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00000002

第2章 诗体重建视角下的何其芳

吕进

诗体重建是摆在新诗面前的美学使命。巴渝之地的诗歌资源非常丰富多彩。尤其是三峡地区,是一片神奇的诗歌沃土。到了20世纪,新诗诞生,三峡地区这个诗歌之都又为新诗发展史相继推出众多的闪闪发光的名字,何其芳就是最负有盛名的一位。今年是何其芳诞辰100周年,在诗歌重建的使命面前我们更加怀念先行者何其芳。

百年新诗发展到了今天,必须在"立"字上下功夫了,必须坚决地推行"破格"之后的"创格"。时不我待。

重破轻立,一直是新诗的痼疾。新诗需要在个人性与公共性、自由性与规范性、大众化与小众化中找到平衡,在这平衡上寻求"立"的空间。当年梁实秋在《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一文里说过:"新诗运动的最早几年,大家注意的是'白话',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摆脱旧诗的藩篱,不是如何建设新诗的根基。" 重破轻立最明显地表现在诗体建设上。长期以来,不少诗人习惯跑野马,对于形式建设一概忽视甚至反对,认为这妨碍了他们的创作自由。新诗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在"解放"后的第二天,从"诗体解放"到"诗体重建"本是合乎逻辑的发展。胡适讲得好:"我们若用历史进化的眼光来看中国诗的变迁,方可看出自《三百篇》到现在,诗的进化没有一回不是跟着诗体的进化来的。" 的确,翻翻古代诗歌史就会发现,"风谣体"后有"骚赋体","骚赋体"后有五七言,五七言后有"诗余"--词,词后有"词余"--曲。

如果说,散文的基础是内容的话,那么,诗的基础就是形式。爱情与死亡,诗歌唱了几千年,还是有新鲜感,秘密正在于诗的言说方式的千变万化,诗体的千变万化。

新诗之新绝不可能在于它是"裸体美人"。对于诗歌,它的美还在衣裳。新诗的内容必须形式化,"裸体"就不是"美人"了。新诗,一定有自己的诗体。应当说,没有诗体就没有诗歌。

诗的本质是无言的沉默。以言传达不可言,以不沉默传达沉默,以未言传达欲言,要靠诗歌的特殊的言说形式。这形式依靠暗示性将诗意置于诗外和笔墨之外,这形式带有符号的自指性,它是形式也是内容。散文注重"说什么",诗歌更看重"怎么说"。诗的审美表现力和审美感染力,都与诗体有关。作为艺术品的诗歌是否出现,主要取决于诗人运用诗的特殊形式的成功程度。

回顾新诗的历史,闻一多"勒马回缰写旧诗",臧克家"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在新诗人中,绝不是个别现象,这反映了新诗人对形式的困惑。其实何其芳至少早在1944年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了他的思考。他写道:"中国新诗我觉得还有一个形式问题尚未解决。从前我是主张自由诗的。因为那可以最自由地表达我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但是现在,我动摇了。"这是先行者的敏感和智慧啊!

中国诗歌的三千年历史上,最早兴起的是自由诗,但是最有成就的是格律诗。严格的说,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就是格律诗传统,中国几千年诗歌培育出的读者就是格律诗读者。所以,自由诗基本是百年新诗的单一诗体,这显然是一个大缺憾,给新诗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效应。新诗百年而仍未在中国大地上立足,不能不说,新诗在诗体上的单向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废名当年曾在《新诗应该是自由诗》里宣称:"我们新诗就应该是自由诗,只要有诗的内容,然后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怕别人说我们不是诗了。"这毕竟是新诗早期之论。但有人至今居然还坚持说,"自由"就是新诗的特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是诗人的权利,这至少是不负责任之论。闭眼不看新诗当下的困境,闭眼不看诗人当下振衰起弊的努力,还固守这种"理论",还生活在废名的年代,实在令人费解。

对于任何艺术,都没有无限度的自由。自由体新诗也有文体边界。何其芳有一句话:"文学艺术没有什么绝对自由的形式,只有比较自由的形式和由于作者运用得熟练而成为比较自由的形式。"自由诗需要提升与规范,需要守住诗之为诗、中国诗之为中国诗的"常",守住新诗文体的几何学限度,守常而后求变,才会是中国诗歌之变。与自由诗并肩而立的应该还有格律体新诗,这不独中国,而是全世界的诗歌现象,无论欧美,还是亚非。与篇无定节、节无定行、行无定顿的自由诗相比,格律体新诗寻求相对稳定的有规律的格式和韵式。

倡导现代格律诗最有影响的是闻一多。新诗对旧体进行"破",闻一多则是对新诗进行"破"后之"破"的第一人。闻一多将新诗从"爆破"推向"建构",从"破格"推向"创格",将新诗推入了第二纪元。闻一多以"三美"为核心的现代格律诗理论,至今对于中国格律体新诗建设保持了一定影响。何其芳说:"你不能不承认他(指闻一多--吕按)用这种方式也写出了一些好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例:证明新诗里面的格律诗是可以创造成功的。"

将格律体新诗建设继续推向前进的代表性人物是何其芳,他的格律体新诗理论是长期思考与实践的成果。

对于新中国的现代诗学,70年代以前是政治论诗学时期。在引进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努力创造新时代的新诗学的同时,却在诗与政治的关系上,走向了极端,使得诗学的独立性、诗评家的独立人格都走了样。诗学成了政治的应声虫,诗评家的依附性人格随处可见。在新时期以前,现代诗学的成就非常有限。从今天看来,这个长长的时期,给后来者留下的诗学遗产并不多。随着政治环境的日趋反常,现代诗学的正面建树越来越少。何其芳在这个时期是个亮点。作为有诗歌创作成就、有宽阔文化视野的诗人,何其芳有更多的文体自觉,对诗的本质、诗的文体有比同时代人更多的敏感与思考。可以说,何其芳是能够进入诗的内部对诗进行艺术观察的为数不多的当代诗评家之一。

何其芳对于现代诗学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是他在1953年在北京图书馆主办的讲演会上提出的诗歌定义;一是他在1954年发表了《关于现代格律诗》一文。前者主要是就自由诗的形式问题发表意见,后者则是提出了现代格律诗的构想。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家。新诗作为中国古诗的对立面出现,彻底否定古诗,是不正常的,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新诗只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而已。何其芳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如果没有适合它的现代语言的规律的格律诗,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健全的现象,偏枯的现象。" 在《再谈诗歌形式问题》一文中,何其芳又说:"要解决新诗的形式和我国古典诗歌脱节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建立格律诗,就在于继承我国古典诗歌和民间诗歌的格律的传统,而又按照'五四'以后的文学语言的变化,来建立新的格律诗。"

和闻一多相比,闻一多注重从西方诗歌的借鉴,何其芳则更注意从中国古诗里吸取营养。也就是说,闻一多的诗学观是空间的,而何其芳的诗学观则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闻一多注重诗歌诗体的严整,何其芳则更注意严整中的变化。也就是说,闻一多的艺术追求是秩序,而何其芳的艺术追求更注意秩序中的多样。这是对闻一多的继承与发展。

对于现代格律诗,何其芳提出了三个要素:现代口语,比较整齐、比较鲜明的顿数,规律化的押韵。

在中国新诗人行列中,何其芳是有很高的中外文学修养的一位。他对中国古诗词,尤其是晚唐五代艳冶精致的诗词读得很多,《赋学正》、《唐宋诗醇》就是他最早的文学启蒙读物。他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见如故,冰心的小诗曾经令他醉心。他先后迷恋过泰戈尔、英国浪漫派及其后的维多利亚时期诗歌(最先是从徐志摩、闻一多的作品那里获得间接影响),法国象征派诗歌(最先是从戴望舒的作品那里获得间接影响),英美现代派诗歌。何其芳自幼博闻强记,他的阅读范围也不限于诗。他是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小说,易卜生和莎士比亚等的戏剧的知音。许多诗人都坦诚从何其芳那里汲取过艺术营养。公刘把艾青、何其芳、公木列为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而台湾诗人痖弦写道:"中国新诗方面,早期影响我最大的是30年代诗人何其芳,《山神》等诗便是在他的强烈笼罩下写成。何其芳曾是我年轻时候的诗神,他《预言》诗集的重要作品至今仍能背诵。"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的朦胧诗人,也较多的谈到了何其芳和他的《预言》。这样一位有文学修养有影响的诗人是持有一把较高的诗歌尺规的。

对于格律诗的三要素,何其芳还在诗歌创作里进行探索。试读他的《听歌》:"我听见了迷人的歌声,/它那样快活,那样年轻,/就像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歌唱她的不朽的青春;就像早晨的金色的阳光/因为快乐而颤抖在水波上,/春天突然回到了园子里,/花朵都带着露珠开放。"这首诗写于1957 年。用现代汉语写成;每节四顿; 每节一韵,双行押韵,是何其芳现代格律诗理论的体现。何其芳的《赠杨吉甫》、《夜过万县》、《张家庄的一晚》、《悼郭小川同志》等等都是这样的作品。

他的这些作品未必首首成功,但是我们应该记得列宁的话:"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有人曾将何其芳和臧克家两位诗人作过比较,认为在艺术风格上两人"恰是两个极端":"一柔一刚,一精一粗,一润一干,一甜一辣。如果说臧克家的诗是火,何其芳的诗便是水,臧的诗如某种矿物,带有尖锐的棱角;何的诗如某种植物,绿荫荫的柔曼曼的,随风摆,顺水漂。臧诗雄壮美如火箭升空,何诗则如雨后天空七彩的虹。"这个比较虽然有些不足,但大体上可以认为是确当的。何其芳的格律体新诗的实验也是如此,多的是植物的柔曼,似水的柔情。

当下一些人质疑格律体新诗的前景,何其芳却从不怀疑格律体新诗的未来。他说:"在将来,现代格律诗是会大大发展起来的;那些成功地建立了并且丰富了现代格律诗的作者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杰出的诗人。"何其芳还更具体地预见,随着艺术探索的进展,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有较多的人习惯欣赏和写作的基本格式出现,而这,正是格律体新诗成熟的象征。他说:"将来也许会发展到有几种主要的形式,也可能发展到有一种支配的形式。如果要我来预先设想,将来的支配形式大概是这样:它既适应现代的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又具有比较整齐比较鲜明的节奏与韵脚。"

当然,何其芳当年没有考虑到,要建立一种像古代五七言那样的固定诗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人需要追求的是能够自由抒发现代情感的无限多样的格律体新诗。 对于增多诗体,早期的新诗人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有最早的论述。他对于增多诗体的三个具体途径的论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自造或输入他种诗体,并于有韵之诗,别增无韵之诗。

格律体新诗一定要反对形式的单薄、单一与单调。对于现代读者,只有丰富多彩的诗歌形式才会满足他们的丰富多彩的审美需求。因此,致力于增多诗体,是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必要前提。

在何其芳之后,格律体新诗已经走了一段路程。新诗的诗体重建正在缓步前行,借用何其芳的诗句,就是:"在人忽视里绿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

同类推荐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热门推荐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清宫女相

    清宫女相

    一个身负逆命星、工作感情两失意的女子,机缘偶遇,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清朝,从此波折重重、奇遇迭生!乞丐,侠客,贵公子,阿哥,皇帝,到底哪个才是她命中注定的贵人?人情练达,嬉笑怒骂,从乞丐到女相,看她百炼成精;从破庙到皇城,看她谱写五味人生!
  • 天下美人之潇潇待暮雨

    天下美人之潇潇待暮雨

    未出生,她与他已订下婚约。刚出生,他满门遭荼,流落恶人之手。十六年后,她是人人嫌弃的丑丫环,而他却已成为震惊江湖的隐形杀手。帅杀手爱上丑丫环,这是上天恩赐的缘分。……失手杀了最爱的他,为救父亲步入深宫,身怀绝世武艺她要救国于天下。用半张面具引出惊天真相,由丫环变小姐,由小姐变后妃。在没有人知晓的背后,她还是本朝纯正血统逍遥公主。秦待芸,不,她是逍遥待芸!……潇潇是他,暮雨也是他。好人是他,恶人还是他。萧憬知道再也不能隐瞒真相,于是他选择死在她的剑下。在他心中,她永远是最美的女子。欢迎加群:240144775,期待与亲同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总裁,别捣乱

    总裁,别捣乱

    【新书推荐】新文http://m.pgsk.com/a/886070/《前妻离婚无效》已经上传了!【正文完结】她不小心招惹上陌生男人。一周后的总公司年会上,陌生男人身份曝光。公司破格提拔,他一跃成为她的顶头上司。*悄然怀孕,在妇产科,她看着他陪伴订婚对象产检。怀孕一月,她帮他的结婚对象解决烦恼。三个月,她看着他们举行盛大订婚典礼六个月,她挺着大肚看他们相爱缠绵。*有一分悸动在心里,我不会告诉你,我是坚硬的石花,可以自己熬过风吹雨打。或许命运的签只让我们遇见,却不让我们相恋。但是转身,又是谁在耳边,悄然许下我们的诺言……*九个月,孩子临盆,他踩着撒旦之光,幽然降临,紧紧攥着她的手腕,“告诉我,温暖,哪个男人有资格做我孩子的爸爸!”**推荐萌的完结作品:http://m.pgsk.com/a/310046/《隔云勿相望》经典婚恋三部曲。出版名《婚不由己》《我的如意狼君》http://m.pgsk.com/a/374478/《十年相思尽》已签约出版http://m.pgsk.com/a/500115/《豪门强宠:做你女人100天》已出版上市,出版名《豪门强宠》http://m.pgsk.com/a/579819/《前夫高攀不起》已出版上市,出版名《我的如意狼君2》
  • 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个现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胜天!怎能甘当一世炮灰?且看主角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斗郑贵妃;挽留申时行;什么红丸什么梃击什么妖书,明朝三大案疑云重重,我自全身而退。救不世之功臣,灭万世之祸首,一切只为逆天改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