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54

第54章 刘勰与《文心雕龙》 (7)

而从最终结果看,只要最后达到"成功"或者"致绩",迟速也并无好坏之分,所以刘勰说:"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最终结果是"成功"或者是"致绩",均是好的结果,之所以速或者缓,这与人的禀才及其文章体制的大小有关系。在刘勰看来,无论难易迟速,要写好文章,都需要"博练",对于是否有"学浅而空迟"或者"才疏而徒速"的现象,刘勰认为"以斯成器,未之前闻"。在思之迟速的问题上,刘勰还引申到"博见"与"贯一"的主张上去了,他认为"临篇缀虑"之时,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刘勰认为"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刘勰这些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神思不仅有迟速的问题,还有通塞的问题。刘勰说:"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神思的"通"与"塞"是创作中常见的现象,神思的塞是无法拒绝的事情,但是神思也不能随时都"通"着,随时都腾云驾雾,心在魏阙之下,这样也受不了,而创作者最关心的当然是神思之"通"以及通后神思的顺畅运行。刘勰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引出了"志气"与"辞令",以为神思既涉及"志气"又涉及"辞令","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这就意味着要想让神思"通"以及通后能顺畅地运行,既要陶养志气,又要把握辞令。

首先我们来看欲神思"通"必须陶养志气这个方面。在刘勰看来,神思要通,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要虚静,他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实际上是诱发神思"通"的精神准备、心境准备。刘勰认为要"虚而待通",那怎么才算"虚静"呢?刘勰认为要"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才能够"虚静",就是说要疏通我们的五脏,洗涤我们的精神,给我们的精神洗个澡。一看这几句话,就知道它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先秦的老庄,老子说"涤除玄览",庄子说要心斋、坐忘,老庄当然不是为了谈为文之神思,但刘勰确实是把老庄的思想用于为文之神思了。

诱发神思"通"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神思通后完全有可能因为你的能力很差而无法让其顺畅运行去完成你的为文工作,所以,除了陶养志气去诱发神思这一条外,还必须有确保神思开启之后顺畅运行的条件,神思来了的时候你要抓得住,表达得出来,这就是陆机《文赋》里面所说的"文逮意"问题,要逮得住意,这就是刘勰所讲的枢机了,而辞令是枢机的核心。"关键"通了,只是神思"通"的一部分,而"枢机"通了,才能完成神思的实质性任务,所以就有把握辞令的能力问题了。刘勰用四个方面来说明把握辞令的问题--"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以为做到这四个层面就能够让辞令逮意,使神思顺畅运行而创造性地表现为文章。陆机说写文章有两大难点,一个是意要称物,二是文要逮意,实际上,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把这两个方面都包含进去了,意要称物就是想象,文要逮意是要把想象的东西变成事实上的文章。

满足了这四个方面的条件,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以为"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也。而"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是什么过程呢?就是要把想象的东西固定下来,把它表达成文字文章,所以刘勰说这个功夫是非常重要的,乃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如果不能够虚静,就不能够驰骋想象,但是心中驰骋想象不等于就是文章,需要把它变成文字,不至于空想一场。作家不仅要想,还要写,不仅脑袋要想,还要拿起笔把它写出来,所以说神思是两个方面、两个环节的工作,以虚静而启动神思,以辞令而落实神思,而笔要拿得起来就需要"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的功夫。但神思再顺畅地运行,我们的心再灵敏,也很难把心之所思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刘勰在文章中又说了几句话:"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落笔之前信心百倍,落笔之后一看,只完成了构想中的一半,也就是说,从神思开启到完成的过程中,实际上一个人能够完成一半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

关键是当神思一点也没有的时候怎么办?刘勰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开出了一剂药方,就是顺其自然。他在《神思》篇中说:"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刘勰以为在文思不通、神思消失的时候,不要强制自己,强制不能带来神思,反而会伤身。谈到这里就涉及《文心雕龙》的《养气》篇了黄侃先生在注"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时说:"此与《养气》篇参看。......文章之事,形态蕃变,条理纷纭,如令心无天游,适令万状相攘。故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执璇机以运大象,处户牖而得天倪,惟虚与静之故也。",这实际上又回到"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上去了,神思不来,则"养气以待神思",这确实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为文原则。在《养气》篇中,刘勰提出了一个根本的论说--"率志委和"说。他说:"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情之数也。"神思没来的时候,强制性地去把神思找来,只能弄得人"神疲而气衰",这就是"钻砺过分"的结果,会导致心气受到摧残。

刘勰讲到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说:"曹公惧为文之伤命,陆云叹用思之困神。"神思没来的时候,如果强迫它来,不但神思不会来,反而会伤了人的元气,这是刘勰对人们"钻砺过分"的警告。神思不通了就要养,养到一定程度神思自然就来了,要顺其自然而不要有意为之,所以,刘勰在《养气》篇中说"从容率情,优柔适会"才是真正的"待思"态度,他继续说道:"若销铄精胆,蹙迫和气,秉牍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如果强行去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秉牍以驱龄"、"洒翰以伐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折寿短命。在他看来,要保持圣贤那样的素心泰然处之,顺其自然,而不要"钻砺过分"。最后,刘勰在《养气》篇中总结道:"思有利钝,时有通塞......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思有利钝"就是《神思》篇中刘勰说的"思之缓"与"思之速","时有通塞"就是《神思》篇中说的"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这两种情况。总之,刘勰认为人应该怀着一颗自然之心来对待这件事情。关于"养气以待神思"的问题,刘勰讲得非常好,对于大家写文章很有帮助。

(二)心物论 (1)

刘勰的心物论主要体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里。"物色"并不等于就是一切外物,而是有所特指的,《文选》中物色类赋下面的李善注云"四时所观之物色而为之赋",又说"有物有文曰色,风雅无正色,然亦有声",范文澜先生据此而言曰:"物色犹言声色。"而詹锳先生说:"《文选》赋的物色类中收入《风赋》、《秋兴赋》、《雪赋》、《月赋》四篇,可见'物色'所指的是风、花、雪、月,春、夏、秋、冬之类。"我以为詹锳先生的看法略有欠缺,物色也不等于就是四时之自然景物,而是四时景物的外貌,这从《物色》篇中的"情貌无遗"、"写气图貌"、"物貌难尽"、"物有恒姿"等用语可以得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比较同意范文澜先生的看法。

心物论在传统中并不是创作论的专属品,一般思想史中也有心物关系学说,例如宋明理学与心学中对于心物关系就有很多讨论。我们这里当然不是要去讨论那些,而是要讨论创作论中的心物关系学说。从现代理论的角度看,创作论中的心物论是关于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之间关系的理论。从逻辑上说,心物关系必然有三个层面--物动心、心观物、心物交融。事实上,《物色》篇中也谈到了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心物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物动人心,心随物转"。天地四时物色天天都在感动着人们,人们的心灵奔赴到万象世界,随着万物而宛转。刘勰在《物色》篇中一开头就用非常美妙的词汇总说物对心的触动关系:"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就是物动人心。在刘勰看来,物色奔赴眼前,自然界的那些昆虫都情不自禁地受到感动:"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阳气萌动,春天到来,玄驹(红蚂蚁)就出来走动了,阴律凝定,秋天到来,丹鸟(螳螂)就准备食物打算闭藏起来了,"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四时的物色都能够感动微虫,而人"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是宇宙中的精华,面对多彩的世界,难道就能够在这些美丽的景色面前无动于衷吗?刘勰说:"物色相召,人谁获安?"人在物色相召之下,绝对不会心如死灰,而是"心亦摇焉"。

刘勰接下来就对四时之景色感动人心的情况做了一个概括:"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四时之景物物色不同,则触动人心灵上不同的感情。刘勰接下来更说明了人面对物色相召心灵感动的必然性:"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面对外界这些物色,人不得不感动,不感动非人也,不感动非动物也,而《文心雕龙·明诗》篇中也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也说明了有情之物感于天地万物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正如刘勰所说,心灵就会"随物以宛转",刘勰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物色感动了你的心灵,你就把你的心交给了外物,你的心就随着外物到物色世界去遨游宛转,浮想联翩。这个问题与刘勰《诠赋》篇里面说的"情以物兴"是相同的。

心物关系的第二个层面是"物随心转,与心徘徊"。心物关系随心物转外,接下来当然就是物随心转了。这个时候,主体就成了真正的主体,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处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状态,外面的景物也要随着我们的心而变化,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也是同样的意思。这时候我是主体,物随着我的心而转,我心伤悲,物知我哀,我心愉悦,物知我喜,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移情作用。外在的物体和人一起高兴,一起悲伤,这就是物随心转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环节,《物色》篇称之为"与心徘徊"。这个问题与刘勰《诠赋》篇里面说的"物以情观"是相同的,正因为"物以情观",所以主体性就显示了出来,故"词必巧丽"也。

心物关系的第三个层面是"心物交融"。心随物转与物随心转是从逻辑上来分的,实际上心随物转与物随心转往往是二合一的,两个过程同时展开,这两个过程同时展开就是心物交融了。在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看来,写作是"目既往返,心亦吐纳"的双向互动过程,"吐"是心随物转,"纳"是物随心转,"目往"则是我们的眼睛从眼前推到无限远处,"目返"则是从无限远处拉回到眼前,创作就是主客体之间往返吐纳的过程。这主客体之间的往返吐纳最后形成主客体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系,刘勰在《物色篇》最后的"赞曰"里面说:"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这两句话也足以概括心物之间那种良性互动、相互交融的关系与状态,"情往似赠"是说我们把感情投射给外在事物,"兴来如答"是物色世界给我们以回报,触发我们的灵感,触发我们的神思。"目既往返,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这四句话就是整个创作过程中心物关系最简洁的表达,有人用一本书来讨论心物关系,在我看来,还不如刘勰这四句话来得直截了当。

同类推荐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是哈佛大学受欢迎的哲理书,是爱默生随笔精选集,内含主题随笔、浪漫诗歌和私家书信。阅读本书,可以给你的心灵一次震撼。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傻子王爷戏呆妃

    傻子王爷戏呆妃

    从大家族中艰难爬出头的她,笑傲生意战场、家族斗争,却始终没有躲过身边的算计,含恨而去。。。。。。再次醒来,她变成了将军府的呆笨大小姐,如此,那她便将“呆笨”发挥到极致,扮猪吃老虎,让将军府乱成一锅粥煮。一道圣旨,将她钦点为痴傻王爷的豫王妃,成就了天造地设的一对呆笨痴傻,从此不再家乱,而是国乱!当同样的两只腹黑妖孽卖萌相撞、真假相试,最终又是谁输谁赢谁真相?传言,万俟国神秘太后执掌政权传言,万俟国妖孽皇上喜好男风传言,万俟国痴傻王爷笑闹无数。。。。。。如此奇葩皇室组合看似平静却杀机汹涌,某女本欲悠然看戏,却被挑战极限,愤然插足——敢伤她在意之人,反起攻之!毁尽灭之!【颠鸾傻凤*一】“娘子,你是不会穿衣服吗?”手指着某女的胸前,某男两眼放光,像是看到了美食般狠狠咽了咽口水。猛的低头,赫然发现本就没穿好的衣服早已快要滑落,露出香肩锁骨处的一大片白净玉肌,相当于半裸!连忙用衣服将自己遮严实,美眸洋溢怒火恨看向面前的傻子,这家伙看了半天才告诉她衣服没穿好,色胚一个!“你,给我出去!”顿时,房间里女子的怒吼声彻响!【颠鸾傻凤*二】风流倜傥的神医两眼放光,循循善诱:“芷儿,跟我走吧,我带你游遍五湖四海,吃遍天下美食!”某女弱弱道:“可是,我家傻子渊说了,家里有天下第一厨,我懒得动弹。”豺貌双全的丘丽王爷盯着被自己看中的猎物,道:“只要你跟本王走,本王即刻便登上王位,将王后之位赐你!”某女玩弄着纤纤玉指,悲哀的看了一眼男人,“可惜你没戏了,今夜你丘丽国就会被我家傻子渊给一锅端了。”某妖孽皇上饶有兴趣道:“若是皇弟不要你,朕纳你为妃也未尝不可。”某女同情的看向他某处,“不会是皇上你在你的男宠那儿也雄起不能了吧。”某冷傲男子幽幽道:“你只要让我跟在你身后守护你就好。”某女为难,无言以对。面色不善的某男冲到两人中间,“芷儿身边,有我一人,足矣!”======================================================上一世的纷乱,这一世的纠葛,是谁漠视了谁的真心,又是谁将谁的真心倾囊相送!
  • 吊在窗上的魂

    吊在窗上的魂

    真实再现了发生在北京的二十多起案件。情节触目惊心,案情曲折离奇,本书以预审员的独特视角,故事凄楚哀怨,结局血泪交织,读来令人沉思
  • 琴弦丫头:我的绝色王子

    琴弦丫头:我的绝色王子

    杜宇辰那因为疲惫而呈死灰色的眼突然亮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了琴,琴的面板光滑细致,弧度打磨和漆面都很精致,乌木的手感也恰到好处,算是上...
  •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为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主要讲述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 绝对新闻

    绝对新闻

    《发展日报》记者站长高扬,河东市委书记韩顺,伟业集团总裁康伟业,这三个工作性质不同,性格各异,追求有别的记者、官员、企业家,因河东市发展改造而相互纠结在一起。通过环境踏查,矿难暗访,瓦斯爆炸,拒金拒色,婚外恋情等一个个扣人心弦,惊险刺激,香辣色艳的故事片段,展现了官场上的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商场上的尔虞我诈,见利忘义;情场上的侠骨柔肠,剑胆琴心……揭示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为我们呈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和市井百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天眼神算

    重生之天眼神算

    重生再活一世,得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顺便还附送一枚师傅和天书得天书,开天眼,掌人命,断生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请个门神他也是高手,这天下她还哪里去不得小时候版元芝芝小盆友十一岁之前都是光头走遍天下,直到有一天女性特征来临,用上了XX卫生巾后,光头元就开始了蓄辫子的旅程。“头发有啥好,一不能吃二不能穿,全剃光了才凉快,省时间省洗发水。”光头元翘着个二郎腿,一点也没有飘渺气质。楠竹门神对她上下其手了一遍,仙气飘飘的回:“头可断,发不可剪,你不是喜欢重口味吗?”光头元一听以他的话儿,立马两眼发光。长大版“呀,山上鸟又长得肥美了,必须得让它们知道谁才是老大。”长发元又开始了大杀四方的生活。仙气男纤纤玉指一张,脸上笑得过分邪恶。穷凶极恶板都市神话中,有一个能算过去未来的算师,她不为财不为命,只为爽不爽,顺眼时路上的乞丐也能得她一卦,不顺眼时天王老子也只能等死。从此以后有人称这位算是为活阎王,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涉及专业东西请匆考究,因为经不起推敲,架空世界,不要与任何都市挂勾,架空世界,我的想像我作主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