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00000017

第17章 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及其深远影响 (1)

万龙生

今年是何其芳先生诞生100周年,为这样一位卓有建树的文学家,开展纪念活动,认真学习、消化他的丰富遗产,完全必要,很有意义。尤其是由于"何其芳现象"概念的提出,对他后期的成就存在研究不够、评价不足的状况,我以为有失偏颇,不但对何其芳有失公允,而且有碍于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所谓"何其芳现象",何休先生是这样概括的:纵观何其芳整个一生的文学活动,可以1942年文艺整风为分界线,划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作为诗人和散文家,作品中的个人抒情色彩即创作主体性都一样浓厚,作品都同样富有感染力,取得了读者公认的突出成绩,而1942年以后,何其芳成为了一位新起的革命文艺理论批评家和国家一级文学研究所的主持者,在其对"政治"与"文艺"的艰难选择中,充满了内心的矛盾,文学"主体性"即个人话语权严重失落,致使其创作上走下坡路而难以为继,文学理论批评上也只能得失参半,教训多多。 这大体上是准确的。

不过,"难以为继"与"得失参半"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他后期为实践自己的格律体新诗理论而创作的《何其芳诗稿》并非一无可取,例如受到批判的《回答》就是当时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且晚期的诗词创作则宜以开拓新路视之 ,其为继续探究新诗格律而得来的德国诗歌译作也不无价值。其文学理论批评的得失如何分别估计,同样不能简单从事,需要具体分解。在这个方面,我尤其觉得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理论,后来由于政治的原因而遭到扼杀,以至成为禁区,就更有必要重新估量。本文试图就何其芳提出这一理论的意义其产生的影响做一些论述。

《关于现代格律诗》解读

(一)

朱自清先生1935年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新诗集》撰写《导言》,指出新诗第一个10年中格律诗派与自由诗派、象征诗派三分天下的事实,充分肯定了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格律诗派的业绩。其后,随着"新月派"的瓦解,"格律派"逐渐沉寂无闻,自由诗成为主流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对民族性的普遍关注,新诗的形式问题又开始显得突出。何其芳是在这个方面考虑得最多、最深,并且伴以实践的一位诗人、理论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来阐述自己建立现代格律诗的观点,其中最系统的《关于现代格律诗》成为闻一多《诗的格律》(1926)以来,对于新诗诗体建设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

何其芳对中国现代白话诗歌形式的思考在19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集中体现于1954年发表的《关于现代格律诗》一文。此文的意义在于:

一、首先提出了"现代格律诗"的命名,而且得到公认,运用多年。这具有首创之功。因为此前谈论、研究新诗格律都没有给予一个确切的名称,形成一个科学的概念,必然会带来诸多不便,比"名不正言不顺"尤甚。稍前,在《关于写诗和读诗》中,他指出"虽然自由诗可以算作中国新诗之一种,但是我们仍很有必要建立中国现代的格律诗。" 而此文一开始就去掉了那个"的"字,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诗学术语。这样,现代格律诗就在时代上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有无格律上与新诗中的自由诗区别开来,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从而纠正了新诗是自由诗的错误观念。这无异于在诗的家庭里上了正式"户口",其意义自然不可低估。

二、本文论证了中国现代需要建立有别于诗词曲的崭新的格律诗的理由:

首先针对一种"无须乎"的观点,解决可不可以从形式上对诗歌进行分类的问题。何其芳指出,这是符合中外诗歌客观情况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当" 。在此基础上,再花较多的笔墨,着重解决"必要性"问题。他从以下几个方面,令人信服地得出了"主张建立现代格律诗的理由":

一是基于"中国的和外国的古代的诗歌,差不多都有一定的格律"这一事实,他认为"没有很成功的普遍承认的现代格律诗是不利于新诗的发展的",这是从诗歌传统与发展态势着眼;

二是"虽然现代生活的某些内容更适宜于用自由诗来表达,但仍然有许多内容可以写成格律诗,或者说更适宜写成格律诗",这是从表达内容的需要着眼;

三是"很多读者长期地习惯于格律诗的传统,他们往往更喜欢有格律的诗,以便反复咏味",这实际上触及了长期形成的民族欣赏惯性,从接受美学、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论证建立现代格律诗之必要。

反观现实,何其芳便对当时的诗歌生态提出了问题:"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适合它的"现代语言的规律的格律诗,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健全的现象,偏枯的现象。"并进而指出:"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不但我们总会感到是一种缺陷,而且对于诗歌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这一缺陷的弥补,这种"偏枯"现象的纠正,关系到诗歌发展的前景!

遗憾的是,虽然从那时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种"偏枯的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还需要期以时日。

(二)

建立现代格律诗的理由阐述清楚了,接下来的问题当然是格律诗与自由诗究竟有什么区别?何其芳给出了简单的回答:"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格律诗的节奏是以很有规律的音节上的单位来造成的,自由诗却不然。"至于押韵呢,二者的区别"并不在于押韵与否,而在于押韵是否也很有规律。"这样,格律诗就与自由诗划清了界限。

但是,在这两点上,同样是格律诗,现代格律诗与古代的格律诗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换言之,我们要建立怎样的现代格律诗呢?这就比解答上面的问题困难得多。

何其芳的策略是,首先弄明白古诗的节奏,"是以很有规律的顿造成的"。他举出五、七言诗的实例说明,"顿是音节上的单位,但它和意义上的一定单位(一个词或者两个词合成的短语)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而词呢,有两种情况:上阕与下阙的句法和韵式完全一致,形成规律;上下阙不完全一样而略有变化的延期,或者并不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的,看起来好似自由诗,但是必须按照固定格式填写,写起来却比五七言诗更加困难。因为当时有人以五七言句式试验新格律,何其芳指出,因为古代五七言诗是建立在文言的基础上,而"现在的口语偶却是两个字以上的词最多",要用这种句式"充分地表现完美今天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所以,何其芳对以五七言句式为基础建立新诗格律的主张,明确地宣布:此路不通!附带说一句,因为这涉及同样以五七言句式为主的民歌的局限性,也就为日后横遭批判埋下了祸根。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排除了一个障碍,这下可以进入核心问题了,即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现代格律诗。何其芳以闻一多的作品为例,重点说明"为了适应现代口语的规律",即以双音词为主,每行的顿数基本一样,又基本上以双音词收尾。而对押韵的必要性也谈了两条理由:"一是我们的语言里同韵母的字比较多;二是我们过去的格律诗有押韵的传统。"前者为语言的特点和优势所决定,后者关乎传统的继承。我想还可以补充一点,这是许多诗人切身体会到的,即音韵有助于诗思的展拓。有的古人偏好"险韵"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何其芳把现代格律诗应该具备的条件或曰必须达到的要求归结为两点:"按照现代的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的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地押韵。"由于他看到新月派时期强求每行字数一致形成的弊端,也确实认为"用口语来写诗歌,要顾到字数的整齐,就很难同时顾到顿数的整齐",所以,他就只强调了顿数的整齐,而允许在顿数整齐的前提下字数有所参差。

值得引起充分注意的是,何其芳并不绝对地强求"顿数的整齐",而是指出一首诗中每行顿数可以有3、4、5顿几种基本形式;而且如果有必要,顿数也是可以有变化的,只是"在短诗里面,或者在长诗的局部范围内,它应该是统一的。"实际上,这是为新时期格律体新诗的发展预留伏笔。

还应该注意的是,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并不是凭空得来的,他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验,另一方面还总结了新诗早期"格律派" 的经验。不过他在总结闻一多的不足时,不恰当地使用了"形式主义"的武器。如果说闻一多在肯定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方面做得不够,那么,何其芳在形式对于内容所起的能动作用缺乏认识:对于闻氏发现的诗的"建筑的美"的否认也显得草率。他更没有认识到就诗歌而言,其"有意味的形式"也是它的内容的有机部分。笔者在多年后阐释闻一多《诗的格律》时,针对闻氏批驳的讲究格律会毁坏诗人灵魂的错误观点就曾说过:"把形式与内容对立起来,不讲统一是完全违背艺术辩证法的。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就是行尸走肉;而只有灵魂,没有躯壳,便是孤魂野鬼了。"

(三)

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一文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其来有自。他自己的早年创作就受过新月派的影响;1950年3月10日,《文艺报》就辟出专栏,就"新诗歌的一些问题"开展笔谈,参加的诗人达十余人,关注新诗的形式问题,形成了主流倾向。肖三批评自由诗"自由"到"完全不像诗"的地步,田间明确地提出"要注意格律,创造格律",袁水拍提出"新诗歌最好要建立起一个形式来" 。

嗣后,于1953年12月-1954年1月由中国作协连续召开了3次有关新诗形式的讨论会,参与的诗人、理论家之众空前未有,可以说囊括了诗界精英。这场讨论的主要倾向是新诗应该走民族化的道路,从不同的方面就此进行探讨。连一向主张诗的"散文美"的艾青都提出了著名的新格律诗定义:"要求每一行有一定的音节,每一段有一定的行数,行与行之间有一定的韵律。" 何其芳的《关于现代格律诗》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产生的,并且成为新诗格律理论的重要文献。如果追溯得更远,其实,这也是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长期关注、思考的继续与深化。早在1944年,他就在《谈新诗》一文中谈到自由诗的弊端是"最容易流于散文化",不为广大群众所适应,因而对其产生了"怀疑"。

本来,可谓"形势大好",然而不曾料到,1958年的一场"新民歌"风暴使诗歌界注重形式和格律建设的倾向发生了逆转,只因为何其芳曾经论述古诗和民歌的"三字尾"句型在反映新的社会生活上有所局限,就招致劈头盖脑的围攻。据何其芳自己的梳理,大帽子竟达十三顶之多! 值得钦佩的是,他并没有被汹汹气势压倒,而是以非凡的勇气据理力争,笔战"群儒",写了长文为自己辩护,建立中国现代格律诗的主张不仅没有丝毫的动摇,而且毕生持守自己的信念。尽管从总体而言,实践不算成功(这有包括思想、生活在内的原因),但是直到晚年,他还通过德语诗歌的翻译进行现代格律诗的试验。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学术操守,是学界许多人望尘莫及的!

当然,毕竟人强不如势强,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他的现代格律诗理论只能从此束之高阁,被打入冷宫,直到多年以后,才能重见天日。对于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

《关于现代格律诗》的深远影响

(一)现代格律诗前期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何其芳建立现代格律诗的努力因触犯民歌受挫,那场批判之后,连"现代格律诗"这一术语也几乎消失,但是其影响仍然顽强地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理论是符合诗歌发展规律的,符合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还是有诗人愿意根据这一理论进行创作,并且出现了若干基本成型的现代格律诗作品。这些诗人中,闻捷是最杰出的代表。本来他的成名作《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就因为深受新疆民歌的影响而带有格律化倾向,他访问巴基斯坦所写的诗集《花环》就更是一部自觉采用了现代格律诗理念的成功之作。例如其中的《款待》就是每行九言四顿,由三个四行诗节组成。且看首节:

按照-部落-古老的-遗风,

宰羊-款待-远方的-弟兄,

让老树-撑起-遮阳-绿伞,

让山泉-洗净-旅途-风尘。

押韵也很有规律,每节一、二、四行押韵,各节异韵(2、3节分别为A、OU韵)。闻捷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就正好符合何其芳所说的顿数有规律地变化的要求,全诗都是由四行诗节构成,节内诗行的顿数安排大体上依照四五五四的模式。亦举一节为例:

他有着-太阳-似的-光辉,

他还有-普渡-众生的-慈善-心肠,

他爱-牧人-犹如-亲生的-子女,

永远-伸出-温暖的-手掌。

同类推荐
  • 李清照的词与情

    李清照的词与情

    通过对李清照传世词作的解读,以独特视角展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一本既不失本相又温情俏皮的李清照词传,倾诉浮华岁月的易安心曲。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假如生活斯骗了你》主要内容:说真的,他可是真心喜欢你的啊!如果我是你,肯定会带他远远地离开这里,这样不是很好吗?他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未婚夫……你为什么不想嫁给他呢?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热门推荐
  • 穿越携带乾坤鼎

    穿越携带乾坤鼎

    炼化血脉本源,提升天赋;炼化灵魂本源,增强悟性;炼化业力,使人霉运不断;炼化功德,万邪不侵;炼化气运,融入几身;炼化神通种子、炼化后天返先天......炼丹、炼器,更是基础功能。有了乾坤鼎,修仙不用愁。地球屌丝刘波携带乾坤鼎异界附身,成就修仙传奇。***新书《梦境归来做才子》已经发布,期待大家的支持!《梦境归来做才子》简介:梦想照进现实,梦境归来,传奇人生从此刻开始!天籁之音,如椽巨笔,演技非凡,才高八斗,点石成金,这都不是梦想。歌坛天王,畅销作家,国际影帝,著名导演,商界巨擘,莫正阳集于一身!国民才子,霸道来袭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米兰,幸福未眠(全本)

    米兰,幸福未眠(全本)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A23岁那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叶怡岚在父亲的安排下,成了许氏集团二公子许云翔的助理…24岁那年,她向27岁的他告白,却换来一句“你喜欢我什么?”她一时语塞,喜欢一个人还需要理由吗…30岁那年,他终于承认自己早已中了她的毒,不再逃避…B他向她求婚—她却面露尴尬,“我们先试婚一段时间成吗?”他很想敲开她的脑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按你的说法,我们在一起住的时间有两年了,这还不算试婚?”“那一纸婚约对你真的很重要?”她被自己说出口的话惊住。“叶子,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你忘记那场不愉快?”他轻叹一声,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无奈。她怔了下,怎么话题又扯到结婚上,苦笑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相信永远…”C在两家家长的授意安排下,他和她走到了一起…当两个人一一看出背后所有的阴谋后,他和她又被家人推到悬崖边上…不得已,两人无奈之下选择试婚,却依然逃离不了诸多的考验…一场再简单平凡不过的感情,却变得不再平凡,爱情的道路上处处充满荆棘…D当他35岁,她32岁,走过那3年之痛,7年之痒,9年之殇,他们还能否重新牵手重温他们的旧梦,能否坚持走完那段属于他们的幸福…中国-韩国-米兰-迪拜-米兰-温哥华-米兰上万米爱情长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 单身女人的24堂必修课

    单身女人的24堂必修课

    高品位女人正在成为潮流,高品位女人是永恒的经典。时代需要我们去塑造高品位女人,成就高品位女人,推动高品位女人,传播高品位女人,标榜高品位女人。本书通过全方位的解读,让你成为一个有高品位的女人。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幸福的闪电

    幸福的闪电

    单身女子蓝翎从小县城考研到了北京,工作、生活。以蓝翎为中心,存在三个三角,蓝翎、左恩与楼下的男人,蓝翎、左恩与左恩的太太,蓝翎、楼下的男人和楼下男人的太太。蓝翎是三个三角的旋涡,蓝翎与左恩之间的纠葛是真实的,左恩苦苦追求蓝翎已好多年,但蓝翎与楼下的男人之间无其实,唯存在于蓝翎的梦中和潜意识中……
  • 谁曾许我地久天长

    谁曾许我地久天长

    有人曾说,如果你一直不爱一个人,就不要忽然爱上他,否则当你爱上他,就是失去他的时候。恩雅遇上昀哲的时候,她已经有了宇枫。
  • 成功决策(一分钟经理人)

    成功决策(一分钟经理人)

    本书的主人公斯蒂芬综合了生活中多数人的影子,初出校门,他立志成才,渴望建功立法,但他碰到了我们都碰到过的困惑和问题,一度意志消沉。后来,斯蒂芬得到了“一分钟经理人”杰尔先生的指点和帮助,一步步走向卓越,成为杰出的职业经理。一分钟经理模式是当前最浒的管理和工作、生活模式之一;几乎全球一流企业都崇尚一分钟经理,并且大力推广;一分钟经理模式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模式,将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这套《一分钟经理人》系列丛书包括了时间管理、销售、领导、决策四个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容易出问题,也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