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54

第54章 刘勰与《文心雕龙》 (7)

而从最终结果看,只要最后达到"成功"或者"致绩",迟速也并无好坏之分,所以刘勰说:"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最终结果是"成功"或者是"致绩",均是好的结果,之所以速或者缓,这与人的禀才及其文章体制的大小有关系。在刘勰看来,无论难易迟速,要写好文章,都需要"博练",对于是否有"学浅而空迟"或者"才疏而徒速"的现象,刘勰认为"以斯成器,未之前闻"。在思之迟速的问题上,刘勰还引申到"博见"与"贯一"的主张上去了,他认为"临篇缀虑"之时,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刘勰认为"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刘勰这些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神思不仅有迟速的问题,还有通塞的问题。刘勰说:"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神思的"通"与"塞"是创作中常见的现象,神思的塞是无法拒绝的事情,但是神思也不能随时都"通"着,随时都腾云驾雾,心在魏阙之下,这样也受不了,而创作者最关心的当然是神思之"通"以及通后神思的顺畅运行。刘勰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引出了"志气"与"辞令",以为神思既涉及"志气"又涉及"辞令","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这就意味着要想让神思"通"以及通后能顺畅地运行,既要陶养志气,又要把握辞令。

首先我们来看欲神思"通"必须陶养志气这个方面。在刘勰看来,神思要通,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要虚静,他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实际上是诱发神思"通"的精神准备、心境准备。刘勰认为要"虚而待通",那怎么才算"虚静"呢?刘勰认为要"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才能够"虚静",就是说要疏通我们的五脏,洗涤我们的精神,给我们的精神洗个澡。一看这几句话,就知道它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先秦的老庄,老子说"涤除玄览",庄子说要心斋、坐忘,老庄当然不是为了谈为文之神思,但刘勰确实是把老庄的思想用于为文之神思了。

诱发神思"通"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神思通后完全有可能因为你的能力很差而无法让其顺畅运行去完成你的为文工作,所以,除了陶养志气去诱发神思这一条外,还必须有确保神思开启之后顺畅运行的条件,神思来了的时候你要抓得住,表达得出来,这就是陆机《文赋》里面所说的"文逮意"问题,要逮得住意,这就是刘勰所讲的枢机了,而辞令是枢机的核心。"关键"通了,只是神思"通"的一部分,而"枢机"通了,才能完成神思的实质性任务,所以就有把握辞令的能力问题了。刘勰用四个方面来说明把握辞令的问题--"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以为做到这四个层面就能够让辞令逮意,使神思顺畅运行而创造性地表现为文章。陆机说写文章有两大难点,一个是意要称物,二是文要逮意,实际上,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把这两个方面都包含进去了,意要称物就是想象,文要逮意是要把想象的东西变成事实上的文章。

满足了这四个方面的条件,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以为"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也。而"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是什么过程呢?就是要把想象的东西固定下来,把它表达成文字文章,所以刘勰说这个功夫是非常重要的,乃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如果不能够虚静,就不能够驰骋想象,但是心中驰骋想象不等于就是文章,需要把它变成文字,不至于空想一场。作家不仅要想,还要写,不仅脑袋要想,还要拿起笔把它写出来,所以说神思是两个方面、两个环节的工作,以虚静而启动神思,以辞令而落实神思,而笔要拿得起来就需要"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的功夫。但神思再顺畅地运行,我们的心再灵敏,也很难把心之所思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刘勰在文章中又说了几句话:"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落笔之前信心百倍,落笔之后一看,只完成了构想中的一半,也就是说,从神思开启到完成的过程中,实际上一个人能够完成一半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

关键是当神思一点也没有的时候怎么办?刘勰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开出了一剂药方,就是顺其自然。他在《神思》篇中说:"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刘勰以为在文思不通、神思消失的时候,不要强制自己,强制不能带来神思,反而会伤身。谈到这里就涉及《文心雕龙》的《养气》篇了黄侃先生在注"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时说:"此与《养气》篇参看。......文章之事,形态蕃变,条理纷纭,如令心无天游,适令万状相攘。故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执璇机以运大象,处户牖而得天倪,惟虚与静之故也。",这实际上又回到"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上去了,神思不来,则"养气以待神思",这确实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为文原则。在《养气》篇中,刘勰提出了一个根本的论说--"率志委和"说。他说:"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情之数也。"神思没来的时候,强制性地去把神思找来,只能弄得人"神疲而气衰",这就是"钻砺过分"的结果,会导致心气受到摧残。

刘勰讲到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说:"曹公惧为文之伤命,陆云叹用思之困神。"神思没来的时候,如果强迫它来,不但神思不会来,反而会伤了人的元气,这是刘勰对人们"钻砺过分"的警告。神思不通了就要养,养到一定程度神思自然就来了,要顺其自然而不要有意为之,所以,刘勰在《养气》篇中说"从容率情,优柔适会"才是真正的"待思"态度,他继续说道:"若销铄精胆,蹙迫和气,秉牍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如果强行去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秉牍以驱龄"、"洒翰以伐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折寿短命。在他看来,要保持圣贤那样的素心泰然处之,顺其自然,而不要"钻砺过分"。最后,刘勰在《养气》篇中总结道:"思有利钝,时有通塞......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思有利钝"就是《神思》篇中刘勰说的"思之缓"与"思之速","时有通塞"就是《神思》篇中说的"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这两种情况。总之,刘勰认为人应该怀着一颗自然之心来对待这件事情。关于"养气以待神思"的问题,刘勰讲得非常好,对于大家写文章很有帮助。

(二)心物论 (1)

刘勰的心物论主要体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里。"物色"并不等于就是一切外物,而是有所特指的,《文选》中物色类赋下面的李善注云"四时所观之物色而为之赋",又说"有物有文曰色,风雅无正色,然亦有声",范文澜先生据此而言曰:"物色犹言声色。"而詹锳先生说:"《文选》赋的物色类中收入《风赋》、《秋兴赋》、《雪赋》、《月赋》四篇,可见'物色'所指的是风、花、雪、月,春、夏、秋、冬之类。"我以为詹锳先生的看法略有欠缺,物色也不等于就是四时之自然景物,而是四时景物的外貌,这从《物色》篇中的"情貌无遗"、"写气图貌"、"物貌难尽"、"物有恒姿"等用语可以得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比较同意范文澜先生的看法。

心物论在传统中并不是创作论的专属品,一般思想史中也有心物关系学说,例如宋明理学与心学中对于心物关系就有很多讨论。我们这里当然不是要去讨论那些,而是要讨论创作论中的心物关系学说。从现代理论的角度看,创作论中的心物论是关于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之间关系的理论。从逻辑上说,心物关系必然有三个层面--物动心、心观物、心物交融。事实上,《物色》篇中也谈到了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心物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物动人心,心随物转"。天地四时物色天天都在感动着人们,人们的心灵奔赴到万象世界,随着万物而宛转。刘勰在《物色》篇中一开头就用非常美妙的词汇总说物对心的触动关系:"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就是物动人心。在刘勰看来,物色奔赴眼前,自然界的那些昆虫都情不自禁地受到感动:"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阳气萌动,春天到来,玄驹(红蚂蚁)就出来走动了,阴律凝定,秋天到来,丹鸟(螳螂)就准备食物打算闭藏起来了,"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四时的物色都能够感动微虫,而人"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是宇宙中的精华,面对多彩的世界,难道就能够在这些美丽的景色面前无动于衷吗?刘勰说:"物色相召,人谁获安?"人在物色相召之下,绝对不会心如死灰,而是"心亦摇焉"。

刘勰接下来就对四时之景色感动人心的情况做了一个概括:"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四时之景物物色不同,则触动人心灵上不同的感情。刘勰接下来更说明了人面对物色相召心灵感动的必然性:"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面对外界这些物色,人不得不感动,不感动非人也,不感动非动物也,而《文心雕龙·明诗》篇中也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也说明了有情之物感于天地万物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正如刘勰所说,心灵就会"随物以宛转",刘勰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物色感动了你的心灵,你就把你的心交给了外物,你的心就随着外物到物色世界去遨游宛转,浮想联翩。这个问题与刘勰《诠赋》篇里面说的"情以物兴"是相同的。

心物关系的第二个层面是"物随心转,与心徘徊"。心物关系随心物转外,接下来当然就是物随心转了。这个时候,主体就成了真正的主体,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处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状态,外面的景物也要随着我们的心而变化,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也是同样的意思。这时候我是主体,物随着我的心而转,我心伤悲,物知我哀,我心愉悦,物知我喜,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移情作用。外在的物体和人一起高兴,一起悲伤,这就是物随心转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环节,《物色》篇称之为"与心徘徊"。这个问题与刘勰《诠赋》篇里面说的"物以情观"是相同的,正因为"物以情观",所以主体性就显示了出来,故"词必巧丽"也。

心物关系的第三个层面是"心物交融"。心随物转与物随心转是从逻辑上来分的,实际上心随物转与物随心转往往是二合一的,两个过程同时展开,这两个过程同时展开就是心物交融了。在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看来,写作是"目既往返,心亦吐纳"的双向互动过程,"吐"是心随物转,"纳"是物随心转,"目往"则是我们的眼睛从眼前推到无限远处,"目返"则是从无限远处拉回到眼前,创作就是主客体之间往返吐纳的过程。这主客体之间的往返吐纳最后形成主客体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系,刘勰在《物色篇》最后的"赞曰"里面说:"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这两句话也足以概括心物之间那种良性互动、相互交融的关系与状态,"情往似赠"是说我们把感情投射给外在事物,"兴来如答"是物色世界给我们以回报,触发我们的灵感,触发我们的神思。"目既往返,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这四句话就是整个创作过程中心物关系最简洁的表达,有人用一本书来讨论心物关系,在我看来,还不如刘勰这四句话来得直截了当。

同类推荐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这是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也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它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书中收录多多诗作60余首,随笔40多篇,另有作者行脚途中若干摄影作品。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热门推荐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邪魅小师妹

    邪魅小师妹

    卿姚佳,在一次爬山比赛中偶遇一奇怪的老和尚,穿越到了一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又遇上了一奇怪的老头,非要收她为徒,真是开玩笑了,自己都十九了,怎么还能习武的.奈何辩解无效,被困在深山里,习武不是吗,闲暇时发现昔日未曾谋面的师兄们的房间很是整洁美观,这老头真是偏心眼,偏要我一个女孩子主那么简陋的屋子,趁师兄们不在山上,我就给你们免费装修一下,小费就免了。恶搞一通,面目全非,师兄们竟然要回山,乖乖,这可了不得了,为免被师兄们追打,被师父处罚,我主动请缨,出山历练。楚云飞,大师兄文韬武略,一代将才,是征战沙场的大将军。苏谦和,二师兄温文尔雅,一代神医,漂泊无定,神秘莫测。萧士杰,三师兄儒雅稳重,一生意奇才,从不做无本的生意,慕容秋白,四师兄冷漠深沉,身份最是神秘,来处不清楚,陆若离,五师兄幽默风趣,一代神偷,据说他家事显赫,为何为贼暂不清楚。我的五位师兄个个风流倜傥,身兼所长,但是又怎抵得过我邪魅小师妹的精灵古怪,看我如何把你们玩的团团转。...................................................................................................同时推荐偶的另两篇作品..................《邪王之真爱》....................《王的爱妾》
  • 嗜血娃娃

    嗜血娃娃

    全天下每个女孩子童年都无法抗拒的小娃娃,没想到竟然成了嗜血恶魔,他们以他那无辜的眼神和纯良的面庞做伪装,扼杀了多少无辜的人……
  • 战神之路系列第三部

    战神之路系列第三部

    为了追求真爱,我进入了另一个陌生的国度--幻魔大陆。在这里,我拥有数种身份,却发现了又一个强大的自己。是什么力量能复制幻魔大陆人、神、魔三界第一强者的身体?会有谁拥有控制三界的能力?为了摆脱命运的安排,无奈之下踏入了挑战自己的战神之路!
  • 妖主太腹黑

    妖主太腹黑

    夜心雪是不是前世的她杀人如麻作恶多端。所以,当魂归异世的时候。她才会变成了手无缚鸡之力,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不管怎么说,前世的她好歹也是黑帮的大姐大,冷艳动人。怎么一到异世就完全颠覆。一张天真无辜的娃娃脸,不管做什么表情都十分的委屈可怜。天,传出去,她还要不要在这世界上混了。【精彩片段抢先看】“夜长老,我挑选她。”某不知名的家族子弟竟然在挑战会上点名夜心雪。竟然让人唏嘘不已,堂堂一个幻灵之力几段的法师竟然挑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子。这一场决斗,结果好像已经很明显了。夜心雪微眯着双眼,暗道,难道她看起来就那么好欺负?【精彩片段抢先看】“夜族长,请问你们应该怎么给我们一个交代,夜心雪竟然将我的孙子打成重伤,这一笔账该要怎么算。”某族族长挑衅的看着夜族族长,同时也看向了夜心雪,眼神在她的身上不停的打量着。“爷爷,那个男人想要对我做出不轨的事情,更何况,就我这样子,怎么可能把一个大男人打成这个样子,你们就算想要陷害我们夜家,也要找个正当的借口吧。”夜心雪抽泣的说着,那摸样有多可怜就多可怜,实际地下暗自肺腑,怎么样,老娘就打了你怎么样,有本事咬我啊。【有爱的领养榜开启啦】某若是亲妈,所以不管是嫁女儿还是怎么的。都要风风光光的。所以下面是文章人物,大家踊跃的领养哦。夜心雪☆☆☆☆☆☆☆☆由liangbing521亲领养端木轩☆☆☆☆☆☆☆☆烈☆☆☆☆☆☆☆☆☆☆由潇湘天若然领养,哈哈咱有爱的夫君雪倾城☆☆☆☆☆☆☆☆雪色☆☆☆☆☆☆☆☆☆黑瑟☆☆☆☆☆☆☆☆☆……还有很多人物没有出来,等出场了再列出啦,哈哈。=================================、198710837【这是我和几个朋友联合的读者群】喜欢这本书的亲们可以加入群号,敲门砖是【夜心雪】推荐绯儿的新文:男宠女,女护男。绝世佳宠,宠爱无极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去看看,保证不会失望的。【推荐好友的美文】极品仙尊:优质妾儿:绯色暗夜:重生之纨绔千金:◇◆◇◆◇◆◇◆◇◆◇◆◇◆◇◆◇◆一等丑颜:错桃花:感谢我看素材网免费提供封面支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人格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从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是一种导引,介绍了人格与生活、人格与情感、人格与事业的关系,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人格魅力就是一种独立于外貌和才能之外的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以及人格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内容。人格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是一种震撼。让人向往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