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00000017

第17章 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及其深远影响 (1)

万龙生

今年是何其芳先生诞生100周年,为这样一位卓有建树的文学家,开展纪念活动,认真学习、消化他的丰富遗产,完全必要,很有意义。尤其是由于"何其芳现象"概念的提出,对他后期的成就存在研究不够、评价不足的状况,我以为有失偏颇,不但对何其芳有失公允,而且有碍于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所谓"何其芳现象",何休先生是这样概括的:纵观何其芳整个一生的文学活动,可以1942年文艺整风为分界线,划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作为诗人和散文家,作品中的个人抒情色彩即创作主体性都一样浓厚,作品都同样富有感染力,取得了读者公认的突出成绩,而1942年以后,何其芳成为了一位新起的革命文艺理论批评家和国家一级文学研究所的主持者,在其对"政治"与"文艺"的艰难选择中,充满了内心的矛盾,文学"主体性"即个人话语权严重失落,致使其创作上走下坡路而难以为继,文学理论批评上也只能得失参半,教训多多。 这大体上是准确的。

不过,"难以为继"与"得失参半"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他后期为实践自己的格律体新诗理论而创作的《何其芳诗稿》并非一无可取,例如受到批判的《回答》就是当时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且晚期的诗词创作则宜以开拓新路视之 ,其为继续探究新诗格律而得来的德国诗歌译作也不无价值。其文学理论批评的得失如何分别估计,同样不能简单从事,需要具体分解。在这个方面,我尤其觉得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理论,后来由于政治的原因而遭到扼杀,以至成为禁区,就更有必要重新估量。本文试图就何其芳提出这一理论的意义其产生的影响做一些论述。

《关于现代格律诗》解读

(一)

朱自清先生1935年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新诗集》撰写《导言》,指出新诗第一个10年中格律诗派与自由诗派、象征诗派三分天下的事实,充分肯定了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格律诗派的业绩。其后,随着"新月派"的瓦解,"格律派"逐渐沉寂无闻,自由诗成为主流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对民族性的普遍关注,新诗的形式问题又开始显得突出。何其芳是在这个方面考虑得最多、最深,并且伴以实践的一位诗人、理论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来阐述自己建立现代格律诗的观点,其中最系统的《关于现代格律诗》成为闻一多《诗的格律》(1926)以来,对于新诗诗体建设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

何其芳对中国现代白话诗歌形式的思考在19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集中体现于1954年发表的《关于现代格律诗》一文。此文的意义在于:

一、首先提出了"现代格律诗"的命名,而且得到公认,运用多年。这具有首创之功。因为此前谈论、研究新诗格律都没有给予一个确切的名称,形成一个科学的概念,必然会带来诸多不便,比"名不正言不顺"尤甚。稍前,在《关于写诗和读诗》中,他指出"虽然自由诗可以算作中国新诗之一种,但是我们仍很有必要建立中国现代的格律诗。" 而此文一开始就去掉了那个"的"字,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诗学术语。这样,现代格律诗就在时代上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有无格律上与新诗中的自由诗区别开来,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从而纠正了新诗是自由诗的错误观念。这无异于在诗的家庭里上了正式"户口",其意义自然不可低估。

二、本文论证了中国现代需要建立有别于诗词曲的崭新的格律诗的理由:

首先针对一种"无须乎"的观点,解决可不可以从形式上对诗歌进行分类的问题。何其芳指出,这是符合中外诗歌客观情况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当" 。在此基础上,再花较多的笔墨,着重解决"必要性"问题。他从以下几个方面,令人信服地得出了"主张建立现代格律诗的理由":

一是基于"中国的和外国的古代的诗歌,差不多都有一定的格律"这一事实,他认为"没有很成功的普遍承认的现代格律诗是不利于新诗的发展的",这是从诗歌传统与发展态势着眼;

二是"虽然现代生活的某些内容更适宜于用自由诗来表达,但仍然有许多内容可以写成格律诗,或者说更适宜写成格律诗",这是从表达内容的需要着眼;

三是"很多读者长期地习惯于格律诗的传统,他们往往更喜欢有格律的诗,以便反复咏味",这实际上触及了长期形成的民族欣赏惯性,从接受美学、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论证建立现代格律诗之必要。

反观现实,何其芳便对当时的诗歌生态提出了问题:"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适合它的"现代语言的规律的格律诗,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健全的现象,偏枯的现象。"并进而指出:"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不但我们总会感到是一种缺陷,而且对于诗歌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这一缺陷的弥补,这种"偏枯"现象的纠正,关系到诗歌发展的前景!

遗憾的是,虽然从那时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种"偏枯的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还需要期以时日。

(二)

建立现代格律诗的理由阐述清楚了,接下来的问题当然是格律诗与自由诗究竟有什么区别?何其芳给出了简单的回答:"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格律诗的节奏是以很有规律的音节上的单位来造成的,自由诗却不然。"至于押韵呢,二者的区别"并不在于押韵与否,而在于押韵是否也很有规律。"这样,格律诗就与自由诗划清了界限。

但是,在这两点上,同样是格律诗,现代格律诗与古代的格律诗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换言之,我们要建立怎样的现代格律诗呢?这就比解答上面的问题困难得多。

何其芳的策略是,首先弄明白古诗的节奏,"是以很有规律的顿造成的"。他举出五、七言诗的实例说明,"顿是音节上的单位,但它和意义上的一定单位(一个词或者两个词合成的短语)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而词呢,有两种情况:上阕与下阙的句法和韵式完全一致,形成规律;上下阙不完全一样而略有变化的延期,或者并不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的,看起来好似自由诗,但是必须按照固定格式填写,写起来却比五七言诗更加困难。因为当时有人以五七言句式试验新格律,何其芳指出,因为古代五七言诗是建立在文言的基础上,而"现在的口语偶却是两个字以上的词最多",要用这种句式"充分地表现完美今天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所以,何其芳对以五七言句式为基础建立新诗格律的主张,明确地宣布:此路不通!附带说一句,因为这涉及同样以五七言句式为主的民歌的局限性,也就为日后横遭批判埋下了祸根。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排除了一个障碍,这下可以进入核心问题了,即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现代格律诗。何其芳以闻一多的作品为例,重点说明"为了适应现代口语的规律",即以双音词为主,每行的顿数基本一样,又基本上以双音词收尾。而对押韵的必要性也谈了两条理由:"一是我们的语言里同韵母的字比较多;二是我们过去的格律诗有押韵的传统。"前者为语言的特点和优势所决定,后者关乎传统的继承。我想还可以补充一点,这是许多诗人切身体会到的,即音韵有助于诗思的展拓。有的古人偏好"险韵"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何其芳把现代格律诗应该具备的条件或曰必须达到的要求归结为两点:"按照现代的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的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地押韵。"由于他看到新月派时期强求每行字数一致形成的弊端,也确实认为"用口语来写诗歌,要顾到字数的整齐,就很难同时顾到顿数的整齐",所以,他就只强调了顿数的整齐,而允许在顿数整齐的前提下字数有所参差。

值得引起充分注意的是,何其芳并不绝对地强求"顿数的整齐",而是指出一首诗中每行顿数可以有3、4、5顿几种基本形式;而且如果有必要,顿数也是可以有变化的,只是"在短诗里面,或者在长诗的局部范围内,它应该是统一的。"实际上,这是为新时期格律体新诗的发展预留伏笔。

还应该注意的是,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并不是凭空得来的,他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验,另一方面还总结了新诗早期"格律派" 的经验。不过他在总结闻一多的不足时,不恰当地使用了"形式主义"的武器。如果说闻一多在肯定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方面做得不够,那么,何其芳在形式对于内容所起的能动作用缺乏认识:对于闻氏发现的诗的"建筑的美"的否认也显得草率。他更没有认识到就诗歌而言,其"有意味的形式"也是它的内容的有机部分。笔者在多年后阐释闻一多《诗的格律》时,针对闻氏批驳的讲究格律会毁坏诗人灵魂的错误观点就曾说过:"把形式与内容对立起来,不讲统一是完全违背艺术辩证法的。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就是行尸走肉;而只有灵魂,没有躯壳,便是孤魂野鬼了。"

(三)

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一文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其来有自。他自己的早年创作就受过新月派的影响;1950年3月10日,《文艺报》就辟出专栏,就"新诗歌的一些问题"开展笔谈,参加的诗人达十余人,关注新诗的形式问题,形成了主流倾向。肖三批评自由诗"自由"到"完全不像诗"的地步,田间明确地提出"要注意格律,创造格律",袁水拍提出"新诗歌最好要建立起一个形式来" 。

嗣后,于1953年12月-1954年1月由中国作协连续召开了3次有关新诗形式的讨论会,参与的诗人、理论家之众空前未有,可以说囊括了诗界精英。这场讨论的主要倾向是新诗应该走民族化的道路,从不同的方面就此进行探讨。连一向主张诗的"散文美"的艾青都提出了著名的新格律诗定义:"要求每一行有一定的音节,每一段有一定的行数,行与行之间有一定的韵律。" 何其芳的《关于现代格律诗》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产生的,并且成为新诗格律理论的重要文献。如果追溯得更远,其实,这也是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长期关注、思考的继续与深化。早在1944年,他就在《谈新诗》一文中谈到自由诗的弊端是"最容易流于散文化",不为广大群众所适应,因而对其产生了"怀疑"。

本来,可谓"形势大好",然而不曾料到,1958年的一场"新民歌"风暴使诗歌界注重形式和格律建设的倾向发生了逆转,只因为何其芳曾经论述古诗和民歌的"三字尾"句型在反映新的社会生活上有所局限,就招致劈头盖脑的围攻。据何其芳自己的梳理,大帽子竟达十三顶之多! 值得钦佩的是,他并没有被汹汹气势压倒,而是以非凡的勇气据理力争,笔战"群儒",写了长文为自己辩护,建立中国现代格律诗的主张不仅没有丝毫的动摇,而且毕生持守自己的信念。尽管从总体而言,实践不算成功(这有包括思想、生活在内的原因),但是直到晚年,他还通过德语诗歌的翻译进行现代格律诗的试验。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学术操守,是学界许多人望尘莫及的!

当然,毕竟人强不如势强,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他的现代格律诗理论只能从此束之高阁,被打入冷宫,直到多年以后,才能重见天日。对于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

《关于现代格律诗》的深远影响

(一)现代格律诗前期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何其芳建立现代格律诗的努力因触犯民歌受挫,那场批判之后,连"现代格律诗"这一术语也几乎消失,但是其影响仍然顽强地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理论是符合诗歌发展规律的,符合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还是有诗人愿意根据这一理论进行创作,并且出现了若干基本成型的现代格律诗作品。这些诗人中,闻捷是最杰出的代表。本来他的成名作《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就因为深受新疆民歌的影响而带有格律化倾向,他访问巴基斯坦所写的诗集《花环》就更是一部自觉采用了现代格律诗理念的成功之作。例如其中的《款待》就是每行九言四顿,由三个四行诗节组成。且看首节:

按照-部落-古老的-遗风,

宰羊-款待-远方的-弟兄,

让老树-撑起-遮阳-绿伞,

让山泉-洗净-旅途-风尘。

押韵也很有规律,每节一、二、四行押韵,各节异韵(2、3节分别为A、OU韵)。闻捷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就正好符合何其芳所说的顿数有规律地变化的要求,全诗都是由四行诗节构成,节内诗行的顿数安排大体上依照四五五四的模式。亦举一节为例:

他有着-太阳-似的-光辉,

他还有-普渡-众生的-慈善-心肠,

他爱-牧人-犹如-亲生的-子女,

永远-伸出-温暖的-手掌。

同类推荐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运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姥爷

    姥爷

    全书以第一人称。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本书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动人心扉。,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四川曲艺史话

    四川曲艺史话

    本书给了四川曲艺一个简洁、明快的艺术定义,对众多曲种进行了三级分类法,介绍了从汉代到近代四川曲艺的发展情况等。
热门推荐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是否青涩的青春,遇见你只在路途,却不知你即将远走,又或者太多年少的我们都走在成长的途中,盲目地找不到方向,跌跌撞撞地奔向远方。一场相遇已是缘尽一如阳光落下的斑驳,一场绚丽的开放已是开至尽头的荼靡。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凤舞兰陵

    凤舞兰陵

    网络金牌写手满座衣冠雪完胜之作,推荐榜、点击榜双料冠军。继《兰陵缭乱》之后再续兰陵王荡世传奇,少女将军横雪疆场,誓将绝世美男兰陵王收入囊中。她本是现代某著名房地产集团战略策划部部长,遭遇塌方,穿越到南北朝末期,成为一位将军的女儿——顾欢。乱世中,她初遇兰陵王,再识韩子高。保北齐、和北周、平突厥、定江南的纷繁战事,失身、弑君、无名无分的刻骨情感,少女将军顾欢如何一一应对?
  • 盛宠庶妃

    盛宠庶妃

    穿越成一名小小的庶女,秋明月既不自怨自艾,也不悲天悯人,而是悠闲的过着她的小日子。她的愿望很简单,只是保护母亲和弟弟平安长寿。可为毛那些人就不那么见不得她好呢?嫡母刻薄,处处找茬。嫡姐刁蛮,针锋相对。嫡妹伪善,处处算计。还有各位叔叔婶婶,堂姐堂弟堂兄堂妹,个个不省心。终于某一天,某女怒了。我靠,老虎不发威当老娘是病猫?嫡母陷害欲毁清白?我李代桃僵,让你抱着你的宝贝女儿在角落里哭吧。嫡姐颠倒黑白,强加罪名,欲害她失宠。我让你打掉牙往肚子里吞。嫡妹笑里藏刀,借刀杀人,我让你自食其果。姨娘算计、庶妹帮凶...小小宅院里每天上演不同好戏,热闹非凡。为了应付这一群三姑六婆,秋明月既费脑力又费心力,还得想尽办法求得圣旨把母亲升为平妻。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天降厄运。什么?要她嫁人?嫁给荣亲王世子?那个从六岁起就坐在轮椅上据说活不过二十岁且不举的残废?可嫁过去她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王妃面善心恶,不怀好意。太妃精明狡诈,心思狠毒。大伯心机深沉,欲夺权位。妯娌小姑小叔冷眼相对,各谋算计,处处打压...这些也就罢了,可...妖孽夫君不举?我靠,谁说的?那老娘肚子里的孩子哪儿来的?他身中剧毒活不过二十岁?我靠,那抱着她的人是谁?精彩片段一:“世子,世子妃的嫡母要对她施以家法。”“来人,砍了那女人的手。”某人满面黑线!!!!!!!!又一日。“世子,世子妃不小心打碎了王妃精心培育的墨菊。”“嗯,母亲闻起来就说是我打碎的。”“...”“哦,对了,派人到宫中去说一声。我记得上次苏州太守进贡的一盆凤凰振羽,既然世子妃喜欢,就去内务府吩咐一声。”某人嘴角抽搐,“可那凤凰振羽已经被皇上赏给淑妃娘娘了...”“告诉淑妃,那盆花本世子要了。”某人风中凌乱了!!!!!!!!!精彩片段二:某侍卫急匆匆而来,“世子,太妃说要给你选侧妃,人已经在门外了。”“赶走。”“可是...”“滚!”一块砚台瞬间飞了出去。侍卫堪堪躲过,擦去额头上的汗珠。“世子妃听说后带着丫鬟回娘家了...”话还未说完,眼前一阵风闪过。眼前哪还有人影?精彩片段三:太后寿宴,琳琅满目,觥筹交错,酒过三巡,邻国皇子提出和亲。“陛下仰承天恩,仁义天下,我皇敬重,愿与大昭联姻,结为秦晋之好,永不开战。”大昭朝臣面露喜色,皇上面色不改,眼中含笑。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时隔三年,甫一见面,沈青山就扔了她的婚戒,毁了她的婚纱,堵了她的未婚夫,抢了她的人!她气急败坏挣扎,“要怎么才能放过我?”沈青山诞着脸笑,一派多情姿态,“跟我生个孩子!”
  • 花木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花木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暠“新农业产业拓展暠和“新农村和谐社会暠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暠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暠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暠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综合征ABC

    综合征ABC

    本书较全面地收集和描述各类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以及首次描述时间,通过首字母顺序及系统分类两种方式进行检索,可作为临床工作者解决疑难杂症的工具书。本书内容全面,检索方式多样,查找方便。
  • 邪颜

    邪颜

    林来仪,二十一世纪的集团总裁,孤儿身份。因为小时候亲眼目睹父母之间的爱情破裂,所以她从来不相信爱情。却因为被一个差不多年龄大小的女孩儿所救而相信了友情。却不想,最后却死在了这份相信上。天不亡她,穿越时空,她成为了天凤王朝的公主,身份尊贵。却不想因为天生体弱让人大做文章,被皇帝送至皇宫中的一处荒岛,无人问津,自生自灭。她林来仪,虽然生得一副残破的病弱身躯,却有着一颗不似常人的心态。她不畏惧生死,更怕感情方面带来的挫折。原本以为穿越异世有父有母的她会很幸福的生活着,却不想,穿越换来的却是这样让她更为痛苦的结果。小小的她没有能力保护她想要保护的人,最终导致她们在自己面前死去。她发誓,宁可负天下人亦不让天下人负她。这辈子,既然老天爷重新给了她生命,那么她会留着这具苟延残喘的身体,好好的活着。但她绝对不会这么窝囊的活着,她要让那些抛弃和轻视她的人看清楚,她林来仪不是普通人。就是快死了,也绝对不让任何人低看她一眼。这一辈子,她要站在世界的巅峰,俯瞰大地。亲亲朋友们多多支持吧,这文是女强文,但是再强女主也是有弱点的。喜欢的就支持收藏留言吧。谢谢大家了。倾城新坑《风云皇后》简介:一场邂逅,演绎了一段感人心扉的爱情;一个女子,演绎了一段世人震惊的传奇;重重误会,幸运的邂逅成为痛苦的源头;风云女子,却因他的无情走远心痛难耐;曾经最美,却再难让时光倒退回到过去;他的温柔,不再为诺言般永远为她绽放;风云皇后,从此任风云掩盖她满身光华;她,穿越而来,带着前世满身的光华,投生天佑王朝,降生当朝定安王爷府。出生当晚,金光普照着整个天佑京都,定安王爷喜得此女,兴奋自然不言而喻,故取名倾城,随父姓沐。他,天佑最尊贵的皇帝,冷酷无情心狠手辣是他的保护色。微服出巡散心的他遇上了女扮男装的‘他’,竟会彼此交心。回宫的他被迫娶了名门闺媛,当再次寻‘他’时,为何‘他’却人间蒸发?当这无情帝王遇上传奇倾城,他们之间将会上演怎样的传奇故事呢?本文男配无数,当美男一一现身时,亲们可以踊跃报名领养,先来先得。(注:给点神秘感,这里就不给你们一一介绍美男的性格特征了)推荐文文:《夺吻》晗晗的现代文,贴近我们的生活,绝对精彩十足。《凤厨邪女》依然悠然的玄幻文,绝对让你大饱眼福。《恶女御夫》莲子儿《红颜独憔悴》苍寞寞《弃妃反休夫》七月紫音《邪恶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