗歌观念、举行的诗歌活动和具体的编辑人员。

"上园派"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现代诗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诗歌群落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诗刊》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传统派"、"崛起派"在观念上的对峙有着密切关系。"传统派"对于诗歌艺术新变的反对(至少是质疑)不利于新诗艺术的发展,但他们对传统艺术经验的重视是值得关注的;"崛起派"对西方艺术经验的重视对于打破封闭、僵化的艺术观念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艺术经验的忽略、对西方艺术经验的过分倚重,也可能带来新诗脱离中国文化与现实的弊端。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传统派"和"崛起派"之间的讨论。这场讨论在1984年初基本结束之后,迫切需要一些评论家对其进行反思,进一步探讨新诗艺术的基本规律,在两个群体之间架设一道沟通、融合的"桥梁"。"上园派"诗论家就肩负起了这一使命。这其实也是代表国家文学意志和主流意识的中国作家协会及其主办的《诗刊》所期待的诗学格局。《诗刊》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实施了这一构想。

"上园派"的出现首先是和《诗刊》举行的两次诗歌活动有关。

根据朱先树的记载,1984年4月8日至28日,诗刊社在北京举办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评论作者读书写作会。参加那次会议的有孙克恒、袁忠岳、叶橹、竹亦青、吕进、陈良运、杨光治、余之、朱子庆,一共9人。开会地点在西直门外北方交通大学旁边的上园饭店。应该说,这个小规模的读书写作会的时间是相当长的,与会者之间的交流机会也应该是很多的。

1985年12月,诗刊社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托召集了第2届全国新诗(诗集)评奖的读书班,地点仍在上园饭店。上一次读书写作会中除孙克恒(已故)、竹亦青(已故)、余之3人外,其他人都参加了,此外还有阿红、蒋维扬、古远清、陈绍伟、黄邦君、刘强等参加。大家除了读诗评诗外,也少不了交换对诗坛争论的一些看法。正是在这一次会议上,几个诗歌观念相同或相近的评论家协商,应该在诗坛上有另外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就是后来被称为"上园派"的诗论群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会议的参与者几乎没有属于"传统派"和"崛起派"核心人物的诗论家。可以看出,组织者对参与人员是进行过挑选的,参与者的诗学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属于当时的"中间派",也就是各方面(包括官方、刊物、大多数诗人和诗歌读者)都可以接受的人员朱先树是上园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在该群体形成之时他是《诗刊》的理论编辑,为上园派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10月31日,朱先树应邀参加重庆丰都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看丰都"采风活动,笔者曾问他:参加这两次活动的诗论家既没有"传统派"的,也没有"崛起派"的,是不是经过了选择?他说,当然是经过选择的,都是观点比较稳妥、可以为多数人接受的诗论家。袁忠岳回忆说:当时诗坛刚刚刮过去一阵批三个"崛起"的政治风暴,大家对这种在学术领域搞大批判的做法是不满的;但对"崛起"论中全盘西化的主张也不以为然。在半个多月相处和相互交谈中,大家对于当前诗歌的看法,渐渐有了共识。这就是后来形成上园派的思想基础。......吕进、朱先树、阿红、杨光治、叶橹、朱子庆和我7人共同商量,认为在诗坛互相对立的"崛起"与反"崛起"之外,应该有另外一种声音,这是更能代表多数的第三种声音,即:移植要本土化,继承要现代化。

和另外两个群体"传统派"和"崛起派"一样,这个群体中也是人才济济。古远清说:"参加这一群体的不仅有诗论家,还有编辑家、出版家。主要成员有以从事基础理论见长的吕进、袁忠岳,以50年代研究抒情诗著称的叶橹,善写诗话、评论作品高产的阿红,长于对诗坛作全景式观照的朱先树,出版家兼诗论家杨光治。"这个名单中漏列了年纪和其他几位相差较大的年轻诗评家朱子庆,他的论文曾获得《诗刊》优秀论文奖,其名字在吕进主编的《上园谈诗》中被提入过,而且有作品入选。也许是后来朱子庆参加这个群体的活动很少,主要精力也不再专注于诗歌评论,所以后来的有些资料和研究文章基本上不提他。这个群体在人数上没有扩大过,但接受或者赞同其观点的人是很多的,其中也包括许多影响不小的诗论家,吴开晋、古远清、张同吾、陈良运等等都可以列名其中。

作为诗歌研究的松散的群体,在这个群落中,实质性地从事研究和诗学观念的相近是对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其中几个人的特殊身份也值得关注。朱先树当时是《诗刊》编委、理论室主任,他不但是诗歌评论家,而且掌握着追求"中和"观念的重要阵地《诗刊》的理论版面;阿红是诗人、诗论家,当时是辽宁的《当代诗歌》主编,思想敏锐,善于接受新的观念;杨光治是评论家,也是出版家,时任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为诗歌、诗歌理论的出版付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为上园派诗歌理论著作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截至1991年10月,"上园派"的七位诗论家就有五位在《花城诗歌论丛》中出版了著作,包括阿红的《探索诗的奥秘》、杨光治的《诗艺·诗美·诗魂》、袁忠岳的《缪斯之恋》、吕进的《新诗文体学》、朱先树的《诗歌的流派、创作和发展》。具体可参见朱先树的《诗歌的流派、创作和发展》一书最后附录的《〈花城诗歌论丛〉书目》。这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学者的加入,为"上园派"提供了更广泛的学术阵地。

尤其是《诗刊》,它始终代表着诗坛上最主要的、引领主流的声音,"上园派"的诗论家不仅每个人都在《诗刊》上发表论文,张扬自己的诗学主张,而且在1988年,吕进、阿红还应邀为《诗刊》评刊,总结诗歌现象,引导诗坛观念。他们每期选择《诗刊》上的优秀作品或体现出来的某些诗歌现象进行"背对背"的评论,在下一期刊物上发表出来,最终却体现出较为一致的诗学主张。吕进说:"被诗界誉为'国刊'的《诗刊》,在1988年出了一个新招:辟《每期漫评》专栏,由我和阿红搞半年的评刊。阿红在东北,我在四川,一北一南,互不通信息,每接到一期《诗刊》,就各自写一篇评论寄往北京,在同期刊出。四川太远,因此,为了不误期,我每次都是用特快专递将文稿邮出的。"吕进在1988年共写了六篇关于《诗刊》的"漫评",刊发在《诗刊》当年的第3、4、5、6、7、10期上,后以《漫评〈诗刊〉》为总题收入《吕进文存》。这段文字是他为《漫评〈诗刊〉》写的"著者按",这些文章大有把握诗坛方向、引导诗歌创作的味道。

"上园派"的旗号是1986年在《华夏诗报》上正式亮出来的。袁忠岳回忆说:

后来,朱子庆到广州参加《华夏诗报》的编辑工作,就在该刊总第9期上刊发了其中5个人的文章,加了编者按,简介了"上园派"的来历,原来是因为两次聚会都在上园饭店的缘故。这算是一次公开的集体亮相。

"上园派"诗学主张的集中展示是在吕进编选的《上园谈诗》一书中。该书在1986年初初步编出,1986年8月定稿,1987年9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主体部分包括四个板块,"上园笔会"收入杨光治、袁忠岳、叶橹、朱先树、阿红、朱子庆、吕进的论文9篇;"上园诗评"收入对该群体所认同的诗人的评论文章8篇,这些诗人包括傅天琳、刘湛秋、李钢、张学梦、叶延滨、杨牧、周涛、章德益,论文作者中的吕进、阿红、叶橹、袁忠岳、朱先树属于"上园派",而张志民、周政保则可以称为该群体的"同路人";"上园诗论"收入7位学者的诗学研究论文、通信等12篇;"上园诗话"收录阿红、朱子庆、杨光治的短篇诗论(诗话)20则。另有"附录"4篇,分别介绍阿红、袁忠岳、叶橹、杨光治4人在诗歌创作,尤其是诗学研究方面的成绩自1982年出版《新诗的创作与鉴赏》之后,关于吕进或其著作的评论文章就很多。据吕进先生当时透露,该书没有收入有关他的评论文章,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年纪尚轻的朱子庆写过评论文章,当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关于朱先树及其诗论的评论文章,作为《上园谈诗》编者的吕进就放弃了介绍自己。

在这本论文集中,如果要考察作为诗歌理论群落的"上园派"的诗学观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朱先树撰写的"卷前语"《关于诗的传统与现代追求问题》和吕进撰写的"卷末语"《变革,为了新诗在当代中国的繁荣》。这两篇文章比较集中地展示了"上园派"的诗学观念。朱先树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当今诗坛创作追求五彩缤纷,诗歌观念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本书的作者和所收文章,其思想艺术观点大致有相通处。"可以看出,群体的形态已经基本形成。他还简要概括了这一群体对于诗歌、诗学研究的基本态度:

概括起来说就是,诗是现代的;他面向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绪,在艺术上创造出适合中国读者审美趣味和接受能力的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宽容一切艺术的追求,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各种艺术存在,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吕进说:"入集作品大多曾公开发表过,现在按照一定顺序分集编辑,希望能给读者诸君提供一个学派的整体性印象。"很明显,编者是希望通过这本文集来最终确定一个诗学流派在中国诗坛的出现,同时强化诗坛对这个群体的了解。对于这本书的缘起,吕进进行了简洁但又富于文采的介绍:

这本七人合集的缘起和上园饭店不无关系。1984年春,一个读书会在上园饭店举行。这是一家新建饭店,位于北京的西北角。一年多过去了。1985年隆冬,又一读书会的地址凑巧又是这里。

从第一个读书会到第二个读书会,上园饭店给一群诗评家提供了结识机会。他们虽然大多过去不曾谋面,然而早就熟悉彼此的名字,以文会友,上园饭店的相聚使他们一见如故。

两个读书会的参加者虽然不尽相同,友谊却是相同的,面对面的切磋,北往南来的鸿雁,深化了讨论,也深化了友谊。于是,一个念头应运而生:合出评论集子;于是,又一个念头不谋而合:书名一定得有"上园"二字,以纪念在这家饭店萌生的学术友谊......

这段记述和其他几位当事人的记述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吕进更注重对其内涵的揭示,而不太注意事实本身的描述。但他所谈的仍然是"上园派"形成的过程。对于这个群体的基本特点,吕进用了三个词组来描述:求实意识、创新意识、多元意识。它们正是"上园派"诗学主张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后来研究"上园派"及其诗论家的文章也大多认同这几个特点。

第一次在专著中对"上园派"进行介绍并评价的是黄子健、佘德银、周晓风合著的《中国当代新诗发展史》:

新时期诗歌理论批评中所谓稳健派代表了企图超越崛起派和传统派各自偏颇的"第三条道路"的努力方向。在新时期围绕朦胧诗展开的论争中,这一派稍微后起,但人数更多,实力较强,是前两派均所不及的。其中包括诸多诗人和诗论家如沙鸥、公刘、牛汉、刘湛秋、杨匡汉、陈良运、吕进、阿红、杨光治、朱先树、袁忠岳、叶橹、朱子庆等。后七人还因合作出版了《上园谈诗》,明显呈现出"一个学派的整体印象",被称为"上园诗派",是稳健派的中坚。该派诗歌理论批评的突出特点是力求平稳,力避片面。"求实、创新、多元"则大体反映了这一派诗论的基本风貌。

同类推荐
  • 初恋记忆

    初恋记忆

    钟跃民:“陕北这块地方很奇特,从表面上看,这是块贫瘠的土地,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表象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深奥的东西。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女状元

    女状元

    本文已设半价!只不过是多走了一步安吉从闪亮的T台走向了古代的人口贩卖市场,成了被拍卖品。真不知道古人的眼睛是怎么长的,明明是个极品美女却让人误会成了‘春哥’!男人就男人吧,好歹混了个‘二爷’当,时不时的还可以调戏下丫环,欺负下小厮,偶尔出个主意让那个当‘大爷’的大赚一笔就当是对他的回报。因为一时脑抽考了个状元玩,没想到皇帝小子逼良为娼,不不不,是逼民为官,将她交给妖孽相爷作手下,从此日子不太平。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整个曦王朝就没有君子了吗?靠,这不是欺负她不懂武功嘛!每日里饱受妖孽的‘催残’与骚扰,外加惊吓;皇帝小子对她也是虎视眈眈,时不时跟她玩下暧昧;就连刚正不阿的铁血将军也对她蠢蠢欲动;天哪,‘大爷’你就不要再来插一脚了!今科状元爷一夕之间成了曦王朝的热门人物,这倒不是因为他政绩卓著,而是因为他的到来在整个曦王朝的上层人物中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男风。***人物介绍(按出场顺序)洛无痕:长相俊美,性格圆滑,世代经商,曦王朝四分之一的财富是属于洛家的,也是买下安吉的‘大爷’左承轩:曦王朝的相爷,完全腹黑男,妖娆魅惑,阴晴不定,时邪时魅,让人捉摸不透,是安吉最可怕的对手古焰曦:曦王朝的君主,霸道冷酷,对安吉又爱又恨,除了用强无计可施司守:将相世家,子承父业,为曦王朝的铁血将军,性格刚毅,对安吉的娘娘腔很是不屑美男持续增加中结局一对一,过程待定美男宠物领养处左妖孽由亲亲玉莲雪藕领养,现正加紧调教中,为日后为祸人间作准备~洛无痕由亲亲潇洒冰少领养,据说要教他追女人的本领,期待中~其他众美男正等着各自的家主领回去~另外左左的亲妈玉玉帮红叶建了一个QQ群,群号为134164161,敲门砖:女主名有兴趣的亲亲快快加入,一起交流心得,红叶在那里恭候各位~推荐朋友的文文《拒嫁无情总裁》罗紫凌《豪门懒夫人》孤月如我《藏心妃子收六夫》南宫飞鱼《灭世双生》樱残雪《魅世红颜》三世石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我家娘子只想逆天

    我家娘子只想逆天

    她本是21世纪暗夜的金牌杀手,无意手刃了双亲,一杯好姐妹给的毒酒,重生在凤神大陆的废材九小姐身上。魔界魔皇霸守于她,神界战神的默默守护,身为冥幽的祭天魅女,想拿她祭天?那由不得你,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亡我,我就逆天。魔界美人鱼为奴,魔化的仙子情丝为兽,五丹镇守,欺我者死,辱我者灭,她纳兰瑾就是要站于凤神大陆的最巅峰,谁能奈我何。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带着宝贝嫁豪门

    带着宝贝嫁豪门

    “嘀铃铃……嘀铃铃……”午夜电话再一起的响起。程晨立马接起,就怕吵醒了在熟睡中的女儿。午夜凶铃也不过如此,只要是丈夫不在家的夜晚,家里的座机总会准点响起。好像就是从一个月前开始的。接起,“啊……啊!”又是如此劲爆的又销魂的声音,还夹杂着男人粗重的喘息声。这样的电话,快要将程晨给折磨疯了。不是没有想过不去接这个电话,甚至她将电话……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神秘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神秘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
  • 农门书香

    农门书香

    被退婚,人人都唾弃她,哥哥们不嫌弃还说要养她一辈子。可是,家里穷得掉渣,没油炒菜,一排的男儿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连个媳妇都娶不起,还怎么养妹子?穿越到这样的家庭,顾小北捶胸顿足,这家真的太穷了!为了过上好日子,她用前世在二十一世纪学的先进知识,带着家里的男儿走上致富的道路。起早贪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时,前未婚夫突然上门要求恢复婚约,厚颜无耻。之前从不露面的一些亲戚们都上门打秋风,贪婪无度。乡亲邻里眼红竟然使出各种手段无赖陷害,各种破坏。爹死后就跑了的娘亲突然出现,干涉他们的生活,无理取闹。你待我不义就别怪我不仁!顾小北将前未婚夫踢进粪池,冷笑一声:“顾小北不吃回头草!你不配,你只配那坨屎!”在那贪得无厌的亲戚们面扔肉给狗吃,顾小北微微一笑:“在我心里,你们连狗都不如!”让哥哥们把过分使坏的邻居擒上衙门,顾小北轻叹一声:“乡亲们,钱财要取之有道啊!”对着没见过的面的娘亲,顾小北面无表情地道:“我们兄妹只有娘生没有娘养,这声‘娘’你担不起!”顾家小北终长成,媒婆们纷纷上门提亲,顾小北搓了搓手,要选哪家呢?还没决定好,门外突然闪进一年轻夫子咬牙切齿:“顾小北,你占了我便宜不负责,还妄想嫁给别人?”顾小北仰头望天,冤枉啊!她哪里占他便宜了?她只不过好心做了一次人工呼吸而已啊!竟然被个夫子赖上了!【无赖夫子】某日某夫子特意路过顾家田边,闲闲观看,时不时对顾小北指手划脚,美其名曰:指点。顾小北锄头一扔,两手叉腰怒瞪某夫子:“你丫的就知道纸上谈兵,有种你下来耕地!”某夫子乐颠颠地下来拿起锄头就挖起来。半晌,某夫子终于停下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既然知道我辛苦,你就继续耕地!”顾小北敲了敲他的头。“今天耕地太累了,今晚你要做饭给我吃。”某夫子开始无耻提要求。“你不是说我做的饭难以下咽吗?”“没办法,总要适应啊!”“我求你适应了吗?”顾小北怒。“不敢请耳,固所愿也。”某夫子咧嘴一笑,露出白白的牙齿。“别再吟诗作对了,快干活!”顾小北再度发威。【快快长大】“小北,来。”顾大田捞了一碗稠粥给顾小北。几位哥哥的碗里都是非常稀的粥,只有给自己的是浓稠的粥,顾小北心里感动,笑着接过顾大田递过来的碗:“谢谢大哥。”她知道如果她推迟,哥哥们肯定不依,只会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